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T·S·艾略特不仅是西方现代派的代表诗人,也是一位杰出的文学理论家。他的“历史意识”、“非个人化”理论、“客观对应物”等一系列观点,在西方现代文学批评上具有开创和先导作用。而带给他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荒原》则很好地体现了他作为诗人的才华和作为理论家的睿智的结合。从艾略特的文学观念出发,以《荒原》为例证,粗略建构对艾略特的认知框架  相似文献   

2.
王化学 《东岳论丛》2007,28(1):124-126
英国诗人与批评家艾略特在早期象征主义的基础上,推动后期象征主义——“意象派诗歌”新的现代性发展,并融通包括17世纪英国玄学诗人在内的古典诗学原则,提出传统文化中包孕的现代性,诗学中的客观性等观点,并通过诗作《荒原》,从内容到语汇,赋予声韵艺术以全新的格局、面貌与风格,成为现代诗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相似文献   

3.
“智者受难”的哲学主题在西方文学中反复出现。受难的智者一方面承担“积极的罪行”,代表了一种“大写的人”的意志,另一方面,智者受难又是对人“站起来”之后的反驳和人类泛滥的欲望的有效克制。T.S.艾略特的《荒原》中出现了众多先知或智者形象,或衰老,或患病,或困在笼子里,或丧失预言能力,其命运引证“智者受难”的传统文化主题。诗人以现代诗歌的技法对其进行“变形处理”,赋予了这些先知形象以救赎荒原的精神价值。《荒原》表达对文明危机的反思和超越,作为宗教神的耶稣基督也重新被还原为某一繁殖神的神话原型,这就把救赎指向了恢复文化源头的感情、精神和智性的生命。  相似文献   

4.
在文学全球化进程中,当代美国华裔文学逐渐打破了族裔写作的局限性,呈现出多元文化发展的态势,并以积极姿态审视和剖析西方文明给当代人带来的精神创伤.华裔作家以中关双重文化视角,继承并发展了T.S.艾略特开创的“荒原叙事”模式,以中国传统文化哲思与智慧来诊断西方当代精神荒原形成的原因,并以主人翁精神为拯救当代美国社会的精神荒原开列良方.汤婷婷《第五和平书》和谭恩关《拯救溺水鱼》是当代美国华裔文学中“荒原叙事”的代表性作品.两作立足于美国社会,以中国文化智慧来解析美国当代社会精神荒原产生的原因,揭示了由此而产生的当代美国人精神创伤的实质,以普世态度为西方精神荒原尝试寻找救赎道路.  相似文献   

5.
T.S.艾略特被西方诗坛称为“现代主义的缪斯”,他对浪漫派和后期象征派诗歌的表现力的突破,使现代诗歌增强了丰富的表现力,拓展了诗歌表达的空间,同时也给现代诗歌带来了引经据典和晦涩难懂的后遗症。分析诗人笔下的“非英雄形象”、神话色彩、宗教氛围以及时代和诗人内心形成的荒原世界,对破解艾略特诗歌意象中的复杂成分和独特的先锋创造精神才会有深入的了解。  相似文献   

6.
T·S·艾略特不仅是西方现代派的代表诗人,也是一位杰出的文学理论家.他的"历史意识"、"非个人化"理论、"客观对应物"等一系列观点,在西方现代文学批评上具有开创和先导作用.而带给他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荒原>则很好地体现了他作为诗人的才华和作为理论家的睿智的结合.从艾略特的文学观念出发,以<荒原>为例证,粗略建构对艾略特的认知框架.  相似文献   

