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课题理论结合实际 ,从调整利益关系减轻通胀压力、通货膨胀成因与传导的利益关系分析、行业之间利益关系中的通货膨胀、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的通货膨胀与对策、对外经济关系中的利益驱动与通货膨胀、投资者利益最大化与通货膨胀、政府利益与我国通货膨胀、我国通货膨胀的利益再分配效应分析、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中的利益制衡等多方面探讨了减轻我国通货膨胀压力与经济利益关系调整。  相似文献   

2.
本课题理论结合实际,从调整利益关系减轻通胀压力、通货膨胀成因与传导的利益关系分析、行业之间利益关系中的通货膨胀、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的通货膨胀与对策、对外经济关系中的利益驱动与通货膨胀、投资者利益最大化与通货膨胀、政府利益与我国通货膨胀、我国通货膨胀的利益再分配效应分析、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中的利益制衡等多方面探讨了减轻我国通货膨胀压力与经济利益关系调整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主权货币充当储备货币的风险可以概括为通货膨胀风险、汇率风险和铸币税风险,从货币配置资源的角度看,这三种风险对储备货币国家均有不同层面的影响。通货膨胀风险包括可测性贬值风险和不可测性贬值风险两种情况;汇率风险具有宏观层面的汇率风险与微观层面的汇率风险两种表现,且宏观层面的汇率风险防范不同于微观层面的汇率风险防范;铸币税风险则是储备货币国家外汇需求的一种必然。主权货币充当储备货币的结果是:储备货币国家的经济利益发生了向储备货币发行国单方面的转移,从而使得储备货币国家在参与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相似文献   

4.
对国家来说,税和费都是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方式。只是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按照法律规定的标准,参与社会产品的分配与再分配,从而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手段,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的特征。费则是某些社会组织或团体利用国家或各级政府所赋予的行政权力,在实施...  相似文献   

5.
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运用国民收入分配的手段对劳动者和社会公民提供物质帮助和社会服务的一种制度。概括起来,它具有四项基本功能:一是稳定功能。通过社会保障消除通货膨胀、市场竞争以及自然作用、自然灾害等产生的不安全因素及其所引起的震动,保证社会经济的协调稳定运行。二是调节功能。社会保障以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的形式,调节  相似文献   

6.
税收是国家按照法律规定,对经济组织或个人无偿征收实物或货币的一种经济活动。它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参与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分配、再分配的一种形式;也是国家调节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和保证国民经济稳定协调发展的重要经济杠杆。税收是和税收法律制度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为了使征税活动能够有秩序地进行,国家必须对这种社会关系的调节作出种种法律规定,保证税收的顺利实现。税收法律制度是国家制定的调整国家和纳税人之间关系的法律规范体系,它是课税的依据,这个系统是否科学,直接影响着税收工作能否顺利地进行。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社会的分化带来了多元化的政治过程。这种多元政治过程是与中国社会结构的多元化密不可分的。社会结构的多元化也促进了NGO的发展,其正在替代日益削弱的单位制的利益综合和利益表达功能。和谐社会建设的关键就是建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利益调节机制,这种利益调节机制应该是国家(政府)、市场和NGO三方调节机制。在中国语境中,也可以称之为法团主义加市场机制的利益调节机制。  相似文献   

8.
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发展将带来怎样的结果?目前我国经济正处于通货膨胀困扰的哪一个阶段?在这一阶段上我们的经济目标究竟是治理通货膨胀为主还是强调经济的增长?如何采取有效的政策走出通货膨胀又避免经济的衰退?这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实践上都是政府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通货膨胀的过程及其后果 通货膨胀不论发生在当代西方还是东方的经济生活中都是一种货币现象。它是由于纸币发行过多,超过了经济增长的需要引起贬值并伴有持续性物价上涨的动态过程。这一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当人力、物力与财力未被有效的配置,经济的发展蕴藏着极大的潜力时,政府通过增加货币供应量略超前于经济的增长来刺激经济,使投资、消费、就业具有联动的作用,产量及国民收入不断增加,物价随之缓慢上升。政府从中获得最大的益处。而货币流通速度逐渐由正常转为慢速,人们称它为温和性的通货膨胀,表现形式通常是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  相似文献   

