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老友》2014,(8):62-62
正随着年龄的增长,人身体的各项机能逐渐下降,易出现各种疾病。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恶性肿瘤及慢性呼吸道疾病都是老年人的常见病。要想健康长寿就要防患于未然,对可能罹患的疾病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如何才能早发现呢?老年人及其家人都应提高对疾病的预防意识,养成定期体检的习惯。一般情况下,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应每年体检一次,并注意做好体检记录,保管好各项化验单,若身体或某些指标异常,可缩短检查周期,3个月体检一次。老年人体检有哪些必检项目心脑血管检查。这是老年人体检的重点。测血压: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体检结果,对老干部健康状况进行分析,为进一步做好老干部的医疗、保健和康复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428例次离退休干部体检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检出率最高的7种疾病依次是高血压病、眼底动脉硬化、前列腺增生症、高脂血症、冠心病、脂肪肝、高尿酸血症,检出率分别是73.83%,71.85%,64.49%,48.83%,45.69%,39.49%,31.31%。316例高血压病组与112例非高血压病组比较,眼底动脉硬化、前列腺增生肥大、高脂血症、冠心病、脂肪肝、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均显著升高(P〈0.05);BMI水平和血生化指标TG,CHO,UA,Glu,BUN,CR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病、眼底动脉硬化、前列腺增生症、高脂血症、冠心病、脂肪肝、高尿酸血症是我部老干部的常见病。应加强对老年人的健康教育,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以提高老干部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3.
今年四五月份校医院对中老年教师、干部进行了一次全面的体检。体检资料证明对教职工进行定期体检的必要性。根据体检资料分年龄段对高血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胆结石等多发病进行分析论证,认为高血脂症是目前危害我校中老年健康的主要疾患,应引起重视,并提出预防和治疗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它是老年人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也是影响人们健康和长寿的主要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以心肌缺血缺氧而导致的心绞痛、心律失常。严重者可发生心肌梗死,使心肌大面积坏死,危及生命。冠心病的发病与个人情绪、饮食习惯和营养等诸因素有关,因此老年冠心病患者自我保健是预防老年冠心病发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老友》2012,(3):67-67
很多人以为。健忘是正常衰老的表现,不用医治。其实,如果老年人经常出现这样的状况,就应引起重视.因为这很可能是老年痴呆症的早期征兆。而且,及时发现和治疗。可以有效延缓病情。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老年人身体健康状况,探讨影响老年人健康的主要疾病及预防策略,有针对性的进行健康教育指导。方法针对老年人常见病进行健康体检,收集体检资料,采用顺位及构成比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老年人所患疾病处于前几位的分别是脑动脉硬化、白内障、高血压、高脂血症、高血糖、冠心病、脂肪肝、前列腺增生。其中脑动脉硬化、前列腺增生、白内障随年龄增加而增加,各年龄组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种疾病除高血压病检出率男性高于女性有统计学意义外(P〈0.05),其它疾病不存在性别差异。结论高血压、脑动脉硬化、高脂血症、高血糖、前列腺增生是老年入主要所患疾病,需要加强相关疾病保健知识的宣教和预防干预。  相似文献   

7.
许多疾病可导致老年人失明,但若积极预防,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完全可以避免失明的。那么,有哪些疾病可引起老年人失明呢?白内障是目前我国首位致盲性眼病,60岁以上的老年人患病率达70%。老年性白内障发病缓慢,其主要症状是逐渐进行性视力减退。近年来,随着人工晶体设计和制造技术的进步,白内障手术和显微手术器械及技术的发展,人工晶体植入术已成为白内障患者复明的最佳方法。通过此项手术,患者的视力可完全恢复到正常水平。此外,技术的进步也能够使患者不必等到白内障成熟,视力完全丧失后才治疗。值得一提的是,迄今为止尚…  相似文献   

8.
张萍  汪蕾 《新天地》2017,(2):56-57
老年病是指老年期所患的疾病或多发的疾病. 老年病通常分三类 第一类:中青年可发病而老年人患病率明显增高的慢性疾病.如:高血压、高脂血症、动脉硬化、冠心病、糖尿病、脑卒中、肿瘤等. 第二类:老年人在器官老化基础上发生,与退行性改变相关疾病,为老年人特有的.如:钙化性心脏瓣膜病、阿尔茨海默、骨质疏松及白内障等.  相似文献   

