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几年,中国的通货膨胀问题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在通货膨胀的浪潮中,低收入者和固定收入者备受煎熬.通过对可能引发通货膨胀的各种因素展开分析,结果表明货币供给量的大增和成本上涨是诱发通货膨胀的主要因素.治理通货膨胀需要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特别是需要通过相应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加强对总需求和总供给的调整力度,并且在改革和完善汇率形成机制的同时,政府有关部门也要适度地实施好收入紧缩政策.  相似文献   

2.
紧缩货币供应量是治理通货膨胀的应急措施,但已经形成的通货膨胀不可能在紧缩中很快消除;通过调节国民经济运行使国民经济在通货膨胀条件下尽可能得到发展,亦是减缓通货膨胀压力的有效途径,但同样不能从根本上消除通货膨胀。治本的方式是消除通货膨胀的形成因素,包括(1)破除急于求成的经济发展指导思想,牢固树立反通货膨胀的思想;(2)把提高通货技术水平,纠正通货技术偏差作为治理通货膨胀的核心内容;(3)千方百计消除通货膨胀产生的体制因素,这是根治通货膨胀最重要的途径。文章着重从体制方面阐述了根治通货膨胀的具体措施,一是抑制企业要求超量供应货币的强烈扩张冲动,二是消除地方政府对超量供应货币所造成的巨大压力;三是将中央政府从不得不超量供应货币的困境中解脱出来。  相似文献   

3.
<正> 在今明两年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的过程中,要不要进一步实行必要的物价管制,既是当前理论界较为敏感的问题,也是在实践中急待解决的问题.自去年十月份以来,不少地方在抑制通货膨胀的过程中采取了行政性的管制物价的做法,这种做法遭到了经济理论界某些同志的抨击,认为这是旧体制的复归与改革的倒退.理论上的歧议导致实践上的犹豫.因此,究竟如何认识物  相似文献   

4.
2007年下半年以来,我国宏观经济出现了物价上涨过快的情况,不断推进的物价上涨幅度,给我国宏观经济的调控带来很大的难度。从我国高通胀产生的原因分析入手,寻求具体的解决高通货膨胀途径。  相似文献   

5.
值得借鉴的美国治理通货膨胀经验俞可兴美国经济在70年代至80年代初曾经发生严重的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率上升到两位数。这次通货膨胀与经济停滞交织在一起,形成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经济滞胀。在滞帐中,美国政府长期推行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失灵;激起国内经济思想大论战...  相似文献   

6.
1.所谓物价,是指"各种商品价格的平均数",它包括批发价格、另售价格和进出口价格等.还可以按现实价格和指数价格加以区分.不过,通常所指的物价是指批发、另售和指数这三种价格.物价指数被看作综合测定一个国家物价的天平.2.物价上涨的主要原因首先是由于存在着超需求,成本增加也是涨价的原因.前者称为超需求型通货膨胀;后者称为成本暴涨型通货膨胀;而通货论者则把增发通货作为物价上涨的原因,还有人把心理因素视为物价上涨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改革以来,经济增长主体的多元化形成了多元的增长动机,在双重体制下,由于缺乏对多元经济主体行为的有效抑制,必然造成总需求大于总供给,财政收支逆差,货币投放过量,物价持续上涨,从而导致通贷膨胀的发生。本文指出,在预算约束软化、双重体制交替的体制背景下,企业的趋利化增长动机、地方政府的本位利益势必形成对中央财政乃至银行信贷的强烈冲击与挤压,使得中央政府不堪重负而增大货币投放量,这是持久的通货膨胀发生的体制性根源。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通货膨胀的成因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我国通货膨胀压力陡升,2007年3月以来,受一系列因素影响,我国物价水平在世界性危机之后持续攀升,处于高位。CPI在2008年2月同比上涨8.7%之后开始下降,在2011年7月又迎来了6.5%的涨幅,通货膨胀已经成为备受我国百姓和经济学界关注的话题。中国本轮通胀的成因是多方面因素交织在一起,按通货膨胀的成因分析,供求混合推进型通货膨胀是本轮通货膨胀最主要的成因,同时,按其他标准划分外生性通货膨胀特征明显,国际因素传递成为我国当前通货膨胀的重要推手。治理本轮通货膨胀需要采取相应的政策和措施,特别是在需求政策、供给政策和结构政策方面要加大力度,在严格控制货币供应量的基础上,切实提高农业的基础性地位,严格把关投资项目、优化投资结构,克服各级政府对GDP的片面追求,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9.
一九九五年中国:如何治理通货膨胀杨建文,汤静波通货膨胀是当前影响中国经济健康发展的突出问题之一。由于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这一轮通货膨胀既不是"需求拉动型",也不是"成本推动型",它是特定条件下经济发展、经济结构、经济体制综合作用的产物。因此,治理的重...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西方观察家们认为,苏联经济是"防通货膨胀"的,事实上并非如此.尽管官方的零售物价指数显示出不寻常的稳定,但大部分研究苏联经济的学者都认为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价格一直存在着普遍上涨的趋势.由于缺乏数据资料,增长率只能估计,而这种估计,比较而言,容易产生表面上低于七十年代大多数西方国家的数字.现在,相当广泛的一致看法是,苏联型经济对于通货膨胀并无免疫性,虽然它的性质和作用同市场经济是有  相似文献   

