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人才及其人力资本正对企业发展产生日益重要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学者和经营者意识到核心员工已成为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最重要来源。当员工离职成为经济全球化时代的一种常态时,如何留住核心员工与吸引优秀人才一样成为企业经营发展必须面对的重大挑战。企业要做的不再仅仅是针对个案进行管理,而是必须上升到组织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到核心员工流失对企业经营造成的巨大损失和风险,建立一整套针对核心员工流失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从而尽量减少和防范核心员工流失及其所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2.
企业核心员工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核心员工的流失给企业持续发展带来巨大损失。通过加强风险防范意识和风险管理,把握好人才招聘关,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和竞争机制,以及完善人才约束机制等,减少人才流失对企业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3.
企业能力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而提高企业能力的必要途径就是通过建立一套合理的雇佣制度来吸引、培养和用好企业的员工。现行的短期合同制使国有企业建立了灵活的用工制度,但也造成了核心员工的流失。本文从企业能力的视角出发,讨论了长期雇佣制度影响企业能力的机理,并分析了长期雇佣制度影响企业能力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4.
试析知识型员工流失的隐性成本及防范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型员工日益成为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资源和激烈争夺的对象.然而,知识型员工却有自己的个性特质与发展诉求.知识型员工的流失,不仅导致大量显性人力资本的损失,而且还会给企业造成不容忽视的巨大隐性成本.因此,实施弹性工作制,给予知识型员工更多的工作自主性;营造宽松舒适的工作环境,满足知识型员工的多层次需求;加强职业生涯的规划与管理,为知识型员工搭建自我发展平台;引入股权激励机制,完善知识型员工的薪酬结构等是企业提升知识型员工工作和生活满意度、防范知识型员工流失的重要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5.
张利民 《理论界》2006,(9):232-233
本文主要阐述了员工流失的原因、员工流失对公司的影响以及吸引、稳定员工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掌握最有价值的知识资本的知识型员工日益成为企业提升竞争力的宝贵资源。在人员流动日益频繁的今天 ,如何降低知识型员工流失给企业带来的损失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一大难题。通过分析知识型员工的特点和流失原因 ,提出知识型员工流失风险防范。  相似文献   

7.
心理契约是员工和组织之间的一种隐含的、未公开说明的对相互义务和责任的理解和期望。以心理契约理论为基础,结合80后知识型员工的群体特性,分析80后知识型员工流失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减少80后知识型员工流失的动态模型,以期对管理者如何减少80后知识型员工流失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张立玲 《理论界》2006,(10):206-207
本文通过对国有建筑企业外派员工流失的原因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系列相关的管理措施,以减少外派员工的流失。  相似文献   

9.
知识型员工流失风险管理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具有知识资本的知识型员工日益成为企业提升竞争力的宝贵资源。在人员流动日益频繁的今天 ,如何降低知识型员工流失给企业带来的损失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一大难题。本文从分析知识型员工的特点、流失原因以及给企业带来的风险入手 ,从风险的防范与控制两方面提出了有效管理知识型员工流失风险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0.
打造核心竞争优势,实现未上市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关系到油田三大战略目标的实现和大庆油田永续辉煌。要实现这些目标,就要夯实市场拓展这一基础,科学布局,长远谋划,实现滚动开发,注意质量;突出精细管理这一重点,抓住成本控制点,堵塞费用流失点,找准效益增长点;抓住人力资源开发这一关键,加强核心员工队伍建设,营造有利于人才发挥潜能的氛围和环境,大力实施员工关爱工程。  相似文献   

11.
全程管理心理契约——稳定新员工的关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除雇佣合同之外,在员工与组织之间还存在着一种心理契约.实践证明,员工的流失大多数发生于刚进入企业1~5年的新员工群体.而新员工的流失危机主要是源于组织管理者对心理契约的忽视和破坏.因此,全程管理心理契约,成为稳定新员工,进而稳定整个员工队伍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企业核心员工之界定——以ZG燃气公司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当代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作为企业核心员工之间的竞争。探索合理有效的界定企业核心员工的方法就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麦克里兰的冰山模型和库利的洋葱模型的基础上分析、归纳出核心员工评价体系模型。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出评价体系模型各个评价指标权重,设定各个评价指标的评价标准。然后根据建立的核心员工评价体系去测评企业员工的得分,按照20:80原理认定排名前20%员工为企业的核心员工。最后以ZG燃气公司为例进行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3.
李晓萍 《兰州学刊》2006,(12):100-101
本文从企业、员工和社会环境三个方面分析了知识员工忠诚度问题,要创造条件培养员工的忠诚度,同时也要正确看待员工流失问题。  相似文献   

