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揭示了劳动的二重性和由此产生的商品的二重性:各种各样的具体劳动,虽然在质上千差万别,但都是同一人类劳动(抽象劳动)的不同存在形式。具体劳动生产了商品的具有质的特征的使用价值,而抽象劳动形成了商品价值。既然具体劳动是抽象劳动的多种多样的存在形式,那么商品的使用价值也是价值的不同存在形式。(注:价值实体凝结在商品内部。这个实体不能以“纯粹的”形态孤立存在,否则将是形而上学。它必然通过一定的形式存在,这形式只能是使用价值。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相似文献   

2.
取财论道     
1.何谓财 《说文》:“财,人所宝也。从贝才声。”《广雅》:“财,货也。”《玉篇》:“财,谓之食谷也、货也、赂也。”《周礼》:“以九赋敛财贿。”汉郑玄注:“财,泉(钱)谷也。”综上所述,财是物质和货币的总称。物质是客观实在的东西,货币是作为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这二者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彼此相互依存。物质通过货币来体现它的价值,货币只有通过物质的转换才能体现它存在的意义。钱物都是具有意义和价值的。正因为如此,  相似文献   

3.
一十九世纪四十年代,马克思虽然已经基本上区分了“劳动”和“劳动力”问题,但还没有将这一理论最后完成。在1847年出版的《哲学的贫困》中,马克思指出,“劳动”是一种商品,并和其他商品一样,也具有价值或价格。同时,“劳动”商品的价值决定方法,和其他商品也是一样,也应由生产它所必需的劳动时间来决定,它应当包括生产维持工人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劳动时间,也应当包括生产延续工人后代从而保证不间断地供给劳动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劳动时间。马克思写道:“劳动本身就是商品,它是作为商品由生产劳动这种商品所必需的劳动时间来衡量的。而要生产这种劳动商品需要什么呢?需要为了生产维持不断的劳动即供给工人活命和延续后代所必需的物品的劳动时间。”  相似文献   

4.
政治经济学某些理论概念的表述,往往很常见也很常用.但是仔细推敲,不一定很精确,不一定很切合《资本论》的原意.所谓自用产品“没有价值”就是其中一例. 自产自用的这一部分劳动产品,通常作如下的表述:因为它不出卖,不是商品,所以它“不具有价值”或“没有价值”.这样的表述不能说它已经十分精确.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不是  相似文献   

5.
一、逻辑起点范畴的一般特点 所谓确定逻辑起点,也就是要找出多样性统一的基础。概括起来有这么几个特征,首先,它是对象的最简单和最一般的本质规定。其次,它是构成具体研究对象的基本单位,如同动植物机体中的“细胞”一样。再次,它以“胚芽”的形式含着对象整个发展过程中的一切矛盾。例如在马克思的《资本论》中作为逻辑起点的“商品”正是如此。因为商品关系在资本主义的经济关系中是最简单的和最一般的关系,它是构成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单位。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对资产阶级社会说来,劳动产品的商品形式,或者商品的价值形式…  相似文献   

6.
分析商品价值形式的发展,对《资本论》全书来说是具有决定意义的。因为最简单的商品形式“包含着货币形式的全部秘密,因此也就包含着萌芽状态中的劳动产品的一切资产阶级形式的全部秘密。”用列宁的话来说,“这一分析从这个最简单的现象中(从资产阶级社会的这个“细胞”中)揭示出现代社会的一切矛盾(或一切矛盾的胚芽)。”不了解商品价值形式的发展,就不可能了解商品怎样转化为货币及货币怎样转化为资本,也就不可能了解资本的根源和实质以及资本运动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7.
我们知道,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属性。商品的使用价值就是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有用性。例如:粮食可以充饥,布帛可以防寒,艺术品可供欣赏等等。商品的使用价值,是由商品本身的自然属性决定的,“物的有用性使物成为使用价值”(《资本论》第一卷48页)。它是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8.
《学术月刊》1981年第6期发表了韦行、齐杜蘅两同志的《货币是特殊商品吗》一文。该文断言“作为货币商品,它只能是一般商品,而不是特殊商品”;只有“一般商品”才是货币的本质所在和正确定义。对此,本人不敢苟同。下面我谈点自己的看法。韦、齐两同志认为,在扩大的价值形式中,“特殊等价物的‘特殊’同特殊商品的‘特殊’是一样意思”,当价值形式发展为货币形式后,特殊等价物转化为一般等价物,特殊商  相似文献   

9.
《资本论》第一章的标题是“商品”。商品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社会财富的元素形式。“因此,我们的研究就从分析商品开始。”马克思从分析商品开始,首先分析的是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然后分析了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的二重性。”商品中包含的劳动的这种二重性,是首先由我批判  相似文献   

10.
<正> 湖南因为地理、移民、血统、风俗等多方面因素结合,士风民气历来炽烈强悍。翻开湖南地方史志,描写湘人“任性刚直”、“其俗慓悍”的词语比比皆是。甲午战败也并未使强悍的湘人一蹶不振,而是更激发了他们的责任感与自信心。他们抱着“救中国从湖南始”,“吾湘变,则中国变。吾湘存,则中国存”(《湖南时务学堂缘起》,《知新报》)的豪迈气概。揭开了湖南维新运动的序幕。此时,湖南的士风民气也空前的激越高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是关于社会主义经济联系形式的认识史上的一次重大飞跃,不仅为以城市为中心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而且为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提出了具有战略意义的基础范畴。因而我们应当对“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一范畴的丰富内容作深入研究。本文仅就其经济联系形式的属性问题试作探讨。  相似文献   

