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历时两年半的"美欧墨诉中国原材料出口限制争端案"以中国失利告终。WTO争端解决机构裁定中国对铝土、焦炭等9种原材料采取的出口限制措施不符合WTO规则,同时不能援引GATT第20条的相关条款豁免。在此次争端中,中国"入世"时在《议定书》和《工作组报告书》中做出的特殊承诺,以及GATT第20条对中国"入世"文件的可适用性成为案件的焦点。与此前中国涉及"超WTO义务"的争端相比,"原材料案"不仅首次涉及出口税问题,而且涉及的产品范围更广,"超WTO义务"的解释问题在整个争端中处于更核心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WTO争端解决机制是现代国际法中一种独特的、崭新的、强有力的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机制。包括解决争端的基本原则、管辖范围、规划、程序以及效力等内容,其核心是争端解决程序。中国从2001年起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正式成员,并开始利用其争端解决机制解决与其他成员的贸易纠纷。这将对我国经济产生空前的影响,因此,加强对WTO争端解决机制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吴玲琍  雷俊华 《社科纵横》2012,(5):47-49,56
WTO争端解决机制是现代国际法中一种独特的、崭新的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机制。其基本原则是WTO争端解决过程中参与各方都应遵守的一般性指导原则。中国是世界贸易组织的正式成员,我们会大量利用其争端解决机制解决与其他成员的贸易纠纷,因此,加强对WTO争端解决机制及其基本原则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 WTO争端解决机制的基本内容与特点 ,总结了自 1 995年初以来 WTO争端解决活动的主要成绩与问题 ,探讨了 WTO争端解决机制与中国加入 WTO的交互影响。指出 ,我国加入 WTO,对我国和 WTO争端解决机制都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我国应以一个世界贸易大国的胆略和气魄 ,正确认识 WTO争端解决机制的优越性和局限性 ,从建立一套实施和执行WTO协议的国家政策与法律体系的战略高度来对待 WTO争端解决机制 ,积极探讨建立我国实施 WTO协议的政策与法律体系和 WTO争端解决机制在这一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 ,从宏观与微观等方面谋划我国对 WTO争端解决机制的对策 ,以便在实施和执行 WTO协议的活动中 ,吸取经验教训 ,充分利用 WTO争端解决机制 ,最大限度地实现我国加入 WTO的利益  相似文献   

5.
世界贸易组织(WTO)争端解决机制是对关税及贸易总协定(GATT)争端解决机制的创新和发展,也是对整个国际争端解决法、国际争端解决方式与方法的创新和发展.入世为中国司法改革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必须使司法审判标准与WTO规则接轨,加强世贸协议在我国审判中的适用,并按照WTO争端解决机制的规定完善我国民商审判机制和行政审判机制.  相似文献   

6.
与贸易有关的环境措施在GATT/WTO法律层面持续引起学者们对贸易与环境问题的激烈争论。而气候变化博弈中,WTO成员方采取应对气候变化的单边措施,可能违反了WTO的非歧视原则和其他若干规则。对从未做出碳减排承诺的国家进口的产品征收反补贴税可能违反SCM协定,TRIPs协定很难成功适用于气候友好型技术的转让与应用之中,这都是气候变化下WTO争端问题凸显的主因。本文通过探讨碳关税等应对气候变化措施与WTO的一致性,对GATT/WTO关于贸易与环境的争端解决案例进行解读,探寻气候变化下WTO争端解决的未来走向,对我国频发的贸易摩擦提出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7.
透视中日贸易争端--兼谈我国如何应对贸易摩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往对我国的贸易诉讼案 ,大多来自欧美国家 ,几乎没有来自日本的。就是说 ,以往中日两国经贸关系的发展总体上是比较和谐的。今年 4月 2 3日 ,日本政府对我国的大葱、鲜香菇、蔺草席 3种农产品实施紧急限制进口措施 ,挑起了两国间的贸易争端 ,打破了长期以来两国共同营造的比较和谐的经贸关系。如何看待中日贸易争端 ?这种争端会否延续下去 ?在我国即将加入WTO前夕 ,中日贸易争端能够为我们提供哪些启示 ?本文试就这些问题谈点个人看法。一、云雾笼罩中日贸易  今年 4月 10日 ,日本财务省、经济产业省、农林水产省联合签署“对大葱等 3…  相似文献   

8.
略论WTO争端解决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文彪 《探求》2000,(4):42-44
世界贸易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以下简称WTO,其前身为“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最重要的国际贸易组织。而具有准司法性质的“WTO争端解决机制”被认为是该体系的“基石”之一。在WTO运行的4年多期间,该机制已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为此,世界各国对这一机制均给予高度重视,倾大批人力、财力、物力从事研究,以保护本国权益,促进贸易合作关系。当前,在筹划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际,未雨绸缪,认真研究“WTO争端解决机制”,尽可能地保护我国及国民的经济利益,实为中国应有的理性思考之一。一 “WT…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入世的临近,WTO协定必将给中国多方面的法律带来巨大的冲击和影响.虽然在实体、程序等方面,WTO解决争端机制与中国司法具有一定积蓄的契合点,但入世后,中国司法尚需在以下两大方面予以完善;一是在建立一个快速有效地解决国际贸易争议的国内法机制方面,应在立法和组织机构等方面采取行动;二是相对WTO解决争端机制,中国应重视多方面的司法实践.  相似文献   

