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清朝统一全国之后,西藏佛教格鲁派(黄教)著名的五世达赖喇嘛阿旺罗桑嘉错应顺治皇帝的邀请,于公元一六五二年(清顺治九年,藏历第十一饶迥水龙年)亲自率领藏官员侍从三千余人来到北京,受到清朝中央政府极为隆重的款待。顺治皇帝特地为达赖喇嘛在安定门外修建了一座黄寺,作为留京期间的住所。翌年春,达赖一行启程返  相似文献   

2.
<正> 十七世纪后半期,第五世达赖喇嘛去世前后,桑结嘉措以第巴身份代理达赖主持藏政二十余年(公元1679年——1703年),为西藏社会和平、安定作出了一定的贡献,是藏族人民深为怀念的一位第巴。  相似文献   

3.
一、蒙古固始汗统治西藏掌色藏政权1637年固始汗据青海后,把青海作为和硕特部根据地,以康区赋税供给他的部众。1642年固始汗灭西藏地方藏巴汗政权后,凭借其强大的军事实力,控制了整个西藏,成了西藏的汗王。固始汗又将西藏地区赋税赠给达赖喇嘛作为对黄教的供养。其所赠供养正如《五世达赖喇嘛传》所载:首次于日喀则的桑珠孜大厅中聚有蒙藏人士,按忽必烈皇帝向八思巴大师奉献三次大布施之例,汗王在八思巴座前,领受五世达赖授予三次金刚乘密法甘露,初次,汗王以西藏十三万户作供养。①固始汗将十三万户献给达赖作黄教供养,可看出其…  相似文献   

4.
蒙古汗王固始汗统治西藏,并建立第巴政府,以五世达赖喇章职员为政府长官,时地方政权是蒙藏统治者通过第巴政府联合掌政。达赖圆寂后,蒙藏争权第巴被杀,清朝委任世俗领主总揽政权,逐与僧侣集团矛盾。清朝授七世达赖掌政,以驻藏大臣和达赖为最高首领,由达赖喇章和噶厦组成政教合一制地方政府行政体制,清朝通过该体制施以中央集权促进西藏封建农奴制封建化。  相似文献   

5.
“达赖喇嘛与清朝皇帝之间仅有檀越关系说”是“西藏独立”论的核心论点之一。本文依据新近首次刊布的五世达赖喇嘛给康熙皇帝跪叩称臣的奏章原文和七至十三世达赖喇嘛给清朝皇帝跪拜稽首的历史史实,对此谬说进行了有理有据的批驳,用达赖喇嘛自己的言行,确证达赖与清朝皇帝之间是臣与君的关系,即政治上的属领关系,从而彻底揭穿了贝尔和夏格巴之流编造的政治谎言,证明西藏地方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金瓶掣籖”是十八世纪末清朝管理西藏事务的一件重大政治措施。乾隆五十八年(公元1793年),为整顿西藏之政务,特制订并颁布了著名的《藏内善后章程》,其中第一条即关于寻找活佛及呼图克图的灵童问题。从此确定了黄教蒙藏大活佛转世必经清朝中央政权批准始能生效的制度。 “金瓶掣籖”制度建立后,并未具体实施。可是事过十年之后,适逢八辈达赖死,于是能否执行“金瓶掣籖”制度,便面临着严重考验。这集中表现在掣籖与请免掣籖的斗争上。本文所披露的藏文奏摺,即反映了这一全部过程。 嘉庆九年(公元1804年),八辈达赖园寂,首次遇到寻访达赖喇嘛之呼毕勒罕,理应遵奉《饮定西藏章程》施行“金瓶掣籖,但以七辈班禅额尔德尼为代表的西藏执权者,却请求“变通”金本巴瓶制度。关于此事,在请代历史上过去一般所见仅有汉  相似文献   

