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是政治经济学的核心与基石,是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础,也是揭示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和资本主义经济运行规律以及掌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随着历史的推进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纵深发展,马克思在阐述劳动价值理论时所考察和分析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依据实际情况,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进行系统的研究和学习,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劳工研究已经开始关注以科技公司的产品经理、程序员为代表的科技劳工群体。本文重新审视了传统劳工研究的理论框架,回顾了劳动过程理论与规范性控制理论对劳动控制问题的主要分析思路,厘清了二者在冲突的基础、斗争的场域与方式等方面的基本差异,分析了两种理论传统对于理解科技劳工研究中组织结构与文化的变迁、劳动力市场的分层、社会/技术二分的职业分工等现象的启发。技术与劳动过程的辩证互动关系和劳工主体性仍然是科技劳工研究的两个核心议题。  相似文献   

3.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劳工运动:现象、问题与理论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经济全球化对劳动过程、劳动体制、劳工权益以及劳工运动都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血汗工厂的重现集中体现了全球劳工面临的苦境。90年代以来的“反血汗工厂公司行为守则运动”作为关注劳工问题的新社会运动,代表着全球化背景下劳工维权和劳工赋权的第三条道路。本文将以过去10多年该运动在美国的发展过程为分析对象,探讨以下三个问题。首先,借助卡尔·波拉尼(KarlPolanyi)关于“市场—社会”间“双向运动”的理论透镜,对“反血汗工厂公司行为守则运动”中多元化的行动者及其行动进行分析;其次,结合相关的社会运动和劳工运动理论,剖析该运动不同于传统劳工运动的特质;最后,以推进具有社会运动理论视角的劳工研究为出发点,围绕该运动对于劳工维权和劳工赋权的影响力和局限性,提出未来研究面临的现实和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4.
"异化劳动"是马克思著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重要的哲学范畴,是马克思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矛盾所取得的重要成果。随着经济高速发展,异化现象越来越普遍,并成为当今社会热门话题。以马克思异化劳动的理论来源为依据,深入研究马克思异化劳动的逻辑发展过程及资本主义社会异化劳动表现方式,努力探索如何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矛盾,从而为消除异化,实现人本质的复归寻找途径。  相似文献   

5.
劳动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马克思提出了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剥削秘密,进而科学地剖析了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代替的历史命运。研究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要深化对价值创造源泉的认识,明确活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下弘扬尊重劳动与劳动者的良好风尚,从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巨大的劳动依托。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异化劳动理论,是马克思早期批判国民经济学的重要理论成果,其理论逻辑由人本逻辑、辩证逻辑和现实逻辑构成。异化劳动理论是马克思早期思想的重要转折点,批判了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异化劳动现象,体现了马克思思想的经典架构,在马克思主义思想发展进程中产生了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认为,发生在资本主义劳动过程中的控制与反控制、剥削与反剥削的斗争,势必发展成为两大敌对的阶级即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斗争。可是,具体的历史过程是复杂多样的。本文试图述评有关学者从劳动过程的角度对这个问题的研究,主要述评布雷弗曼、弗来德曼、埃德沃兹和布洛维等学者关于管理控制与工人抗争的理论观点。  相似文献   

8.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青年马克思第一次系统地阐述早期共产主义思想的核心著作,全面批判了当时既有的形形色色共产主义,并对真正的共产主义运动做了独特解读。马克思的早期共产主义思想,以异化劳动为突破点,反思资本主义社会下私有财产与异化劳动之困,并要实现自我异化积极扬弃状态下对人的本质的"复归"。重要的是,真正的共产主义就是现实的运动,扬弃人的自我异化,在消灭私有制过程中实现人的解放与自由全面发展,创造一切人的全面发展的联合体。探析《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关于共产主义运动的解读,不仅可以更好地把握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发展路径,还能借助其理论价值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各项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9.
关于人的本质的问题,马克思提出了“劳动是人的本质”和“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两个著名的论断。而经济学人性假设是对人的本质作了进一步的探讨。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是对人的本质特征的深刻认识与解读,在马克思整个思想中占据核心地位。只有深刻把握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内容,不断地辨证理解,才能真正的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的思想精髓。  相似文献   

10.
一、对历史命题的不同解读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1卷第24章阐述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时指出:“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资本主义占有方式,从而资本主义的私有制,是对个人的、以自己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的第一个否定。但资本主义生产由于自然过程的必然性.造成了对自身的否定。这是否定的否定。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过程中,面对来自国内外的形形色色的对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非难.坚持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对坚持我国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方向.坚持社会发展的公正和公平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当然.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也不是完美无缺的不可再发展的理论.它必然也要求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原理是在一百多年前提出.是西方社会进入.32业经济时代之初的产物。一百年来社会经济形态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对传统的劳动价值理论提出了挑战。  相似文献   