7.
劳伦斯和艾略特作为二十世纪上半叶的著名现代主义作家,都用爱情来观照人和社会,都认同现代社会是无爱的荒原,但对于造成荒原的原因和走出荒原的出路有不同的理解。艾略特笔下的荒原指向的是行尸走肉占据的精神荒野,生活的意义纯粹是肉体性的,只有欲的泛滥没有爱的胜利。劳伦斯的荒原却是现代文明发展的产物,人性为物所役,物欲控制一切,而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包括美好的爱也因此不复存在。在出路的选择上,艾略特重视精神,而劳伦斯更重视本能、肉体和性。艾略特希望恢复过去的信仰与文化价值,重建基督精神。他认可传统的力量,相信秩序。劳伦斯则宁愿回到原始文化中去,因为在那里蕴藏着现代为物所役,为抽象的知识所困的人们无法得到的神秘的生命源泉。艾略特用来拯救荒原的爱是一种精神之爱,对纯洁的信仰的爱,而劳伦斯明白地告诉世人男女之间的爱———相互平等独立的男人和女人通过性达到生命源泉的交融才是这个世界唯一的出路。  相似文献   

8.
目前关于《荒原》的宗教思想,主要存在“骑士寻找圣杯”和“个人精神世界的崩溃与重组过程”的观点,但两种观点各有其不足。尝试剖析艾略特的《荒原》创作根源,通过对《荒原》的主线分析,找出既能驾驭全诗各片断又能解决“荒原”缺水却有水的矛盾的是基督教主线,即“罪-遭上帝离弃-地狱-救赎”,同时还阐释了在该主线下衍生的无数基督教故事。基于以上分析,推断出艾略特在《荒原》中的创作视角为基督教视角;所表达的核心思想是信仰基督教才能摆脱精神荒原,得到最终救赎。  相似文献   

9.
艾略特的<荒原>除了将象征主义诗歌推向高峰外,更重要的是将一战后西方现代社会的萎缩价值真实表现了出来.试从解读<荒原>中的象征意向入手,进一步分析艾略特荒原意识既绝望又关注的复杂内涵,以及宗教信仰对其人生价值取向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0.
《理论界》2017,(2)
现代社会的价值混乱与精神空虚使T.S.艾略特希望能够重新联结传统与现在,并从中寻求意义与秩序,《荒原》即在这种情况下创作出来。诗人把自己的思想、感情、经验与历史神话、文学典故相融合,通过一定的形式,使其成为了一个复杂的类似于魔方的结构整体。这一新的整体由于众多元素的相互作用,展现了一个极其开放,并可以不断阐释的世界,从中我们看到了诗人赋予《荒原》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11.
先进文化与中国共产党人的文化使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即观念形态的文化,是指人类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包括一切社会意识形式。先进文化泛指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能够代表大多数社会成员的根本利益,适应和有利于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文化。中国的先进文化是具有创造力并推动整个社会向前发展的文化,其前进方向就是促进经济社会全面进步、人类自身解放和发展。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它作为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主要由思想建设和文化建设这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构成。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提高驾驭先进文化建设的能力,历来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神圣使命。  相似文献   

12.
作为新批评派的奠基者之一,瑞恰兹对中国文化特别是中庸思想情有独钟,中庸所蕴含的平衡与和谐思想对瑞恰兹的理论产生了深远影响。他认为美是一种"综感",是各种冲动达到平衡时的体验;艺术的价值就在于冲动的满足与平衡,艺术价值的大小可以用能否使冲动平衡与协调来衡量;为了促进中西文化交流,逻辑清晰的西方语言需要"语法范畴不明"的中国思想加以均衡。此外,瑞恰兹本人也是一个思想矛盾体,但他总是努力让这些二元对立的思想得到统一。因此,中庸之道是他理论研究的一个中心关键词。  相似文献   

13.
第二次世界大战孕育并成就了联合国这一战后最大、最有影响的政府间国际组织。本文通过论述和分析联合国成立过程中大国间分歧和矛盾的产生、发展以及最终的协调一致,试图找寻隐藏在这些分歧协调背后的深层原因。联合国创建过程中的矛盾和分歧以及最终的协调一致,也使联合国为战后世界提供了一个解决分歧的机制和场所,从而得以实现联合国维护世界和平的宗旨和原则。  相似文献   

