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燕食记》作为葛亮在后疫情时期创作的作品,以“老字号”的戚戚然为创作蓝本,从市井描绘到人文呈现,以历史的角度去看待文化认同和现代化进程。通过维度的伸展和立场的坚守,葛亮以“他者”进入文学现场,通过上海、广东、香港等不同城市视角讨论和思索“异乡”的文化根著与文化融合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黄哲伦的"美国华裔三部曲"(《刚下船的人》、《跳舞者和铁路》和《家庭忠诚》)探讨了美国华裔在身份认同中矛盾、复杂的心理及意识冲突。"三部曲"中人物的主体性、结构的对话性和开放性彰显了复调艺术的魅力。复调艺术的运用凸显了作为"他者"的声音,也表明了作者的飞散视角。飞散视角有助于美国华裔建立混合身份认同,从而以多元文化为出发点,在美国重建新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3.
印度学者维娜.达斯在以哈桑.曼陀小说《打开》为例分析"他者之痛"的文学想象时,引述维特根斯坦《蓝皮书和棕皮书》中的片段为"感受他者之痛"的伦理呼吁提供某种哲学支持。"他者之痛"的论题在维特根斯坦的代表著作《哲学研究》中得到了更为充分、深入的探讨。《哲学研究》在反驳私人语言和私人感觉等概念时指出:疼痛并非纯粹内在的和私人性的感知,唯一能够为疼痛概念提供同一性依据的是主体间的语言游戏。与此相似,创伤也不是"不可言说"和"不可沟通"的私人经验,即使受伤者对创伤陷入沉默和失语,也仍在向我们言说,也不能阻止我们去"感受他者之痛"。  相似文献   

4.
一《万叶集》是古代日本最早的诗集,也是古代日本最早的文学作品.在《万叶集》四千五百首诗歌中,山部赤人的风景诗独具特色,一直为后人所称道.山部赤人在他的风景诗中表现出来的自然观,不但对日本的诗歌,而且对日本的文学以至文化都有很大影响.因此研究山部赤人的风景诗及其自然观,对于理解日本的文学和文化传统,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生态女性主义吸收了生态哲学和生态伦理学的养料,以女性主义理论为支撑点,重新审视人类自身的文化系统,关注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各种问题。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视角来看,D.H.劳伦斯在《恋爱中的女人》中以生态环境和两性关系为切入点,探索自然和女性在父权社会中同为"他者"的身份地位,进而表达对父权制世界观的否定,以及构建人与自然、男性与女性完全平等、和谐生存的社会理想。  相似文献   

6.
杨大群的小说《人·狗·狼》是当代北方民族赫哲族文学的代表之一,它不仅是对赫哲族历史命运的再现,对小说中渔猎文化、神话、民歌等小说要素的提炼与设置;还表现在以生态文明的视角通过挖掘赫哲族人对自然的敬畏,批判现代工业文明时代人与自然关系的疏离。同时,这部小说也是当代汉族作家跨文化写作的重要尝试,呈现出“多元一体”的民族观和文学观,具有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7.
《战城南》是西汉乐府中的重要题材,中西文学史著作对此都有广泛的讨论。不同的文学史编撰模式体现了不同的文学史观,概括讲,中国文学史家多采取传统诗学视角,而美国汉学家宇文所安体现了比较文学、语言学和社会学的多元化视角,注重中国文学传统中主题题材共时和历时的延续和变异,特别是语域变异,其动因可归结为文学场,即从不同时代同类文学题材及其社会功能关系来考察文学传统的变化。中西方对中国文学史的研究能够"取长补短、相互借鉴",在"自我"和"他者"视角中寻求突破和新的发现。  相似文献   

8.
基于学界对"新时期文学"时间节点的众说纷纭,《新时期文学场域研究》以文学现场的复杂性、"转型期文学"的过渡性为论述基点,将"新时期文学"这一概念限定于1976~1987这一时间段。该书从文化生态的多样性入手,把文学知识谱系研究与"场域"研究相结合,既有纵向的历史视角,同时也注意到横向纬度,对被二元模式遮蔽的"新时期"文学现象做出了精确的理解和评价,从理论和史料两方面显示出独特的学术创见。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代生活和文学事业的过来人,没有人比叶文玲和她的同辈人更清楚以往的文学失去了什么,而今天的文学又亟需什么。于是当他们把主体的情感指向和价值追寻义无反顾地定位在"爱与美"之上的时候,这代人就注定成为了文学之梦的追寻者和传统文化精神的守望者。叶文玲以她女性特有的执著、友爱和真纯而成为这代"寻梦人"中颇为典型的代表:他们放逐与回归的心路历程,追寻又困顿的文学理想,拘囿而迷失的精神家园……杭大中文系主持召开的这次"叶文玲研讨会",既是对叶文玲创作的回顾,更是对一代"寻梦者"的叩问。  相似文献   

10.
"五四"时期,乡土小说的产生、繁荣,是在西方文明这个"他者"的介入下,作家借用了"他者的眼光"来观照自身的乡土文化并诉诸文字的结果。乡土小说中普遍的"反叛与眷恋"的二重主题,反映出文化变迁中主体的矛盾冲突与调适过程。"他者眼光"实际上是一种借鉴异质文化以批判、完善本民族文化的启蒙视角。  相似文献   

