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任杲  宋迎昌 《城市》2018,(2):3-10
城市化的发展不仅伴随着城市人口总数的增多,也暗含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为进一步明晰我国大城市发展现状,笔者借助大城市数量、 大城市化率和大城市平均人口数3个指标,对1980年~2010年20国集团(G20)国家的大城市发展进行比较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的大城市发展符合绝大多数国家所呈现的上升趋势,相对于过快发展的大城市数量而言,我国的大城市化率依旧低于日本和澳大利亚等国家,且我国的大城市平均人口数较其他国家也并未过度发展.今后我国的大城市发展应重点控制大城市数量,提高人口承载潜力较大的大城市吸纳人口的能力,加快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  相似文献   

2.
韩少秀  张丰羽 《城市》2021,(5):41-49
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城市发展集中表现为大城市数量和人口的迅速增加.笔者立足国际视角,探究驱动大城市人口集聚的动力机制.结果表明,随着经济发展水平及城镇化水平提高,人口在大城市的集聚程度不断提高;技术水平越高、创新能力越强的国家,其人口在大城市的集聚程度越高;收入差距越大,其人口向大城市的集聚程度越高;便利的交通条件对于...  相似文献   

3.
陈群元 《城市》2012,(6):30-32
中等城市是介于大城市和小城市之间的城市.在传统的城市发展理论指导下,1989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规定,大城市是指市区和近郊区非农业人口50万以上的城市,中等城市是指市区和近郊区非农业人口20万以上、不满50万的城市,小城市是指市区和近郊区非农业人口不满20万的城市,而现在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没有设定城市规模的条文.  相似文献   

4.
论英国大城市人口郊区化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英国,大城市人口郊区化是二次大战以后,特别是60年代以来大城市人口变化的主要特点。大城市人口郊区化也是许多经济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当发展中国家普遍表现为人口不断向城市聚集的时候,许多发达国家人口迁移特点却是离开城市,特别是离开大城市。表现出明显的人口扩散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为人口郊区化。人口郊区化一旦发展到人口过度的郊区化,即逆城市化,就会给城市带来一系列的后果。本文将以英国为例,探讨大城市人口郊区化的原因、后果及其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5.
运用《中国城市统计年鉴》等数据,检验了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和京津冀城市群的产业结构升级对人口城镇化的影响。结果显示:①三大城市群城镇化水平逐渐提高,且表现为(超)特大城市城镇化水平高于大城市,大城市高于中小城市。②产业结构升级对人口城镇化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城市规模等级差异。③产业结构升级对人口城镇化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各个城市群的促进作用也表现出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6.
一、确保大城市健康、有序地发展 (一)确保大城市的发展就要确定合理的、有弹性的大城市规模,注意不搞一刀切 许多学者致力于探讨出一个统一的城市最佳规模,至今仍没有得出一个结论,现在看来,这个统一的标准是不存在的。城市规模是由城市职能所决定的,是城市职能的载体,城市职能等级高低决定着城市规模的大小,城市人口除正常自然增长以外,如果城市为本地以外服务的职能在扩大,城市的规模就必然增大,相反则会停滞。城市职能主要由城市的经济基础、人力资源、地理等条件决定,我国地域广阔,各大城市分布于国家的大江南  相似文献   

7.
《城市》1989,(4)
一、大城市要不要发展大城市要不要发展,长期以来是我国城市建设理论中有争议的一个问题。有些同志认为,大城市用地不断膨胀,人口过于集中,交通严重拥挤,环境日趋恶化,再加上工业结构不合理,基础设施不适应,作为载体的城市,无法承受工业、商业、人口、交  相似文献   

8.
我国有200万以上非农业人口的超大城市12个(1997年底),其中东部地区7个,中部地区2个,西部地区3个。这些超大城市一般都是国内经济区的最大中心城市,有的还是全国经济发展中心。这些城市除中心市区以外都辖有郊区县,因而都有相当数量的小城镇,它们是构成这些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加速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小城镇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而超大城市中的小城镇发展具有什么特色,很值得研究,因为它涉及到超大城市发展的趋势和质量,也关系到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前景,本文以天津作为实例作一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彭文英  胡乐心 《城市》2012,(2):10-15
城市化的重要特征之一表现为规模扩大和人口激增,而不论是规模扩展还是人口增加,都对城市边缘区的冲击最大.城市边缘区是城市空间扩展和蔓延的主要地区,其范围和环境面貌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而迅速变化,因而较长时间以来备受研究者关注.早期对城市边缘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范围界定、空间格局及区域划分等.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大量产业、人口快速进入边缘区,给其相对较落后的基础设施带来巨大压力,也相应产生了很多环境和社会问题.同时,人居环境水平、生态环境质量要求日益提高,大城市郊区化现象日趋普遍,城市边缘区环境及其建设也更受关注,已有学者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开展了相关研究,例如,探讨大城市边缘区人居环境系统演变及其动力机制,通过揭示边缘区空间环境现状探讨绿色城市设计问题.  相似文献   

10.
城市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社会经济的现代化必然伴随着人口的城市化。伴随着城市数量的增加、规模的扩大,城市的大型化、集群化已成为一个明显的趋势。据统计,世界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在1850年仅3座,到1980年就猛增到324座。大城市的日益增加也已成为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显著特点。1949年我国50万以上人口的大城市仅12座,到1994年就已增加至73座,增加了6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