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和取向问题一直是理论界的中心议题之一。本文简述了钉住一篮子货币制度,然后介绍了一种基于贸易竞争力的样本货币最优权重计算方法,并用历史数据计算得出模拟汇率。结论证明人民币钉住一篮子货币制度是一种现实且合理的汇率制度选择。  相似文献   

2.
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制度进行新一轮改革,从"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转向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两年多来,人民币对美元不断升值.与此同时,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浮动幅度不断加大.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和对美元的升值,已经对我国经济社会生活产生了较为广泛的影响,势必也对超前发展的江苏经济产生重要影响.文章着重分析人民币汇率改革和升值对江苏支柱产业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我国现行的汇率制度名义上是管理浮动汇率制,但实质上已是固定汇率制,很难适应我国的经济运行,应重新考虑汇率制度的选择.汇率目标区和钉住一篮子货币制两种有限弹性汇率,各有其优点及运作过程,在中国改革开放过程中可以先实行钉住一篮子货币制,再实行汇率目标区,逐渐过渡为浮动汇率制.  相似文献   

4.
人民币汇率制度直接影响着我国的对外贸易,因此,它一直是国内外实务界和研究者关注的重心。而以维持贸易项目平衡为政策目标构建人民币钉住一篮子货币的最优权重模型,可得到如下结论:(1)货币篮中各货币的最优权重取决于我国与各贸易伙伴的进、出口额以及我国与相应贸易伙伴的进、出口弹性共四个变量;(2)在选定样本期内,各种货币的最优权重由高到低依次是港币、美元、加拿大元、欧元、日元等;(3)在确定人民币钉住一篮子货币的最优权重时,除考虑我国与各经济体的贸易比重外,还应充分考虑我国对各经济体的进出口弹性。  相似文献   

5.
中国加入WTO后,关于人民币现行汇率制度的争议也日渐增多.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是主张用钉住一揽子货币的汇率制度来代替现行的固定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本文从钉住一揽子货币制度的实质入手,分析其区别于固定钉住美元制度的关键在于钉住一揽子货币的浮动性.只要我们解决好钉住美元的浮动问题,就没有必要变革我国现行的汇率制度.  相似文献   

6.
在人民币升值的过程中,我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通货膨胀,在此期间,人民银行也启动了人民币汇率机制的弹性化改革.通货膨胀与汇率机制之间存在着关联性.通货膨胀在钉住汇率制下较低,在单一钉住下又比一篮子钉住下低.因此,汇率机制的转换应关注宏观经济目标和经济基本状况等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7.
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国目前汇率制度面临的压力及改革取向———盯住一篮子货币。盯住一篮子货币的汇率制度的成功与否 ,关键在于篮子货币的选择 ,本文用最小二乘方法 (OLS)对人民币篮子货币进行了选择 ,结论为以盯住美元、日元和欧元三种货币为佳 ,并认为篮子货币的种类不宜过多  相似文献   

8.
对自2005年我国实行汇率制度改革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到2008年经济危机之前人民币升值现状及人民币升值对棉纺织行业所带来的影响加以剖析。  相似文献   

9.
入世后我国人民币汇率与汇率政策取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入世贸组织将减弱中国政府对外汇市场的干预程度 ,有效地扩大人民币汇率形成的市场基础 ,从而使人民币汇率更趋合理。为此 ,我国的人民币汇率应由过去钉住于美元转为钉住于包括美元在内的一揽子货币 ,这样才更有利于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市场的起伏动荡 ,并确保我国对美元区、日元区和欧元区整体经济贸易关系的相对稳定 ;而且 ,在当前我国国际收支状况良好而宏观经济环境又十分稳定的条件下 ,改革现行钉住美元制度的时机已经成熟。  相似文献   

10.
完全的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在近中期不符合中国的情况,中国可采用钉住一篮子货币的汇率制度,其制度关键就是如何赋予篮子货币中每种货币的具体权重,众多文献都将贸易差额的稳定作为货币篮子权重的选择目标,优点是能降低汇率变动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冲击,缺点是不能规避非汇率变动如我国大规模降低贸易壁垒、资本市场开放后突然出现大的资本冲击等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冲击。相对生产率进步指标纳入权重的计算,既吸收了篮子货币的优点,又能规避非汇率对实体经济的冲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