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刘颖  韦磊 《现代交际》2012,(4):224-225
高校隐含的群体性事件的可能性主要表现在:近年来,高校发生的小规模群体性事件已经说明高校存在发生群体性事件的可能性;当前高校蕴含了一定的社会矛盾,这极有可能成为诱发群体性事件的因素;大学生的生理特征决定了,这一群体参与群体性事件具有较强的可能性。高校大学生一旦发动群体性事件,将产生巨大的影响。其原因在于:高校大学生掌握较高的科学文化知识,在群体性事件中往往善于利用其掌握的科学文化知识;大学生发动的群体性事件更容易博取更多人的同情和支持;从历史上看,高校学生发动的群体性事件其带来的社会影响往往是深远而广泛的。  相似文献   

2.
教学案例是事件:教学案例是对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实际情境的描述。它讲述的是一个故事,叙述的是这个教学故事的产生、发展的历程,它是对教学现象的动态性的把握。 教学案例是含有问题的事件:事件只是案例的基本素材,并不是所有的教学事件都可以成为案例。能够成为案例的事件,必须包含有问题或疑难情境在内,并且也可能包含有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内。正因为这一点,案例才成为一种独特的研究成果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3.
中国所选择的渐进式改革路径是否可以说是成功的?是否存在一个"中国模式"?这个问题很复杂,很难回答。根据经济学家通常的理解,"模式"是一种理论性构架,描摹现实经济中的一些特定关系。"中国模式"的"模式"一词,更多指的是一系列历史事件所组成的一个真实过程,而这一过程足以成为其他国家模仿的方式或范例。  相似文献   

4.
李锦德 《老人天地》2010,(11):28-29
最近,偶然读到钱江先生在《新天地》杂志2009年第7期上发表的《令人啼笑皆非的"6·11事件"》一文,文中将发生在44年前《人民日报》的这一轰动全国的所谓"反革命黑画"事件、将事件在报社引发的政治风波以及很多同志受到的无辜牵连,  相似文献   

5.
每一次的中国企业危机事件盘点都是一种残酷的回顾:各种各样的危机事件又使企业面临一场血与火的考验,许多企业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消费者信任、品牌信誉甚至是市场份额可能面临崩溃。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2006年五个具有代表性的网络集群事件为例,分析了这些集群事件中网民行为的基本特征,从中发现,在网络集群事件中,网民既有可能是人性善良的网络看客,也有可能成为行为善恶难辨的网络哄客,还有可能变成劣性爆发的网络暴民.在网络匿名的大幕下,匿名的狂欢日益与现实世界相连,因此网络秩序的构建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7.
李梦 《现代妇女》2014,(6):301-301
事件通讯,是指以报道社会上发生的新闻事件为主的通讯,它的写作报道主体是事件,因此在写作手法上具备一些由体裁决定的特点,在此文中,我们以第23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万里跨国大追凶》这一事件通讯来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历史有的时候是一场接一场的“罗生门”,如果在同一个国家中,改朝换代的历史事件往往是胜利者来书写的,这个可能就不是“罗生门”,但也很可能不是真相。而国与国之间的历史事件就没这么简单,尤其是两个国家最后还都是存在的情况下,对于一个个历史事件如何描述就成了问题。尤其是近代中国的历史里,别人船坚炮利地打开了你的大门,这自然是创巨痛深的事情,但中国毕竟没有亡于此,后世的历史就分成了两路方式进行书写。  相似文献   

9.
赵春光 《现代交际》2010,(5):99-100
随着传媒技术日新月异的变化,以及社会中微观个体的媒介触手逐步延伸和扩展,社会公共事件被受众截获的效率和速率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尤其是危机事件发生时,受众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元化。因此,官方媒体想要通过集体失语来隐瞒危机事件的概率几乎为零。由于危机事件的特殊性,官方媒体要做到有效的舆论引导,不但要注重内容上的设计,表现形式的选择也是应重点关注的细节。因此,本文将从危机事件的舆论情况切入,深入分析影像新闻影响舆情的特点,并提出笔者对影像新闻引导舆论的有益思考。  相似文献   

10.
危机干预能力是一个专业社工必须具备的专业素质,在公办的养老福利院,如何保障入住老人的人身安全,将各种突发危机事件的发生概率降到最低,也是每一个社工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11.
"第三届中国社工年会"经单位推荐、专家评审,隆重推出了2011年度社工事件与人物,首次颁布了(2011年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报告》。这些事件,汇集了2011年度全国最具影响力的、具有标志性的重要事件和活动,记录了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历程,揭示着中国社会工作的前进方向。  相似文献   

