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研究了从全极化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数据中提取方位向的地势倾斜度信息,形成极化SAR三维成像。阐述了极化合成孔径雷达三维成像的快速搜索算法,对快速搜索算法作了修正与完善。提出了由Stokes矢量推导的极化椭圆方向角解模糊算法,利用真实的极化SAR图像数据得到了极化三维成像结果;并讨论了极化三维成像对地势场景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单目视频下的人体三维运动跟踪过程中,二维肢体模板由于遮挡而无法配准,从而造成跟踪丢失。针对这一问题,建立人体肢体的三维纹理模型用于人体运动跟踪。首先在初始帧中得到纹理模型在直立姿态下的二维模板及各像素点的局部坐标,在其它帧中利用像素灰度一致性约束优化进行跟踪,同时由跟踪结果生成新的二维模板,形成一个模板库。随着跟踪帧数增加,模板库动态更新,最终跟踪结果由模板库中各模板配准结果中的最优值决定。实验结果表明,与单一二维模板配准算法相比,多模板匹配能够克服由于肢体自旋转而造成的遮挡,取得了更好的跟踪结果。  相似文献   

3.
针对传统三维坐标测量方法的局限性,提出了利用数码相机对物体进行三维重构,达到对物体进行非接触测量的目的.采用标准图像法对数码相机内部和外部参数分别标定,与传统的相机标定相比,简化了求解的复杂性.基于同一物体的两幅图像,给出了其三维重建理论和算法.并举例说明了三维重构的具体实现步骤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一种基于纹理映射的体绘制算法,提高了图像的重建效率,增强了图像的重建效果。算法实现了对二维医学图像序列的三维重建,在目前通用的个人计算机上可以以近似实时的速度重建出高质量的三维图像。针对算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两种不同的改进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结合纹理生成的过程和纹理重采样的过程,对重建后的三维图像实现了交互切割的算法。  相似文献   

5.
由于利用X 射线CT 扫描获得反映真实岩石微观结构的三维数字岩芯过于昂贵和费时,因此,正确评价利用岩芯二维薄片图像重建三维数字岩芯的准确性具有重要理论和应用价值。采用过程模拟法,依据岩芯的二维薄片图像,通过模拟真实岩石的形成过程沉积过程,压实过程和成岩作用重建了三维数字岩芯,并且应用局部孔隙度分布函数和平均渗流概率函数进行了重建三维数字岩芯的准确性评价。结果表明:过程模拟法重建的三维数字岩芯与真实岩芯具有相同的均匀性和连通性,且重建三维数字岩芯与真实数字岩芯都是各向同性的。重建的三维数字岩芯不仅可以用来表征真实岩芯的孔隙结构,而且也可以作为其他岩石物理属性模拟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为了实现基于单张2维(2D)正面人脸图像的3维(3D)人脸重构,采用基于形状和纹理映射的3D人脸重构方法。首先通过主动形状模型及显式形状回归等算法提取预处理后2D人脸图像的特征点及其坐标和纹理信息,然后在标准3D人脸模型Candide-3上建立2D人脸图像与3D人脸模型之间稠密对应的映射关系,再利用纹理映射方法对适配后的3D模型进行覆盖,以便得到与真实人脸高度相似的3D人脸模型,最后使用Open GL将2D图像作为纹理映射至目标3D人脸模型上成为一个真实的3D人脸。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得到的3D人脸模型仍然保持着与原始通用人脸模型相似的形状,并具有良好的连续性和光滑性。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一种新的相似性图像检索方法,它利用信息熵理论,分别对图像的颜色、形状和纹理特征进行描述,给出一个综合的相似性匹配算法。该方法首先分割图像,把一幅图像划分为若干子区域,抽取图像的主要形状和统计其所含的角度信息;然后利用信息熵计算图像之间的颜色、形状和纹理互信息。试验结果表明与其他方法相比,新的相似性图像检索方法具有更好的图像检索效果。  相似文献   

8.
有限封闭空间中物体表面微波成象是电磁学和雷达技术中最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本文讨论了具有三维粗糙表面的物体处于有限封闭空间中的微波实时成象问题,提出了一个实际可行的成象方法。在假定粗糙表面的高度函数服从正态分布的情况下,本文推出了粗糙表面微皮软射截面公式,给出了计算机计算结果并对该结果进行了讨论。应用FM-CW成象系统进行实验,获得了粗糙表面散射特性曲线及二维截面图形。  相似文献   

9.
提出在AutoCAD R14版上进行实体模型构成的方法.基本出发点为:以物体的几何特征为基础,绘制三维实体模型,从而自动生成所需的二维视图.  相似文献   

10.
检测/截获计算机电磁泄漏的视频信息,其关键技术是图像信息的恢复还原。该文用类Harr小波提取不同程度倾斜的视频图像的纹理特征,测量纹理的倾斜角度,用于自动控制行同步参数的调整,直到行同步的精度满足要求,实现截获的计算机视频泄漏信息(图像)的稳定恢复再现。  相似文献   