12.
高倩 《现代交际》2014,(1):100-101
人的全面发展问题是人类恒久关注的话题之一,马克思主义诞生之前,就曾经有无数先哲对这一问题进行过思考,但是都未正确揭示出人的全面发展的具体内涵、衡量尺度以及实现途径等根本问题。马克思在研究过程中,以唯物史观为基础,首次对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做出了科学的论述,解答了以往思想家在人的发展问题上所提出的理论课题。在国内,学术界对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争论点主要集中于关于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内涵方面的研究和关于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实现途径的研究;国外对于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问题的研究主要侧重于从人的角度对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进行剖析。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问题日益凸显。因此,系统、全面、深入地研究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兼具理论与现实双重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一迈克·布洛维(Michael Burawoy)的劳动过程理论研究源自于马克思、布雷弗曼等的劳动过程理论,他的研究仍然延续了经典劳动过程理论的概念:例如生产关系、生产方式、剩余价值、再生产等。马克思主义有关劳动过程的理论是布洛维整个劳动过程理论的基础和出发点,布洛维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将生产与政治相联系的理论传统,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详细分析了生产体制与国家政治体制之间的关系,将生产体制的变迁与国家政治体制的变迁联系起来,并关注各自的内部变化与影响,最终,布洛维希望通过这些寻找到社会主义实现的理想道路以及工人阶级在实现这一变…  相似文献   

14.
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都离不开马克思分工理论。在社会发展中,分工理论的作用更是逐步加强,而马克思分工理论在这方面的重要地位不容忽视。分析马克思分工理论创立发展过程,梳理马克思分工理论的主要内容,诠释其当代价值,具有深刻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宋娟 《现代交际》2010,(9):151-152
异化思想是马克思的重要思想之一,在马克思思想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马克思主义异化理论来源于费尔巴哈人的本质异化理论。马克思在其早期的著作中,先后研究了政治异化和经济异化,后来深入发展到了劳动异化的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们立足于马克思异化思想的研究,补充和深化了马克思的异化思想,并在批判当代资本主义制度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解决异化现象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董克用 《职业》2014,(13):20-21
研究公共管理必须关注劳动关系问题。在中国未来的劳动关系发展问题中,有三点值得研讨:一是我国劳动关系面临的挑战;二是西方国家劳动关系发展过程给我们的启示;三是怎样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劳工关系。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全球化的飞速发展引出了很多问题,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从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角度进行探讨。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中的唯物史观十分清晰地揭示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通过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梳理研究发现,这不仅是对现实社会的反映,也是对前人研究成果的继承和发展。马克思通过对黑格尔世界历史理论批判继承,形成了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在当代国际和中国的哲学讨论中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潘璐 《社会学研究》2023,(5):1-22+226
在农村集体经济研究中,社会学面临如何将“集体”概念化的挑战,马克思的公社思想为此提供了理论启示。马克思在古代社会史研究中确立了公社作为人类社会组织形态的历史普遍性,总结了氏族公社、家庭公社和农村公社的多元形态及其演变过程。马克思“公社”概念的核心是在历史实践中形成的社会联结和共同性,公社体现了个体与集体的融合统一。本文将马克思的公社思想与中国实践相结合,对当代中国的“集体”进行了概念阐释,为理解与指导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9.
刘展源  郭燕 《现代交际》2023,(2):1-9+121
马克思自然观坚持实践、科学、历史和革命的基本立场,在揭示人类与自然辩证关系的基础上,对资本主义社会的自然异化现象进行合理分析,探索引发生态危机的社会制度根源,并设想建立共产主义来真正实现人类与自然的统一。通过梳理马克思自然观的发展轨迹、核心内容以及当代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系统整理出马克思丰富的生态哲学思想,将有助于进一步认识和把握马克思自然观的理论思维和逻辑结构,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在自然领域的运用与发展。  相似文献   

20.
曹薇  李培 《现代交际》2010,(10):118-118,117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基石,加深对剩余价值理论的理解,分析它是否与当代的社会发展相适应具有重要意义。实践证明,资本、土地和劳动共同创造了价值,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可以加深我们对剩余价值理论的深入理解和认识,因为它不仅揭示了剥削的秘密,而且对指导如何消灭剥削在当代有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