9.
铸币税即政府发行货币所取得的收入 ,一般可理解为货币发行成本和货币面值间的差额。在通货膨胀情况下 ,货币的实际购买力下降 ,政府的实际铸币税收入小于其名义铸币税收入。铸币税问题的讨论一般是同财政赤字货币化问题相联系的。我国当前的积极财政政策是以增发国债为核心 ,财政赤字经常化。政府可以从财政赤字货币化中得到多少铸币税收入受制于三个因素 :经济增长对基础货币的需求 ,经济的实际增长率 ,以及货币需求对通货膨胀和收入的弹性  相似文献   

10.
从1997年7月开始,东南亚地区爆发了一场历史上罕见的金融动荡,其影响波及全球。这次金融动荡不仅对东南亚地区,而且对整个东亚地区的经济发展都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导致很多国家的货币大幅贬值,股市狂泻,经济增长放慢,通货膨胀恶化,失业人数增加,有的国家甚至出现社会骚乱和政府更迭。  相似文献   

11.
通货膨胀是货币经济、特别是管理本位(纸币本位)制经济中一种非常危险的社会瘟疫。在通货膨胀演化进程中,由温和的通货膨胀,明显的通货膨胀、进而酿成恶性的通货膨胀,最终必然导致整个国民经济的全面崩溃。例如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的恶性通货膨胀,40年代国民党时期的恶性通货膨胀,对国计民生的危害性之严重,任凭如何夸张也不过份。当时国民经济那种极端混乱的恐慌情况,至今回顾起来,仍然谈虎色变。历史事实确凿、丝毫不容否认。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指责其为祸国殃民、慢性自杀的罪恶行径;我们也可以恰如其分地揭示其为导致经济崩溃、社会混乱、政治危殆,对其统治基础自挖墙脚的愚蠢恶毒政策。这种严酷的历史教训,我们应当认真吸取,万万不可掉以轻心,重蹈覆辙。  相似文献   

12.
杨曦 《南都学坛》2006,26(3):121-122
在社会转型时期,我国社会群体的利益分化现象日益凸显。各类利益群体的出现对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既有积极作用又有负面影响。我们必须提高政府的整合能力,可以采取完善国家权力结构形式和政府组织形式、加强民主的制度化和程序化、理顺利益群体与政府的关系,提高社会利益主体的参政议政能力等措施,充分发挥利益分化条件下所形成的利益群体的积极作用,消解其负面影响,大力推进我国民主政治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项目进村中的“最后一公里”主要是指“钉子户”治理困境。综合全国多地调查经验,从实践中提炼出行政治理和社会治理两种“钉子户”治理机制。前者通过行政动员治理“钉子户”,形成了一套县乡村、包工头、“钉子户”之间的分利秩序,导致乡村去政治化、农民无参与主体性、基层治理合法性危机的社会后果。而后者则是通过社会动员治理“钉子户”,形成了村(组)与村民之间的利益再分配秩序,激活了乡村政治和农民参与主体性,但在分配型民主逻辑下可能导致多数人暴政。在国家无法与9亿小农建立直控式治理的前提下,需要具有一定自主政治空间的乡村社会,成为国家与农民个体之间的利益整合和再分配的中间结构。因此,在由行政治理向社会治理机制转变的同时,还应当恢复村社集体的土地调整权作为配套制度,以实现基层治理现代化。  相似文献   

14.
(一)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产物当前,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正陷入一场深刻的经济危机。生产连续下降,通货膨胀不断加刷,货币金融危机愈演愈烈。垄断资产阶级及其代表面对这种严重的“通货膨胀性衰退”,束手无策,一筹莫展,广大劳动人民在失业和飞涨的物价下生活痛苦不堪。苏修社会帝国主义由于疯狂推行扩军备战政策,国内经济也是危机重重,弄得一团糟。经济危机的发展,必  相似文献   

