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外部融资约束和内部代理冲突是制约企业创新的重要因素,降低二者对创新的不利影响需要高效的资本市场和互信的股东与经理层关系,这有赖于企业充分的信息披露.利用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指数,探究自愿性信息披露能否促进企业创新,并从声誉效应、 治理效应和安全网效应三个方面深入研究其影响机理.结果表明,自愿性信息披露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其影响机制是自愿性信息披露可以显著减轻企业融资约束和代理成本对创新的负面影响(声誉效应和治理效应),降低CEO离职业绩敏感性(安全网效应),从而促进企业创新.进一步研究发现,三种影响机制在国有企业并不显著,这可能与国有企业政策工具性和垄断性特征有关系.  相似文献   

2.
卞芙蕖 《唐都学刊》2004,20(5):72-76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关系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对陕西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和沈阳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两家优势国有企业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实证分析,发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企业经营理念,即企业战略规划思维。理念创新成为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灵魂。必须通过体制创新、技术创新、营销创新、文化创新和进行供应链管理、建立市场战略同盟、实施产权制度改革等内外部途径的共同作用、有机配合及有效运用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尹焕三 《探求》2000,(1):8-10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之一,是加快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企业制度,目的是从产权变革的高度,使国有资产的所有权与企业法人财产权、法人财产权与经营权分解,实现产权的明晰化和效率化。从改革的现实看,国有企业改造为股份制企业,虽然实现I政企分开,但却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国有股权模糊的问题,从而淡化了股东对公司的关切度,这是股份制利益机制失灵的根源所在。笔者认为,国有股权模糊的根本原因是缺乏人格化的产权主体。如何实现国有股权的人格化以达到明晰化,本文对此作一初步的探索。       一…  相似文献   

4.
共同治理机制:国有公司制企业治理结构的创新方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行公司制国有企业治理结构失衡、效率低下的深层次症结 ,在于“股东至上”逻辑下国企单边治理结构模式存在着内生缺陷。因此 ,克服缺陷、矫正失衡的思路设计必须是 :引入共同治理机制 ,以替代单边治理模式 ,变“股东至上”逻辑为“利益相关者合作”逻辑 ,使企业利益相关者尤其是人力资本所有者拥有企业所有权及相应的剩余索取权 ,形成多元产权主体共同治理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5.
经营者在国有企业改革中具有重要作用,他们的能力或意愿的差异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经营的绩效。国有企业经营者的行为分析,可以使用委托—代理分析的框架,但由于国有资产委托人的特殊性,又有着委托—代理理论不能解释的地方。通过激励机制的创新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进,可以更好地发挥经营者在国有企业改革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王珍 《社科纵横》2007,22(5):46-48
国有民营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方向。国有企业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没有民营经济的参与和发展,国有企业很难走出困境。民营企业并购国有企业,存在着观念滞后、法律体系不健全、政策上有歧视现象等因素。因此加深对民营经济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营造民营企业并购国有企业的环境、培育产权交易市场、提高企业内部管理水平、强化资源整合是做好民营企业并购国有企业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7.
股权结构是决定股份公司内部权力和利益的分配,影响公司治理结构和治理效率的基础性因素.资本多数决原则下国有企业国有股权一股独大决定了中小股东对公司经营管理决策的形成、贯彻能施加的影响微乎其微.行政上的超强控制、内部人控制、隧道效应、国有资产的流失等均与之难脱干系.究其实质股东的利益冲突造就了公司控制权的产生,公司治理必须通过权利制约的安排调节平衡股东的利益冲突.在国有企业改革的实践中,针对中小股东权益受损事件频发的态势,应以控制权与公司治理的相应关系为切入点,挖掘中小股东权益受损的深层原因,从公司表决机制、少数股东权以及中小股东诉权的制度设计三方面完善公司治理,规制控制权滥用,加强中小股东的权益保护.  相似文献   

8.
要使国有企业在现有改革成效基础上全面建成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尚需加大企业制度创新力度。本文对落实企业法人财产权,通过契约来实现财产运营,推进生产与资本统一经营,形成明确的资产和负债归属,政府作为出资人成为有限责任股东,实施契约化委托代理关系,以及在形成激励机制、约束机制和利润最大化目标等对策,提出了新见解。  相似文献   

9.
国有企业制度创新决策过程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有企业制度创新决策过程是指在国有企业制度创新过程中,企业利益主体利用收集的信息,在对现有制度分析的基础上,做出接受或否定企业制度创新的决策所经历的轨迹.对制度创新决策过程模型的研究,有助于分析、认识并推动国有企业的制度创新过程.国有企业制度创新过程具有周期性的特征,制度创新时滞、政府与企业的博弈贯穿制度创新决策过程.  相似文献   

