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文章介绍了同业拆借市场的定义,简单回顾了我国同业拆借市场的发展历程和新变化,分析了当前依然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促进同业拆借市场稳步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同业拆借市场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包括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监管体制等,并对同业拆借市场管理制度的改革提升提出了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同业拆借市场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包括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监管体制等,并对同业拆借市场管理制度的改革提升提出了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了同业拆借市场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包括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监管体制等,并对同业拆借市场管理制度的改革提升提出了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ARIMA模型研究了我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的长期影响因素,在考虑中国特殊情况的基础上,对可能的影响因素样本进行了筛选,最终采用时间序列金融的研究方法,从统计上找出了影响我国同业拆借市场利率的主要因素。结果发现,一年期人民币银行贷款利率和回购利率对我国的同业拆借市场利率存在长期的正的影响。这个结果还可以从Granger因果检验和他们的理论关系中得到验证。最后,本文还给出了一些相关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7.
基于资产负债表关联的银行系统性风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61家银行2009年年报数据对基于资产负债表关联的银行间市场双边传染风险进行研究,从信用违约和流动性风险角度对传染路径和资本损失进行估测,并深入分析银行间市场的不同结构对传染效应的影响,此外,本文还应用负二项式计数模型对系统重要性银行和易被传染银行的微观特征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得出:(1)在“完全分散型”市场结构假设下,我国银行间市场传染性风险极小;当考虑交易主体集中度并假设“相对集中型结构”时,系统性风险和传染效应将上升;当考虑违约风险和流动性风险联合冲击时,资本损失和风险传染的范围显著扩大.(2)大型国有银行处于银行间资本流动的中心环节,尤其中国银行和工商银行是传染风险发生的重要诱导来源.(3)影响银行在拆借市场中系统重要性的因素有银行类型、资产规模和风险头寸;而影响银行易受传染性的因素有银行类型、资本充足状况和风险暴露程度. 相似文献
8.
基于相空间重构的同业拆借利率混沌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同业拆借利率在整个金融市场的利率结构中具有导向作用,因此对同业拆借利率波动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相空间重构技术对我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关联维数和Kolmogorov熵这两个指数来研究我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的混沌特征.计算结果表明,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具有混沌特性,这使得对同业拆借利率的长期预测成为不可能. 相似文献
9.
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的复杂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运用复杂性理论对我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的关联积分关于相空间维数的数值计算发现,当相空间维数大于9以后,关联维数趋于平稳,从而确定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的嵌入维数约为9,这时对应的关联维数约为3.64.通过对Kolmogorov熵的计算得出,我国7天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的可预测时间尺度约为7天.本文将H.E.Hurst提出的R/S分析法应用于我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分析.测定了我国银行问同业拆借利率收益率的Hurst指数.运用消除趋势波动分析方法,计算了我国银行问同业拆借利率收益率的标度指数.结果表明: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显示为状态反持续性. 相似文献
10.
针对我国短期利率易受政策影响,波动较大并存在结构变化等特点,构建了跳跃 扩散 机制转换模型,同时考察了银行间 7 天同业拆借利率的波动、跳跃和结构变化三种效应,发现我国同业拆借利率不仅具有均值回归特性而且还存在明显的跳跃与机制转换,并且该模型
比其嵌套的受限模型表现更佳. 在高波动状态下利率波动的水平效应和 ARCH 效应可以忽略; 低波动状态下,水平效应可以忽略. 另外,跳跃具有聚类效应,高( 低) 的跳跃概率和高( 低)状态概率对应着高( 低) 利率和较高( 低) 的波动率,跳跃主要发生在高状态机制下,低状态机
制下发生跳跃的可能性很小. 相似文献
11.
交易所与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机制效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构建交易价格分解模型,将交易机制效率进行量化,构造度量交易机制效率综合性指标,该指标充分考虑不同市场交易主体和流动性差异;剔除价差中的逆向选择部分,提取成交价格与有效价格的真实偏离,同时将价格波动归结为由债券新息引起的波动和由交易机制摩擦引起的波动两部分.选取在交易所和银行间市场同时交易的跨市国债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逐笔成交高频数据计算交易机制效率综合性指标的平均值和标准差,对两个市场交易机制效率进行对比研究.实证结果表明,交易所债市竞价交易机制价格误差更小,交易机制效率更高;银行间债市较大的报价价差源于做市商的逆向选择风险防范,而做市商机制的真实交易成本与交易所竞价机制相差较小,这种交易成本虽然不利于频繁买卖的现券交易,但对于大宗交易者来说可以忽略. 相似文献
12.
