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代铜镜在中国古代铜镜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其艺术创新、工艺水准、模仿铸制、刻款押记等特征的深入探讨,可以在相当程度上推动金代铜镜研究的进展。只有全面认识总结其各种特征,才能恰如其分地把握金代铜镜的历史定位。  相似文献   

2.
在女真政权封建化的进程中,影响金代政治、经济、文化走向的金代士族因为战争、移民、迁都,以及科举仕进、朝廷党争、士人贬官隐居等造成空间流动,形成了与金源文化向金代文化发展相伴随的社会文化现象。总体来说,家族流动一方面增强了家族文化的影响,带动了多元地域文化的互动交流,另一方面也从整体上提高了金代文化、文学的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3.
金代的质子制度具有与猛安谋克制度配套执行,征质范围广,人数多,民族构成复杂,已成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和实际构成"质子性人口徙动"等显著特点,反映了金代民族关系的实际状况和基本格局。金代的质子政策,客观上促进了不同民族之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加速了民族融合的进程。  相似文献   

4.
金代女真词人传世词作并不为多,其嬗变历程却颇具特色.金初完颜亮虽多学宋人,却词风朴野,气象宏阔,颇多雄霸之气,是金代女真人词的第一次真切展示;金代中期的世宗与章宗之词作,或谈禅说理,或咏物摹象,词风渐趋柔婉;金代后期的完颜璹在词中屡屡表达自己对于日渐败落政权的忧虑情怀,多有黍离麦秀之感,词风亦融合南北,词艺亦臻于纯熟,是金代女真词人之集大成者.从完颜亮到完颜璹.金代女真人词在一百余年间中逐渐走向成熟,体现了女真人在文学和文化的发展上所走过的一条汉化与融合之路.  相似文献   

5.
金代后宫制度作为金代宫廷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大体经历了从无到有,从不完善到完善进而衰落的过程。金代后宫制度的发展与演进过程是金代中央政治制度逐渐汉化的必然结果,是金代女真人学习中原礼乐文明的客观需要。  相似文献   

6.
王新英 《兰州学刊》2012,(1):207-209
笔者在对已知出土金代墓志信息进行归纳和分析的基础上,对金代品官墓志等级使用制度进行复原,并结合史实对个别特例作合理解释。同时分析了金代存在的非品官者使用墓志的现象,认为"非官不志"的禁忌在金代已被打破,墓志已在僧道、平民等群体中较为广泛的使用。  相似文献   

7.
王昊 《北方论丛》2004,(3):18-20
"说话"艺术是宋代在唐五代说话、寺院俗讲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瓦舍伎艺,话本则系由说话而来的书面文学,属俗文学的范畴.金代文学延续了北宋以来的雅、俗文学二维结构,金代的"说话"艺术承北宋而来,作为讲唱文学构成金代俗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金代商业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代商业是以金代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为基础而逐步发展起来的。金朝重视商业,制定商业政策,加强商业管理,使金代商业有较快发展。金与周边各民族及中原开展商贸活动,带动了金代经济的发展。金代商业发展的特点是:女真人形成了重商务利的价值观念;女真猛安谋克、富商、官僚及高利贷者结为一体,极具破坏性。大商人阶层与国家政权结合在一起,压榨、剥削农民、手工业者和小商人,激化了阶级矛盾,对金代社会起了瓦解和破坏作用。  相似文献   

9.
1981至1983年林甸县在文物普查中先后发现多处金代文化遗存。1991年又在四合乡渔场发现和清理了一座金代墓葬,出土了一批较为丰富的随葬品,填补了林甸县没有发现金代墓葬的空白。为研究金代人群的分布提供了翔实的文物资料。  相似文献   

10.
金朝虽然是女真人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但金代文化尤其是在儒学文化的发展并不逊于辽宋。其根本原因在于金人对中原汉文化的历史认同,尤其是金代社会上下对儒学典籍的推崇。金统治者文化价值的应然取向、治国理政的实然选择和推广儒学教育的必然需求,共同促进了金代儒学典籍的出版与流通。这对于巩固金人对汉文化的认同意识、催生金统治者的中国国家观念及推动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等方面的作用是显著的。  相似文献   

11.
器物是经过人类加工的一种物质形态,在某种意义上,"器物"必然和"非物"一起形成二重组合.在资本主义科技和工业复制时代到来之后,乡村手工业作坊及其技术开始湮灭,旧式工匠带着祖传的技能相继谢世,老式器物向人的日常生活告别."世博会"被"发明"出来之后,其最大价值就在于,它是新器物爆炸的主要策源地,导致新行业--现代零售业及其大批零售商店的兴起.而高效的工业复制能力,成为器物市场兴旺的强大后盾.近代历史上,中国人迅速接纳了来自西方世博会的各种新奇物品,这是器物及其日常生活方式的伟大革命.世博会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复杂纠缠,向中国公众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学堂.器物发达国家的参与,它们卓越的器物与技术、优秀创意及叙事、严密的会展管理水平,启动了中国人的文化智力.  相似文献   

