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国电影创作文化的历史形态与嬗变轨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红菊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5,24(5):82-85
中国电影发端于向大众文化倾斜的创作文化形态,在经历了短暂的宣传与商业本位并存的格局后转变为泛政治化一元格局,及至新时期艺术本位逐步确立、商业传统艰难复归之后,才真正形成了多元并存相互融合的创作文化格局。不同时期中国电影创作的兴衰得失告诉我们,只有与时俱进,在顺应社会历史文化趋向的基础上,从时代性角度确立正确的创作文化意识,才能繁荣创作,取得艺术与商业的双丰收。 相似文献
2.
尽管大部分左翼电影在政治功利与艺术追求之间选择前者作为主要目标,一批年轻的左翼电影艺术家却在继承中国电影传统和借鉴外国电影经验的基础上,确立了自己的电影观念, 掀起了一场艺术创新运动,他们在叙事结构、影像语言以及有声电影的探索方面,以突出的创作实绩赢得了观众.当然,左翼电影的艺术创新之路也经历了一段艰难而曲折的历程,存在着不平衡性与局限性. 相似文献
3.
对于政治文化的研究,从其主体结构来考察,可以将其分为大众文化和精英文化.由于以上两种政治文化对于政治系统的作用力的差异,其对政治稳定的影响也就存在明显区分:精英文化对政治稳定起主导作用.而大众文化对于政治稳定起支撑作用.而在这两种文化内部,不同类型的文化对于政治稳定产生不同的影响:精英文化中专制型的文化主导的是一种静态有序的稳定,但这种稳定是固化的、脆弱的政治稳定;而民主型的文化主导的是一种动态有序的稳定,这种稳定才是长期的、稳固的政治稳定.大众文化中村民文化和臣民文化是政治稳定必不可少的有利因素,而公民文化对于政治稳定具有双重效应--适度的公民文化能够促进政治的稳定.但过度的公民文化必将威胁到政治稳定.在民主土壤上,最终达到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的自上而下的双向结合,形成同质性文化,这才是政治稳定的长久之计. 相似文献
4.
提升大众艺术审美境界的学术力作——评《电影艺术三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玉吉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0(3):111-111
当今中国,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与此相关联的文化艺术观念,也正处在新与旧的撞击和转换之中,由此导致了传统文艺结构的裂变和新的文化艺术格局的逐步形成。作为对新的文化艺术格局重要组成部分的电影艺术的释读,正是社会文化转型期的重要任务之一。因此,电影艺术审美的意义,就绝不仅仅是对文艺娱乐 相似文献
5.
周成平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3):86-91
尽管人们似乎普遍都对新时期电影颇有微词,但对其稍作研究就会发现,新时期电影在革新电影语言、探索电影样式、追求导演的个性化风格和致力于表现手法的创新等方面都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工作,由此推动着新时期电影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6.
张贞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12(1)
当前中国的文化体系主要由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组成,文艺杂志要在这一文化体系中获得长足发展,就必须充分融合这三种文化元素,使之互相促进、协调发展:从大众文化的影响来说,文艺杂志应该充分尊重市场、挖掘民间意识;从精英文化的影响来说,文艺杂志应该承担起营造文学梦想和履行社会公知的职责;从主流文化的影响来说,文艺杂志应该在进行主流意识形态自律的基础上时刻关注社会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7.
袁葆林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1)
文章以马克思主义的“艺术生产理论”批评了几种有关大众文化的理论见解,界定了我国大众文化的审美属性,充分肯定了我国大众文化适应商品经济的发展,并极大地满足了大众精神愉悦的需求,指出了这种文化在发展中存在着商品化的负面效应,对这种文化的健康发展作出了相关的理论思考 相似文献
8.
王颖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1(3)
作为艺术的一个门类,电影艺术也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上的上层建筑,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从本质上说,同样是人类把握世界、改造世界、创造世界的一种手段。中国电影,在数字媒体的文化创意与数字技术的影响下正处于技术开始革新而艺术仍亟待发展的历史交叉期。在这一方面,我们不能不说,在高速发展的电影技术面前,电影艺术是相对滞后的,电影艺术的发展还是要以文化创意和数字技术做其坚实的后盾。 相似文献
9.
中国民族文化再生运动的两种路向及其选择--乡企崛起的文化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阳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4):22-29
中国民族文化再生运动有两个误区,其一是目标误区,即从传统民族精英文化中寻求民族文化与现代化运动的衔接点其二是方法误区,即哲学似地从某种既定精英价值前提出发,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化提出应该如此的主观愿望.本文认为,乡镇企业的崛起既是一种经济现象,又是一种文化现象,乡镇企业所蕴涵的文化模型和文化价值意蕴,其基准原型是民族传统大众文化而不是民族传统精英文化.因此从社会学的角度看,随着乡镇企业在新世纪的进一步发展壮大,其所蕴涵的文化模型和文化价值必然向全社会辐射,从而使经过创造性转换的大众文化中的精华部分既成为民族文化再生的价值主体,又成为民族文化与西方现代文化相整合的功能主体. 相似文献
10.
