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办社工服务机构作为社会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发挥作用的重要平台,是传递社会福利和社会服务的重要载体,是推进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重要途径。我国的民办社工服务机构还处在起步阶段,大力培育和发展民办社工服务机构,必须对其清晰定位,研究其发展的状况及存在的问题,切实解决"四化"(即制度化、本土化、专业化、职业化)问题,正确处理好与政府、与高校社工专业、与其他机构、与自身建设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政府购买社会服务一方面给社工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另一方面社工组织的大部分资源主要来自政府,所在在服务方案以及具体的服务实施方面也要与政府的理念与要求契合,社工组织在专业自主性方面受到不同程度的牵制。文章从资源依赖理论的视角对社工组织与政府的互动关系进行研究,发现社工组织与政府之间存在依赖关系,这是政府与社工组织合作的基础。但由于体制惯性和政府选择的偏好,政府和社工组织的依赖是一种非对称的依赖。这种非对称的依赖也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社工组织与政府在互动关系上的地位不平等,造就了社工组织与政府的互动困境,面对互动困境,社工组织往往通过组织自身的策略实在困境。  相似文献   

3.
机构动态     
中山市首家社工服务中心挂牌最近,广东省中山市第一家综合性社工服务组织——中山市博睿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正式挂牌。中心属民办非营利机构,正式运营后将为社会提供专业化的社工咨询、辅导、培训、派遣服务;另外还组织开展社会公益活动,接受社会捐赠、资助等。  相似文献   

4.
内卷化逐渐成为分析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现状的热门理论,主要有行政化和专业自闭两个分析维度.目前多数相关研究关注官方背景的社会工作机构,本研究发现广东D区民间发起的社会工作机构也出现了内卷化现象,并初步论证了外部系统的行政化及内部系统的专业自闭造成了专业发展的结构僵化和封闭化的内卷化现象.行政化方面,街镇政府对机构的"家长式庇护"和带有传统单位制色彩的项目制治理模式,造成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内驱力不足,表现在社会工作机构的"全能化"、社工的"技工化"和社工服务的精致化.专业自闭方面,民办社会工作机构普遍政社合作不足和社会参与程度低,服务受众面窄、弱势案主不受侧重,使得服务资源面临停止增多甚至被蚕食的危机.广东D区的案例分析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中国社会工作要尤其警惕民办社会工作机构的内卷化走向,通过解除行政化和专业自闭两大桎梏以寻求去内卷化的出路.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一个草根非营利组织为个案运用嵌入性理论对其发展图景进行解读,从结构、认知和文化三个层面讨论嵌入的机制。论文发现,草根非营利组织是嵌入到复杂的结构、文化和认知机制之中,且这三者是交织在一起的。为了促进草根非营利组织的发展以回应弱势群体的需要,政府应推行有利于草根非营利组织发展的政策,并将具有回应性的草根组织服务纳入发展型社会政策框架。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资源依赖理论的主要思想,从对Y机构"一个社工多个婆婆"现象的分析出发,探讨Y机构与政府之间的依赖关系与不对等权力产生的原因,并提出转变这一关系现状的行动策略:资源转化、资源拓展与资源控制。  相似文献   

7.
《社会工作》2009,(1):16-16
公立和民办社工机构的培育与发展,是社会工作制度建设中的重要一环。当下,用“踟躇前行”形容内地社工机构的发展也算妥切,自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以来,政府和社会对社工机构的发展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和扶持。社工机构要克服创建期的资金、人才、场地匮乏的困境,循着制度化的轨迹步入规范、成熟。需政府部门、NGO、社会大众形成的合力,亦即政府提供的资金扶持、项目购买等制度配套,NGO的管理理念创新、相互协同。社会舆论的认同与信任等。下面刊载的几篇文章就给予我们更多这方面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刘洪 《社会福利》2010,(3):12-13
根据试点工作部署和民政部与广东省政府《共同推进珠江三角洲地区民政工作改革发展协议》,广东省抓住机遇,以制度建设为核心,以组织建设为保障,以培育发展民办社工机构、大力开发社工岗位为抓手,以打造专业队伍、提升实务能力、充分发挥社工专业作用为着眼点,探索了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广东经验。  相似文献   

9.
唐斌 《社会工作》2009,(15):14-16
一、研究缘起及主要思路 近年来,沪深等地社工机构蓬勃兴起,但它们未获得充分的自主性与自立性。由于中国内地社会工作的外发后生、政府主导的现代化模式及特点,在资源配置、社会控制等方面国家或政府的权力及影响仍然占据着绝对的优势地位,以及社工机构还普遍缺乏自主选择和独立开辟生存与发展空间的能力等原因,因此,中国内地的社工机构在发生领域、活动范围等方面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职能转变所预留空间的大小和政府认可与支持的力度,对政府的活动与职能也主要起着一种拾遗补缺的作用;在机制上与政府的合作性强、独立性弱,受政府的干预较多(贾西津,2003);在成长路径的选择上,也主要依托政府“自上而下”的力量、以部分牺牲自身的组织独立与自治来换取其生存与发展的合法性。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治理的进一步深化,社会工作机构作为一种社会治理的参与主体得以迅速发展,并且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态势.笔者将社会工作机构划分为公办社会工作机构与民办社会工作机构两大类.以资源依赖理论为理论基础,对北京市的R社会工作机构和Y社会工作机构进行研究,发现R社会工作机构的业务主管单位存在过度管理的现象,且机构所需资源来源渠道单一,主要依赖政府提供支持,这造成R社会工作机构缺乏独立性与自主性.R社会工作机构有政府资源作为保障,在对待服务的专业性提升时表现出消极被动的态度.相比之下,Y社会工作机构受政府的控制相对较少,资源来源渠道也更为多样化,业务主管单位只对Y社会工作机构提供业务指导和支持,所以Y社会工作机构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和自主性.Y社会工作机构由于没有政府的资源保障,其必须依靠提供更专业的社会工作服务来获取更多资源.作为业务主管单位和指导单位的政府部门需进一步弱化对机构事务的干涉、支配和控制,两类社会工作机构还需进一步拓宽资源来源渠道,实现资源来源的多元化,从而实现社会工作机构的独立自主发展,为社会提供更优质的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11.
社会工作机构与政府组织的相互嵌入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政府的主导推动和社工机构对政府资源的强依赖,社工机构在创建及运作过程中与政府之间呈现出相互嵌入的倾向和特点,其中政府对社工机构的嵌入突出表现为一种结构性的强嵌入,而社工机构对政府的嵌入则是一种制度性和职能性的弱嵌入。本文以上海市自强社会服务总社等三家社工机构为例,来具体分析社工机构与政府之间如何相互的嵌入,以及这种相互嵌入对社工机构的实际运作及长远发展又产生怎样的冲击与影响。  相似文献   

