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6 毫秒
1.
企业声誉是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农户对农业龙头企业的声誉评价决定着农户与企业间合作关系的持久性。通过对广东省5家国家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200个合作农户的问卷调查,采用SPSS因子分析法及多元回归分析,发现农户在评价农业龙头企业声誉时,关注的维度依次是:与企业的合作结果、企业对农村社区的贡献、农企间的合同属性和企业对农户产品的质量要求,其中合作结果和对社区的贡献影响最大,通常认为重要的影响因子服务农户没有得到验证。农户更看重与企业的合作结果而非合作过程。  相似文献   

2.
对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引导农民与市场对接,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减少经营风险的有效组织形式。它可使农户、农业企业和其它农业组织在自我约束、互惠互助的前提下,形成更大范围的联合行动,从而有效克服小规模生产和分散经营的局限性,提高农业生产的专业化程度和集约化水平,增强农业的竞争力,加速推进农业现代化。文章在全面阐述当前加速培育和发展我国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提出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3.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建立,确立了农业生产以家庭经营为主要基本特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户经营行为发生了很大变化。本文利用渐江省首届农业普查资料,对当前农户经营行为分化及差异性和成因作出较为科学合理的评析。  一、农户经营行为分化概述分化是事物发展的标志,农户经营行为分化是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浙江省地处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是市场大省,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较快,农户经营已由过去的计划指令性向市场导向化转变,经营行为已不再局限于农业领域,逐步向农、工、建、运、商等领域…  相似文献   

4.
农业企业“公司+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企业通常采取"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在农村设立种植基地,实施规模化生产,以此获取超额经济效益。但是,农业企业面临的生产经营困难与加工制造型企业相比存在显著差异,如土地规模庞大、种植季节性、非全职农户、开放式生产等因素都会阻碍规模化种植的发展进程。因此,农业企业需要根据当地农村情境进行适应性的生产经营模式创新,才能摆脱"公司+农户"的运行困境。通过案例研究发现,农业企业对已流转土地实施"再承包"的模式创新可以充分调动农户的种植积极性,有效防止其"搭便车"行为,提高要素间的配置效率,增强"公司+农户"经营模式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农地细碎化现象严重,难以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求。而开展农地抵押贷款可以有效解决农户资源难题,促进农地规模经营,实现农业现代化。本文通过建立博弈模型对农地抵押贷款博弈机制进行分析发现:抵押物的处置难度、农村社会保障、农村征信系统等会影响农户和金融机构在抵押过程中的选择,故提出以下建议:降低抵押物处置难度;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农村征信系统等。  相似文献   

6.
农户作为农业生态环境的主要受益人,在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当前我国实施的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政策中,政府主导的农村环境治理得到了显著的效果,但要取得长期可持续治理效果,提高耕地质量保护的水平,农户的行为参与和实施程度至关重要。文章基于湖南省衡阳市254个试点与非试点区域农户的微观调研数据,探索了在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中政策认知对农户耕地质量保护行为的影响机理与效应。结果表明:农户面源污染治理政策认知是通过农户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间接正向影响农户的行为意愿,进而影响耕地质量保护行为,且试点区政策的推广对农户行为的影响效应较强。建议:政府应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相关的政策及措施宣传,同时致力营造积极的治理氛围,并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以巩固和提升农村面源污染治理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当前农地经营模式单一 ,农业面临严峻的市场与国际竞争。随着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加快 ,农户承包地经营方式有了多样化发展的趋势 ,土地流转明显加快。鉴此 ,应根据各地农村经济实际 ,因地制宜发展多种形式的农地经营方式 ,以振兴农村经济 ,促进农村社会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8.
采用河南省粮食主产区H县350个样本农户的调查数据研究农业规模经营对农户化肥投入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耕地面积的扩大降低了样本农户在单位面积耕地的化肥投入水平,但参加分散经营的农民合作社却提高了样本农户在单位面积耕地的化肥投入水平。这揭示出当前我国农村不同形式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对农户在单位面积耕地化肥投入水平的影响并不一致,以统一生产为基础的规模化经营更有利于降低农户的化肥投入水平。进一步的分析表明,上述结论仅在与县城距离较近的农户样本中成立。在此基础上提出如下建议:一是鼓励农户通过土地流转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二要鼓励农民合作社内部更高程度的统一生产经营;三要加强县域偏远农村地区的农业施肥新技术推广。  相似文献   

9.
农村公共事业发展影响农户农业生产性投资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结合农村公共事业发展,采用1990—2004年我国25个省份面板数据,对影响我国农户农业生产性投资的因素做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农村公共事业发展尤其是农村道路、通讯、水利事业的发展对农户农业生产性投资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同时,影响农户农业生产性投资的因素还有农户家庭经营耕地面积、农户收入水平等。  相似文献   

