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由法国学位、学历和文凭的历史演进楔入,比较了中、法学位制度,认为中法现行学士学位、博士学位、中国博士后研究与法国博士后学位都相互对等认同。其中,法国的硕士学位低于中国硕士学位;法国的DEA文凭只能相当于中国研究生班优秀毕业生文凭  相似文献   

2.
本文由法国学位、学历和文凭的历史演进楔入,比较了中、法学位制度,认为中法现行学士学位、博士学位、中国博士后研究与法国博士后学位都相互对等认向。其中,法国的硕士学位低于中国硕士学位;法国的 DEA 文凭只能相当于中国研究生班优秀毕业生文凭。  相似文献   

3.
对学位和学位制度理解程度的高低关系到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好坏,欧美发达国家的学位制度经过多年发展已逐渐成熟和完善,多样化的学位体系构建以及对于学位和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控制成为这些国家学位制度合理性的体现。我国的学位制度由于认识程度和政策法规等方面的原因,仍然存在不尽人意之处。借鉴欧美发达国家学位制度的特点,对我国学位制度的改进将带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前,中国的国家学位制度的特点是偏于集权而乏于分权,重于管理而轻于学术,多于功利而少于理性,精于权威控制而疏于自由探究,强于"直觉"而弱于"公设"。此种学位制度设计与当今大学组织的发展不相适应,也与实行了30多年改革开放政策以来的中国高等教育现状不相符合。从国家学位走向大学学位或许是大学组织的一种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5.
中国科举制度与西方学位制度有着许多惊人的相似之处。然而,科举制度早已走到了历史的尽头,而西方学位制度却不断向前发展,究其原因,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6.
本文重点考察了近代我国学位制度的发展脉络。根据查阅的大量资料,对近代时期学位制度发展的历程、演变原因、影响等做了较为全面和客观的剖析、探讨,在此基础上得出结论:近代民国时期学位制度是在西方学位制度的影响下经过融合和吸收,逐渐本土化发展起来的,为我国现代学位制度的完善及成熟提供了宝贵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名誉博士学位制度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名誉博士学位制度的基本模式、基本争论以及争论背后所隐含的基本问题。研究认为,从国外与中国授予名誉博士学位的实践来看,名誉博士学位不仅是个人荣誉的体现,也集中反映了社会对这一特殊学位的认可度。  相似文献   

8.
学位制度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的学位制度对各个类型专业人才的培养及各个层次学术水平的规格提供了一个标准.中俄两国具有很深的文化传统,其高等教育在结构上也有很深的历史渊源.了解中俄学位制度的发展脉络,分析其学位制度的异同,在国际交往中互相借鉴,将有助于我国学位制度的发展与完善.  相似文献   

9.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既是一个国家高等教育水平的标志,又是影响教育、科学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经历了恢复初建、调整改革、积极发展三个阶段,建立了比较成熟的学位制度,以及由政府研究生管理部门,地方政府和培养单位组成的三级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0.
正湖北职业技术学院的毕业典礼添了一道新风景:1103名应届毕业生穿着学校统一定制的新学位服,按照正规的学位授予仪式,依次从院长和导师手里接过相当于本科副学士学位的"工士"学位证书。尽管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续梅说,这是湖北职业技术学院的试点,"工士"只是荣誉称号,但她同时也表示,国务院近期公布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建立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学位制度。这意味着我国四级学位体系建设的正式开启。对于"工士"学位,不少人觉得难以理解,甚至充满质疑,因为在他们看来,即  相似文献   