13.
基于袭击的复杂网络上的全局相继故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复杂网络遭遇随机故障和蓄意攻击引发的相继故障问题,采用一种新的节点初始负荷的定义方法,并基于崩溃节点负荷的局域择优重新分配的原则,提出一个带有可调参数的相继故障模型.通过度量网络鲁棒性的一个新的指标,对比了两种袭击策略下复杂网络上的全局相继故障现象,并探讨不同袭击策略的有效性.数值模拟表明,在模型中可调参数的一定取值内,袭击网络中度最小的节点比袭击网络中度最大的节点更易于导致相继故障.此外,对数值模拟结果给出理论的分析解释. 相似文献
14.
信用违约互换(Credit Default Swap,CDS)作为银行信用风险缓释的重要工具,也是信用风险传染的重要渠道。因此,考虑到CDS抑制效应与传染效应的双重作用,本文构建了一个含有CDS网络交互作用的银行间信用风险传染模型,并运用计算实验与仿真模拟分析了在不同网络结构下银行网络信用风险传染与CDS网络抑制率,以及CDS网络信用风险抑制效应与银行网络传染率之间的关系,以及信用风险传染下银行网络和CDS网络的演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银行网络的信用风险传染阈值与CDS网络抑制率呈单调递增的正相关系。而且,与同质网络结构相比,异质网络结构下的银行网络信用风险传染阈值相对较小。(2)CDS网络的信用风险抑制阈值与银行网络传染率呈单调递增正相关关系。而且,与同质网络结构相比,异质网络结构下CDS网络的信用风险抑制阈值明显较大。(3)银行网络最终破产规模与CDS抑制率呈单调递减的负相关关系。而且,异质网络结构下的银行破产规模要大于同质网络结构下的银行破产规模。(4)CDS网络破产规模与银行传染率呈单调递增的正相关关系。而且,同质网络结构下的CDS网络破产规模大于异质网络结构下的CDS网... 相似文献
15.
16.
针对复杂网络遭遇随机故障和蓄意攻击引发的相继故障问题,采用网络中节点j上的初始负荷为Lj=βkjα(这里kj表示为节点j的度,α和β是可调参数),并基于崩溃节点负荷局域择优重新分配的原则,提出了一个带有可调参数的相继故障模型.通过度量网络鲁棒性的一个新的指标,即:关键阈值Tc,对比了两种袭击策略下网络上的全局相继故障现象.数值模拟得到了一些有趣而又违背直觉的结论:一方面,当模型中的可调参数α<1时,袭击网络中度最小的节点比袭击度最大的节点更易导致相继故障;而另一方面,当α=1时,两种袭击对网络的破坏几乎是相同的.此外,数值模拟结果也得到了理论解析的验证. 相似文献
17.
本文基于复杂网络演化博弈理论,从微观异质性主体的预期学习和自适应行为特征出发,综合运用随机博弈及博弈学习模型、多主体系统建模等方法,构建了传统产业集群低碳演化模型,并进行了产业低碳策略竞争、涌现和不同演化情景的仿真分析。研究表明,产业集群的复杂网络结构、主体的异质性预期和决策行为对集群低碳策略的涌现有着重要影响;要想在集群内推广应用新的低碳策略,集群异质性主体的低碳偏好、集群复杂网络的外部效应、低碳策略的采用成本和技术兼容性是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8.
19.
随着金融创新向更广和更深层面发展,金融体系中的传染风险和系统性风险越来越大,对此类风险进行准确度量是有效宏观审慎管理的重要内容。本文基于复杂网络理论,采用模拟方法对金融传染风险模型进行系统研究。首先,借鉴复杂网络的Watts级联动力学理论,构建了基于随机网络的金融传染模型,其较大的网络连通度水平不仅为传染提供更多的传播渠道,而且抵消了风险共享的能力。其次,引入Gleeson和Cahalane(2007)的分析框架,探讨了计算预期违约银行节点规模的解析模型,并对Watts模型中各种参数对系统风险的影响效应进行测度。最终,形成一个包括网络模拟方法、模型解析结论,以及网络统计分析方法等较全面的计算算法工具集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