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审丑是对审美的解构,是后现代主义的一个重要概念。作为首位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非裔女作家,托妮·莫瑞森可以称得上是后现代主义时期的"丑"艺术家。她最早发表的两部作品——《最蓝的眼睛》(1969)和《秀拉》(1973),深刻地反映了美国黑人处在当时时代夹缝中的"丑态"。莫瑞森在这两部作品中通过对外表之丑、语言之丑、意象之丑和自然之丑的描写揭示人物的人性之丑和人生之丑,并最终把矛头指向历史之丑。审丑是一种艺术手段,其目的是在认识丑的基础上,呼吁人们去颠覆和解构"丑"的社会秩序和伦理价值,重建新的社会秩序和伦理价值。  相似文献   

2.
《聊斋志异》是我国古代优秀的短篇小说集,它的内容极其丰富,作者以进步的审美观塑造了许多个性突出的美好形象,同时也以进步的审五双刻画了大量具有深刻社会意义的丑的形象.这些作品寄托了蒲松龄的”邓债”.本文报从四个方面对此进行阐述。一、“丑”在艺术上的价值在理解《平斋志异》进步的审丑观之前,有必要先明确一下“丑”在艺术上的价值。何谓“丑”?“丑”是与“美”相对立的一种社会现象.“它是以拙劣的物质形式显现出对人的本质力量的否定和歪曲.”①“丑”是“假”、“恶”的集合,是对“假”与“恶”的感性显现.“丑”…  相似文献   

3.
<金瓶梅>的出现,标志着古代小说的发展已从传奇走向写实.作品把现实丑引进小说世界,在对丑的审美过程中将生活丑升华为艺术美;运用情境化和情理化描写,促使性格形态由传奇化典型向生活化典型迈进;采用"家庭-社会"型叙事模式和纵横组合叙事笔法,拓展小说描绘空间,这些艺术创新,引发了小说观念的深刻变革.  相似文献   

4.
丑是社会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美丑相依才符合生活的辩证法。有着独到生活感受的现代派作家,将丑引进艺术并进行大胆地表现,创造出了一系列以丑著称的艺术形象,在艺术世界里掀起了一场美与丑的变奏,也在人类文明史上开创出了一片奇异的天地。审丑已经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现实问题。引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丑,了解产生丑的历史必然性,不但有助于人们从美学的角度深入领会现代派文学的思想价值,更有助于人们在面对社会生活时,能够正视现实的存在,理智地面对丑和恶,从丑中,甚至从恶中提取出有助于人生的东西来。  相似文献   

5.
丑的艺术由美的艺术发展而来,并在20世纪达到兴盛。从观念到实践,古希腊以来的人们都是追求美、创造美的艺术,虽然其间以启蒙运动为界前后有所变化。但20世纪丑的艺术异峰突起,成为艺术舞台的中心。形成丑的艺术有社会现实、哲学与美学思潮以及艺术自身发展的规律等原因。丑的艺术的出现,拓开了人们的审美视野、满足了现代人的审美需求,促进了美的生成,具有重要的认识价值与社会功能。丑的艺术的繁荣并不意味着艺术的消亡。艺术不会终结。  相似文献   

6.
美与丑是对立统一的审美观念,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我们必须允许丑进入艺术,但丑的描绘应该在笔锋之外透露出某种积极的价值取向,使丑变成理想化的东西.美术表现中的丑的形式具有持久的力量,在一定情况下视觉丑更能达到"反审美"的刺激作用.艺术美不是对现实生活的简单重复,而是对它的强化,是现实生活的升华.  相似文献   

7.
论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丑,是美学的基本范畴之一。历史上,无论哲学家论美,还是心理学家论美,往往兼及论丑,但总把丑作为美的对立面来思考,以陪衬他们的美论,而对丑的独特的美学功能与美学价值的研究,就显得很不够。近年来,我国出版的几种《美学概论》或《美学基本原理》,大多未把丑列为美学的基本范畴作专章论述介绍,这也反映了丑在美学理论中的地位尚未得到确认。有感于此,本文拟对有关丑的问题作一点思考与探索。  相似文献   

