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吉田茂既是日本战前政治向战后政治过渡转变的桥梁,也是战后政治同战前政治联系传承的纽带,他是战后历史时期内,现代垄断资本占统治地位的日本国家取得举世瞩目的发展的奠基人。 吉田茂生于1878(明治11)年9月22日,死于1967(昭和42)年10月22日。他的生父竹内纲是土佐自由党人。吉田诞生前即已指腹过继给吉田健三,生后即由吉田健三抚养。吉田健三早年曾去英国游历,通英语,归  相似文献   

2.
试析吉田茂的中国政策观吉林师范学院郑毅1945年8月15日,日本战败投降,美军以联合国军的名义占领日本本土。在美国占领期间日本对外关系中断,战后日本外交的重新展开,是从吉田内阁时期开始的。吉田茂是依据《日本国宪法》选举产生的战后第一任首相,也是对战后...  相似文献   

3.
(注:标题后圆圈中为期数,括号中为页码) ·政治·伟天就转折深川的教训③(1)抗日战争时期日术人民的反战运动④(49)论日术的行政监察②(23)日本内I’A1制度建立以来的行政改革②(3。)日本公务员定’管理制度成败简析③(54)t匆民党概况③(59)自民党概况(续一)④(54)战后日本内l知首相简介之一 —东久迩稳彦②(64)战后日本内阁首相简介之二 —币原喜重郎②(64)战后日本内阁首相简介之三—吉田茂④(62) ·经济、科技·论八十年代的日本经济形势①(13)再论日本经济发展战略④(8)战后日本国民经济基础结构的发展模式④(1)论战后日本财政体制的特…  相似文献   

4.
中曾根康弘执政5年(1982年11月至1987年11月)期间。曾明确提出“战后政治总决算”的方针,并借新保守主义的西风推行了涉及内政、外交的一系列改革,形成了同迄今自民党所推行的“保守本流”路线不尽一致的新的政治路线。这在日本成为经济大国之后、从其国  相似文献   

5.
雷鸣 《日本研究》2006,(2):10-16
本文运用制度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历史学等理论和方法,对日本第二次经济体制变革的历史过程进行了考察.文中首次提出日本第二次经济体制变革的四阶段说,即第二次经济体制变革是由战间期、战时统制期、战后改革期和战后复兴期四个历史时期所共同组成;同时,在梳理既往研究和运用现代经济理论对日本第二次经济体制变革过程进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分析经济体制变革的理论框架;在对日本战后经济体制性质的认识上本文亦首次提出"组织化"的提法,即存在于政府、财界、企业、银行间的"组织化"才是日本战后经济体制的最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6.
日本经济衰退的原因及其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浩 《日本研究》2003,(2):16-20
一、日本经济衰退的原因  日本自从以欧、美等国为目标的追赶型经济过渡到稳定型经济发展阶段之后 ,由于种种原因 ,日本经济陷入了长达十年的经济衰退之中 ,在众多的研究之中 ,本文认为造成日本经济衰退的原因 ,主要有三个方面 :经济体制调整滞后、主导产业发展滞后和利用外资缺乏。   (一 )经济体制调整滞后  在战后初期开始形成的日本经济体制 ,带有浓厚的追赶主义的色彩 ,由于战后初期特殊的历史原因 ,追求经济的快速增长很自然成为日本政府各项制度安排和经济政策制定所围绕的中心 ,长期以来形成了与其发达国家不同的具有日本特色…  相似文献   

7.
吉田茂执政时期对华政策的政治过程——以第一次“吉田书简”为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王新生所谓政治过程是指政治系统从利益表达、利益聚合、利益决定到利益实现的一个完整的循环过程。本文拟对吉田茂执政时期的对华政策,特别是第一次“吉田书简”所体现的具体外...  相似文献   

