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在会计实务中,合并报表中存货跌价准备项目抵销往往难以把握,如果掌握了其中的原理,这个问题将迎刃而解.初次编制合并报表时,当内部购进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低于购方取得成本、高于集团取得成本的情况下,应将购方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全额抵销;当内部购进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低于集团取得成本的情况下,仅将购方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中相当于内部未实现销售利润的部分予以抵销.连续编制合并报表时,首先,应将上期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或跌价准备中相当于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的部分予以抵销;其次,应将当期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或跌价准备中相当于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的部分,与上期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或跌价准备中相当于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的部分之间的差额予以抵销.  相似文献   

2.
根据<企业会计制度>的要求,我国上市公司自2001年起已开始在会计报表中计提各项减值准备.但由于该制度对具体情况界定得不明晰,在具体计提内容上没有明确的计算程序,因此留给企业很大的选择空间.目前,"八项准备"中的坏账准备、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存货跌价准备及长期投资减值准备频繁被部分上市公司当作调节企业利润、粉饰会计报表的利器.  相似文献   

3.
建立与完善研发准备金制度是为了进一步丰富间接研发风险补偿体系。对应三种研发费用会计处理模式建立了研发准备账务处理规范并分析了研发准备的财务后果。期末计提研发准备分按开发支出计提与按研发支出计提两种,前者的会计稳健性强于后者,期初计提体现了将研发准备作为企业盈余收益安排的会计确认思路。基于研发信息的决策有用性,提出了细化与丰富管理费用明细表、资产减值明细表、无形资产明细表及对内建立研发预算制度的建议。研究结论对加强企业研发资金管理,推进无形资产会计发展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坏账准备的会计与税收处理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会计制度》(财会[2000]25号)和《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国税发[2000]84号)的发布实施,使得坏账准备的会计处理与税收处理之间形成很大差异。文章从坏账准备的管理办法、计提方法、计提比例、计提口径及核销程序等方面,对坏账准备的会计处理与税收处理之间的差异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5.
在讨论资产减值会计的理论依据、制度规定及重要意义 ,分析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对企业损益的影响以及企业的操纵行为和企业资产减值准备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 ,提出完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会计人员要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 ,制定和施行计提计量统一标准 ,制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后的使用及处置的会计处理方法等意见  相似文献   

6.
本文就加速折旧法月折旧额的计提、双倍余额递减法转直线法、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后折旧额的计提及减值准备转回后的会计处理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会计信息披露中的“洗大澡”现象之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证券市场普遍存在着信息失真现象,而资产减值准备对"洗大澡"现象有一定地推动作用,为此在会计准则的相关基础上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对会计数据的影响作了深入探讨。同时,结合相关上市公司的案例分析了舞弊企业如何利用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操纵会计利润、粉饰会计报表以达到盈余管理的目的。此外,针对会计法规准则中的灵活性、不完善性,笔者指出其被操纵的可能性,并提出了相应的规避措施,为"洗大澡"的治理提供了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贷款是银行遭受信用损失的直接来源,计提贷款损失准备,是银行应对风险的常见措施。目前国际上对银行货款损失准备在会计处理上有一些新的方法和策略,比如风险管理观念的引入、预期损失模型的提出、顺循环问题、动态贷款损失准备的计提等。了解这些新的发展趋势,有助于我国对银行贷款损失会计处理具体措施的改进,以便更好地与国际接轨。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理论基础、确认和计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并阐述了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是遵守会计谨慎性原则 ,提高固定资产信息质量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
应用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会计的条件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基于我国特殊经济发展环境,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会计的引入,对我国传统会计观念造成很大冲击,引发了许多新的会计问题。由于固定资产准备计提的可操作性受到限制,有些企业管理层利用资产减值准备操纵利润,进行盈余管理。为此,在目前我国应该限制固定资产减值会计的应用范围。企业要合理使用固定资产减值会计必须拥有优秀的会计师,建立完善的企业治理结构,依托成熟的资本市场。  相似文献   