12.
从生成方式与受益范畴两个维度选择内生式与外生式、公益性与互益性两对社区社会组织属性,对其进行了中观维度的地方政府培育模式案例比较分析,研究发现:政府培育社区社会组织的模式包括枢纽赋能模式、自主引导模式、专业依赖模式、整体营造模式。不同地方政府会根据自身社区发展情境创新社区社会组织培育政策,依托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社区互助组织、精英社工机构综合采取赋能、引导、依赖、营造等培育策略激发社区内生动力。要助推社区社会组织培育及治理效能的发挥,应当重新梳理现有培育类型和培育方向,在政府购买服务政策上创新街道级购买规定,引导社区社会资本生成以巩固培育效能。  相似文献   

13.
毕向阳  李沫 《社会》2005,40(3):117-147
基于网络采集的养老机构数据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以公共设施区位理论为框架,使用空间分析方法,本文对北京市养老资源的分布模式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在乡镇/街道层面,整体上公办养老资源分布相对均衡,呈现正的空间依赖,民办养老资源则局部呈现负的空间相关性特征。空间回归分析表明,尽管两者布局均受到辖域内服务对象绝对数量这一因素的影响,但民办养老资源分布对老年人口密度这一指标更为敏感。不同类型的养老资源分散与集聚的空间模式,体现了公共设施供给问题上效率与公平原则之间的对比关系,这是行政与市场力量形塑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颜政 《社会工作》2009,(15):42-45
“社工机构”是近年来在我国悄然走俏的新名词,也是党中央国务院确立以社会建设为中心后,政府改革、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日益凸显的社会基层组织。社工机构的核心是专业服务工作,通过建立政府购买、企业协议、机构委托、私人捐助等契约关系,为面对生老病残死的弱势社群、公益项目提供职业社会服务,以促进社会公正和谐。  相似文献   

15.
公立和民办社工机构的培育与发展,是社会工作制度建设中的重要一环。当下,用"踟躇前行"形容内地社工机构的发展也算妥切,自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以来,政府和社会对社工机构的发展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和扶持。社工机构要克服创建期的资金、人才、场地匮乏的困境,循着制度化的轨迹步入规范、成熟,需政府部门、NGO、社会大众形成的合力,亦即政府提供的资金扶持、项目购买等制度配套,NGO的管理理念创新、相互协同,社会舆论的认同与信任等。下面刊载的几篇文章就给予我们更多这方面的思考。  相似文献   

16.
民办社工机构构成中,高校社工教师团队合作的模式有其特别之处。理事会成员都是高校教师,没有生存压力,可以对项目进行客观评估判断;项目经费只要可以维持社工工资待遇和机构成本,老师们愿意倾尽全力进行无偿指导;在社区碰到的个案、小组、社区的疑难问题,理事们既是高校专业教师又有人生经验,又有对中国国情民意的认识了解,有社会工作专业理论和技巧方法的底蕴,研讨探索都有深厚的基础和前提。这些特殊性是高校背景社工机构的优势所在,但要实现机构的可持续性发展,还要实现理念的创新。  相似文献   

17.
非营利组织是在特定环境下发展和发育起来的,因此,它与营利性组织、政府之间具有特定性。中国非营利组织与营利性组织。政府之间的关系和当今世界上发达国家相比,既有共同之处,也有不同之点,但中国当前改革和发展的大好形势,对非营利组织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为此,现就中国非营利组织的社会作用,与政府、企业之间的合作与竞争等有关问题谈一点个人看法。一、非营利组织的发展是中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客观需要非营利组织是指人们为了一定的目的、按照一定的原则,经过法定程序成立的从事某项活动的社会组织。它区别于国家机关…  相似文献   

18.
社会变迁与社会转型整体上迅速推进了我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进程,而随之出现的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给我国社会发展带来了诸多困境与挑战,社会工作也由此迎来了发展机遇。本文立足当前社会转型与变迁的现实,分析民办社工服务组织的现状,探索了社会管理视阈下,我国民办社会工作机构的发展路径,以期为实现社会管理创新战略目标,推进和谐社会建设进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柳拯 《社会福利》2010,(3):10-11
外部购买 所谓外部购买,是指社会服务机构通过向外部专业社会工作机构购买岗位与项目实现自身社会工作发展的方式。上海、深圳等地推进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通过政府制定宏观政策、培育专业社工组织、建立健全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机制。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政府购买服务”和社会工作职业化推进,一批新增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蓬勃发展起来。其中,以高等院校社会工作系为依托的专业社工机构占了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