12.
黑龙江省是金代女真族的故乡,白山黑水孕育了古老的文明.大庆地区的金代女真文化,在宗教信仰、娱乐活动、生活习俗等方面,随着女真与汉族的交融已经保留下来,成为文化遗存.对大庆地区金代文化女真文化遗存研究有着重要意义.一方面,作为大庆人,了解城市历史、传承城市文明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应该积极促进大庆地区历史文化遗存的保护工作;另一方面,可以让更多人了解大庆文化,彰显城市魅力.  相似文献   

13.
在当代学者中,把门庭冷落的金代文学作为自己主攻方向的人实在是凤毛麟角,而吉林省社会科学院的周惠泉先生,却兢兢业业,在这块近乎“草盛豆苗稀”的荒野上,专心致志,开拓了几十年,并且不断推出新的研究成果。五年前,周惠泉先生出版了他别开生面的专著──《金代文学学发凡》,金史专家宋德金先生评论说:“综观全书,它不仅全面、系统地描述了关于金代文学研究的发展过程,而且发表了有关金代文学研究的一些值得重视的精辟见解。”而最值得注意的见解就是:“作者指出,金代文学是一种与宋代文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多元一体的新质…  相似文献   

14.
韩伟 《北方论丛》2015,(5):18-23
金代歌诗在中国古代音乐文学史上扮演着重要角色,是连接宋元音乐文学的重要纽带。以世宗朝为界,金代歌诗分为前后两期,前期无论文人歌诗还是道人歌诗都显示出朴拙的特点。后期文人歌诗以赵秉文为纽带,在王庭筠、元好问等人参与下发展迅速,表现为对汉乐府传统以及唐宋新题乐府的继承。后期的道人歌诗以丘处机为代表,一改前期王喆歌诗的口语化和民间化特征,变得更加典雅、丰赡,从而开始了道人歌诗的文人化转向。  相似文献   

15.
金代官印迄今公布逾900方,并尚有未公布者,在遗留至今的历代官印中,数量居首.猛安谋克印是金代特有的官印.纵观金代官印各著录及印谱中,相同印文的谋克印几乎未曾重复出现过.从玺印文字和官印制度两个角度考察了《金代官印》一书收录的"窟忒忽达葛谋克印"三方印模,推论三方印模实际应该是两方印章,在此基础上,综合各方材料又探讨了一个确切的谋克有两方印章存在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金代前期随着政权的更迭,女真内地及辽宋故地均出现社会秩序失范现象,这种失范主要表现在传统权力体系遭受破坏,社会信仰危机显现,民生困顿、经济凋敝等多个方面。针对这些问题,金朝官方和民间社会都采取了一系列有助于社会秩序重构的措施。金代社会秩序重构的官方路径主要在于强化国家对社会的控制能力。民间路径则以人伦亲情重构为重心,扶危济困,恢复民间信仰等也是必要手段之一。金代前期社会秩序重构的过程是一种由无序向有序过渡的渐变的过程,而旧辽、旧宋传统的儒释道思想及一些地域信仰也在其中助力匪浅。  相似文献   

17.
研究金代士人群体,《归遣志》是重要史料,备受史家关注。作为史料的《归潜志》既有其史源学方面的客观价值,又难免带有撰写者个人的主观认识。研习《归遣志》可知金末各族士人已经以金人自居,形成了统一的政治文化认同,而金代得以在中国文化史上拥有自己的地位也与这一士人群体学术上的交流论辩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8.
金史五则     
金代曾在黄河蒲津渡架设过浮桥;从一条手帕可看出金代淳朴之风;新发现的金代经幢;金代和尚注意环境保护;正隆年号起始时间并无错误。  相似文献   

19.
金代胡里改路 ,是金代管辖东北部边区的行政机构。本文根据有关文献和这地区的出土文物 ,对胡里改路的治所和辖区、居民及其族属等问题 ,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 ,谈谈自己的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20.
金代奴婢问题关系到对金代社会性质的认识,因此,一直以来都备受学术界的关注.在相关研究中一些比较重要的问题值得商榷.一是国有奴婢中的监户仅为"没入官良人",官户在宫中的劳作也只是生产宫中所需薪、炭、冰、烛等物品,奴婢户确实是金代国有奴婢的一个独立户类.二是私有奴婢的占有类型可分为责族占有和女真猛安谋克平民占有两种形式,其主要来源途径是国家配给.三是金代的"二税户"的身份性质已经发生了"奴婢化"的改变,"驱"的身份性质实际上也是奴婢.四是国有奴婢以"户"为存在形武.私有奴婢以"口"为存在形武,所以国家采取的是对前者以"户"计,对后者以"口"计的统计方法.五是金代奴婢生存处境有所改善,具体表现是奴婢的生命权得到了关注,奴婢可以参加科举,奴婢可以和良人通婚,官奴婢可以拥有财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