11.
学位制度改革的基础性问题是制度形态的选择,由此衍生学位授予程序、条件的确定以及纠纷解决等问题。既往《学位条例》的制度选择多为诟病,存在学位形态的确定、学位授予的程序、学位授予的条件、纠纷解决机制等问题。现有学界研究多着眼于具体制度分析,而忽视了立法目的这一基础性问题。基于此,从《学位法(草案)》给定的立法目的出发,将其分为三个层次,划定学位制度制定中高校权限范域。在此基础上,对学位立法的四大关键问题进行探讨,借鉴英国、美国、德国等典型域外学位立法经验,提出我国可选择的立法路径,以期形成制度选择与立法目的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2.
近代中国教会大学的学位制度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近代中国,教会大学率先将西方的学位制度引入中国高等教育的实践层面.教会大学 首先通过向国外政府或大学注册立案的方式获取学位授予权,并按照国外的标准进行具体操作.随着办学水平和质量的提升,教会大学逐渐扩充学位门类、提高学位层级、拓展学位课程,使学位制度得以发展完善.教会大学学位制度的建设和发展,一方面促进了中外高等教育之间的交流,同时也对中国学位制度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刺激和推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在南巡期间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 ;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活动中 ,中国共产党人有许多已被历史所证明而勿容争辩的硬道理 ;中国共产党人的硬道理具有反映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发展规律 ,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与要求 ,要求全面坚持和贯彻执行 ,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应用与发展 ,是中国革命和建设重要经验的总结 ,解决了中国革命和建设所面临的重大问题 ,具有时间和空间的重要意义 ,阶段性和“持久性” ,与时俱进 ,保障和促进了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胜利发展等特点和意义 ;历史的经验表明 ,中国共产党人的硬道理是符合客观实际 ,代表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反映社会历史发展规律 ,有利于发展革命和建设事业的思想与理论 ,若把不符合社会实际的错误的思想和理论当作硬道理 ,后果必定不堪设想  相似文献   

14.
从法律视角分析,30多年前立法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所规定的学位制度已不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和"现代化"的深刻变革,法律条文中"应然"的国家学位制度与实施过程中"实然"的大学学位制度出现了逻辑错位。应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的基础上起草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法》,从学位制度的法律属性来引导和规范学位制度的逻辑转变。  相似文献   

15.
论制度创新与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提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学位论文质量是衡量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志 ,提高学位论文质量必须强化制度创新 ,加强研究生招生制度、研究生学位论文指导制度、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制度、学位论文评阅和答辩制度以及优秀学位论文评选奖励制度的改革和创新 ,通过严格规范的制度措施来有效地促进和保障学位论文质量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6.
高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自我评估工作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生培养质量是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生命线 ,如何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 ,提高学位授予水平 ,已成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根本问题。在国家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的理论、方法指导下 ,根据各高校的实际情况 ,建立高校内部学位与研究生自我评估制度 ,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估指标体系 ,开展自我评估工作是极其必要的 ,对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事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和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澳大利亚大学研究生入学要求与学习时限的灵活、特色的培养模式与完备的质量控制体系、严格规范的导师聘用评审制度、严格的学位授予标准、完善的学生管理与服务体系等值得我们借鉴。在我国研究生培养规模不断扩大的情况下,应积极探索和深化研究生招生制度改革;严格规范导师聘用评审制度,打造高水平导师队伍;建立学位论文质量保证与监督机制,确保学位论文的质量;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学生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和服务支持体系。  相似文献   

18.
一个省的研究生教育发展状况是学科建设水平、科学研究能力和高级专门人才聚集的重要反映,是衡量这个省高等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尺度。笔者以辽宁为例,从区域视角探讨改革开放30年来研究生教育事业的发展情况。辽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30年的发展历程,由于各个时期相关政策强调的重点不同,大致可分为恢复阶段、加强改进阶段、调整改革阶段和积极发展阶段。在国家政策指导下,辽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坚持解放思想、勇于探索创新,在实践中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  相似文献   

19.
1959年古巴革命的成功,既是对古巴人民一个多世纪以来争取民族独立运动和反独裁斗争的历史性肯定,同时也标志着古巴开始走向了一条独特的社会主义革命道路。革命成功仅仅意味着政权掌握在革命力量手中,而革命成果的巩固和发展则需要更加成熟的革命领导力量和更加鲜明的革命纲领。古巴革命的独特性,就在于“先执政、后建党”,在维护革命政权的前提下,通过革命力量的自我整合与完善,最终实现无产阶级政党的统一领导。同时,古巴革命的历史特点,还在于“先革命、后举旗”,在坚持不断革命的前提下,采取灵活的对敌策略,保护革命成果,从而实现了革命的阶段性、过渡性和长期性相统一。  相似文献   

20.
研究生教育及其学位制度的国际化程度是衡量国家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考评因子之一。在分析我国当前研究生国际化教育在修业年限、学位证书、资助渠道以及国际交流四方面不足的基础上,通过比较博洛尼亚进程中欧洲高等教育区在以上四方面的先进经验,得出下阶段我国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工作应侧重"拓展学位授予类别,接轨国际修业年限;提升合作交流层次,完善留学资助制度;规范学位证书项目,接轨国际体系标准"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