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任鸿隽科学教育思想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鸿隽的科学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主张扩大科学教育的领域,将科学与各项事业相结合并促其进步;将科学方法应用在教育上;注重科学的精神与智能训练.  相似文献   

2.
朱华 《兰州学刊》2008,(6):127-131
任鸿隽是我国近代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在近代中国的社会转型中,他以中国知识界卓越前驱的敏锐目光,对中国教育发展提出了诸多独到的见解。任鸿隽在科学教育上的筚路蓝缕之功为世人所公认,他对科学教育思想的独特阐释与实践,以及在科学教育实践上提出的科学与人文并重的理念,不仅在近代中国教育界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为当今中国科学教育改革提供了极为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3.
归纳法作为一种科学方法,它既是科学发现的方法,也是科学论证的方法。因此,它既是科学发现逻辑所探讨的,也是科学检验逻辑所探讨的。但是,我们的重点是讨论归纳法在科学检验中的作用,即探讨归纳确证法。  相似文献   

4.
一般认为,中国现代的科学观念是和传统价值观相冲突的,有的学者则强调中国现代科学与"汉学"或"考据学"的继承关系.任鸿隽的事例表明,"宋学"对于中国现代科学观念的影响不容忽视.早年受到的士大夫训练一方面为他提供了批评"传统"的武器,另一方面也使其常以"明道"的心态理解作为"科学精神"的"求真".任氏宣称科学的本质不在"物质"而在"方法",根本还在"精神",努力把科学向更为超越也更为通达的方向提升;同时又强调科学不过是"常识训练",离不开"日用事物之间",这都使得他笔下的科学更近乎"道".  相似文献   

5.
共变法是近代科学归纳法的重要成就和基本类型之一,它先后经由培根、密尔以及涂尔干等人创立和发展而成.共变法有助于研究者通过考察某些现象同时存在、同时变化的状况,检验并确立诸现象之间的因果联系,以期最终发现影响事物发生、发展的内在规则.作为唯一一种可用于史学研究的科学归纳法,共变法对于当代史学的科学化具有极为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哲学史上一些代表人物对归纳法在科学研究活动中的作用的看法入手,在立足科学史和逻辑的基础上,明确指出:归纳法既没有资格充当科学发现方法或准则,也没有资格充当科学证明的方法或准则.  相似文献   

7.
江宏春 《阴山学刊》2012,(3):112-117
归纳法是科学哲学探讨的重要问题,围绕着这一问题的争议至今未休,惠威尔和密尔这两位著名科学哲学家的争论是其中的重要一页。他们对归纳的定义、归纳的功能、归纳的机制、假说与归纳关系都有着不同的看法,并影响着后来归纳法的发展。了解二人的争论,有助于加深对归纳法及其发展路径的理解。  相似文献   

8.
如果说现代中国的科学派确实存在“科学主义”倾向的话,他们的“科学主义”倾向一开始就在自我消解着。对科学精神层面的关注,不仅是为了单纯地启蒙,更重要的是,要在中国建构现代科学体系。此一现实目标影响着他们对科学精神的张扬,求取科学之本,其话语指向,主要针对的是正在或将要从事科学研究的青年。而从任鸿隽对“科学”的理解看,科学的有限性是其基本理念,之所以倡言“科学方法万能”,既是为了维护科学的合法性,也是一种发展中国科学事业的宣传手段。  相似文献   

9.
波普对科学理性的贡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卡尔·波普 (Karl· Popper 1 90 4— 1 994)是批判理性主义科学哲学的主要代表 ,当代著名的科学哲学家。其科学哲学的中心问题就是探讨科学知识如何增长的问题。在他看来 ,任何理论都是一种“假设”或“猜测”,并且在“反驳”中得到进步。为此 ,他反对归纳法和经验证实原则 ,提出了反归纳法、证伪原则和“猜测与反驳”的知识增长模式。他的科学方法论弥补了逻辑经验主义的某些不足 ,如把科学知识当成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 ;但其机械性和脱离科学常规的倾向又为历史主义学派所批判  相似文献   

10.
自从弗兰西斯·培根推崇归纳法,把归纳作为唯一科学的方法后,大部分科学家接受了培根的观点,认为科学要取得进展,只有在大量经验材料的基础上,用归纳的方法整理材料,然后得出可靠的结论。他们普遍认为亚里士多德的演绎逻辑是证明的方法,而培根的归纳逻辑是发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总体性方法是马克思考察人的科学范式,它集中表现在从现实的实践和现实的社会关系出发,把人的本质、存在和发展当作整体来研究。马克思基于对劳动和社会关系的总体理解,达到对人的本质的总体把握,认为人的本质是人的类本质和现实本质的统一;从实践过程中的自然与社会的关系中揭示了人是自然存在物、实践存在物和社会存在物的统一;从结构总体和过程总体两个方面对人的发展进行考察,指出人的解放是人的发展的重要方面或阶段,人的发展过程包含了阶段性和可持续发展性等丰富的内容。在马克思总体性方法视阈下,现实的人不是片面的人或单向度的人,而是完整的人或总体的人。  相似文献   