10.
敏生兰 《社科纵横》2009,24(2):21-22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甘肃省国有企业党建工作面临新的挑战.传统的党建工作领导体制、组织设置、工作方式已不适应新形势的变化。党组织影响力不强、党组织作用难以发挥已成为普遍现象。因此。积极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实现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理念创新、机制创新和方法创新,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坚持党的领导的客观要求,也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1.
浅谈如何完善国有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乐生 《探求》2001,(2):23-25,34
法人治理结构是公司制的核心,我国绝大部分国有企业在进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后,下一步改革的重点应是建立和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本文从完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强化企业内部监督机制、健全企业激励机制等方面,分析和探讨了如何完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杨思莹  白桦 《学习与探索》2023,(10):137-146
立足于新发展阶段,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不仅具有深刻的历史逻辑和鲜明的时代特征,更具有明确的实践导向和丰富的内涵要求。国有企业作为党执政兴国的依靠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顶梁柱”,更应在我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发挥关键作用。新时代面对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大目标与一系列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性任务,国有企业要扎实推进创新质量提升,完善高质量创新的激励约束机制,以高水平科技“自立”与“自强”为使命,以人才为核心要素,以国家需求和市场需求为导向,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优化国有经济布局,着力维护国家科技核心利益与安全,破除制约国有企业创新质量提升的关键因素,以高质量、高水平创新成果助力国家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和日本等六个西方国家的国有企业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上述六国国有企业产生、发展的历史条件,占国民经济的比重和管理体制,以及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为私人企业提供基础设施和廉价原材料、引导投资、增加就业、调控经济等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西方国家国有企业的管理体制对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具有重要启示:1.政府对国有企业应实行分类管理;2.国有企业也应引入私人企业的经营管理机制,建立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3.国家不宜面向所有的国有企业和国家控股的股份公司,应通过国有控股公司实施对企业的控制和监督;4.应重视国有企业管理的立法工作,加强人大、审计和公众对国有企业的监督;5.逐步形成国有企业灵活进入和退出的机制  相似文献   

14.
赵永杰 《社科纵横》2010,25(6):35-37
辽宁省是我国国有经济发展最早、比重最大的省份,研究辽宁国有企业能力成长对我国国企改革战略具有重要意义。长期计划经济导致的组织惰性是制约辽宁国有企业能力成长的主要因素。组织惰性的产生源于路径依赖,而企业的路径依赖,从深层看是文化的自我强化。基于这一逻辑,创新组织文化、构建互动机制、建设学习型组织、管理建设性冲突以及跨越组织的边界是克服组织惰性、促进国有企业能力成长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中国大力推进创新驱动实体经济发展、金融回归服务实体经济。以2011—2018年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探究股权质押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并进一步考察实体企业金融化的中介作用以及产权异质性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技术创新起到负向抑制作用,且抑制作用随质押率提高而增强;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会加剧实体企业金融化,质押比例越高,企业金融化程度越深;实体企业金融化在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技术创新的关系中存在部分中介效应,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会通过加剧实体企业金融化程度降低技术创新投入,抑制企业技术创新;区分产权性质后,发现在民营企业中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企业技术创新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企业金融化程度在两者关系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在国有企业中,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技术创新间关系不显著。尝试以实体业金融化作为中间变量,丰富股权质押对创新影响机制的研究,研究成果为推动中国企业技术创新和企业“脱虚向实”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与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6.
:如何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是经济界目前普遍关心的一个重大问题。本文作者认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成功与否,对我国国有企业的命运乃至整个经济体制的创新都有着决定性的意义;而要真正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关键是要解决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推进产权多元化改革;二、培育发展资本市场;三、建立规范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着盈余管理,它严重影响着投资者的决策与相关各方的利益。国外学者在对信息披露与盈余管理关系的研究中指出二者存在负相关关系。选取2007-2010年深圳上市公司的数据,运用修正的Jones模型,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及这些公司的信息披露质量进行相关性实证分析,发现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与盈余管理也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为此,应对上市公司从完善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及健全上市公司外部环境两个方面入手提升信息披露质量,进而实现抑制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确保投资者及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并促进上市公司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乔梁  刘涛 《学术交流》2023,(7):104-120
国有企业是国有经济的核心载体,大型国有企业在新时代的使命是做大做强做优国有经济,创建世界一流企业。数字化转型是推动大型国有企业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重要手段。通过案例研究发现:(1)数字化技术已经深深改变产业价值形态和商业运行模式。数字化技术已经渗透到包括研发、生产、营销以及售后服务等产业链各个环节,并成为产业价值链价值增值的重要来源。(2)大型国有企业若要发挥产业链链长作用,需要以大数据、物联网为基础的数字化技术为保障。(3)数字化转型推动大型国有企业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作用机制包括:产品开发的突破、组织管理的变革和商业模式的创新三个方面。推动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首先要坚持“一把手负责制”,其次数字化转型应与产业链价值增值相适应,最后国有企业要在产业数字化生态中发挥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9.
收入分配不仅具有公平效应 ,而且具有效率的激励功能。在现代企业制度条件下 ,人力资本在企业价值创造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但是现行国有企业的收入分配制度却没有体现出人力资本的价值 ,人力资本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功能没有体现出来。从效率激励的功能出发 ,研究人力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收入分配的制度创新 ,对于推动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孙和福 《学术交流》2012,(9):116-120
当前,我国国有上市企业发展的好坏直接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并且对于推动国有企业改制进程、缩小城乡差距以及建设和谐社会起着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全球金融危机的蔓延,我国许多的国有上市企业筹资环境日益恶化,筹资风险急剧增加。研究如何建立完善的筹资风险管理体系,对帮助我国国有上市企业走出筹资困境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