8.
郑毅 《日本研究》2005,6(2):58-63
本文以旧金山媾和为研究主线,以吉田茂的"商人式国际政治观"为研究视角,探讨战败国日本在旧金山媾和过程中的媾和策略.旧金山媾和是冷战形势下日本应加入西方阵营,尽可能在对日本有利的时机下实施的.是在全面媾和与单独媾和之间选择后者,在中国大陆和台湾之间选择后者.本文认为战后日本的媾和外交策略既是时代背景下的必然产物,同时也是近代以来日本外交传统的一种必然回归,它决定了战后日本外交战略的基本态势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18世纪以来,英、法两国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继续以传统的重商主义原则为指导,为争夺殖民地和海上霸权,进行了殊死斗争.同时在遍及于几大洲的贸易竞争中,两国各自实行的重商经济政策也在进行着演进与变化.它们最终突破了以往重商主义的模式,向近代资本主义的自由经济体制开始转变.这一转变的标志就是1786年英法两国签署的和平贸易协定.它是两国所实行重商主义经济体制变革过程中的关键性一步.这种尝试是结束敌对竞争、开放对外贸易的举措,在两国不啻引起轩然大波,对国内乃至对整个欧洲都产生了巨大的经济和政治影响.在竞争中取胜的英国,领先于法国发展,完善了本国的资本主义经济体制,并夺取了世界贸易的霸权地位.  相似文献   

10.
"现代日本经济体制源流论"是近年冈崎哲二、奥野正宽等日本学者提出的一种新理论.该理论阐述了传统的"日本型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并通过对战时和战后经济体制变化的分析,得出了如下结论:构成现代日本经济体制的大部分要素,形成于战时,延续于战后.这一理论的提出,给日本经济史研究以很大的刺激,使日本的银行制度、劳资关系、生产技术史、殖民地经济同战时体制的关系等,均得到了研究和探讨,为日本史学各领域的繁荣做出了很大贡献.但是这种理论也有其缺陷,它过分重视战前和战时的断绝性、战时和战后的连续性,抹杀了战后改革的历史意义,因此遭到了日本学者的批评.  相似文献   

11.
关于日本产业组织体制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江瑞平 《日本学刊》2001,2(1):73-89
本文是在关于日本式经济体制的总体研究框架之下,对作为其有机组成部分的日本产业组织体制进行的初步研究。拟从(1)结构特征与本质特性;(2)组合机制与形成背景;(3)运行绩效与变革趋向3个层面展开。试图得出的初步结论主要是:现代日本的产业组织体制本身虽具有多层面的结构特征,但其作为日本式经济体制的有机组成部分,又充分体现着后者固有的本质特性:有多种组合机制共同支撑着日本产业组织体制的形成与运行,而这又是战后尤其是50—60年代相关社会经济条件变化的综合结果;在战后很长时期内,日本独具特色的产业组织体制曾产生过良好的运行绩效…  相似文献   

12.
时光似逝水,转瞬迎来了中日恢复邦交15周年。同时,这一年又是“七七”事变50周年。两国恢复邦交,是最后结束从“七七”事变中日战争以来的两国关系的不正常状态。因此严格地说,中日两国真正的“战后”时期也可以说只有15年。  相似文献   

13.
杨晓峰 《日本研究》2002,6(1):68-73
在吉田茂第二至第五届内阁时期 (1948、10— 195 4、12 ) ,日本开始了重新武装 ,军备力量得到长足的发展。 195 4年 3月《防卫厅设置法》和《自卫队法》在国会强行通过 ,至此 ,日本已拥有一支人数超过 15万的由陆海空三军组成的自卫队。不过 ,日本的重新武装 ,并非一蹴而就 ,吉田茂内阁采取的是一条优先发展经济、逐渐军备的战略。那么 ,吉田茂内阁为什么会作出如此选择 ?本文拟就当时的日本国内状况、国际环境、吉田茂的策略以及重新武装进行分析。一  战败后的日本 ,国土荒芜 ,经济衰竭 ,民不聊生 ,一片惨淡景象。战争不仅给遭受侵略的…  相似文献   