11.
从"民工潮"到"民工荒"--农民工劳动力要素价格扭曲现象剖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始发于2003年福建沿海城镇的"民工荒"现象是令人难以置信的.中国农村有近2亿的富余劳动力,并且每年新增劳动力500万,形成庞大的农村人口及农村刺余劳动力压力.显然,"民工荒"是一种假象,它是长期以来我国农民工劳动力要素价格扭曲的结果,其背后的深层原因,既有要素市场发育不完善的因素,也有制度不健全造成农民工权益缺失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中国自20世纪80年代实施“出口导向”战略以来,该战略在增进贸易福利、拉动经济增长、出口创汇和提高国内就业率等方面,虽然做出了一定成就,但不如期望的那样大。而且在出口高速增长的背后,我们也为此付出了较大代价。因此,必须对这一战略进行反思,并做出必要的调整。  相似文献   

13.
陈勇勤 《南都学坛》2008,28(1):117-124
马克思揭示了资本获取利润所隐含的剥削问题,提出剩余价值说,假设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通过平均利润率的形成,要解决"李嘉图矛盾"。马克思认为,生产价格的根在价值,价值包含剥削因素;剥削的实质是剩余价值的分配问题,而剩余价值在企业内部表现为资本独占式分配,在部门之间表现为利润竞争式分配。马克思要从价值和生产价格的数量关系、剩余价值和平均利润的数量关系当中,以微观上揭示价值形成,从宏观上导出生产价格取决于剩余价值总额,即隐藏在市场价格波动的背后的那个东西同剩余价值总额有着直接的关系;作为价格波动的中心点的是劳动价值。用平均利润率得到的生产价格和用c/v比值得到的生产价格,能否为同一个?  相似文献   

14.
张家山汉筒《算数书》、《奏谳书》和《二年律令》中有一些汉初物价的记录,这为我们了解汉初的经济生活提供了极其宝贵的第一手数据。通过这些记录,我们了解到汉初的米价虽然昂贵,但已明显处于回落之中;爵位价格昂贵,真实地反映了汉初爵位的含金量,体现了当时重视军功的时代特征;缯价昂贵,则真实反映了汉初手工业生产尚未恢复的状况。高祖时期奴婢价格低廉,反映了汉初经济残破,人民生活艰难的情况;吕后时期的刍稾价、棺木价低廉,则进一步印证了吕后时期西汉社会经济得到较好恢复的事实。  相似文献   

15.
清代至民国时期晋中南地区的土地价格升降变化较大:清初经济凋敝地价较低,乾隆至道光年间地价持续上涨,道光年间达到高峰,此后地价不断下降,至光绪年间跌入谷底。地价的升降变化是经济、政治和自然灾害等多种因素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对于市场经济条件下导致市场相对过剩的原因的探析,不同于马克思从基本经济制度层面进行的剖析和凯恩斯从有效需求(不足)角度进行的论证,而是从无效供给(偏多)角度对市场相对过剩现象做了进一步论证。认为:无效供给(偏多)同样是市场过剩的重要原因之一,无效供给有它独特的运行机制,竞争、有用信息不足、价格刚性和制度性缺陷是形成无效供给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针对商品价格取决于商品价值这一传统的劳动价值论观点,从简单的商品交换模型入手,分析得出:商品的价格既决定商品生产者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即价值,也决定于购买者对商品使用价值即效用的评价。以这一结论为基础,进一步分析了商品交易给买卖双方带来的好处即经济剩余。最后简单地分析了劳动力这种特殊商品的价格确定以及劳动力买卖所产生的经济剩余。  相似文献   

18.
局部Hurst指数方法在研究我国股市大跌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沪深两市综合股指日收盘价为研究对象,引入局部Hurst指数概念,验证了在我国股市大跌前,综合股指日收盘价的局部Hurst指数的变化趋势符合“持续下降”的规律。此外,本文还提出“局部Hurst指数下降开始日与股市大跌结束日的时间间隔超过两周”以及“下降结束日与股市大跌开始日可能会有小段时间间隔”的观点。  相似文献   

19.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模拟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从数值模拟分析的角度出发 ,建立了中国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型 ,并就经济政策如农产品价格、农产品关税、生产补贴、化肥价格、化肥关税和非农工资等的变动对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进行了模拟分析 ,从而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20.
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对农村劳动力“剩余”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内涵进行了理论分析,运用统计方法和数学模型对吉林省农村劳动力“剩余”的数量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数量进行了估算和预测,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得出“转移”的农村劳动力未必是“剩余”,“剩余”的农村劳动力未必就“转移”的结论,提出引导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