11.
有效的特征提取方法是解决人耳身份识别任务的关键之一。以主分量分析(PCA)为代表的线性子空间方法在特征提取工作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为了更有效地提取人耳图像特征并减少运算量,将基于二维图像矩阵的2D PCA方法应用于人耳身份识别。针对三个USTB人耳图像库,采用最近邻分类器,研究了选用不同的特征维数、贡献率,及不同的相似性测度时,2D PCA方法与传统的PCA方法的识别性能。交叉验证的实验结果表明:2D PCA方法较PCA方法获得了更短的训练时间和更高的识别率,说明基于图像矩阵的2D PCA方法是一种效率更高  相似文献   

12.
针对反求工程中截面重构时由于分段点提取不精确造成重构结果不理想的问题,提出一种分段点精确提取方 法。基于截面数据的法向量信息构建高斯图,将分段点确定在一个区间内,根据区间端点将截面数据分为不同的特征 段;优先重构直线特征,再根据约束重构自由特征,并在自由特征重构过程中建立动态搜索模型,用二次插值法动态搜索 精确分段点。实验表明该方法提高了分段点的提取精度和截面重构的精度,重构的结果很好地还原了产品模型的初始 设计意图。  相似文献   

13.
弧底梯形断面在夹马口灌区续改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原梯形断面上进行渠道改造,其断面形式应选择弧底梯形断面。弧底梯形断面具有:流速分布均匀,接近最佳水流断面;水力条件好,挟沙能力强;可有效控制基土冻胀,投资较小;施工进度快,质量能保证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在逆向工程中,截面曲线重构质量的高低决定了能否更好地反映物体的初始设计意图。高精度分段点的提取则 是提高重构质量的关键。针对圆弧与B样条曲线重构过程中,无法确定分段点所在区间问题,提出了圆弧与B样条线 性化处理方法,并结合基于数理统计原理的分段点区间确定办法和基于黄金分割法的重构方法,提取了圆弧与B样条间 的高精度分段点。实例证明该方法能在现存数据之间搜寻精度更高的分段点。该方法有效地解决了圆弧与B样条高精 度分段点提取问题。  相似文献   

15.
行为金融理论在金融理论中所占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行为金融模型中较为典型的有BSV模型、DHS模型、HS模型和BHS模型。本文基于DHS模型 ,在一个截面市场中 ,给出包括投资者保守性偏差和以归因偏差为条件的过度自信偏差的一个行为金融学模型。本文认为 ,BHS模型所引入的投资者变化的风险厌恶和本文截面模型所引入的投资者有偏预期之间在解释累积市场和截面市场偏差现象时存在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6.
提出了基于激光扫描技术进行人脸软组织三维重建的方法.首先采用激光扫描系统对人脸进行扫描,然后利用采集的点云数据,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CAD/CAM)中的反求工程方法,建立面部三维曲面模型.通过重建的模型与原始点云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可知,面部轮廓的反求精度可达0.30~0.02 mm.利用本文所提出的面部软组织重建方法,可以为颌面外科与面部正畸研究提供三维研究模型.  相似文献   

17.
三维显微图像复原方法通常分为两类:邻域法和三维去卷积法。本文详细介绍了邻域法的基本原理;对邻域法公式中参数c,α的不同选择和相应的复原结果进行了评价,通过仿真实验得出了考虑不同切片数时c,α的最佳选择以及不同显微成像系统所需考虑切片数M的最佳选择。与三维去卷积法相比,邻域法具有简单、计算量小,容易实现等优点,适合于观察活的生物和进行实时连续观察。  相似文献   

18.
基本散射体的散射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本散射体的散射规律是研究复杂散射体雷达截面的基础。本文综合许多作者的意见,给出了基本散射体雷达截面的一般表示式,复杂散射体的雷达截面可用这些表示式的组合写出。这些表示式显示了散射体的雷达截面随各参量(例如波长和尺寸)的改变规律。  相似文献   

19.
逆向工程是从已有实物的测量数据点中提取其特征参数进行模型重建的过程,特征参数的提取是逆向工程的关键技术之一。该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回转面特征参数提取算法,将蚁群算法应用在逆向工程的特征参数优化过程中,首先建立回转面特征参数提取数学模型,然后运用蚁群算法实现过程优化,从而提取出特征参数,实现回转面图形重建,最后通过实例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该算法提高了特征参数提取精度和效率,适用于空间任意位置回转面的特征参数提取。  相似文献   

20.
采用L9(34)正交试验,考察超声功率(A)、时间(B)、溶媒用量(C)和频率(D)四个因素对熊果酸提取的影响.得出超声波法提取山茱萸中熊果酸的最佳工艺参数:用15倍量无水乙醇浸泡24小时在输入功率40%下超声10m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