12.
郭潇  张兴亮 《河北学刊》2007,27(1):223-226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核心,它的提出是以深刻的事实判断为基础的。本文认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以人为本提出的实践起点;现代化建设中的人本代价是以人为本提出的历史依据;社会发展规律的人本向度是以人为本提出的科学依据;社会主义本质是以人为本提出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3.
列宁世界历史理论的建构集中在两个时段:一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列宁创立了帝国主义理论,提出了一国胜利论等新学说、新观点,在继承前人思想的同时构筑了具有时代特色的世界历史理论。十月革命胜利后的七年是第二个时段,列宁进一步阐发了世界历史时代人类历史运动的规律和特点,重点探讨了全球化背景下如何展开社会主义建设等问题,进一步为马克思主义的世界历史理论增添了新内容。列宁世界历史理论的现实意义在于:一方面,各个国家特别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应当具有世界历史眼光,在积极参与全球化进程的过程中努力实现本国的发展目标;另一方面,各个国家在参与全球化的过程中必须坚持自身发展道路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思想是逐步发展和完善的。经历了“人是人的最高本质”“劳动是人的最高本质”到“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最终形成关于人的本质的科学理论即从实践出发解读人的本质。这是马克思对以往人本观的重大创新。  相似文献   

15.
文化不论就其外部表现形态还是就其实质上看,都具有复杂多元的性质。在不同形态、不同性质的文化之间,是有着优与劣、先进与落后之分的。衡量文化的优与劣、先进与落后的标准和尺度在于它的科学性、合理性。一种文化是否先进,首先要看它是否有利于先进的生产方式与交换方式的生成,是否能促进先进的生产方式与交换方式的发展;其次要看它所蕴涵的价值诉求是否有利于人类种族的保存与促进种族的进化,是否有利于人类整体文明的提升,是否能促进人类整体的自由度的增强。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交流与文化融合的过程中,对于各个不同的国家与民族来说,保持一种健康的民族文化的自信心与自觉性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对各种不同文化的性质、特点的认识达到一种理性自觉的状态,才能在文化交流、对话、碰撞、竞争的过程中做到既不自傲也不自卑、既不骄横也不盲从、扬优去劣、取长补短,达到文化整合与融合,实现相互促进与共同进步。  相似文献   

16.
学报作为一种文字传播媒体,传递当代最新的科学信息,并以其丰富而深刻的内涵显示着科研实力。学报是一种特殊的文化产品,学术创新是学报的本质属性。学报的本质属性主要体现在学识的前沿性、产品的公益性、内涵的深刻性和思维的探索性。探讨学报的本质属性有利于学报的发展与壮大。  相似文献   

17.
曹晖 《北方论丛》2002,(2):58-60
科学哲学家马赫所阐发的思维经济原理,提出了思维经济性是科学所遵循的原则.而同样,经济性和简单性也是美所遵循的原则.因为(1)经济性是衡量美的一项重要标准;(2)经济性是人类审美的一种趋向;(3)经济性是科学美学的基本特征.无论艺术还是自然科学,都是沿着和谐而简单的轨道向前发展的.简洁,精炼、探求本质和内涵是艺术与科学共同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18.
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基本价值向度,是以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思想为理论基石的。以人为本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项基本原则,唯物史观中包含有丰富的人本思想。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坚持和实践科学的发展观,就要全面理解以人为本的含义。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终极目标是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促进并最终实现人自由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强调社会发展要实现以人为中心,发展的本质就是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时代精神是反映并推动生产社会化和社会平等化的文明意识。社会民主主义将自由、公正、互助作为其时代精神的基本价值内核,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借鉴意义,但它违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并没有根本否定资本主义制度,在本质上是改良的资本主义。  相似文献   

20.
刘冠军 《文史哲》2002,46(1):162-164
从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角度看,科技价值的源泉是科技劳动。理论科技成果的价值转移为人类提供了一个“科学价值库”,它是所有从事基础性研究的科学人员高级复杂劳动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总和。科学价值库中的价值是由基础性研究人员的劳动所创造的,并通过历代基础性研究工作的不断进行而得到累加,其价值的转移是借助于技术成果这一中介来完成的,并通过技术成果并入社会生产过程,最终在社会经济系统中得到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