11.
威廉·戈尔丁坚持不懈地探索"人性恶",从而使人们误认为他是一个悲观主义者,其实他只是惯于以悲剧眼光看待人本身、思考历史和现实,是一个具有强烈悲剧意识的作家。分析《蝇王》可见,他的悲剧意识是受到西方传统文化、他的个人经历以及二战后严峻的社会现实等方面的影响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12.
《非色》是有吉佐和子系列社会问题小说的开篇之作。小说以四位日本"战争新娘"在美国的遭遇为主线,揭露了美国社会种族歧视对人性的残害。"战争新娘"既是性别上的"他者",又是美国社会的"他者",同时,在美国社会,黑人又是白人的"他者"。文中从女性主义视角,就黑人阶层的"他者"处境和"他者"的话语权两方面对《非色》中的"他者"形象做探索性的解读。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现代文学的序列当中,并非只有鲁迅一人把疾病当做重要的文学审美观照,但在运用"疾病符码"发掘和呈现中国民族精神状态方面,他却以他独特的风格完成了尝试,并在作品中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疾病隐喻体系。其中,创作自不同时期的小说《狂人日记》、《药》和《孤独者》,集中的展现了鲁迅对"疾病"的个性描摹,从而完成通过"疾病符码"对民族精神疾病的发掘、呈现和反思。  相似文献   

14.
苏青的文学创作是20世纪中国新文学发展历程中一种独特的文学现象,她以女性的视角和真实深切的生命体验再现了女性自身价值的失落与寻求,对女性生存状态进行了深刻反思。文章以苏青的代表作《结婚十年》为例,对其"女子写作"的写作方式进行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5.
巴尔加斯·略萨的小说《叙事人》中有两个视角:"巴尔加斯·略萨"的视角和"叙事人"的视角。这两个视角分别代表了西方文化与原始印第安文化两种文化眼光。双文化视角的选择是由作家的文化意图决定的,体现了他对文化的关注,引出了文学关系着一个民族文化的传承乃至民族存亡的重大主题。因此,《叙事人》对于略萨小说的文化内涵研究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6.
梁实秋先生的"雅舍"系列散文和汉译《莎士比亚全集》日渐受到读者和学术界的重视。他的著译题材以"人的文学"、"自由的文学"和"伦理的文学"为主要内涵,反映了文学作品的"审美自律"特征。他以展示普遍的、永恒的人性为宗旨,探索人性特点而又回归传统古典;他坚定地维护着文学的独立和尊严,著译选材交织着"平民意识"和"绅士意识";他注重文学的社会责任感和伦理道德意义,提倡关注现实人生又要胸怀淡泊。梁实秋"审美自律"的著译题材观蕴含了他对于"时代文学"的理解,呈现出与当时主流文学价值相悖的边缘性文学价值,对提升文学作品的艺术品位、彰显文学活动的"审美"本质和"人学"本义等方面起到了重要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17.
梁代陶弘景的《周氏冥通记》是重要的道教文献。该书卷一云:"亲属道义,赍其上果,要往看之。"清代黄生《义府.冥通记》:"道义,谓同事道法之义友。"《汉语大词典》采用了黄氏之说。然以《中华道藏》及其它文献来看,"道义"无此义。在中古吴方言中,"友"和"义"读音相近,抄刻道藏经典的茅山道人受方音影响,把"道友"误写为"道义",黄生又对此"道义"牵强解释,《汉语大词典》则原封照抄。对《周氏冥通记》中"道义"一词的考辨,能为今后研究《义府》和修订《汉语大词典》提供一点参考。  相似文献   

18.
研究美华裔作家任碧莲在《典型美国人》中如何表述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与美国个人主义文化的关系;指出她从英汉的结构和习语差异入手,以"lisen"和"听"作为标志性的主词来表达中国传统文化和美国主流文化里的两种不同限度观;认为她这种文学表述方式赋予了小说叙事以巧妙的形式统一,并将中美文化中的两种不同限度观生动而直观地呈现给读者,最后达到解析和针砭美国商业文化中的极端个人主义思想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梁启超在《新中国未来记》中进行了大胆的叙事实验,包括对叙事时间、空间、视角的处理。《新中国未来记》中三维时间体的建构和时间流速的变化,显示出他在晚清变革浪潮中的思想困境和历史意识。小说中空间设定的焦点及散点背后也颇具文化意味,反映了近代都市的发展及近代文人“走出去”的世界意识。此外,小说有四层叙述者,多重隐身叙事者与现身叙事者并存,梁启超的自我主体性十分蓬勃,展现出对叙事的强大介入力,用以宣扬己见。通过对《新中国未来记》叙事策略的考察,可以从文本层面揭示梁启超文学正在努力摆脱传统叙事话语,走向世界文学领域的新特质。  相似文献   

20.
惠特曼·阿新是美国著名华裔作家汤亭亭的小说《孙行者》一书中的主人公。不同于她前两部作品中的传统华裔形象,惠特曼是一个叛逆的美国嬉皮士,他的行为、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都体现了当时美国的社会文化特征。文章通过对这一人物形象的分析,批判了美国东方主义话语中华人的"他者"形象,重新认定了华裔美国人的自我身份。通过对美国华裔文学中的华人形象的研究,探查人物身上蕴含的深意及作者的创作意图,从而更好地促进中美文化的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