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区银行是在极其艰难困苦的武装斗争的条件下建立和发展起来的。1927年冬,毛泽东同志率领秋收起义部队进军井冈山,开创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1923年4月,毛泽东同志领导的工农革命红军和朱德、陈毅同志领导的“八一”南昌起义部队在井冈山胜利会师,根据地进一步扩大,形成了武装割据的局面。同年五月。成立了湘赣边界苏维埃政府。与此同时,为了适应革命战争和开展经济工作的需要,根据地创办了自己的造币厂——井冈山上井银元造币厂。1929年2月,毛泽东同志率红四军进军赣西东固,同年,在中共东固区委的领导下,创建了东固平民银行。1931年秋,第三次反“围剿”战争取得  相似文献   

2.
众所周知,毛泽东、朱德等同志在领导工农红军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军事斗争经验。提出了红军游击战争的基本原则,即“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十六字诀。现藏于江西省博物馆的《赤色游击战术》(下简称《战术》)一书,是1929年编著印发的一本介绍井冈山根据地军事斗争经验的专著。它依据红军在井冈山根据地的实战经验,全面具体地阐述了红军在游击战争中应采用的战略战术及有关的军事规则,特别是在游击战术的运用方面作了详尽的分析说明。这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苏区最早编著印发的军事理论著  相似文献   

3.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诞生66周年,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60周年。毛泽东和他的战友朱德、陈毅、彭德怀等在创建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农村根据地的峥嵘岁月里,高度重视党的建设,努力提高党的战斗力,使边界党组织成为领导“工农武装割据”、推动革命前进的坚强核心。认真学习和研究毛泽东在井冈山斗争时期的建  相似文献   

4.
红军早期(指井冈山斗争时期,即1927年10月—1930年2月),毛泽东、朱德、彭德怀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自觉运用社会心理学的原理,对红军群体心理失衡的表现、成因进行了科学的总结和探索,并通过心理调试和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有效地扶持了红军群体中的闪光点,抑制了消极面。  相似文献   

5.
姜任耕同志《关于长征结束后的红军人数问题》(见《江西大学学报》1983年第三期)一文,曾就三大主力会师时全国红军由三十万减少到不足三万人的传统说法,提出不同看法,认为:三大主力会师时,“汇集在西北地区的红军约七万左右,加上南方红军,则全国红军应有八万以上。”根据接触到的资料,我以为这种估计数据比较接近事实。不过,对姜任耕同志所作“‘不足三万人’的红军……是指西路军失败后西北地区的红军”这一结论,我认为还是可商榷。因为,  相似文献   

6.
五十年前,遵义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是一个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文件。它是在党内两种军事思想激烈斗争中诞生的,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战争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党的集体智慧的结晶。它不仅对确立毛泽东同志在全党的领导地位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而且对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就此谈点认识。《决议》在毛泽东军事思想中的地位和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决议》最早地较系统地阐述了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思想。众所周知,毛泽东军事思想形成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一九二八年春,红军在井冈山斗争中产生的游击战争“十六字诀”,初步形成红军的作战原则;一九二九年底,红四军第九次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国内学术界一直把遵义会议作为“在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或“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的重要标志。事实上,确立毛泽东在党和红军的领导地位是有一个过程的,是由于特殊的战争环境和毛泽东所处的特殊地位以及拥有的政治资源,在中国共产党的核心层愈来愈具有了影响地位。1935年8月19日,组织上正式确认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核心地位。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万安暴动、遂川工农革命政权建立、《施政大纲》的制定、边界特委党的领导以及红军主力下山后坚持领导留守井冈山的斗争等各方面论证,陈正人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始人之一。  相似文献   

9.
1930年10月,毛泽东同志在中央苏区指挥第一次反“围剿”的倥偬中,与8位农民家庭出身的兴国籍红军战士座谈一个星期后,写下了著名的《兴国调查》。毛泽东同志说:“这是我从来没有做过的,其实没有这种调查,就没有农村的基础概念”。这8位红军战士家住兴国、赣...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在红军初创时期创造性地把属于政治范畴的民主制度应用在军队政治建设之中,开创了红军政治建设的新纪元。民主制度的确立,唤发了广大官兵极大的内驱力,增强了红军的凝聚力,提高了红军的战斗力,是粉碎蒋军“围剿”和完成两万五千里长征的坚实基础。毛泽东在红军初创时期的民主实践和理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开展官兵政治平等经济公开的民主生活毛泽东对我军民主制度建设的深入思考和伟大实践,开端于领导秋收起义部队向井冈山转移的途中。民主制度的建立,彻底地否定了;日军队的雇佣制度,建立了完全新型的内部关系。秋…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江西省第二次代表大会1928年12月在湖口县举行。这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白区江西省委唯一的一次党代会。 党的“八七”会议后,中共江西省委发动领导了江西各地的武装起义,—开始了创建革命武装、建立革命根据地的实践。到1928年6月,江西境内除了湘赣边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外,还出观了赣西南的东固、赣东北的弋(阳)横(峰)革命根据地和赣北的岷山游击根据地等;全省党员从“八一”起义时的1000余人增加到5600余人,建立和恢复了2个特委、2个市委、35个县委和10个区委;革命武装除了朱德、毛泽东领导的红军在湘赣边界和赣西南活动外,全省“有组织的红军共八百人左右,新式快枪四百十余支”、有“赤卫军五千”。  相似文献   

