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职业精神在企业招聘中的砝码有多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在乎员工是否具备职业精神吗?企业在招聘、选拔员工时会将职业精神放在什么位置上?  相似文献   

2.
李黄珍 《职业》2008,(5):16-17
在当今的劳动力市场上,员工会更加注重自身的劳动权益的维护,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和设计也会慢慢有更多更清晰的认识,工资不再是员工愿意长期留在企业专心工作的唯一因素。那么企业该用什么来吸引员工呢?企业薪酬体制该如何调整和设计?薪酬的保留和激励功能如何才能保证实现?《职业》杂志记者采访了中央财经大学商学院的朱飞博士,让我们听听专家的分析与见解。  相似文献   

3.
当今职场竞争十分激烈,员工面临着个人利益、职业长远计划和企业忠诚等多重权衡与选择,越来越倾向于改变职业以求得实现职业目标的机会。而雇员的高流动性无疑会增加企业选拔、培训、保险等一系列人力成本支出,并可能对员工绩效和企业忠诚度等造成损害。因此,了解员工是否愿意稳定地从事现有职业对企业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美国心理学家Holland通过对职业人格和工作环境的研究,编制了职业态度与策略量表(CASI),该量表是区分稳定职业的从业者和寻求职业变换的从业者的重要测量工具,为企业甄别稳定一的职业从业者和预测员工的职业动向提供了有力的帮助。  相似文献   

4.
唐丽华 《职业》2008,(4):17-17
为什么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国家还会出现人才短缺的现象?该如何应对这种窘境?吸引和保留人才的诀窍是什么?什么才是中国企业和员工的共同出路?带着这些问题,本刊特邀记者采访了万宝盛华人力资源公司总经理吴若萱女士,她认为,切实了解中国员工是在华外资企业决胜中国市场的关键,而切实了解自己,则是国内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5.
李黄珍 《职业》2008,(4):15-15
哪种招聘渠道最适合企业?为什么每次千辛万苦地从应聘者中选拔出的合格者连试用期都没通过就被淘汰掉?简历如山堆,为什么有效简历甚少?如何选聘和任用职业经理人?企业为什么招聘不到合适的员工……诸如此类的招聘问题一直以来都在困扰着企业管理者以及HR工作者。  相似文献   

6.
西方国家企业社会工作大发展是在企业社会责任制度已健全的背景下进行的,企业社会工作重点是EAP(员工援助计划),着重解决员工精神健康问题,如酗酒、吸毒、工作责任心不强等。而我国引进企业社会工作时,企业社会责任还不健全,社工入驻企业后,遇到的不仅仅是员工精神层面的问题,还会遇到许多有关员工工资、劳动时间与福利待遇等涉及劳资关系的问题,此时社工应当怎样对待?社工是否可以回避这些问题,转而解决诸如员工关系、恋爱与婚姻等问题呢?  相似文献   

7.
《职业》2012,(1):41-44
“用工荒,一工难求”已经成为全国所关注的社会问题。当薪酬的高低不再是决定人才是否留在企业的核心因素时,什么才是企业留住人才的关键?《职业》杂志和众多人力资源专家齐聚第六届中国雇主品牌论坛,分析雇主品牌建设的理念和思路,为企业应对创造雇主品牌道路上的新挑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李丽 《职业时空》2005,(11):18-19
在许多人眼里,企业秘书仍是一种既让人熟悉又不被人了解的职业。秘书的辅助和参谋作用在该职业特征中最具代表性。优秀的秘书会使人想到干练、精明、繁忙的处事作风.待人接物彬彬有礼的仪态.胸有成竹的自信。总之.秘书这个词会让许多正准备从事这个职业的人有太多的想象。然而,企业秘书如何才能做好工作?企业需要秘书学什么?是秘书的本科文凭、  相似文献   

9.
骆潇 《职业》2008,(3):10-11
20岁,我的职业方向在哪里?30岁,我的职业空间在哪里?40岁,我的职业激情在哪里?……在《职业》杂志与智联招聘进行的《职场女性20’30’40’》调查中,大多数女性都认为年龄对她们职业发展的影响远远大于男性,更有不少人谈年龄而色变。但如同四季风景各有动人之处,在戴洁女士的职业规划理念中,  相似文献   

10.
李晓萌 《职业》2023,(10):36-38
通过职业素养课程教学,探索“1引2论3动4提”的渐进式职业素养教学模式,使学生具备从事实际工作的精神、态度、思维、行为、情感、语言等职业特质,缩短学生与企业岗位实际要求的距离,达到学生与企业之间的有效对接和融合,从而最大限度地助力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使学生从社会人转变为职业人。  相似文献   

