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长江三角洲是由长江下游地区的15个城市组成的地理区域,包括上海,江苏的中部、南部,浙江北部。现今,以上海为中心,以南京、杭州、苏州和宁波的菱形格局为四极,有区域内15个城市组成的“首位城市—大城市—中型城市—小城市”组成的逐层辐射的城市带状格局为特点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的主体框架已经初现端倪。作为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的重要一极  相似文献   

2.
长江三角洲经济区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其发展状态和发展速度一直以来都是区域经济研究的重点。本文收集整理了2011年长三角地区16城市主要经济发展指标,对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作一简要描述。南京作为长三角地区的重要城市,其经济的运行发展情况也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3.
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改革开放以来,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经济的发展突飞猛进,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最快和最活跃的地区。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包括上海市、江苏省的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南通、扬州和泰州,以及浙江省的杭州、宁波、嘉兴、湖州、绍兴、舟山和台州市。土地面积为10.96万平方公里,人口8121万人(2002年)。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城市带,已被公认为世界六大城市带之一。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以及惠州市的市区和惠阳、惠东、博罗三县,肇庆市的市区和高要、四会两市,土地面积为4.17万平方公里,人口2365…  相似文献   

4.
南通经济在长江三角洲中的位置与思考南通市统计局陆云飞长江三角洲是国务院确定的“先行开发、先行发展”的经济区之一,有优越的自然条件和雄厚的经济基础。这几年三角洲各城市的基础设施竞相发展,投资环境、贸易环境不断向国际化标准靠近,外商投资热潮日益高涨。但是...  相似文献   

5.
在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出现新旧交替、我国沿海经济格局将出现历史性转变之际,文章借助于主成分分析和拓展的引力模型对我国五大海洋经济区——环渤海、长江三角洲、海峡西岸经济区、珠江三角洲、北部湾经济区之间的空间相互作用进行测算和分析。一方面在理论上弥补了对我国沿海经济区分析侧重空间差异忽视互动联系的问题,另一方面通过对五大经济区域空间相互作用的实证分析,发现我国沿海区域的经济发展彼此之间存在加速作用、沿海经济区一体化发展符合经济规律,尤其东部沿海经济区与南部沿海经济区的形成是其必然趋势。而促进空间作用则主要应依靠产业结构升级、科学技术的投入和交通网络的完善。  相似文献   

6.
在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出现新旧交替、我国沿海经济格局将出现历史性转变之际,文章借助于主成分分析和拓展的引力模型对我国五大海洋经济区——环渤海、长江三角洲、海峡西岸经济医、珠江三角洲、北部湾经济区之间的空间相互作用进行测算和分析。一方面在理论上弥补了对我国沿海经济区分析侧重空间差异忽视互动联系的问题,另一方面通过对五大经济区域空间相互作用的实证分析,发现我国沿海区域的经济发展彼此之间存在加速作用、沿海经济区一体化发展符合经济规律,尤其东部沿海经济区与南部沿海经济区的形成是其必然趋势。而促进空间作用则主要应依靠产业结构升级、科学技术的投入和交通网络的完善。  相似文献   

7.
内江地处成渝经济区的腹心地带,位于"双核一带"的中点,是川东北经济区、川南经济区、成都经济区和重庆经济区四大经济区的地理中心,具有承东启西、接南转北的区位优势.  相似文献   

8.
为了贯彻落实东北经济区省长、主席及规划办公室主要负责同志第一次联席会议关于建立东北经济区统计局长联席会议和联合组建东北经济区统计信息中心的决定,3月初在沈阳举行了东北经济区统计局长联席会议第一次会议。经过充分讨论、协商,议定了以下事项:  相似文献   

9.
钱亚畅 《浙江统计》2003,(11):36-38
嘉兴作为长江三角洲极具活力的现代化城市群中的重要一员,如何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加快构筑发展大平台,无缝接轨大上海,主动承受上海产业分工和产业转移,乘势奋进,缩小与杭宁绍差距,努力建设成为“长江三角洲的经济重镇、上海南翼的港口新市、江南水乡的文化名城”,推动全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已成为嘉兴上下关心的重大课题。一、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乘势跨越发展党的十六大以后,各地都在加快发展,特别是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发展的势头很猛。从2003年上半年主要经济指标的增长速度看,杭州湾各市经济增长速度都在13%以上…  相似文献   