14.
对印度种姓制度的研究,起自上个世纪下半叶欧洲“印度学”的兴起。一百多年来,种姓研究经历了很大的变化,人们对种姓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入。法国社会学家路易斯·杜蒙(Luis Dumout)把种姓研究划分为三个时期:自上个世纪中叶到1900年为第一时期,即以解释态度占主导地位的时期;1900年到1945年为第二时期,此时期内,解释态度虽然仍继续存在,但许多学者己开始从解释转向描述;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为第三个时期,这是以人类学的实际调查为主的精细研究(intensive studies)时期。这种划分方法未必妥当,但战前与战后的研究无论在方法论抑或内容方面都有很大不同则是事实。本文根据所能看到的材料,从战前和战后两个阶段试对这一问题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5.
目前日本的政治、经济体制均处在变革时期,也就是原有的政府主导型经济发展模式已不适应新时代的潮流。但这种模式究竟包括哪些内容,至今国内尚未有人做过系统性的实证研究,因此,南开大学教授杨栋梁的新作《国家权力与经济发展——日本战后产业合理化政策研究》起到了...  相似文献   

16.
这是一本极为成功的书,首先该书文笔流畅优美,其次,该书的研究角度独特。作者认为,日本的情况很特别,有必要对三种体制(日本、美国和苏联)进行详细的研究。第三,作者自己承认是在进行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总是重视这一事实,即经济体制是在一定的社会和政治环境中运行的,受到社会因素和政治因素的影响。经济体制可用某些指标衡量,一定数量资源的有效分配(“合理”分配)只是其中的一个指标,尽管这一指  相似文献   

17.
2019年老天皇退位、新天皇即位无疑是战后日本政治历史上的重大事件,新年号"令和"所蕴含的政治意义与产生过程也耐人寻味,值得研究探讨。纵观日本历史,"保卫年号纪年方式"乃至对天皇制度的宪法解读,之于保守政治势力而言是贯穿战后历史的重大政治课题,围绕年号的攻防斗争也在不同时期显现出来。本次年号"令和"虽然不具备以往"保革对立"或在野党强大状态下的政治环境与背景,给全社会造成冲击的强度与烈度也远不及当年"元号存废之争"来得剧烈,但安倍政府刻意"脱离中国文化"的用心、用典,以及水面下的政治主导与暗箱操作等,仍反映出保守政权的政治寓意和发展愿景,也由此为人们预测日本在"令和时代"的生存发展模式,甚至国家发展蓝图研究提供了新的线索。  相似文献   

18.
战后,日本跨国公司随着国内外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在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下,经历了三个发展时期,其各时期不同的发展、变化运动,匀勒了它战后发展的轨迹。本文拟就这一问题做一剖析。一、摇篮时期(1951——1965年) 这一时期,正值日本经济恢复和高速发展之际,经济恢复和发展需要大量资金,国内还未形成较大规模的“过剩资本”,日本跨国公司的发展还处于摇篮期。主要表现为规模小,对外直接投资额少,投资的部门结构技术水平低,日本跨国公司的主体是综合商社。  相似文献   

19.
田庆立 《社科纵横》2014,(9):144-146
战后中日两国在尚未恢复邦交的情况下,开展了文化交流与合作,有力地推动了两国的文化和科学技术进步,促进了中日两国的政治关系和经济关系的发展,成为增强两国人民友好信赖关系的重要纽带,并为促进中日恢复邦交正常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吉田茂是日本战后第三届和第六至第九届內阁总理大臣。吉田第一次组阁是1946年5月至1947年5月,再次组阁是1948年10月至1954年12月,共组阁五次,在日本內阁史上是第45届和第48届至第51届內阁。吉田先后执政七年两个月,在战后首相中是仅次于佐藤荣作的任期最长的首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