11.
张辉 《职业》2015,(7):52-54
职业素质是指从业者在一定生理和心理条件基础上,通过教育培训、职业实践、自我修炼等途径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职业活动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基本品质。随着现代职场观念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员工职业素质,他们认为职业素质是保证个人能够长期、持续发展的重要素质。学生是否具备用人单位需要的职业素质,决定了学生能否顺利就业并在相应的岗位上有所发展。因此,各中职学校都在倡导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职  相似文献   

12.
江婷 《职业时空》2005,(18):66-67
在企业中,管理者最为关注的是员工是否忠诚于企业,而很少会考虑员工为什么不忠诚于企业以及企业是否忠诚于员工的问题。国外有学者进行研究发现,企业忠诚远比员工忠诚重要,甚至可以说企业忠诚在某种程度上是员工忠诚的基础。《成功之路》一书的作者罗伯特指出:“生产率这件事,并不在于日本人有什么奥秘,而纯粹是在于人们的忠诚心,在于他们经过成效显著的训练而产生的献身精神,他们个人对公司的认同感”。那么企业到底用什么来赢得员工的忠诚?常言道:“己所不欲,勿施予人”。企业不能一面要求员工对己忠诚,一面又做出损害员工利益的事情。事实上,企业只有“以心换心”,用企业对员工的忠诚来赢得员工对企业的忠诚。换句话说,企业管理者在要求员工忠诚时,必须首先忠诚于员工,为员  相似文献   

13.
湛蓝 《公关世界》2010,(8):68-69
在现在瞬息万变的社会,企业的危机好比“飞来之祸”,随时随地都可能暗藏着,危机公关也正因此显得尤其重要。然而,当我们从职场的角度出发,把企业作为个人来看待,个人在职业发展道路上也难免遭遇这样那样的危机,我们是否也该来场职场上的危机公关呢?  相似文献   

14.
孙伶辉  高乃明 《职业》2014,(4):32-33
所谓Y代人,一般是指20世纪80年代初出生的一代人,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新生代。新生代员工的成长过程是怎样的?他们对职业有哪些诉求?什么样的职业发展机会可以吸引新生代?在CHINA HRKEY创智中国主办的2013中国人力资本管理峰会上,来自强生集团的高级人力资源总监Cathy女士就“Y代人的价值观与激励管理策略”的话题与大家做了精彩分享。  相似文献   

15.
李黄珍 《职业》2013,(16):21-21
新生代员工由于经验少、年龄小,往往在企业中从事基层和一线工作。基层劳动者在职业发展过程中的诉求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性别、年龄、学历等因素对其职业发展诉求有哪些相关性影响?  相似文献   

16.
节约招聘成本、比新人更熟悉企业文化和公司业务,不用额外支付培训经费、为企业带来更多的新经验,比新员工更客易提前进入工作状态。相比新员工,离职员工无疑具备这些优势。俗话说“好马不吃回头草”,暗含“回头草”难吃之意,那么,哪些公司不会拒绝“回头草”呢?  相似文献   

17.
陈勇 《职业》2011,(10):40-41
职业选择:营销是什么? 从MBA课程的定义来看,营销可以简单分成两个部分:战略、战术。所谓战略就是企业自身拥有品牌策略架构,将所从事的行业给消费者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用一个战略推广出去,有了这样的战略之后,就是战术的手段。  相似文献   

18.
杨挺伟  李黄珍 《职业》2008,(12):10-11
2008年大事件层出不穷,奥运会成功举办、地震频发、金融动荡、地产拐点,很多传统的优势行业和职业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以往的热门职业是否还一如既往地热?又有哪些职业被打入职场冷宫?《职业》杂志邀请职业顾问重磅推出九大热门职业和六大冷门职业。  相似文献   

19.
李黄珍  文艺  李莉萍 《职业》2011,(13):22-23
●全心投入工作,一定会得到比涨薪更意想不到的收获●工作是人生的一部分,用做人的标准来衡量工作,以人生的方向为薪途发展树立指导标杆,就不会迷茫●理性对待薪酬不公,保持职业精神,你的付出和努力一定不会白费薪酬是你的什么?工作的驱动力?跳槽的原因所在?职业幸福感的源泉?  相似文献   

20.
徐春 《职业》2023,(10):50-53
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是各行业从业者必须具备的能力和素质,也是各行各业对人才提出的具体要求。在我国职业教育体系中,技工院校从规模上已经占据很大的比例,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培养了大量的技能人才,以满足各个行业发展对技能人才的需求。但是,技工院校培养的技能人才的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与企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仍旧存在一定的差距。鉴于此,技工院校要创新教学模式,将职业技能、职业精神作为理论和实践教学的核心要素。本文在分析职业技能提升与职业精神培养融合重要性的基础上,重点探究技工院校职业技能提升与职业精神培养的融合策略,以期为技工院校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