9.
瑞通 《老友》2008,(5):42-42
老年人在旅游中要针对自身特点,采取必要措施,切记以下五个环节:1、出行前做个体检必不可少,预防旅行途中旧病复发。老年人出游前应做一些基本的、常规的体检,患有慢性疾病者应征得医生同意,外出前切不可忘记带常用药,并且注意及时服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寻无痛性心肌梗死的原因,减少无痛性心肌梗死的发生率,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方法在临床心电图检查工作中,收集了我院50例老年人无痛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疾病的老年人,易患无痛性心肌梗死。结论无痛性心肌梗死常危及生命,应积极采取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1.
文石 《老友》2010,(2):65-65
老年人腰背痛在日常生活中相当常见,因而常不被重视。但要知道,许多内脏疾患也可引起腰痛。一、肾脏疾病。许多肾脏疾病都可引起腰痛。常见的有肾盂肾炎、肾结石、肾脏结核、肾下垂和肾盂积水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医药卫生和预防保健的发展,中国人口寿命随之延长,所带来的问题便是人口老龄化。进入老年阶段,生理和心理都会有所衰退,若无法及时发现解决,会严重影响身心健康,形成不良循环。因此,如何预防和减少心理问题的出现,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舒适感和愉悦感,保持身心健康,应引起全社会广泛的关注和重视。本文通过分析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变化特点、影响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因素及存在的问题,为老年人心理健康疾病的预防提供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3.
《新天地》2013,(1):20
减肥是无数女性一直在热议的话题,但对老年人而言,身体过瘦不仅看起来不健康,还会带来多种疾病。1.贫血:过于消瘦者普遍存在营养摄入不均衡的问题,铁、叶酸、维生素B12等造血物质摄入不足;2.十二指肠瘀滞:过于消瘦的人,其肠系膜和后腹膜脂  相似文献   

14.
《老友》2014,(8):63-63
正人到老年,头发容易脱落。脱发重者,以男性老人居多。一些老年人对此比较担心,常来信、来电或到编辑部咨询这方面的问题。这里提供一些资料,为大家讲解一下老年人脱发的原因和治疗。为什么会脱发头发具有一定的生命周期,当生长到一定阶段的时候,会出现脱落的现象,同时头发也会受到疾病、体质等情况的影响。因此,老年人出现脱发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不必过于担心。从某种角度上来讲,更年期应该  相似文献   

15.
引起老年人失明的原因有那些呢?根据全国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表明:老年性白内障(俗称灰皮)是我国致盲的首要原因;其次是青光眼(也叫气矇眼),常由于着急、生气、过于疲劳引起;再者就是眼底病了。 老年人最常见的眼底病是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常见于患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的中老年人,往往眼底可见动脉变细、管腔变窄等硬化表现,  相似文献   

16.
王小衡 《社区》2010,(21):45-47
感冒别小看,防止小病变大病 人到老年,机体各脏腑功能减弱,免疫功能随之减退,抗病力明显降低;大部分老年人常伴有各种慢性疾患,如脑血管疾病、心脏病、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糖尿病等;目前多数老年人退休后在家闲不住,仍在为子女操劳,又担任培养第三代的重任,且营养跟不上,超负荷运转或带病“上班”,  相似文献   

17.
正老龄健康不仅包括老年人在身体各方面生理机能的健康,还包含在基本认知、记忆、情绪、社会交往等多方面的心理健康。身心健康是老龄健康的完整内涵,这两者相互依存又相互促进,是不可分割的有机统一体,均与老年生活质量密切相关,比如大多数老年期疾病(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均为身心疾病。临床研究表明A型性格冠心病和高血压的患病率是B型性格的2~3倍。著名的修女毕生追踪研究发现,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老年专科病区住院老年患者疾病谱和死亡疾病谱的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方法采用回顾的方法以我院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间收治的大于60岁老年人住院患者2562例为对象,计算疾病患病率及构成比,并进行排序;按《国际疾病分类MCD-9标准》进行死因分类。结果患病率在前十位的依次是:原发性高血压、肺部感染、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病、胆囊炎胆囊结石、2型糖尿病、脑血管意外、前列腺增生、恶性肿瘤、痴呆;死亡病例前五位疾病排序依次:呼吸系统、恶性肿瘤、消化系统、脑血管意外、循环系统。结论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和恶性肿瘤是老年人的多发病,前列腺增生是老年男性的多发病;心、脑血管疾病、肿瘤一直排在老年人住院疾病前列,是当前老年慢性病的防治重点,是医疗防治工作和卫生资源配置的重点。呼吸系统疾病、恶性肿瘤、消化系统疾病是老年人的主要杀手,应高度重视老年慢性病的康复和肿瘤病的早期诊治。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分析老年人异常心电图的临床表现,为心血管疾病的预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门诊和住院的847例老年患者心电图检查中275例异常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老年患者临床心电图的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本组老年人心电图异常发生率为32.47%,其中异常心电图的主要表现形式为ST段改变、房性早搏、右束支传导阻滞等。结论心电图是诊断心血管疾病的有效手段,老年人异常心电图的发生率较高,应提醒老年人定期检查,以期及时发现疾病并且并给予有效治疗,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20.
我是一名患Ⅱ型糖尿病近30年的临床营养师,今年66岁,至今尚没有明显的与糖尿病相关的合并症。去年秋天单位组织体检,相关的指标都达标,血糖、血脂、血压、血黏度、肾功能等均正常。一位资深的眼科教授在给我检查眼底的时候,看了半天,竟没有发现眼底有糖尿病的视网膜病变,让我十分高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