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学科发展历程:湖北民族学院民族法学学科的发展起源于1989年的政史系,1993年更织为政法系,1994年没立法学专科,2000年设立法学本科。民族法学学科建设早期主要依托于民族学。  相似文献   

2.
关于民族法学的性质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民族法学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还是一门综合性的法学学科 ?弄清楚这一点对于研究尚未成熟的民族法学甚为重要。本文从对民族法学的法理思考出发 ,以法律部门的分类方法 ,法律部门与法学学科的关系为研究的重点 ,试图说明民族法学是一个法域范畴 ,是一门综合性的法学学科 ,而不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  相似文献   

3.
我国民族法学课程的本科教学已开展了近二十年,虽然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与民族法学研究相比,我国民族法学教育显然更为薄弱,其面临的问题也更为突出。该文对当前我国民族法学教育中的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及课程教学的现状进行探讨,并针对存在的相关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再论民族法学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虽然在 1 991年国务院将民族法学列为法学学科之一 ,并正式列入《中国法律年鉴》中的法学学科行列 ,但是 ,直到目前为止 ,国家教育部仍未将民族法学学科列入独立法学学科之列。故该学科的构建和发展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本文从几个方面进一步论述了构建民族法学学科的必要性、重要性及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略论中国民族法学的命运与使命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多民族国家有民族立法就有民族法学。中国的民族法学活动可以追溯到秦朝《属邦律》甚至更远。而 “民族法学”概念及其“民族法学科”席位(博士学位点)的出现,则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至21世纪初的事情。这 凝聚了若干代人的心血。笔者以其专门从事民族法学教学科研工作数十年即伴随其发展的亲身经历,粗略描述中 国“民族法学”及其学科建设中的“命运”,并对其“使命”问题进行简要的阐述,以期学科发展更进一步。  相似文献   

6.
民族法学和法律人类学是两门关系比较密切的学科,两者研究范围、研究方法、功能作用等都存在相同、相似的地方,也存在明显的差异;两者内涵与外延有相近相似、相异之处。民族法学和法人类学在中国的研究与发展方兴未艾。必将对中国的传统法学发挥着越来越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民族法学是以民族法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门年轻的法学学科。民族法具有浓厚的民族文化属性,因而民族法学具有民族学和法学的复合性。民族学主要通过田野调查和民族志撰写的研究方法发现典型的民族生活素材(真相);法学则主要通过实证分析研究,寻求社会存在的运行规律(真理);二者结合即为民族法学的个案研究方法。采用这一科学研究方法有助于提升民族法学的实用效果和学术品质。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法学研究方法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但是关于马克思在法学著作方面的研究方法的研究还比较少,文章主要从已有的文献对其研究方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日本法人类学及民族法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一百年来日本法人类学以及民族法学的发展过程及研究水平作了较为系统的介绍。指出,战后受德奥学术传统影响,形成了民族法学的使用习惯,受美国学术思想的渗透,形成法人类学的术语,与民族法学并用,各有所重。文章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学者有关中国民族法制建设的研究状况进行了评述,指出日本对中国民族法的调查研究成果南方多于北方。  相似文献   

10.
[提要]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事业,必然需要中国特色民族法学话语体系的理论支持。当代中国民族法学研究在发展进程中秉持服务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理论传统,确立起民族政策、民族法制、民族法文化和民族治理研究稳定的叙事论域以及民族政策文本解释、民族法制理论分析、民族法文化学理解读和民族治理实证研究主要理论范式。新时代民族法学的使命是在党的民族政策指引下,围绕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的理论与实践这一研究核心,全面深化民族法治研究。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中国革命的光荣传统、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要求是新时代民族法学话语体系的理论品格,阐释宣传党的民族治理思想和政策的精神内涵、理论逻辑、实践要求是民族法学持久的学术传统、巨大的理论优势和显著的知识特征。新时代民族法学话语体系框架由习近平法治思想宣传论述、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论述、民族区域自治法制论述、民族治理实践论述、民族法文化论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法治保障论述等命题支撑。要拓展民族法学的理论空间并规划发展路线图,完善民族法学学术生产系统保证民族法学持续高质量学术产出,助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法学话语体系构建。在人类法治文明话语体系中,中国民族法学将一直在场。  相似文献   

11.
鄂西南族群流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鄂西南地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该地区的族群流动历来十分频繁.文章认为,该地区的族群流动分6个历史阶段进行,每个阶段皆有其各自不同的特征.长期而频繁的族群流动,对该地区的民族形成、发展,以及民族结构、民族分布、民族关系都有不同程度的历史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中国少数民族习惯法的特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习惯法是历史上形成的通行于某一特定地区的以习惯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具有约束力的民间规则。首先提出了习惯与习惯法的概念,继而分析了中国少数民族习惯法的特点,最后对民族习惯法的价值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3.
新中国成立60年来,民族法制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已经基本形成以宪法有关民族问题的规定为根本,以民族区域自治法为核心的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法律法规体系和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80年代后的中国民族教育研究发展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从民族教育的理论研究和研究方法两个角度对20世纪80年代后的中国民族教育发展趋势进行了综合分析,就25年来的中国民族教育在理论研究和研究方法上所取得的成就给予了肯定。  相似文献   

15.
我国民族行政法特点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行政法不仅是我国行政法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是我国民族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行政法虽然也具有行政法的一般特点,但在法律渊源、内容和立法上又有其自身的特色。本文对其进行初步探讨,目的在于唤醒人们关注民族行政法,努力完善我国民族行政法体系。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族群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就国内近年来族群问题讨论情况进行介绍。首先分析了民族与EthnicGroup两词的翻译问题以及国内对族群概念适用范围的讨论;进而对族群理论引进的现状、国内有关族群理论应用的实证研究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17.
苗族理词文化与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苗族理词是苗族宝贵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了解、认识苗族历史、伦理道德、哲学思想的珍贵文献,具有"法"的性质和功能,是"理老"司法、执法的依据。理词这一口承文化经由人们诵唱、传播,其价值观深入人们的心灵,形成一种内在的文化规约。苗族正是依靠理词文化,在实践中维护了社会的稳定,这一传统文化对于构建当今苗族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8.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城市民族工作法治化建设工作,党中央、国务院高位统筹、多措并举,我国城市民族工作法治化建 设硕果累累。全国各地城市民族工作法治化建设经验为我们提供了积极丰富的实证研究材料,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各地工作模 式。学界对如何推进新时代城市民族工作法治化,也进行了丰富卓越的探讨和论述,提供了学界智慧,及时对其进行梳理总 结,可以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我国城市民族工作法治化理论依据和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9.
少数民族习惯法生成中的宗教背景,以及历史上少数民族社会公共权威中的政教合一特点,使宗教的价值取向影响少数民族习惯法的精神面貌.习惯法中的宗教因素主要表现在三个层面:以宗教禁忌、宗教戒律表现出来的习惯法;人们在习惯法的制定与遵守方面借助于宗教仪式以强化其神圣性;以神灵裁判解决案件纠纷.  相似文献   

20.
从先秦以来不断南迁的西北氐羌系统民族,经过秦汉魏晋南北朝和唐宋时期的发展,历经了同源异流即民族分化、异源同流即民族融合的发展途径,最终形成了我国西南地区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羌语支、彝语支、藏语支、缅语支、景颇语支各民族及语支存在争议的白族和土家族的直接先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