8.
在现代、后现代的文化语境中,丑从各个方面渗透到人们的文化、生活领域,从而打破了一直以来丑在审美领域处于"他者"的尴尬文化身份,丑以其最本真的状态由边缘走向中心.本文拟从"审美"到"审丑"的视界转变,来探讨审丑发生的可能性以及丑的美学意义之所在,从而揭示丑作为一个独立的审美范畴所代表的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9.
从建筑与其他艺术的异同、建筑美的类别、建筑“丑”等方面入手,提出建筑在艺术范畴中的特殊规定性,建筑审美含有形式、造型、性格、象征四个层面,它既具有类别意义,亦具有层级意义,而建筑“丑”也自有其存在价值,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0.
丑是一个复杂的美学现象,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艺术中,美都是离不开丑的。丑是多元的,千变万化的。仅仅把丑的美学作用看作是对美的陪衬,是一种不全面的看法。在文学创作中,正确认识丑的本质,研究它的审美价值,探索化丑为美的艺术途径,是美学研究中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1.
语言不仅是传递客观命题的工具,更是言者用来传递主观性的工具。首先,言者对命题的认识、对事件的态度、对语篇的立场构成了主观性陈述;当言者的主观性赋予话语某一部分在态度、情感、立场上的主体地位,使它们超越其他语义内容、获得凸显感知时,就形成话语中的强调形式。其次,主观性的核心参项可以表述为不具真值语义、体现言者立场的话语形式;同理,话语强调表达的核心特征可参照真值语义、句法辖域、语用意义三个维度。最后,强调表达与主观性表达是蕴涵共性关系,强调表达是主观性表达的一种表现形式。主观性是语言中更为优势、自由的概念,不一定总是表现为强调表达。   相似文献   

12.
历史上的城乡关系经历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而发生分离与对立,又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相互依存联系密切,并将最终走向城乡一体共同协调发展的历史过程。在这一历史过程中,唐宋时期是一个重要转折点。在唐宋以前,城乡之间城乡一体的发展态势较为明显;唐宋以降,城乡关系逐渐分离并形成了"交相生养"的新型关系。  相似文献   

13.
《梁书》、《陈书)历经千年,传抄过程中难免造成文字差错,后人直接引用,必然与事实不符。文章对这两部史书里面自相矛盾、不能自圆其说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进行了考证,对错误之处作了剖析,并参照有关史料予以纠正,有助于正确把握梁陈史实。  相似文献   

14.
自建国以来,中国的党政关系发生了十分复杂的变迁,并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这些阶段性的发展经历了从"党指挥政"到"以党代政"再到"以党领政"的发展历程.党政关系的发展最终使中国行政权力从党权中分离出来并呈现出逐渐扩张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现阶段的贫富分化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多种因素的作用 ,我国现阶段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贫富分化趋势。贫富分化既抑制效率 ,又损害公平 ,是阻碍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大隐患。只要我们始终把广大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 ,加强宏观调控 ,规范收入分配秩序 ,就能够不断缩小贫富差距 ,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为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论抗战时期我党干部教育的历史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日战争时期,在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的领导下,我党在干部教育上取得了巨大成就,摸索出一条成功之路,为促进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其历史经验:一是党的高度重视;二是系统化的教育管理和行政机构;三是灵活、适时、科学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四是自己动手,克服困难的精神和勇气。  相似文献   

18.
《围城》包孕着丰厚的审丑意蕴,钱钟书先生把他对中西方化、对人性以及对社会的畸形、片面、病态及丑陋的的揭示,真诚地奉献给读者。这些对文化、对人性及对社会生活的审丑的新的纲领,极大地扩大了文学表现的感觉空间和思考空间,让读者睹见作家对中国现实生活、精神文化生活和人性善恶的严厉的审视乃至洞穿,从而反复引发人们的审美体验,这其实正是《围城》被认为是美的文学作品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究消费者的信息追溯标签信任度对购买农产品行为的影响,本文基于390份辽宁省消费者购买可追溯鸡蛋行为的调研数据,通过二元Probit模型和双变量Probit模型实证研究其影响因素,并运用中介效应分析法,验证消费信心的中介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对信息追溯标签有较高信任度,其对可追溯鸡蛋的消费信心也相应提高,进而更...  相似文献   

20.
对高校学生欠费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针对目前高校学生欠费现象,分析了在高校中,学生学费、宿费在办学经费中的比重及学生欠费问题给高校办学带来的不利影响。指出制度不健全、家庭贫困、就业因素、观望心理等因素是目前高校学生欠费的主要原因。同时提出了解决高校学生欠费问题的对策是:建立健全一体化的收费管理体制;解决国家助学贷款问题;严格执行学生收费管理制度;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