7.
达赖是西藏喇嘛教格鲁派即黄教教派的一大首领。达赖的全称是“圣识一切瓦齐尔达喇达赖喇嘛”。“圣识一切”是汉语,指佛学知识博大精深,无所不知;“瓦齐尔达喇”为梵文,原意为金刚菩萨,有坚强、不灭的意思,“达赖”是蒙语,意为“大海”或海洋般的”;“喇嘛”是藏语,意为“上师”,与汉语“和尚”,“僧人”的意义相同。整个称号的大意是:无所不知的坚强而广深如海之上师。  相似文献   

8.
中国藏族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的拉卜楞寺,始建于藏历第十二个甲子的已丑年,即公元一七○九年(清康熙四十八年)。当时,清统一了中国,而位于西北的蒙古各部则互争权势,争战频繁。其中信奉佛教格鲁派的厄鲁特蒙古素与西藏有着密切联系。继而厄鲁特四部之一的和硕特部首领固始汗统治了西藏之后,广泛地与周围各个地区,各个民族的统治阶级相结合,扩展其势力。当时,清政府为了稳定广大藏族地区的社会秩序和牵制散居在新疆、青海一带地区的厄鲁特蒙古诸部,积极采取“兴黄教以安蒙古”,“以教固政”的政策,扶植达赖、班禅两大活佛系统,分封了五世达赖和固始  相似文献   

9.
前言 有关西藏封建农奴制社会差税问题的两个藏文历史档案文献,一个是藏历铁虎年(公元1830年,清道光十年)在全西藏清查土地、清查差税的清册,简称“铁虎清册,一个是藏历水牛年(公元1793年,清乾隆五十八年)钦差总理西藏事务大臣和琳会同达赖喇嘛及济咙呼图克图为解决达赖属民和班禅属民在支应差税方面的争执而作出的决定,简称“水牛年决定”。这两个文件的藏文抄件保存  相似文献   

10.
<正> 五世达赖喇嘛罗桑嘉措(1617—1682)进京觐见顺治皇帝,是清朝初年中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十分重要的大事。他于1652年(清顺治九年)藏历3月从拉萨动身,经过了今西藏、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河北、北京等七个省市自治区,于当年12月16日(月、日为藏历,下同)抵达京郊南苑,谒见了顺治帝。有关此次进京的路线,五世达赖喇嘛在其自传中依据当时的记录作了较详细的记述。其中拉萨至西宁一段的道路,日本学者佐藤长已经在《西藏历史地理研究》一书中结合清代拉萨至西宁间的官道以及六世班禅洛桑贝丹意希1780年  相似文献   

11.
<正> 在蒙藏关系发展过程中,蒙藏封建主之间展开了一系列的争权斗争,围绕真假六世达赖喇嘛展开的斗争,是比较突出的。这一斗争经历了一个演变的过程。自宗喀巴创建格鲁派之后,格鲁派之僧众戴桃形尖顶黄色僧帽,人们称为黄帽派,清代称之为黄教。传到锁南嘉错(1543—1588)时,蒙古俺答汗(1507—1581)派人赴藏邀请索南嘉错到青海于1578年6月在仰华寺相见。锁南嘉错赠俺答汗“咱克喇瓦尔第彻辰汗”(咱克喇瓦尔意为转轮王,彻辰汗意为聪睿汗王)俺答汗赠锁南嘉错“圣识一切瓦齐尔达喇达赖喇嘛”(1)(瓦齐尔意为金钢,达喇意为救世,达赖蒙古语意为大海)即三世达赖喇嘛。自是,始有“达赖喇嘛”之称,并以黄教为纽带,促进蒙藏关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桑结嘉措,这个历史上卓有影响在史学界曾为之引起争议的历史人物,他的一生是为了争取把西藏上层与蒙古和硕特汗王联合掌权变为藏族统治者掌权而斗争的。他是五世达赖执政时期的一个藏族办事官员(第巴),由于他的才能和智慧深得达赖信任,在升任第巴后就代五世达赖处理藏事。他,一个年青志盛的当政者,不满于当时的蒙藏联合治理西藏的局面,开始了一系列和蒙古汗王的斗争。虽然有人对他的评价带着自己的意图,但历史事实最能说明一切。本文试就第巴桑结嘉措对和硕特汗王的斗争谈谈自己的浅见。  相似文献   