12.
湖南时务学堂创办于1897年,是湖南近代最早的新式学堂。《湖南时务学堂略志》载:“湖南之有学堂,以此为最早,丁酉、戊戍(897~1898)间,有最高学府之称。”时务学堂既是维新派宣传维新思想的一个重要阵地,又是旧式教育向新式教育转变的一个典型代表,它还是戊戌维新期间全国屈指可数影响较大的几所学校之一。梁启超说:“国中学校之嚆失,此其一也。”时务学  相似文献   

13.
赵紫阳在六届人大一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多数精神产品是以商品形式进行流通的”,而事实也证明,多数精神产品,包括文化产品,一直都是以商品的形式进行流通的。因而,我们应当十分尊重商品经济的一些特有要求,注意增强文化产品的商品意识,使之得以迅速地、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一、典型宣传形式的独特创新2006年3月,由中共湖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蒋建国总策划、湖南宏梦卡通有限公司制作的动画系列片《中国男孩》在全国各大电视台播出,这一看似平常的事情在中国动画史和典型宣传史上却具有特殊的意义,它标志着我国第一部以动画形式反映现实生活中重大典型的先进事迹的动画片正式诞生,也使典型宣传这一传统的宣传品种有了一种崭新的形式。《中国男孩》共12集,每集10分钟,它以“2005感动中国”的典型人物洪战辉的先进事迹为线索,通过对洪战辉成长经历的描述,从生活的不同侧面反映了主人公面对生活逆境而坚韧不拔、自…  相似文献   

15.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个科学的概括,不仅为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而且使我们对社会主义经济本质的认识更进了一步。但是,直至目前为止,经济学界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并不一致,仍存在较大分歧。最近有些同志提出:“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立脚点是商品经济”。对此种阐释,笔者不敢苟同。笔者认为,社会主义经济从本质上来讲,只能是计划经济,而不是商品经济。但它又不是产品形式的计划经济,而是商品形式的计划经济,简称商品计划经济。下面,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6.
读了高凤歧同志《论(资本论)中的从抽象上升到具体)}一文(见《河北学刊》1983年第一期),颇受启发,但对文中提出“做为《资本论》起点的商品,只能是资本主义的商品”的见解,不能苟同。由于弄清楚作为《资本论》理论起点的商品性质这个问题,不但具有方法论的意义,而且直接关系到对《资本论》理论体系的理解。因此,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与高凤歧和其他同志讨论,请教。 我认为作为《资本论》理论起点的商品(即第一卷第一篇所研究的商品),其性质不能是资本主义的商品,这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的分析得到说明: 第一,资本主义商品是具有特殊经济规定性的商品。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曾多次指出资本主义商品是按资本主义方式生产的商品,是包含剩余价值的商品,是资本的产品。这种商品,《资本论》简称之为商品资本或“商品产品”,用符号 W’表示。作为资本主义商品,从逻辑上或历史上讲,只能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结果。马克思说:“资本的直接生产过程,就是资本的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  相似文献   

17.
一、土地物质不是商品,土地资金是商品在讨论城市土地问题时,有的同志提出:城市土地具有价值,具有商品属性,并把土地具有商品属性作为开展地产经营的理论依据。这种观点是否能成立呢,先让我们看一下马克思是如何分析土地问题的。马克思在论述土地范畴时,首先肯定了土地是自然资源或自然物质,而作为自然资源的土地是没有价值的。马克思说:“经济学上所说的土地是指未经人的协助而自然存在的一切劳动对象。”(《资本论》第1卷,第668页)“土地应该理解为各种自然力本身,因而也包括水力等等”(《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8卷(Ⅱ),第388页),“土地,这个无机的自然界  相似文献   

18.
什么是技术商品?技术商品是指作为商品的科学技术成果。科学技术成果一般有两种形式:其一是经过物质生产领域生产的高技术的物质产品,也称“硬件产品”,如各种高精尖技术设备、电脑等;其二是在非物质生产领域里生产的知识产品,也称“软件产品”,如设计、著作等。严格说来,前者不是我们所研究的技术商品的范围。因为硬件产品只不过是高技术密集型的物质产品,它的本质特性与一般商品无二样。本文所研究的技术商品主要是指第二种。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技术商品不经过物质生产领域,并不是说它不可能具有实物形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文艺产品生产应重视社会效果与经济效益。对于这个问题的理论把握和实际运用,直接影响到社会主义文艺产品的生产,关系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一社会主义文艺产品具有商品性这里所说的商品性,是指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文艺产品的价值实现的过程中存在着交换关系,文艺产品以商品形式出现,它除使用价值之外,也具有交换价值。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讲了“物质生产”和“艺术生产”,肯定了艺术也是一种社会生产。那么它就必然有个生产与消费的问题。例如作家创作出作品是文学的生  相似文献   

20.
经济范畴是客观经济关系和经济现象的理论表现。任何一种客观的经济内容在它的生成、发展和衰落过程中,总要采取一定的形式。因而反映客观经济关系的经济范畴在它的生命历程中总要以各种形式来表现自己。马克思在他从事政治经济学研究的生涯中,十分注重分析经济范畴的运动形式。马克思曾赞扬古希腊思想家亚理士多德“最早分析了价值形式”;他批评古典经济学家李嘉图没有深入研究“作为商品的统一体的劳动赖以表现的特殊形式”。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自始至终贯穿着对经济范畴的运动形式的科学分析和深入研究。他说:“研究必须充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