11.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抑制通货膨胀张永丽我国学术界对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及其治理措施的认识,尚不一致,存在着较大差异。下面谈点我的认识。一、我国近期通货膨胀的成因通货膨胀是由于货币供应过多,超过流通对货币的客观需求量而引起的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现象。改革开放以...  相似文献   

12.
我国通货膨胀的特殊生成机理及治理对策张宗斌“发展才是硬道理”.然而在我国每逢经济高速增长.就出现了高通货膨胀率.因而要抑制通货膨胀.就不得不降低经济增长速度,这也是我国历次宏观调控的着力点之所在。它忽视了我国通货膨胀的油在生成机理,使我国治理通货膨胀...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建国后三次具有代表性的通货膨胀进行了分析,说明较高的通货膨胀率不利于经济增长。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必须通过改革,健全货币流通的调节机制,保持物价总水平的稳定,为经济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14.
从治理通货膨胀看金融体制改革的三大任务李学冰,王军从1992年起,我国经济进入了超高速发展的“快车道”,1992年的经济增长速度大大突破了原计划80%的目标,达到了12%左右。进人1993年以后,这种经济迅猛发展的势头有增无减。与此同时,以往历次经济...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经济中通货膨胀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对通货膨胀的传统定义的修正 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中“通货膨胀”的传统定义是:如果纸币发行量超过了商品流通 中实际需要的金属货币量,纸币就会贬值,物价就会上涨,这种现象称为通货膨胀。这 个定义的问题是:在纸币与黄金完全脱离关系的现代社会经济中,商品流通中“实际需 要的金属货币量”是一个毫无意义的概念。既然如此,纸币发行量也就失去了客观依 据,也就谈不到一个时期纸币发行量究竟是不是超过了那个“实际需要的金属货币量”。 假如黄金和白银以自然物形态在商品流通中直接作为货币出现,或者在纸币发行的 条件下单位纸币只作为某一…  相似文献   

16.
所谓通货膨胀螺旋是指通货膨胀产生或推动通货膨胀,并形成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螺旋式上升的现象。通胀螺旋主要有货币供应超量型、成本推动型、利润推进型、结构失衡型等类型,当今中国的通胀螺旋是上述诸种类型通胀螺旋的综合体与混合物,亦称混合型通胀螺旋,其形成基础是追求数量扩张的传统经济增长与发展方式。必须依据通胀螺旋类型及其形成机理进行有针对性的综合治理。目前中国综合治理总体方略应是:控货币、降成本、逐正利、涨工资、防"外输"、扩内需、调结构、转方式、抓改革、促发展。  相似文献   

17.
孟加拉国、印度、巴基斯坦和斯里兰卡是 4个南亚国家 ,本文试图去考察这些国家的通货膨胀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南亚国家 ,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之间密切的相互联系是显而易见的。对于经济增长来说 ,适度的通货膨胀是有利的 ,然而 ,高速经济增长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加剧通货膨胀。因此 ,上述国家将处于两难境地。在理论研究和经验研究领域 ,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仍然是一个极具争议的话题。这场争论起源于 2 0世纪 5 0年代 ,并在结构主义者与货币主义者 (monetarists)之间引发了一场旷日持久的论战。结构主义者认为 ,…  相似文献   

18.
张晖 《唐都学刊》2002,18(4):40-43
在遭到八国联军致命打击后 ,清王朝为挽救其统治危机 ,被迫下诏实行新政。清末新政在经济方面的举措与戊戌变法时期相比已有所突破 ,但由于国库空虚 ,财力困绌 ,实施新政所需费用捉襟见肘 ,清廷在增加赋税未能奏效的情况下 ,采用了滥发货币的政策 ,结果引发了日益严重的通货膨胀 ,导致清王朝阶级矛盾更为尖锐 ,社会危机更加恶化 ,从而加速了清王朝的覆灭。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认为,新增投资的边际推进和存量的表减重组是产业结构转换的两种基本型式。它们决定于国民经济运行中的“两极约束”,即资源结构约束和需求结构约束状态。传统工业的过度膨胀→各类资源产品的持续性短缺和瓶颈制约状态→各产业部门平均资源耗费成本上升→各类产品价格因需求拉动和成本推进的双重作用而趋于普遍上涨→政府增发货币、企业膨胀信贷以扩大投资规模→资源消耗型产业进一步过度膨胀,资源更呈短缺,这是我国目前引发通货膨胀的“第一个恶性循环圈”;而物价上涨→大多数居民实际收入下降→政府被迫增加财政补贴,企业名义工资、奖金与物价轮番上涨,这又形成通胀的“第二个恶性循环圈”。克服上述混合型通货膨胀的根本出路就是存量衰减重组型产业结构转换。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和外向型经济发展,外资流入的宏观效应已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试图通过探讨外资流入与通货膨胀的关系,提出既有效地利用外资,又有利于国民经济稳定发展的策略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