13.
《格鲁派教法史——黄琉璃宝鉴》,全名《阐明吉祥无比甘丹山黄帽派一切法之根本——黄琉璃宝镜》,简称《黄琉璃》,成书于清康熙三十一至三十七年之间,拉萨木刻本共419叶。作者第巴·桑结嘉措(1653~1705)是清初西藏著名的政治家、学者,出生于拉萨贵族仲麦巴家族,小时候由叔叔即第二任第巴·程勒嘉措教学藏文读写,年仅八岁时接到布达拉宫,在五世达赖喇嘛的严格教育下,全面学习佛学、历史、医学、天文历算、建筑设计、诗学、法律等学科,成绩非常优异。1679年,他接替辞职的罗桑金巴出任第斯一职。他政治上的所做作为学术界已有评价。值得肯定的是他主持修建了布达拉宫红宫和五世达赖喇嘛的灵塔,根据《四部医典》  相似文献   

14.
西藏封建领主经济源于吐蕃奴隶制崩溃后,历经僧俗领主结合形成地方割据势力。元朝在此基础上分封始推行领主土地占有制。至清朝确立三大领主土地占有制,实行以达赖喇章和噶厦组成政教合一体制,加强喇章在政府中的权势。清以中央集权制将喇章的政治、经济纳入噶厦内,实施政治上统一经济上一体化。  相似文献   

15.
本文针对清代西藏摄政官职的由来问题进行了专门的研究和论述。第巴、噶伦、摄政官职是清代西藏历史发展不同阶段出现的产物。摄政的本质属性是代表达赖掌地方政教大权,1757年七世达赖圆寂始设摄政。若将第巴、噶伦看做是代替达赖掌地方政教大权摄政,则将黄教政教合一体制提前到始于五世达赖时期。事实上,清初,清朝实行的是政教分离制度。  相似文献   

16.
1925年朱绣记述联豫与十三世达赖喇嘛“失和”细节,即联豫亲自和派员检查达赖行李,翻检相关史料并考辨,认为此说并不成立。然此说也非空穴来风,朱绣所记可能源自误置了达赖行李在西宁等地接受检查的时空及当事人。  相似文献   

17.
五世达赖时期制定的《十三法典》,是藏族文化发展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一部法典,它是古代西藏成文法的集大成者。《十三法典》立法严谨、内容丰富,为清代西藏稳定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原西藏地方政府时代有关寺庙问题的两个藏文历史档案资料,一个是藏历第十二个饶迥的火龙年(公元一七三六年,清朝乾隆元年)总管西藏地方政务的颇罗鼐给噶丹达杰林寺的封地文书,以下简称“封文”;另一个是藏历第十五个饶迥的阴土鸡年(公元一九○九年清朝宣统元年),第十三世达赖喇嘛土登嘉措为窝多塔尔林寺制订的寺庙清规,以下简称“寺规”。  相似文献   

19.
一月十二日,国民政府特派参谋本部次长黄慕松为“致祭护国弘化普慈圆觉大师达赖喇嘛专使。” 同月二十四日,九世班禅额尔德尼为主持追荐十三世达赖喇嘛祭坛,专程来到南京,驻锡于申家巷五号杨公馆。 同月二十六日,噶厦致西藏驻京办事处转呈国民政府电,报告了热振呼图克图代理达赖喇嘛事。电文说:“至尊无上达赖佛之职权,在佛未转世及转世后未登座期间,现  相似文献   

20.
<正> 第七世达赖喇嘛噶桑嘉措生于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卒于乾隆二十二年(1757),终年五十岁。他生在西藏多事之秋,历康雍乾三朝,一生坎坷。从清朝怀疑他的达赖喇嘛地位,到正式册封、尊为西藏宗教领袖,最后授权亲政,全面管理西藏政教事务的过程,反映了清朝根据当时西藏政治形势变化的实际采取不同施政措施的三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