12.
李匡夫 《社会学》2003,(3):35-38
一场意想不到的灾难在神州大地上肆虐。它迫使每一个社会学者,密切关注疫情的发展,认真思考这次事件给中国社会发展可能带来的影响,总结经验教训,权衡利弊得失,以迎接新的不期而至的挑战,奋力争取国家和人类的美好未来。  相似文献   

13.
1956年10月东欧地区相继爆发了波兰事件和匈牙利事件,苏联在解决波兰事件和匈牙利匈事件时却分别采取了和平会谈和武力镇压两种截然不同的方式。究其原因除了要基于东西方冷战这一国际背景之外,还必须将研究重点集中到波匈两国的社会政治条件上,从波匈两国民众和领导人两个方面来探寻波兰和匈牙利不同结局的逻辑线索。  相似文献   

14.
多国部队从阿富汗撤出与新总统就职后,阿富汗局势复杂性从两个方面凸显出来:一方面阿富汗面临着安全局势恶化的可能性。军阀战争重启、塔利班卷土重来等可能性是国际社会担忧的安全核心问题;阿富汗大选已尘埃落定,新总统已经就职,但各派政治力量之间的竞争在这次选举后不会平息,旧有的民族、部族、地域矛盾依然存在,滞后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不可能在短期内解决,这是国际社会担忧的阿富汗政治与社会的结构性问题。另一方面,这种情况并不是绝对的。因为,多国部队在撤出后的战略部署以及阿富汗自身安全力量的建设都影响着阿富汗未来的前途。例如,无人机战术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上压制了各派反政府武装的攻势。阿富汗"天下大乱"的可能性不大,但局部不稳定却是非常可能的。  相似文献   

15.
赵建军 《职业》2011,(18):121-121
一、瘦肉精、食品安全的定义 瘦肉精是一种白色或类似白色的结晶体粉末,无臭、味苦,可用作兴奋剂,是一系列药物的总称。加盐酸克仑特罗、莱克多巴胺、沙丁胺醇、硫酸沙丁胺醇、硫酸特布他林、西巴特罗、盐酸多巴胺等都可以叫做"瘦肉精"。  相似文献   

16.
周斌 《职业》2011,(19):56-58
2011年5月,接连发生的两起裁员事件,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关注。这天凌晨,一直在微博上爆料故宫建福宫内幕的微博账号"不要脸爱面子"再次发力,称因怀疑有"内鬼",故宫建福宫下属的北京故宫宫廷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已清退大部分员工。建福宫原市场销售总监甄妮证实,建福一宫事件被曝光后.,北京故宫宫廷文化公司裁员2/3并停业整改,她自己也在5月17日被公司辞退。  相似文献   

17.
作为工作在教育战线上的我,每当看到报刊杂志上频频出现中小学学生自杀事件的报道时,内心便感到格外的心悸和沉痛,因为它宣告的是教育工作的重大失误。本文浅析了中小学生自杀事件给我们带来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
墨菲法则     
《现代交际》2007,(6):36-37
“墨菲法则”、“派金森定理”和“彼德原理”并称为二十世纪西方文化中最杰出的三大发现。它源于1949年,一名叫墨菲的美国空军上尉工程师。假定你把一片干面包掉在地毯上,这片面包的两面均可能着地。但假定你把一片一面涂有一层果酱的面包掉在地毯上,常常是带有果酱的一面落在地毯上(麻烦)。换一种说法:如果某件事有可能变坏的话,这种可能就会成为现实。这就是墨菲法则。它的适用范围非常广泛,它揭示了一种独特的社会及自然现象。它的极端表述是:如果坏事有可能发生,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小,它总会发生,并造成最大可能的破坏。  相似文献   

19.
遏制民粹化特别是青少年的民粹化是我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要求。正确认识群体性事件体现出来的民粹化因素对我国依法实施社会治理,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群体性事件与民粹主义存在密切联系,两者具有相似的社会背景、阶层基础、简单逻辑、非程序主义、非理性狂暴和组织性不足。这些相似性正是中国群体性事件中民粹因素涌动的逻辑基础和学理根基。群体性事件中民粹因素的主要表现是要求正义立马兑现、要求诉求直达天听、极端仇视精英、攻击体制象征物、自恃道德高尚、非理性的打砸抢烧等六个方面。青少年是群体性事件的主要参与主体,应警惕群体性事件中关于青少年民粹化的三种发展趋势,分别是青少年学生的民粹化、青年知识分子的民粹化和青年叙事话语的民粹化。  相似文献   

20.
一个过于笼统的概念 最近几年时间,群体性事件成为我国社会生活中一个众人关注、非常敏感但又缺乏充分讨论的问题。而之所以缺乏充分的讨论,又恰恰是在于它的敏感,其中涉及的一些实质性问题,往往被有意回避掉。但这样一来,对于群体性事件及其处理,很难形成一种成熟的认识和做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