14.
网络时代美国历史研究与普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安年 《学术界》2006,(1):268-273
本文论述在网络时代,美国历史研究和美国历史知识的普及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指出美国问题研究,已经开始由专业化走向专业化和大众化并举的时代。论述在网络时代的美国的网络化的优势明显,但我国在网络领域中美国问题传播、交流、教学和研究,资源共享,还相当的薄弱,和美国学术界相距甚远,提出抓住难得机遇,应对严峻挑战的若干建议。概述了学术性、公益性、非盈利性的个人网站不平凡的酸甜苦辣历程和亲身体验。  相似文献   

15.
许刚雁 《阴山学刊》2007,20(1):81-84
德国在二战后被分裂成两个国家,就其外部因素来讲,是由于以美苏为首的大国合作政策在战后逐渐走向对抗并导致冷战的产物,是外部力量施加于德国的结果,而在走向对抗的过程中,美苏在德国赔偿问题上的冲突,是导致德国分裂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领导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不同时期,从我国国情特点出发,针对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采取了不同的建设和发展东北的政策方针.这些战略思想对推动东北地区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改革开放以来,东北地区在全国的经济地位逐年下降,呈现出明显的衰退趋势.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新世纪做出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大战略决策.为实现东北地区的振兴,东北地区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建立自主创新机制、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扩大对外开放等举措以重铸东北制造业优势.  相似文献   

17.
谈民族传统体育与高校体育的结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分析民族传统体育的特点,结合高校体育要树立“健康第一”意识及培养终身体育思想,阐述了民族传统体育与高校体育教学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进健康,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终身体育思想的形成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作为“美国精神”的实用主义,是美国政府制定各项对外政策的哲学指导思想。从对经济全球化的积极倡导和全面参与,到美国经济刺激计划中的“购买美国货”条款,都是实用主义哲学思想指导下美国的行动选择。实用主义的效用原则和政策行为的相对主义深刻影响着美国的对外经济政策取向。  相似文献   

19.
论美国强盛之道(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资中筠 《学术界》2001,(1):77-96
现代文明社会的基本诉求是发展和平等,一种制度和一个国家的兴衰、先进、落后,也取决于这两个问题解决的成功的程度.迄今为止,美国正是在相对成功地解决这对矛盾中走向强盛.一方面,它靠公众的批判与权势集团的改良相结合的渐进主义,不断缓解矛盾克服危机,避免激烈震荡和暴力革命;另一方面,它靠人才优势和创新机制取得持续、快速的发展.这一现象,有其历史文化和思想根源.美国是源于欧洲的重大思潮的实验场,经过选种、变种、生根、开花、结果,形成20世纪"美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单纯强调美国自由竞争这一面易生误导,如果没有一个世纪的向着平等方向的改良,就不会有今天的美国.但是靠造成20世纪美国强盛的一些因素正在发生异化,其负面效应也日益明显.美国挟其优势在新的一轮全球性的竞争中又处于领先地位,对全世界产生不可抗拒的影响和冲击,而弱势民族所承受的往往不是其精华部分,这种现象笔者称之为"陷性霸权".如何对待这一冲击,是各国自己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国际刑事法院启动机制及美国的应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国际刑事法院的成立,是国际刑法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必将对国际法、国际刑法和国际关系发生深远的影响。国际刑事法院的启动机制与其管辖权紧密相关,是主权国家在是否加入国际刑事法院问题上必定要首先考虑的问题。而在国际刑事法院的启动机制方面,检察长的作用是非常关键的。检察长在调查和起诉方面享有巨大权力,使得有些国家有所顾虑,其中对国际刑事法院刑事管辖权最持怀疑态度的,就是美国。国际刑事法院管辖权问题,既是国际刑法范畴问题,也是国际法的问题。它既关系到国家主权,也涉及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问题。国际刑事法院管辖权问题中的补充性原则和启动机制方面的规定,涉及缔约国和非缔约国的权利和义务,因而也是国际刑事法院管辖权问题中最复杂、最敏感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