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李康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7):206-207
意象图式理论作为认知语言学中的重要概念,帮助读者通过自身的体验理解抽象的概念和未知的领域。本文尝试从意象图式理论视角来分析王维山水田园诗歌意象的整合方式,剖析诗歌呈现出的画面与意义的连贯性。 相似文献
2.
在整个阅读过程中,读者使用、加强、改变或者更新他们的图式。这些图式在他们的意象形成过程中起着置关重要的作用。阅读是否顺利与读者相关图式的丰富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3.
周运会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5(3):94-97
文章探讨了汉字构造与意象图式思维之间的关系。构造反映意象图式的表意汉字有两类:一类是汉字的形体直接模拟了造字主体心智中的意象图式,并藉字形表达事物的关系或动态模式概念。另一类是汉字的构造所反映的是认知主体心智中的意象,意象图式即蕴涵于字形所表达的意象中,且在意义的表达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字形结构蕴涵有相同意象图式的表意汉字所表达的意义往往相同或相近。汉字是华夏先民的认知成果,对汉字构造中意象图式的研究,有助于了解华夏先民的认知心理,并进一步认识汉字构造的理据和规律。 相似文献
4.
5.
隐喻是认知语言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范畴,许多语言学家和学者对隐喻做了详细的阐述和分析,而隐喻的认知基础是意象图式,它们来源于日常生活的基本经验,在概念域的映射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主要从意象图式的角度对中国唐诗及英译文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6.
肖明齐 《渝西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7(2):83-88
语义分析存在如语义场理论,成分分析,语义公设等分析研究的方法.认知语言学家们从一种全新的角度对OVER语义加以探讨,提出新的阐释方法.基于本领域对OVER的研究,本文从意象图式的视角解析OVER,并尝试一种新的意象图式结合方式对OVER语义加以分析,即将OVER用法大致分化为静态场景与动态场景,并结合意象图式中的路径图式与容器图式,对OVER的语义提出见解.从而使对OVER的理解简单明了化。 相似文献
7.
构式与意象图式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陆俭明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6(3):103-107
以Goldberg为代表的构式语法理论虽已成为国际语言学界关注的热点,但是有个很本质的问题,至今尚缺乏讨论,那就是:构式义的性质是什么?为什么构式本身会具有独立于词语的意义?本文旨在说明以下两个问题:第一,构式是人的认知域所形成的意象图式在语言中的投射,构式义就来源于人的认知域里所形成的意象图式。第二,构式并不像Goldberg所说的那样具有多义性。构式与我们通常所说的句式不同,句式可以具有多义性,而构式由于它是"形式—意义的对应体"(form-meaning pair),对构式的这一界定决定了构式具有单义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介词是中国语言学习者在学习外语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部分,传统语法和认知语法都对介词给出各自解释。主张运用认
知语言学中的意象图式对介词From作出解释,通过运用意象图式对介词From的分析,深入了解其基本意义及延伸意义,并以
期揭示介词研究的新途径,为积极促进介词的有效学习提供可能性。 相似文献
9.
胡明贵 《榆林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18(5):68-71
张炜精心设计自己小说世界里的意象,通过营造山水田园意象,他不仅找到了激情喷发与道德言说的艺术支点,也搭建起了他理想与道德的精神大厦,同时也使他的小说呈现出一种别具一格的田园诗的抒情特色。因此,研究张炜小说中的山水田园意象具有特别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孔锦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1(2):62-65
“扬州以园亭胜” ,主要胜在营构的意境追求上 ;意境的追求是多方面园林意象图式生成、运行后的实践。自觉地保护、开拓扬州园林 ,对于扬州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的精妙结合 ,发展扬州旅游业有重大价值 相似文献
11.