15.
储备货币的通货膨胀风险既表现为货币在统计意义上可测性贬值风险,又表现为货币具有在统计意义之外的不可测性贬值风险。现代货币由于信用属性的特点使得储备货币国家难以规避以上风险。储备货币的通货膨胀风险使得储备货币国家的经济利益发生了向储备货币发行国单方面的转移。中国要化解和消除这一风险,必须加大外汇储备的消化力度,朝着人民币国际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中国农村社会发展中的大规模群体性事件的爆发,普遍表现为以经济利益纠纷为根源,导致公开的社会冲突,然后通过政治民主化的方式,以满足群众合理的经济利益的诉求,化解矛盾,重构社会管理机制的基本逻辑,已经逐步演变为农村基层社会矛盾解决的一种基本模式。应跳出这种依靠单纯政治工作方式的改变来解决农村基层大规模群体性社会冲突的思维局限,注重研究社会现象产生、社会矛盾冲突的根源性因素,从依赖政府管制手段对付市场竞争中的不确定性,转变到依靠市场竞争手段,突出政府在市场体制下的协调者服务者的角色来克服市场经济的不确定性。以利益关系的调整,特别是经济利益关系的重构为着力点,推进农村政治民主化进程为手段,促进民族团结、边疆稳定为目标,构建边疆民族地区农村基层社会管理机制,为彻底改善新时期的党群关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在体制转型期,中国社会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利益分化,如中央与地方的利益分化、区域之间利益失衡和社会各阶层收入差距扩大.利益分化对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有着正负效应,适度的利益分化有着积极作用,是效率的一种体现,它是人们追求制度变革最直接和最有力的利益激励;利益分化还存在着负效应,从经济层面、政治层面和心理层面进行解析,也提高了国民经济顺畅运行的成本,还不利于政治稳定,利益分化可能产生"相对被剥夺感".总之,应将利益分化的负效应降至最低点,从而推动社会机制的顺畅运行.  相似文献   

18.
通货膨胀作为世界性问题引起举世的注目。随着我国通货膨胀的公开化和恶性化,治理通货膨胀的呼声与日高涨,执行反通货膨胀政策更是举国上下共同关心的政策期望。在当前,稳定是压倒一切的大局,政治稳定之本在于稳定经济,经济稳定之本在于稳定货币。通货贬值所引起的经济紊乱已经严重威胁着改革的持续和稳定。因此,治理整顿中注意克服通货膨胀问题,就不能不是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面对严峻的经济金融形势,作为国家宏观经济控制最重要手段之一的货币政策,采取什么样的政策目标来稳定经济、稳定货币,走出紊乱的经济运行环境,是当前金融工作的核心,也是货币政策目标抉择的关键。同时,从反面也说明我国传统的货币政策目标正面临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9.
政治参与与政治稳定的关系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论题。社会的单子化运动是指个人从集体中游离出去的一种社会分裂主义的运动,在较为成熟的民主制度中,这种低程度的政治参与可能会造成政治冷漠,从而导致政府的无限权威。因此,许多民主理论家主张公民积极参与国家事务以防止专政。但在特定的环境下,这种社会单子化由于不强化分化的社会利益,因而不给制度化带来压力,将有利于政治稳定。单子化造成的冷漠的政治参与有利于政治集团掌握改革的主动权,从而使得改革顺利地进行。  相似文献   

20.
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实质是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的分配关系。长期以来,我国中央与地方关系没有进入一种制度化、法制化的轨道,使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无法形成一种制度化、稳定化的利益均衡分配模式。因此必须革除中央与地方利益分配时缺乏民主、缺乏规范、缺乏地区公平等弊端,实现中央与地方利益分配的相对均衡,从而建立起新的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关系的体制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