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骆远 《老年世界》2014,(7):43-43
茶文化、佛教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自产生伊始便相互依存,相互影响。佛教在茶中溶进“清静”思想,茶人希望通过饮茶把自己与山水、自然融为一体,在饮茶中精神开释。在茶中得到精神寄托也是一种“悟”,说饮茶可得道,茶中有道,佛与茶便连结起来。  相似文献   

2.
中国茶文化历史悠久,到唐朝茶文化基本形成,从那时期一直到现在茶文化仍在不断发展中。茶进入俄罗斯已有五个世纪,并逐渐形成了俄罗斯茶文化。汉民族和俄罗斯民族相同,日常生活都离不开茶,但是两国茶文化也有所不同,饮茶习惯也不同。  相似文献   

3.
骆远 《老年世界》2014,(4):43-43
中国是世界茶叶的故乡,种茶、制茶、饮茶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又是一个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的国家,生活在这个大家庭中各族人民有着各种不同的饮茶习俗,可谓“历史久远茶故乡,绚丽多姿茶文化”。  相似文献   

4.
陈沛丹 《职业》2017,(14):116-118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生活质量也从注重物质生活上升到注重精神生活的层面.我国拥有灿烂的传统文化,尤其是传统茶文化具有丰富的底蕴与内涵.人们在品茶过程中,沉浸在茶文化环绕的气息中能够细心体验生活,获取人生的感悟.而现在的文艺形式逐渐多元化,茶的艺术表现为以茶文化的表现形式,是一种衍生形式,以满足饮茶者对传统文化和艺术精神的追求.在中国的茶礼中,背景音乐的选择和应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观赏由背景音乐来聆听,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国茶礼的本质和内在意义.而在技工院校,把茶艺作为一个专业来开设,对于茶的冲泡、品饮及表演就有了更加专业的要求.本文通过对不同的茶类一一对应不同的背景音乐的研究,更透彻地分析了茶艺专业教学中,如何根据茶艺表演的主题及茶性特点来选择背景音乐.  相似文献   

5.
茶,是中华民族的国粹。茶文化,是我国饮料史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它的历史源远流长,有着多彩的表现方式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茶文化中的养生术,更是以其独特的魅力,深受国人的青睐。干百年来,演绎了许多生动有趣的饮茶经,而百岁寿星的饮茶经,更是弥足珍贵,值得世人细细品味。  相似文献   

6.
茶,是中华民族的国粹。茶文化,是我国饮料史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它的历史源远流长,有着多彩的表现方式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茶文化中的养生术,更是以其独特的魅力,深受国人的青睐。千百年来,演绎了许多生动有趣的饮茶经,而百岁寿星的饮茶经,更是弥足珍贵,值得世人细细品味。  相似文献   

7.
自古以来我国就是产茶大国,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分支就是茶文化。伴随茶文化的发展,茶馆和茶室等各种饮茶场所在各地迅速发展。但是,目前的茶室严重商业化,大部分倾向于娱乐休闲,很难体现出其传统茶文化的思想和内涵。因此,现代茶室的设计应融入传统茶文化,体现出传统文化内涵。本文主要分析了传统茶文化精神内涵、传统茶文化对现代茶室空间设计的影响,并对现代茶室空间建设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茶道     
中国人的民族特性是崇尚自然,朴实谦和,这在饮茶中也充分体现出来.在中国饮茶分为两类,一类是"混饮",即在茶中加盐、加糖、桔皮、薄荷、桂元等,根据个人的口味嗜好,爱怎么喝就怎么喝.另一类是"清饮",即在茶中不加入任何有损茶本昧与真香的配料,单单用开水泡来喝.  相似文献   

9.
李士谦 《老年世界》2007,(24):35-35
清闲的人.尤其是一些老年人,多有饮茶的习惯甚成嗜好。饮茶除了有健身的作用,还有健心的作用,故而有品茶之说,茶坊、茶店、茶楼、茶亭、茶联、茶诗,再加上众多的茶客,进而形成内涵相当丰富的茶文化。对众多茶客们来说,走进茶馆,品茶乐道,其生活大有赛过神仙之感。  相似文献   