朱大发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87-90
中国的山水画和西方的风景画作为世界绘画史上两种不同的艺术表现形态,其孕育的根源是同一的,那就是人类审美意识的客观呈现,而作为两种具体的艺术样式,两者在哲学基础、表现技法、审美意蕴等方面又存在着极大的差异,剖析这种差异对把握这两种绘画形态的艺术特征和文化脉动是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王廷华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6(1):152-155
中国山水画是中国哲学思想的形象体现;绘画的主旨是立象尽意,其目的为"通德类情","天人合一","物我共化",取得自然万物之意象,以传达人的思想、情感.得意忘象,不似求似,直逼中国画取象的本质;"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山水画取象的法源;笔墨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涵与绘画外在审美形式.中国山水画创作,以观物取象为基点,以中华民族特有的笔墨立象尽意为旨归,所表现的"道",容量之大,奥理之深,是其他画种难以企及的. 相似文献
13.
王平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4):88-91
镇江山水"层峦叠翠、雄秀多姿",是典型的江南山水.其以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深厚的人文积淀,滋养和造就了米氏父子以"米点皴"为特色的水墨山水画,体现了画家对客观自然的观照,彰显了镇江这座文化古城的地域文化特色.同时体现了自然环境对艺术风格及流派形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李桂菊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106-108
中国山水画与油画风景两大绘画的形成,归根于他们各自哲学与美学理念的不同,两者存在鲜明的差异性.中国人信仰天人合一的哲学观,中国绘画注重重心略物,注重表达画家的主观精神和理想,在绘画中追求达到气韵生动的艺术效果.西方绘画遵循天人相胜的哲学观,偏重描绘客观对象的外在形态,采用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方法塑造物体,追求真实再现客观物象的理念.通过相互比较研究,有助于艺术家和鉴赏者运用不同的艺术观念和方法,创造和鉴赏不同民族的绘幽艺术,获得各不相同的思想启迪和审美享受. 相似文献
15.
唐进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1(2):98-102
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油画在画坛都占有重要地位,这两种表现相同的对象却采用不同的表现手法的艺术形式,在各自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都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审美情趣以及完整的理论体系.从地域环境和人文环境出发分析和比较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油画发展历程,从而透视中西方艺术之间的差异以及各自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进一步促进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相似文献
16.
笔者总结了景观绘画的四个历史发展阶段,分析每一阶段呈现出的特点,并认为景观绘画作为一种艺术载体,记载着人们对于自然与自身的认识、体验过程,从中折射出不同的历史观与不同的人生价值观。 相似文献
17.
蔡劲松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2(1):78-83
山水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类别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典型代表,其图式格局、审美意味、哲学意蕴等诸多特质,在中国艺术史乃至世界艺术史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就山水画从\ 相似文献
18.
绘画艺术在艺术与设计领域中总是作为变革的领军人物,从而带动其他领域的探索和发展。文章梳理了20世纪绘画变革的主要动态,分析了现代绘画理念与园林设计变革的因果关系。在此过程中绘画艺术的进步思想和灵活的表现手法对园林设计思维理念和设计方式的形成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推动了园林设计摆脱传统园林摸式,不断探索并走向了现代园林设计的道路。文章指出现代园林对于绘画艺术的成功借鉴,为促进我国多元的园林设计发展提供了有益的范式。 相似文献
19.
王宝强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113-115
“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古代最具代表性的思想观念,是中国哲学思想的基本精神,它以整体性和辩证性的思维方式来理解宇宙及万物关系,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注重对人的生存命运和生存状态的关怀与把握,其中蕴含看浓郁的生态意识和人文精神,对中国传统绘画美学特别是山水画艺术产生了重要影响,这在山水画中主要表现为生命意识、人本意识和境界追求。 相似文献
20.
吴啸平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20(2):66-70
传统山水画是祖国传统艺术发展的一座历史丰碑 ,它是中华民族给人类创造的一笔宝贵的艺术财富。它之所以如此的辉煌 ,是与古人对山水画自然美的认识及其理论是分不开的。通过对传统山水画的构图、布局以及透视基本规律的综合分析 ,对传统山水画的理论法度、画法技巧与审美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