10.
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规模经营,能推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明确农民的主体地位维护农民权利、规范和完善土地流转相关制度、建立与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增强管理工作的透明度是应对土地流转问题,推进土地流转市场的基础和有效保障。文章通过梳理西部地区农户的大量调研数据,重点分析当前农户的土地流转现状、意向、流转形式,剖析了西部地区农户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提出了促进农户土地流转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随着农业经济的飞速发展,旧的计划经济条件下的管理体制已不相适应.建立农业科技特派员推广体系,调动农业高等院校、科研单位、企业、农民参与农业技术推广,实行推广队伍多元化,推广行为社会化,推广形式多样化.逐步形成国家扶持和市场引导相结合,有偿服务与无偿服务相结合的农业科技特派员推广体系.促进农业的各种行业协会和合作组织的发展,发挥其在科技推广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我国西部地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在知识经济时代和加入WTO后,西部地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主要有观念挑战、管理挑战、科技挑战、人才挑战和资金挑战。要取得迎战胜利,需要西部地区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政府的共同努力。西部地区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努力的侧重点是:以正确的态度迎接挑战,通过组织学习加强自身修炼,通过企业再造提高农业产业龙头企业的竞争力。政府努力的侧重点是通过建立优惠的财税政策、吸引人才政策,严格的质量监控体系和环境污染监控体系,加快小城镇建设等来促进西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而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必须依靠科技创新.从现代农业科技创新理论基础入手,探讨了我国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现状,分析认为:近年来,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技术虽然获得了长足发展,但是也存在着诸多制约因素,并提出了相应对策:实行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高新技术与传统技术组装配套原则、引进技术与现有技术相结合原则;同时,要增加政府财政投入、提高农民素质、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园、培育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等以促进现代农业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14.
把科技特派员制度置于农村科技推广体系的转变过程 ,对科技特派员制度的产生、做法和成效进行了深入的探析 ,分析其未来走向 ,提出创新、完善、提升的主要对策。科技特派员制度从直接层面看 ,是解决农民的科技需求与目前农村科技推广体系不相适应的矛盾 ;进一层看 ,是通过机制创新 ,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 ,满足农民的科技需求 ;更深层看 ,则是当前政府对农村科技推广要不要管和如何管的问题。由于农业的弱质性和“入世”的严峻挑战 ,农业技术推广的特殊性 ,农业技术市场发育程度低 ,以及农业科技推广资源基本集中在政府等一系列原因 ,政府对农村科技推广仍要发挥主导作用。但是 ,推广体系和机制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创新。科技特派员制度 ,正是这种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 ,符合现实情况的新机制。科技特派员制度必须朝以市场化、社会化服务与政府的支持、保护相结合的方向进行创新完善 ,实现在更高基础上的超越与转变。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江苏扬州农业科技创新发展情况的实地调研,在问卷调查与个案研究的基础上对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表明: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普遍不高;农业科技资金和人力资源投入不足,创新的核心力量薄弱,科技成果的产业化水平较低;农业龙头企业、农户等主体产业化的科研支撑力量欠缺;农业科技创新链中技术链、产业链断裂。因此,从技术链、产业链搭接视角对如何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提出了完善技术链,加强技术创新;优化产业链,提升产业化水平;强化农业科技创新链式发展等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高校图书馆应充分利用馆藏科技信息资源优势,促进科技成果的形成和转化,同时,结合实际采取多种方式传播农业科技信息,提高农民对信息的吸收和消化,解决农业实际存在的疑难问题.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农业技术创新面临的挑战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业技术创新面临着农业科研投入不足、技术供给的激励机制不合理、科研成果转化机制不健全以及农民采用科技存在自给、求稳心理等诸多问题。因此,要促进我国农业技术的创新,必须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农民的科技致富意识、培育农民采用科学技术的本领以及增加农业科研投资,改革和完善农业科研体制。  相似文献   

18.
2009年第4期目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 ,我国农村的改革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 ,我国农村社会经济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已具备许多有利条件 ,但也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当前 ,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对我国发展全局极其重要。具体而言 ,要重视保护耕地和水资源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促进农业科技进步 ,完善农村市场体系、支持保护体系、合作组织体系 ,培养有文化、懂科技、会经营的农民。城镇化不可能解决全部"三农"问题 ,中国的发展一定要并行不悖地进行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中国的国情决定了中国只能在小规模的家庭经营基础上实现农业现代化。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不能盲目以发达国家的现代化为标准 ,一定要认真结合当前的实际 ,分析中国的现代化到底是什么 ,从而选择适合国情的路径。  相似文献   

19.
试论农民组织化程度提高和农业科技推广工作机制改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农民组织化程度要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相适应。科技渗入是生产力发展的源动力,也是农民组织化程度提高的基础。要做到农业科技的有效渗入,科技特派员制度是个值得尝试的新做法,它可以将农业科技传授给农户和农业企业,继而推动农民组织化提高和生产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我国西部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农业科技。改革开放以来,西部农村科技体制有了较大的发展,但仍存在着科研机构条块分割、农业科技投入机制不完善以及运行机制不畅等弊端,需要进一步在农业科技组织机构、投入机制以及科研机构内部运行机制等方面进行改革,以实现农业科技与经济的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