10.
长江三角洲以仅占全国1%的土地,6%的人口创造了占全国16%的GDP和18.6%财政收入,对全国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并将随改革开放的深入而进一步产生重大影响,因此,苏浙沪三地在发展时要充分解决好区域内的协调,创造出优势互补、互利互惠、联合发展、共同繁荣的三角洲意识和格局  相似文献   

11.
张柯 《四川省情》2018,(7):57-59
川南经济区是四川第二大经济区,在四川“十二五”规划、“十三五”规划中均将被定位为“新兴增长极”,是连接长江经济带和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纽带,属于成渝城市群发展的中心地区,在全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由南京市统计局和镇江市统计局共同承办的第六届长江三角洲城市统计合作与交流网络年会于2009年11月24日至28日在南京和镇江召开,长江三角洲区域16个城市的统计局长和综合处负责人参加了会议。国家统计局国际统计信息中心主任文兼武、统计出版社社长严建辉、贸  相似文献   

13.
西安位于关中——天水经济区的中心,是关中——天水经济区最大、最发达的中心城市,在区位和功能上恰好成为辐射周边的核心,这种优势决定了西安成为关中——天水经济区经济中心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如何评价和正确估量当前西安市对大关中城市群中其余城市的经济辐射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4.
2011年6月2日,酝酿长达20年的《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正式出台。根据规划发展目标。到2015年,成渝经济区实力将显著增强,建成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作为该规划的见证者和推动者之一,笔者深知其中的艰辛,很是激动和感慨,由此写下关于《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的五大主题感想,以抒胸臆。  相似文献   

15.
受国家发改委委托,浙江大学专家组就开展《呼包银重点经济区发展规划》前期研究课题来宁夏衔接工作。自治区相关部门有关负责人表示,此举意味着呼包银经济区或成为国家西部大开发后10年确定重点经济区之一,而作为这个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宁夏的经济或将迎来大幅增长机遇.  相似文献   

16.
周贤伟 《浙江统计》2005,(10):42-43
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根据福建省委省政府要求,福建要构建三大城市群,即以福州为中心的闽江口城市群,带动闽东、闽北、浙南发展,是经济区的首位城市.以厦门为中心的厦门湾城市群,其定位是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龙头,带动漳州的经济发展,并向闽西、闽中、奥东、赣南拓展.以泉州为中心的湄洲湾城市群,带动莆田市的经济发展,并向闽中、三明拓展.  相似文献   

17.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和现代营销手段及观念的确立,零售业在各产业中的主导地位更加突出。在现代市场营销中,企业的生产自始至终必须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为中心,市场成为企业经营活动的起点。站在市场终端直接联系消费的零售业对上游企业生产的影响得以增强。一方面,零售企业的采购范围在扩展,从国内到国外以至全球:另一方面,采购领域在延伸,从流通领域扩展到生产领域。从单纯的信息反馈到引导组织生产,创造消费需求。零售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解色。  相似文献   

18.
发挥厦门作为海峡西岸经济区重要中心城市的龙头带动作用和作为经济特区的先行先试示范作用,是省委、省政府作出的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重要决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9.
文章将环渤海西岸城市群划分为三个经济区:秦唐经济区、石保沧经济区、京津廊经济区,选取每个经济区发展速度快的城市作为研究对象,并构建了一套适合于环渤海西岸地区的区域土地综合承载力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20.
功能定位: "两区两基地一枢纽" 成渝经济区,包括四川15个市和重庆31个区县,是西部地区经济最发达、经济密度最高的地区.成渝经济区的功能定位可以根据为"两区两基地一枢纽",即全国统筹城乡发展的示范区,西部地区重要的人口和经济密集区,全国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西南地区科技创新基地,科技教育、商贸物流、金融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成渝经济区将力争打造成全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极.作为经济区的两大主体省市,四川和重庆在产业布局上要打破行政壁垒,把成渝经济区定位为一个整体,优势互补、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