14.
从旅游高等教育角度探讨旅游饭店业大学生流失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苗 《理论界》2009,(12):214-215
饭店的人员流动一直是管理人士关注的重点,而大学生员工的流失又为其中之焦点。员工流动的因素是多样的,本文从旅游高等教育角度对大学生员工的流失现象进行了剖析,并对如何改进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以留住具有管理潜力的大学生员工提出了具体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李英禹  苏晋 《北方论丛》2008,(2):139-142
我国民营企业内存在着知识型员工流失严重、与雇主之间雇佣关系不良、信任缺失,以及企业文化虚脱等现象和问题。这些现象和问题所反映出的知识型员工的态度和行为,实质上是民营企业知识型员工心理契约缺失的外在表象。针对这些问题,应从招聘、员工培训、职业生涯设计、合理授权和心理契约强化等方面切实构建民营企业知识型员工心理契约;在民营企业内部,应通过建立现代企业文化及和谐劳动关系,为知识型员工心理契约的构建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6.
旅游企业与核心员工间心理契约缔结的忠诚博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核心员工是旅游企业竞争力的源泉,核心员工发挥效力的关键是忠诚度的培养.在阐释了心理契约、忠诚与博弈理论之关联的基础上,从博弈论视角出发,建立了一次静态和无限重复忠诚博弈模型,分析了核心员工与旅游企业间心理契约缔结的忠诚博弈策略选择,结论认为旅游企业和核心员工有形成双向忠诚的内驱力和主观能动,并据此提出双向忠诚之策,为旅游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建议.  相似文献   

17.
民营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我国民营企业普遍缺乏核心竞争力,而人力资源又是构建企业核心能力的基本要素之一.本文分析了民营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中普遍存在的缺乏战略规划、员工流失快、管理人员素质偏低以及家族式管理等问题,并分别从企业的角度(微观角度)和社会的角度(宏观角度)对此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更新用人理念、塑造企业文化、完善绩效考评制度以及改革家族式管理等相应的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8.
《江淮论坛》2012,(5):65-69
知识经济下,企业核心员工是组织的战略性资源,现阶段愈来愈多的企业在管理核心员工方面面临着严重的挑战。由于核心员工是组织的特殊群体,对其不仅要重视传统劳动契约的管理,更应加强心理契约的管理。本文主要分析了核心员工心理契约违背及破裂的成因,研究如何对核心员工进行科学的管理,并提出了维护核心员工心理契约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9.
论雇员流失的原因、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华 《云梦学刊》2002,23(3):39-40
我国企业雇员流失日益加剧 ,它与雇员的个人发展、学习机会、工资福利、成就感和人际关系等因素息息相关。超限度的雇员流失 ,会导致企业的成本增加、绩效降低、员工素质下降以及技术与市场资源的肢解。因此 ,企业需要确立人本主义的管理理念 ,把好雇员的出入关 ,提高薪酬与福利待遇 ,协助员工计划和开发开展业生源 ,构建优秀的企业文化 ,以赢得员工的忠诚。  相似文献   

20.
以超市顾客流失原因为调查内容,从超市形象及购物环境、商品的质量与价格、员工及超市服务、超市的便利性、超市促销等方面以实地问卷调查的方式可了解顾客流失的重要原因.应对超市顾客流失的策略是:优化超市形象及购物环境;在保证商品质量的基础上合理定价;强化员工的服务意识;以方便顾客为原则开展经营活动;开展积极有效的促销活动;高度重视并妥善处理顾客抱怨;实施关系营销以提高顾客的忠诚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