10.
闲话茶诗     
朱桂馥 《老年人》2013,(2):46-47
中国是茶的原产地,茶的故乡。中国人大多喜爱饮茶,它既是一种生活物质需求,也是一种精神文化享受。千百年来,这已成了一个传统,一种习俗,所以民间有"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之说。茶虽列第七,但对很多人来说,茶如知自己,"不可一日无此君"。只要一提起茶,就有一股香气沁人心脾,产生一种淡定怡然的感觉。中国也是一个诗的国度,国人  相似文献   

11.
儒家思想在我国思想体系中占据重要的地位,随着时代的发展,儒家思想非但没有出现衰退的迹象,更是在众多学者的潜心研究下焕发出新的生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好坏关系着学校的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而辅导员是高校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主体。文中通过对儒家文化的深层挖掘,从仁、德、礼、中庸四个角度分析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充分发掘儒家思想的现代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2.
正丁以寿:安徽农业大学中华茶文化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副教授,茶史及茶文化硕士研究生导师,长期从事茶文化研究与教学工作,主编《中国茶道》《中国茶艺》《茶文化学》等书。丁以寿博客名为“无为茶人”。无为是丁以寿的老家,同时他又受老庄“无为”思想的影响,这个名称恰如其分。当然,这里的“无为”不是不作为,而是不妄为,顺其自然。丁以寿与茶结缘已有34年,他惜茶、爱茶、研究茶,精通茶艺、茶道,他将茶融入了自己的生命里,凝练出如茶般的清净、淡然的性格。  相似文献   

13.
千百年来,茶都是中国人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饮品,而我国作为茶产量最大的国家,其发展速度也是有目共睹的。随之也出现了很多以品茶,茶文化为主题的古典文学作品,通过阅读,越来越多的人对茶也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和了解。在古典文学中,茶经常被当作歌咏的对象,茶在古代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据着不容忽视的地位。鉴于此,本文主要针对古典文学中的品茶及茶文化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4.
茶文化起源久远,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中华文化的不可或缺部分之一。其过程体现形式和精神的相互统一,是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现象。而今,随着全球化的浪潮,茶文化在人们意识中逐渐淡薄。本文首先从茶文化的特性及社会地位出发,展现其重要性;其次,浅析中国茶文化的发展方向;最后,对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提出建议,试图探寻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15.
茶文化形成了有关茶隐喻的认知基础,大量存在的茶隐喻现象也推动了中国茶文化的发展。以概念隐喻为理论基础,对"女人如茶"这个概念隐喻进行分析,探讨茶隐喻背后的认知特点及其与中国茶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对扩展茶文化的研究领域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雷鸣 《现代妇女》2014,(6):330-330
经过漫长的历史积淀,西方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茶文化体系,并通过各具民族特色的饮茶礼仪表现出来。本文拟通过追溯西方茶文化的历史凝定过程,以及展现中西茶礼仪的内涵、礼仪表现方式三个方面对中西文化与礼仪展开研究,力求厘清这一问题的基本面貌。  相似文献   

17.
江小敏 《公关世界》2022,(23):88-89
宋代是茶文化的形成时期,更将中国茶文化发展至鼎盛,被茶学界称为“龙凤盛世”。自宋朝一建立,便在宫廷兴起饮茶风尚,太祖赵匡胤便有饮茶癖好,宋朝历代皇帝亦如此。本文通过对宋代建盏与茶文化的关系进行分析,希望对相关从业者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8.
中国是茶的故乡,是茶文化的发祥地。至今为止,茶已有四五千年的历史,经过发展,传遍了全球。将茶文化引进校园作为一门教学课程,不仅为中职生素质培养提供了有效路径,也给茶文化注入了新的内涵和活力。茶的文化内涵及表现形式正随着社会的进步而进步,随着校园文化建设不断扩大、延伸、创新和发展。茶文化课程的学习对于当代中职生的素质培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与影响。  相似文献   

19.
吴裕泰始终以"振兴中国茶行业,弘扬中国茶文化"为企业使命,努力成为中国茶行业的代表、中国茶文化的代表和中华老字号文明的代表。百年吴裕泰,茶更香,情更浓。  相似文献   

20.
吴裕泰始终以"振兴中国茶行业,弘扬中国茶文化"为企业使命,努力成为中国茶行业的代表、中国茶文化的代表和中华老字号文明的代表。百年吴裕泰,茶更香,情更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