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3 毫秒
1.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问题,其他问题都是围绕这个基本问题展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抓住这个首要的基本问题反复加以论述,以新的思想观点,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的一贯思想。但在经济建设实践中,许多社会主义国家对这个问题的解决并不理想。三十多年来,我国在这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我们党运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对社会主义社会的  相似文献   

3.
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这在《宪法》中已作了明确的结论。三十多年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社会主义建设,我们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这也是有目共睹的。那么,我国目前的社会主义处于一个怎样的历史阶段?现在提出这个问题,自然会引起人们的思索。人们会问,党的十三大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确立的理论基础是什么?它是否符合马克思主义?要正确回答这些问题,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深刻意义,就需要对这些问题作一番哲学思考。  相似文献   

4.
<正> 列宁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概念映现了社会主义从科学学说到现实制度的发展,凝结着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国之初的探索性实践的经验,其内涵具体而丰富,它对于社会主义改革和马克思主义思想史的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列宁是怎样认识、理解和思索社会主义的?他的社会主义社会概念的含义是什么?本文围绕这一问题进行一些探讨。一、列宁的社会主义社会概念源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但在使用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在19世纪20—30年代只是西欧报刊上出现的一个名词,当今已发展为遍布世界六大洲的富有吸引力的社会思潮、改造社会的强大的群众性社会运动,并且已经在十几个国家形成社会制度。目前许许多多国家的各种社会主义政党都在努力探索本国实现或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究竟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是怎样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社会主义在前进中遇到了哪些问题?积累了哪些经验?社会主义要怎样搞才能充分显示出其优越性?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都有哪些派别?未来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趋势将是怎样?所有这些问题都是我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国家与社会的吻合 ,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马克思主义对待无产阶级国家的根本态度出发 ,阐述了在社会主义时期 ,社会主义国家怎样与社会吻合的问题 ,并分析了影响社会主义国家与社会吻合的因素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在新时期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 ,深刻地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最大贡献就是对社会主义本质在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现形式作了成功的理论探索和实践总结 ,解决了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这就是邓小平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 ,把马克思主义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8.
“政治是统帅,是灵魂”这个提法是应该坚持,还是应该抛弃?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要正确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清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对此,谈几点肤浅的看法,算是抛砖引玉。 (一)政治的一般性概念 正确看待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首先就有一个如何理解政治的一般性概念的问题。几十  相似文献   

9.
朱佳木 《中华魂》2014,(1):10-13
正邓小平在改革开放初期说过:"社会主义是什么,马克思主义是什么,过去我们并没有完全搞清楚。"~①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邓小平理论就是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问题展开的,并因为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科学水平而成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说过去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没有完全搞清楚,并不是说一点没有搞清楚,更不等于说根本没有搞清楚;说邓小平理论把对社会主义的认  相似文献   

1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态与实践形态的整体性审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理论形态与实践形态相统一的马克思主义必须实现民族化.变革中国社会的"问题域"是联系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形态与实践形态的中介."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构成了变革当代中国社会的"问题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形态的集中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态的高度概括,‘二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实践,即对"三大基本问题"的不断解答.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的未来如何?作为一个历史学家,我首先要问:社会主义的过去怎样?它对现状及来米的可能性有何影响?你也许会说这是我的职业病。但这是一个有道理的问题。因为社会主义这个词、概念、纲领以及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政策的实现,不是简单的客观性资料,比如说,不  相似文献   

12.
苏维埃俄国建立初期,经历过战时共产主义时期和新经济政策时期。上述历史时期的形成,有当时的客观因素,同时也是列宁在社会主义经济建立方面勇于探索、勇于实践的成果。当时俄国所面临的核心问题是,生产力还不够发达的苏维埃俄国,怎样实现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怎样看待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商品和货币问题?列宁从苏维埃俄国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实际出发,经过不断探索和实践,终于提出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理论,初步揭示了生产力不发达国家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规律,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一、对商品经济的认识早在1908年,列宁在《十九世纪末俄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的新社会主义观突破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理论,填补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在落后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个空白,使社会主义成为现代社会主义。新社会主义观创新了认识社会主义的视野,使我们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主题和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问题有了新的认识,对指导社会主义实践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什么是社会主义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这是 2 1世纪当代马克思主义者继续面临的重大课题。但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 ,我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邓小平在长期的社会主义实践中 ,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对社会主义理论进行了大胆的探索 ,从质的规定性上对社会主义本质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他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 ,是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 ,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的任务很多 ,但根本一条就是发展生产力。”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和根本任务的规定 ,既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 ,又为我…  相似文献   

15.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是毛泽东为解决共产党执政后面临的世纪性难题(社会主义社会还存不存在矛盾?存在着什么样的矛盾?怎么样处理这些矛盾?)而撰写的一部划时代的伟大著作,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有着划时代的重大意义。其重大贡献是创立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理论基础、指导方针和主要方法。但因当时社会主义实践历史时间不长、经验不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还未完全弄清楚,也存在一些时代局限性。  相似文献   

16.
胡锦涛同志指出:"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1]我们怎样面对和思考和谐社会建设中的有利和不利因素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试图从中国传统哲学、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三个角度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进行深层次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
一、一个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正处于低潮,面临着严重挑战的时候,要将我国改革开放大业继续推向前进,加快社会主义伟业的建设步伐,关键是要科学地把握社会主义本质,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作出正确的回答。 早在改革开放之初的1980年,邓小平就提出:什么叫社会主义,这个问题也要解放思想。1984年6月,他更为直接了当指出;“什么叫社会主义,什么叫马克思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  相似文献   

18.
当代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具解释力。30多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其强大的解释力解疑释惑、解悟释难,创造性地探索和回答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19.
对社会主义社会的认识,既是一个理论问题,又是一个实际问题,它涉及对一系列方针政策的制定和理解。社会主义思想和社会主义运动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只有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发现和剩余价值理论的创立,社会主义才从空想发展为科学,目前世界上已有八十多个政党,六十多个国家宣称信仰社会主义和要实行社会主义。究竟什么是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认为,共产主义社会分为经济成熟程度不同的两个阶段。社会主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认识论是认识客观世界发展规律的科学的思想方法和认识方法。马克思、恩格斯分析未来社会的基本态度和对待共产主义的思想方法集中地体现了实践认识论 ;邓小平坚持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出发 ,坚持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中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 ;继续坚持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进程中探索社会主义的建设规律 ,是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