10.
从GATT第20条的解释看环境税的合法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税虽然是有效的环境保护手段,但是它与GATT/WTO规则存在潜在的冲突.从GATT/WTO争端解决机制对GATT第20条的解释来看,环境税在国际贸易规则中的合法性地位越来越获得WTO成员国的认同.在中国讨论制定环境税之际,我们有必要从国际贸易规则的角度采研究环境税的合法性问题,从而防止其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此外,在欧美等国积极主张征收碳关税之际,中国作为碳关税的最大受害国,必须采取有效的法律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1.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愈加强劲的今天 ,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份额。因此 ,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努力扩大地产品出口 ,对促进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文章针对哈尔滨市近年来对外出口的实际情况 ,着重分析了该市地产品出口的规模与特点 ,认真剖析了影响地产品出口的主要因素 ,并对当前外贸出口的国际、国内形势做了较全面的分析与预测 ,提出了一系列较具体操作性的意见、建议  相似文献   

12.
随着进口关税的下降,国际贸易透明度的提高,传统的贸易保护进一步受到有效限制,贸易保护主义正在积极寻求新的贸易保护手段,以实施其贸易保护战略。新兴的贸易保护手段多种多样,利用环保例外权的合法性进行贸易保护则是近年来发达国家常用的方法。这一保护方式以保护环境为出发点制定了一系列保护措施,以抵消发展中国家在资源与廉价劳动力方面的比较优势,从而阻碍了发展中国家的产品出口,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企业要在充分认识“环境优先”贸易保护理论及其做法的基础上,采取有效的国际营销对策削弱这一贸易壁垒对企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代工产业中的劳工团结:以兴达公司员工委员会试验为例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黄岩 《社会》2008,28(4):20-33
中国沿海地区兴起的出口代工产业存在血汗工厂的现象与这一地区跨国品牌外来资本本地政府外来工人这一独特的产业生态密切相关,全球化力量正在改变传统的劳动保护模式。本文论述的是沿海地区一家代工企业在跨国网络的力量促进下进行的一项工会试验,与中国组合主义的工会模式不同的是,兴达公司的这项企业内部工会试验得到了资本方、跨国品牌、国际倡议网络的有力支持,从而说明这种内部工会模式对于增进工人团结的积极意义和有限性。  相似文献   

14.
"市场准入贸易措施"不仅是WTO体制下影响贸易自由化进程的重要因素,也是"与投资有关的贸易措施"中一种最为广泛的存在形式。本文特别选取"与投资有关的市场准入贸易措施"作为对象,剖析其对国际投资产生的深刻影响,研究对其进行规范调整的对策,从而为国际投资实体规范的构建及我国相关法律制度的完善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WTO贸易政策对中国林产品贸易政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世界贸易组织原则为核心的国际贸易政策越来越多地影响着各种贸易行为和贸易政策制定。林产品贸易是一个国家国际贸易总和的一部分 ,对许多发展中国家来说 ,林产品的进出口蕴藏着极有经济价值的潜能并将为其服务。为适应多边自由贸易体制 ,阐述了WTO贸易政策的一般规范与扩展 ,分析了其对中国林产品贸易政策的影响以及我国林产品贸易面对WTO的贸易政策所应采取的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16.
浅议我国纺织品出口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滨 《学术交流》2006,(4):118-120
纺织品配额的取消,在引发国外贸易保护主义措施抬头的同时,也给我国纺织品贸易带来利好消息。面对机遇和挑战,应采取优化产品结构,加快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创立自主品牌;改善经营环境,规避贸易风险;发挥政府作用,形成产业集群优势;更新营销理念,构建营销优势等对策,以实现我国纺织品出口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松浦章 《求是学刊》2001,28(2):98-104
文章根稀见史料 ,系统地探讨了 1 7世纪初期 ,包含明末的中国、日本、东南亚地区等广大地域的航海贸易的真实情况 ,尤其是中国福建、浙江商人的航海贸易的实际状况。诸如倭寇绑架中国人又转手贩卖的实情 ,葡萄牙人的亚洲贸易 ,在日中国商人参与策划日本海外贸易等 ,均从不同侧面予以阐述 ,尤其是文中引用大量漂流到朝鲜半岛的中国、日本商人的供状 ,亦属首次公布 ,对研究明代末期的海外贸易 ,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The foreign trade structure of Czechoslovakia is examined to explain the intensive absorption of natural resources in centrally planned economies (CPEs). A comparison with Austria using input-output pricing models indicates that imports are the main source of this foreign trade bias. This is traced to a bias in technology and domestic preferences towards natural resource products. It is concluded that pricing in CPEs should reflect the resulting scarcities.  相似文献   

19.
中韩贸易结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阴之春 《求是学刊》2006,33(3):69-74
文章从中韩两国的贸易商品构成入手,通过计算中韩产业间和产业内贸易指数指标,来分析中韩两国建交十多年来的贸易发展状况和贸易结构变化,从中发现:中韩两国的产业间贸易水平较低,而代表水平分工的产业内贸易水平则较高且增长很快,这种现象在占中韩贸易主体的工业制成品贸易中表现尤为明显;在产业内贸易中,代表相同质量产品的水平产业内贸易的份额要高于同一产业不同环节有差异产品的垂直产业内贸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