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全民大中型企业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主体力量,能否搞好直接关系着改革的成败和社会主义的兴衰。1984年以来的改革和探索,取得了重大进展。但从总体上说还没有完全从计划产品经济的旧体制转到有计划商品经济的新体制,还没有最后找到搞好全民大中型企业的有效途径。文章认为,应继续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实现体制创新和新旧模式的转换。这种新模式应该是,以健全的金融市场为先导,以集团股份制为基础,由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的运行机制所构成的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体制模式。  相似文献   

2.
世界低生育率国家生育率下降模式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认为,世界人口的生育率水平总体呈下降趋势。生育率的下降具有三种模式:一是靠发展推进的“自发型”模式;二是靠各种控制机制推进的“约束型”模式;三是发展和各种控制机制合力推进的“混合型”模式。较发达国家属于前一种模式,后两种模式主要发生在发展中国家。文章指出,/v四年龄结构老化是低生育率国家共同面临的问题,但具体情况不同:较发达国家生育率一直就很低,人口老化过程缓慢;而发展中国家如东亚地区生育率下降迅速,是在社会经济尚欠发达、缺乏物质准备的情况下,迎来人口老化的严峻形势的,适龄劳动力短缺以及老年社会保障等问题迫切需要解决。  相似文献   

3.
文章认为,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消费者需求的深刻变化决定了零售企业形象营销的必要性。零售企业的形象营销是相对于商品营销而言的,是零售战略组合的进一步完善与发展。形象营销是一种创造性营销,其对形象差异的高度重视和着力培养极大地丰富了零售企业市场竞争的内容和形式,适应现代社会标准化生产特点,符合消费者“感性消费”模式。形象营销开创了现代零售企业营销新局面。  相似文献   

4.
议行合一与三权分立:中美体制比较的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议行合一体制与三权分立体制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管理模式。中美两国体制在法律地位、产生渠道、授权方式和活动方式与功能体现上都存在着差别。差别的原因在于不同的制度与理论渊源。议行合一体制与巴黎公社制、苏维埃制等有关,理论基础是人民主权学说和民主集中制学说;三权分立体制与北美殖民地实践相违,主要是由于人们对自由与专制的理解,对人性的认识以及独特的政府观。两国体制的文化意义是各自不同的扬善与抑恶的政治观念。文章认为,一国的历史—文化—社会与一国的体制相适应,随着社会变迁,体制需要修正、补充与完善。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转轨导致了企业行为转轨,在转轨过程中出现了新旧两种体制并存的双重体制和企业新旧两种行为并存的双重行为,双重经济体制与企业双重行为的关系是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急待解决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一、经济体制与企业行为规范传统经济体制是建立在自然经济基础上带有军事共产主义色彩的产品经济体制。企业只是单纯做为一个生产技术组织而存在。而在现代化商品经济条件下,这显然与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相矛盾了。经济学家于光远认为,‘一个经济单位要成为企业必须具备其  相似文献   

6.
<正>变法,是一场深刻的社会改革。中国历史上发生过多次变法,其中最有名的为商鞅变法、王安石变法和戊戌变法等。历次变法之所以必要,是当时的社会基础乃至上层建筑都出现了严重问题,社会积累了许多矛盾,国家衰弱不堪,不变法社会就不能发展;而社会上各种问题的出现,归结到底是体制问题,所以,变法说到底就是变革体制。历史实践表明:任何一场变法要取得成功,必须改革体制,只要体制不变革,任何变法都不可能成功。与此同时,变法成功还要解决一个依靠谁、团结谁的问题,也就是说,谁  相似文献   

7.
关于历史发展动力问题的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发展的动力是什么?这是目前史学界正在热烈讨论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从目前讨论的情况看,尽管众说纷纭,但归纳起来,基本上是四种意见,即(一)认为历史上各种意志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合力”是历史发展的动力;(二)认为在阶级社会里,阶级斗争是历史发展的动力;(三)认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四)认为生产力的发展才是历史发展的最终动力。应当说,上述意  相似文献   

8.
孙晓鲁 《社科纵横》2002,17(1):50-51
加入WTO将对我国社会经济各个方面带来巨大影响 ,我国企业如何适应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成为每个企业都关心的问题。在企业管理中占据重要位置的财务管理应如何调整 ,变革以适应这一形势是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一、财务环境分析与思考我国财务管理的现状环境从企业外部环境看 ,有以下几个因素决定了企业的财务状况无法得到稳定的改善和提高 :1.没有明晰化的经济政策和经济体制。改革开放以来 ,国家对企业的各种政策和措施大多在放权和减税上 ,结果是因没有从根本上考虑企业的改革方向造成了行政干预多而经济调控少的现状。在体制上没有形成…  相似文献   

9.
启动经济首先面临的是对宏观经济形势判断的正确与否。文章认为,目前我国宏现经济的主要矛盾是社会总需求的压抑,或者说是有效需求不足。通过对消费者需求、生产性需求和政府需求的分类考察表明,社会有效需求不足,一方面是由治理整顿和经济紧缩引起的,另一方面是由经济体制和价格体制中的固有矛盾引起的。文章指出,从长远看,解决社会有效需求不足问题的着眼点应放在对具有巨大潜在需求的农村市场的开拓和挖掘上,并对此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0.
<正>我国当前所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主要目的是为了消除传统经济体制的弊端,完善社会主义经济的运行机制,增强企业的活力。但经济体制改革取得的成果,有不少被不适应的行政体制给扼杀了或吞噬了。我国已经到了不大刀阔斧地改革行政体制,经济就无法高速发展的地步。经济体制改革与行政体制改革是一种什么关系?我国行政体制到底存在哪些阻碍经济发展的弊病?许多不易解决的严重社会问题究竟是经济体制造成的还是行政体制造成的?这些都需要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认为,乡镇工业化模式是对乡镇工业化发展过程中一些基本经济现象和经济运行规则的概括。中国现存的乡镇工业化模式有苏南模式、温州模式、两江模式。文中从社会历史环境和潜在工业资源,生产要素组合的特点,所有制结构和分配结构,经营方式,产业结构,企业规模,产品销售市场,社会代价等方面对这三种模式作比较分析,并就其共性作整体评价。  相似文献   

