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在中职学校的德育教育过程中,也必须体现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作用。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德育工作重在践行:将科学发展观融入到工作实践中去需要不断的探索。科学发展观要求德育工作与时俱进,以人为本。还要求德育工作成为学校教育的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2.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理论的重大创新.在科学发展观这一科学体系中,以人为本是其本质和核心,全面发展是其重要目的,协调发展是其基本原则,可持续发展是其重要体现.这对当前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同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树立并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的全面、协调、持续发展,是我国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老龄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以老年人为本,在工作中要做到为了老年人,服务老年人,依靠老年人。  相似文献   

4.
坚持以人为本,建设和谐校园是提升学校品位、丰富学校内涵、争创学校品牌、增强学校实力的重要抓手。以人为本,创建和谐校园应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联系起来,从师生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入手,切实解决师生工作、学习、生活中的突出问题,让师生享受教育教学的成果,得到发展、提升的实惠。以法规、道德、政策和舆论的力量,有效调控师生的差异,确保学校的稳定和谐,实现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陈文源  刘小红 《职业》2007,(15):11-12
坚持以人为本,建设和谐校园是提升学校品位、丰富学校内涵、争创学校品牌、增强学校实力的重要抓手.以人为本,创建和谐校园应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联系起来,从师生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入手,切实解决师生工作、学习、生活中的突出问题,让师生享受教育教学的成果,得到发展、提升的实惠.以法规、道德、政策和舆论的力量,有效调控师生的差异,确保学校的稳定和谐,实现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王文贵  翟毅 《城市》2004,(5):3-6
人本向度是解读科学发展观的关键,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首要的、根本的内容,也是科学发展观的精髓,只有深入理解和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才能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才能真正将科学发展观掌握好、坚持好、落实好.以基础设施和房地产建设为重点的城市建设更是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其每一项内容都是以全面提高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为最终目标,尤其需要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贯穿工作的始终.  相似文献   

7.
吴月蓉 《职业时空》2009,5(11):34-35
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与教学和科研紧密相连,是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使图书馆的职能得到充分发挥,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实施以人为中心的管理与服务,充分体现人文精神,最终获得人的全面发展。文章从直接性服务工作、间接性服务工作、保障性服务工作三个方面论述了如何在高校图书馆工作中实践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相似文献   

8.
李惠杰 《城市》2011,(4):29-30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坚持把建设资源集约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着力点,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决策。  相似文献   

9.
高校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符合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发展需要,有利于促进高校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本文通过论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的基本内涵、作用和意义,提出了高校坚持以人为本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措施,希望能够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0.
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其中蕴涵着丰富的经济伦理思想。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同时也体现了经济发展中的人性化的伦理原则。全面协调体现了经济发展中和谐的伦理原则,可持续发展体现了经济发展中的代际公正伦理原则。  相似文献   

11.
实践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以人为本的"人",是指广大的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胡锦涛总书记反复告诫全党:"群众利益无小事。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和实际困难的事情,再小也要竭尽全力去办。"作为一名基层工作者,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关键就是要实践好"群众利益无小事"。  相似文献   

12.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如何结合技工学校的特点实现以人为本和统筹兼顾,又好又快地促进学生们的健康成长,笔者简单谈谈自己的想法.  相似文献   

13.
张鑫 《现代交际》2010,(10):192-192,191
本文论述了农业院校人才队伍建设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切实将人才队伍建设摆在重要的战略位置,正确处理科学发展观与科学人才观之间的关系,把握发展第一要义,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各类人才队伍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农业院校办学目标及社会价值的体现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相似文献   

14.
史永芹 《职业时空》2008,4(11):51-51
探讨高校办公室作为综合协调部门,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依法办事,保证有序、快捷、高效运行。  相似文献   

15.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核心和根本目的。其着眼点在于调动人的积极性,激发人的创造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积极探索学风建设的科学方法和有效途径,是一个极具现实意义的课题。  相似文献   

16.
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反复强调要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的一种发展理念,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其核心要义在于"坚持以人为本",通过五个"统筹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高校的保卫部门和广大保卫人员要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高校保卫工作,为构建高校和谐校园提供切实保障。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和高校后勤工作社会化的推进,学生社区如雨后春笋般地在高校相对集中的地区兴建和发展起来.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社区教育发展的核心理念.在学生社区建设发展中,同样也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和原则.  相似文献   

18.
党中央在新世纪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指出了高等教育事业进一步发展的关键所在。从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可以认识到,一所高校的兴衰取决于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水平,教职员工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直接决定7高校管理的质量与水平。一所学校有名望、有质量,关键之关键在人才。因此.高校管理如何实行人本管理是值得认真思考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9.
朱兆芳 《城市》2004,(5):10-12
一、科学发展观与城市发展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一科学发展观为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整个现代化事业,为城市建设提供了正确的指导思想和根本方针.  相似文献   

20.
翟云林  徐海波 《职业》2012,(14):53-54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曾提出人类的需要层次论,职业技术教育强调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随着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新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不断得到运用,笔者在此就数学课堂教学如何坚持以人为本进行探讨。一、注重选择教学起点,教师在备课时应及时了解学情,有针对性地确定教学起点,以保证所有的学生能听得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