12.
《从南昌起义到上井冈山》一文,是朱德同志在一九六二年六月的一次谈话纪要。在这次谈话中,朱德同志回顾了三十多年前,从南昌起义到上井冈山的历史,从正反两方面全面系统地总结了这段斗争的历史经验。认真学习这篇重要著作,不仅可以重温当年南昌起义、井冈山会师等波澜壮阔的斗争历史,受到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更重要的是可以从中看到朱德同志在革命转变关头,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对中国革命正确道路的可贵探索,以及他在探索中对毛泽东思想,特别是对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所作出的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13.
一九三六年十月,一、二、四方面军在会宁地区胜利会师了。从此以后,中国工农红军就团结在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党中央正确的领导之下,为争取实现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迎接抗日高潮而奋斗。会宁会师在我党我军的历史上是具有  相似文献   

14.
红军长征得以改变进军路线跳出敌人的合击圈以保存革命有生力量,一是因为毛泽东同志不顾个人进退得失在长征初期为军事大转移出谋献策;二是湘江战役前后毛泽东多次提出甩开敌人的重兵合击,放弃到湘西与二、六军团会师的原定计划;三是毛泽东以战略上的远见卓识影响了党和红军高级领导人,在通道转兵、黎平会议、猴场会议等关键决策会议上坚持正确的军事路线,以党和红军集体领导的力量纠正了"左"倾冒险主义路线的错误指挥,为红军走出困境和遵义会议的召开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陈宇 《学术研究》2004,(10):147
彭德怀元帅是新中国军事史上的一位传奇人物,他的故事是一个常说常新的题材.林杰、王乃英先生所著<盖世英雄彭德怀>,从新的视角记述了彭老总光辉、战斗的一生,读来给人以新的启迪和教益,掩卷回味无穷,感受颇多.  相似文献   

16.
井冈山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中共江西省委讲师团团长刘学经所谓“井冈山精神”,就是把马列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找到了、开辟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这是井冈山精神的本质所在。它解决的是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模式问题。这是毛泽东同志最伟大的贡献之一...  相似文献   

17.
1981年6月,由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郑重指出:“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在中国共产党选择自己的最高统帅的曲折过程中,周恩来是党内最早认识到毛泽东那无与伦比的领导中国革命的杰出才能并全力进行推举的领袖级人物之一。由于他当时在党内的崇高地位和威望,他对毛泽东领导地位的确立起到了别人难以替代的重要作用。遵义会议前后的那段历史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一周恩来全力支持毛泽东改变战略方向的正确主张,这为遵义会议的召开准备了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193…  相似文献   

18.
周恩来一生两次来贵州,一次是1934年12月至1935年4月,随红军长征途经贵州;一次为1960年4月30日至5月4日,是他访问缅甸、印度、尼泊尔以后,从昆明来到贵阳,在贵阳停留了三天.周恩来两次来黔,对中国革命和贵州地方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周恩来第一次来到贵州,正是红军进行长征、中国革命处于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由于他和其他同志采纳毛泽东的建议,及时召开遵义会议,批判了党内“左”倾路线的错误领导,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从而挽救了红军,挽救了党,拨正了中国革命的航向.对此,已有许多文章详作论述,本文在这里仅就周恩来在其中所起的重大作用作一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9.
今天,我们大家在这里隆重集会,纪念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遵义会议五十周年。五十年前的遵义会议,是在我们党和红军处于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以王明为首的教条主义、宗派主义者,脱离中国革命实际,照搬书本,照搬外国经验,推行“左”倾冒险主义,排挤了毛泽东同志在中央革命根据地的正确领导,致使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遭到失败,红军被迫作战略大转移,进行长征。长征途中,一九三五年一月在遵义召开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总结了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教训,着重批判了“左”倾军事路线  相似文献   

20.
1928年3月,毛泽东率领在井冈山地区开展“工农武装割据”的原秋收起义部队“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以及由井冈山和宁冈具地方武装王佐部、袁文才部改编的第二团,应中共湘南特委的要求,开往湘南,支援朱德、陈毅等和中共湘南特委领导的暴动,“遂使边界被敌占领者一个多月。对这一史实,史学界一致认为是井冈山斗争的一次失败,称为“三月失败”。笔者对此持不同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