刘郁琪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102-107
中国武侠电影的故事结构史,并非其双序列叙事模式中各要素随心所欲地无规律组合,而是呈现为从古典形态到个性形态,再到现代、后现代形态的规律性演进过程。这种形态演进,与类型陌生化规律、导演个人才能有关,而在根本上受制于现实生存状态的变化,具有周期性、排他性、加速性等特点。若就其与文化环境的关系而言,中国武侠电影双序列叙事模式的形态演变史,就是一部与20世纪以来的中国内地与香港主流意识形态对话的历史,它以其特有的方式和逻辑,参与和建构了中国文化的现代性进程。 相似文献
11.
张惠琴 《江苏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3):26-29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社会的急剧变化,文化也需要不断的变革和创新.在文化创新过程中,必须正确处理好历史传统与时代精神、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等诸种辩证关系,才能在此基础上真正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相似文献
12.
试论传统设计文化对现代设计艺术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悠久的中国传统设计文化孕育了令世人瞩目的中国现代设计艺术。我国传统设计文化与现代设计艺术之间有着深厚的渊源关系,只有通过对传统设计文化深入解读,才能为我国现代设计艺术提供无比丰富的养分和智慧。在发展现代设计艺术的同时,不但不能忽视对传统设计的承继,更要将其作为创作的文化源泉。 相似文献
13.
黄式宪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
中国电影在赢得100亿票房的业绩后,事实上,正面临着新一轮的文化挑战。突出的问题在于,当下市场严重失序,失去了文化的自律性,逐步形成了一种市场金本位的定势。吸金的思维定势代替了人文的主体性以及艺术的创新与智慧,开启了一种仅以GDP增长为目标的市场方向,造成人文原创性的匮乏以及大片的文化贫血症。针对此种现状,我们应当考虑的不是创造了多少GDP新高,而是今后能否以文化的自律性与艺术的创新精神来提升电影的思想力度与文化品格,在社会审美的意义上实现向现代审美的转换。电影作为文化产品,其固有的精神本源性及其核心价值应是第一位的。因此,我们必须自觉地肩负起时代赋予的文化使命与责任,引导我们的电影产业在与文化的和谐共生中实现再度振兴,为将电影产业做成我们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伟大目标而努力奋进。 相似文献
14.
李珍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7(2):73-75
通过对我市文化产业发展的调查研究,分析我市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指出我市要突破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必须走一条文化产业发展的创新之路,具体要做好六方面创新工作。 相似文献
15.
古龙高 《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0(1):1-4
统筹兼顾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统一性与差异性决定了我们要统筹兼顾;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面临的发展困境要求我们要处理好传统文化形态与新兴边缘文化形态发展、激发发展活力与保持主导控制力、发展产品生产与占领研发高端三个方面的关系。要建立并完善构建国家思想文化理论和文化价值体系、政府引导、科技介入、文化政策和体制的综合创新、传统文化形态与新兴边缘文化形态互动五大创新机制,以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助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6.
赵子林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7(5):76-80
在过渡时期 ,随着政治和经济发生的巨大转变 ,作为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反映的文化也处于深刻的转型之中。这一时期 ,党领导的文化建设工作努力适应这一转型 ,取得了显著成效 ,但也出现了不少失误 ,其经验教训颇具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需要良好的文化生态支撑。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是一个国家文化生态的构成要素。当前中国文化建设的文化生态主要面临着内部要素冲突、与外部环境冲突的双重问题,所以实现当前中国文化建设的文化生态优化需要遵循一元主导与多元化相统一、融合性与创新性相统一、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的原则。 相似文献
18.
周斌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4):1-6
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完善的政策支持和调控。只有构建与世贸规则相适应且又符合我国国情和文化发展需要的文化产业政策,中国文化产业的“后发优势”才可能发挥出来。而要做到制度创新与政策创新的有机互动,加强文化产业政策理论的研究与探索也就显得十分必要与迫切。 相似文献
19.
韩美群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
文化创新是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根本。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文化创新具有完整的内在逻辑体系。农村多元文化矛盾运动是新农村文化创新的逻辑起点,内源性的文化创新和外源性的文化整合及其交互运动是农村文化创新的主要逻辑路向,而文化和谐的和谐思维方式是农村文化创新最根本的逻辑思维方式。分析新农村文化创新的内在逻辑体系,有助于揭示农村文化的发展运动规律和准确理解当代农村文化创新的本质内核。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