12.
由原有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有一系列问题需要认真研究解决。因此,一些专家学者倡导建立一门“过渡学”,来研究原有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一系列问题。本文拟就市场经济的模式确定、市场经济的过渡成本、市场经济的企业改革这三个重要的问题作简要阐述。一、模式确定论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确定什么样的目标模式,是关系整个社会主  相似文献   

13.
把股份制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被许多文章所肯定,并在某些地方进行了试点。但我认为在社会主义经济原则下,推行股份制是行不通的。目前有的地方推行股份制是为了集资的需要。改革给地方、企业以相对独立的自主权,投资决策不象传统集中体制时那样只能由中央做出。但由于投资项目仍然由行政决定(不过是地方行政),决策者仍然不承担投资决策的风险。因此,科尔奈所说的投资饥渴症在改革后的体制里似乎表现得更为强烈,通过股份制集资也就成为某些地方的一种尝试。与此同时,改革后的企业与个人的收入分配存在着较大的差距,部分企业因利润留成使他们拥有部分自有资金。改革过程中小部分先富起  相似文献   

14.
企业社会工作是将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延伸至企业领域的一种管理方式,其在中国企业中的可行发展模式有员工服务模式、顾客服务模式及社区社会责任模式等。企业社会工作的各种服务模式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及适用的条件,如何根据企业的特点和企业员工的问题类型选择合适的介入模式是一项值得我们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企业社会工作是将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延伸至企业领域的一种管理方式,其在中国企业中的可行发展模式有员工服务模式、顾客服务模式及社区社会责任模式等。企业社会工作的各种服务模式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及适用的条件,如何根据企业的特点和企业员工的问题类型选择合适的介入模式是一项值得我们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认为,历史进化论是孙中山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一个重要理论根据,是他阐述人类历史发展的一种进步的观点。文章从四个方面,展开了作者对孙中山的历史进化观的见解。文章认为:孙中山关于人类社会历史的进化是“后来居上”的思想,是他的历史进化论的核心。孙中山用“民生”来解释社会发展的契因,是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基本一致的。孙中山关于物质文明和心性文明“相待”社会才能进步的观点,反映出孙中山历史进化观的辩证思想。孙中山把“先知先觉”、“后知后觉”和“不知不觉”看成是一个统一体的三个部分,他对工农群众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在生产与革命中的作用问题的评价,是与历史唯物主义思想吻合的。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认为,在研究商品经济与道德进步关系时,首先要在方法论问题上进行探讨。文章提出:对人的主体活动及其结果发生何种影响,是判断道德进步状态的标准;商品经济对道德发展虽然具有双重作用,但是与原始经济和自然经济相比,其主导方面却能在整体上使人的包括道德活动在内的全部主体活动及其结果上升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梯,因而商品经济与社会道德进步是同步的。与此相应,由于经济与道德之间的双向效应,也使商品经济的发展深受社会道德进步状况的制约。对学术界存在的认为商品经济与道德演化是二律背反的几种观点,本文也作了一些辨析。  相似文献   

18.
全民所有制范畴的历史考察和矛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对全民所有制范畴的历史考察中可以发现,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未来社会的所有制构想不是全民所有制,而且他们的理论作为一种粗线条的轮廓设计,只具有指明历史发展趋势的意义,不具有现实所有制模式的意义.全民所有制范畴作为一种具体的经济模式和“规范”的经济学语言,是从斯大林时期开始并逐步扩散的。现实中的全民所有制经济处在一系列内在矛盾和外在矛盾的困扰之中:所有权名义上的无差异性与事实上的有差异性的矛盾;所有权与代理权之间的矛盾;全民所有制企业职工主人地位名义上和实际上的矛盾;非全民所有制企业劳动者作为所有者身份重叠的矛盾;全民所有制与市场经济之间的矛盾。全民所有制范畴作为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的理论基础,其缺陷是一种先天性的内在缺陷,出路是用国家所有制代替全民所有制。  相似文献   

19.
蒋永萍 《浙江学刊》2007,(2):207-211
本文认为,市场条件下就业性别歧视的产生并非空穴来风,既与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的性别分工模式紧密相关,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相关经济政策对这种分工模式有意无意的强化与认可。通过对历史和国际经验的反思与评析,本文提出,解决劳动力市场的性别不平等,必须充分发挥国家在纠正市场失灵,建立并组织妇女就业社会干预机制中的作用,强化相关政策的关联与协同性,重建并完善促进妇女就业的社会支持体系。  相似文献   

20.
如何进一步完善财政预算体制改革的问题,成为近年来财经理论界广泛探讨的一个异常热门的话题,各种改革方案纷纷见诸报端,不胜枚举。其基本倾向性意见是:分税分级财政是我国财政预算体制改革的理想目标模式。我认为,分税分级财政的设想固然可贵,但是,马上付诸实施,未免操之过急。因为这个目标模式的理论色彩和外围色彩比较浓厚,目前在我们国家看来,尚不具备,至少是不完全具备实施这种目标模式的政治、经济以及其他各种社会条件。目前迫切需要一个由此及彼的过渡方案,我认为,应采取财政包干体制。因此,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