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老年夫妻恩爱对健康长寿有重要影响。据日本的人口调查资料表明,离婚者与夫妻恩爱者相比,男性寿命平均短12岁,女性平均短5岁,丧偶者当年因病死亡的机会比同龄人高10倍以上。瑞典的医学科研人员对989名50~60岁中年人追踪观察9年,发现离婚者或鳏夫有22%死亡,而白头偕老去世的只有14%。因此,搞好夫妻关系对于健康长寿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庄文勤 《老友》2011,(5):57-57
日本人口调查资料表明,夫妻恩爱者与离婚者相比,男性寿命平均增加12岁,女性寿命平均增加5岁,丧偶者当年因病死亡的几率比同龄人高10倍以上。这表明夫妻恩爱和睦能延长寿命。早些年,我国曾有人专门进行过老年人外貌与实际年龄是否相符的调查。结果发现,看上去比实际年龄明显年轻的老年人中,夫妻同在并恩爱者居多,而外貌显老者,大多为单身。  相似文献   

3.
人到老年,尤其是离退休以后,社交活动减少,容易产生悲观、孤独的情绪,从而影响人的健康长寿。老年人要克服孤独、悲观的心理,就要积极寻找延年益寿的“伙伴”。以人为伴广交朋友以人为伴首先是指夫妻。几十年的夫妻,应当相依为命、互敬互爱、和睦相处。俗话说得好,“少年夫妻老来伴”,“老伴老伴,老来作伴”。其次老年人要广交朋友。人到老年,若有许多知心朋友为伴,就能经常聊天,可以避免老年人生活寂寞孤单,真是“常与朋友交往,不亦乐乎”。以艺为伴情趣无穷宋代王安石曾经说过:“无为久自苦。”为此,老年人离职居家,应努…  相似文献   

4.
俗话说,"老来是个伴儿"。笔者认为,这句话的深层含义,主要说的是老夫老妻之间心理上需要相互支持与支撑。人到老年心理的承受力差,情感变得脆弱,许多疾病的原因与情感波动是分不开的。因此,保持良好的心态是健康长寿的根本。那么,夫妻  相似文献   

5.
生老病死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夫妻双方到了老年,难免有一方撒手先去,留下的一方往往痛苦不堪,忧思终日,这对老年人的健康是非常有害的。丧偶是生活中最震撼心灵的事儿,尤其对老年人来说更是最沉重的打击。那么,怎样才能尽快摆脱和缩短丧偶后因过度悲伤而引起的心理呢?一、正确认识丧偶。老年人在丧失配偶后内心感到非常痛苦和孤独,往往陷入对其深刻的怀念中。回想往事,总感到过去有很多地方对不住老伴,因此心情抑郁,食欲不振。对此,老年人要认识到人的生老病死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双方有一方先故去是很正常的,不必过分自…  相似文献   

6.
编辑同志:我老伴于3年前因病去世,今年初我认识了一位比我小10岁的丧偶女性,我们双方都有结为夫妻的愿望。我儿子知道这事后,坚决反对。反对的主要原因是担心我死后,他的后妈对我现  相似文献   

7.
自我心理调适,是摆在老年人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认真对待并较好地解决这一课题,将会使老年人欢度晚年、健康长寿。  相似文献   

8.
人到老年,无情的岁月总会给他们其中的一部分人带来丧偶的痛苦,使他们在无奈中体会风烛残年的滋味。于是,出于各种各样的动机,丧偶的老人们冲破世俗带来的阻力,以各种方式结合在一起,特别是“合同夫妻”更是悄然成为都市流行的一大景观。 为儿甘做新嫁娘,消愁愿结连理枝 钟老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不久,忽然感到身边真的少了一点什么,而且这种感觉随着时光的流逝越来越强烈,直到他终于想到要找一个伴。  相似文献   

9.
夫妻之间想达到心心相印、亲密无间,就必须了解双方的心理需求,从而达到和谐、美满。美国著名生理学家默里对人类的心理需要进行了归纳,得出夫妻和谐必须满足双方的五种心理需要。  相似文献   

10.
阳春三月。一天中午,运城一家大酒店的会议室,举行了一次不寻常的婚礼。 婚礼开始,一对老年新夫妻,穿着合体时兴的衣服,满面春风,向来宾、亲友深深的一鞠躬。立刻,会场里掌声四起经久不停,欢声笑语,喜气洋洋。 这对新夫妻,男的叫卫斗发,60多岁,暮年丧偶;女的叫赵茹芬,不到60岁,老年夫殁。6年前,老卫的二儿子和老赵的闺女结成夫妇,过上了甜蜜的生活,斗发和茹芬俩亲家,常来常往,亲密和谐。  相似文献   

11.
在某高校随机抽取了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122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一次道德问题问卷调查;结果在负道德心理中属子无知心理者为46%;从众心理者为36%;侥幸心理者为13%;反叛心理者为5%。通过对这些负道德心理的分析可以看出:无知心理主要是道法教育问题,目前道理教育尚存在一些“盲区”;从众心理主要是道理管理问题,需要学校领导和有关职能管理部门真正做到令行禁止;侥幸心理主要是道德成本问题,如果负道德成本过低,那可能使非道德行为人有恃无恐;反叛心理主要是道德示范问题,必须强调领导机关、领导干部的道德示范作用,在高校必须强调教师的道德示范作用,根据这些调查和分析,作者认为迈德建设要做到自律和他律的统一、个体和社会的统一,具体在大学生遣德建设中应把教育引导和制度管理结合起来,通过健全的规章制度、特之以恒的严格管理,使具有外在强制性特征的道德他律性,逐步转化为具有内在自觉性的道德自律性.  相似文献   

12.
30岁之后的你们都面临着生理和心理的变化及调整等一系列问题,在这种时候,适当的交流、理解、支持和相互体贴,是改善夫妻“性福”的调和剂,更重要的是要掌握专业的催情方程式,才能从本质上促进性爱欢乐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周竞  周蕊 《百姓生活》2013,(12):5-6
导读:国家统计局2013年5月27日发布的报告显示,2012年中国有超过1.6亿农民工外出打工。其中21岁到40岁的农民工比重超过54%。近期有媒体称,中国农民工“临时夫妻”的数量可能超过10万人。走出家门到大城市挣钱养家,是中国亿万农民工的选择。但由于各种因素,很多外出农民工无法携带家眷,致使夫妻二人长期分居。背井离乡的孤独,夫妻分居的煎熬,让不少人为了寻求心理与生理上的慰藉,自愿与人结成“临时夫妻”,组建起“临时家庭”。游走在伦理和法律边缘的“临时夫妻”,折射出农民工群体艰辛的生存状态,由此引发的经济纠纷、家庭破裂、违法犯罪等诸多社会问题,令人忧虑,亟待引起社会各界重视。本期“民生观察”,围绕这一话题集中刊发一组报道,敬请读者关注。  相似文献   

14.
钱国宏 《社区》2013,(33):52-52
俗话说:“少年夫妻老来伴”。对于老年夫妻来讲,哪个不希望能相濡以沫走到老?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往往天不遂人愿,一方先于一方而去的现象比比皆是。风雨同舟几十年的老年伴侣,一方突然去世,必定会给另一方心理上带来创伤,使之心理上产生痛苦、抑郁和情绪焦虑,医学上将这种状况称为“居丧综合征”。  相似文献   

15.
“生命在于运动”,这是尽人皆知的名言。还有人说“生命在于静止”,“生命在于营养”,“生命在于舒畅”。从生命现象的本质看,这些都是片面的。生命的本质是什么?究竟健康长寿靠什么?从古到今,从国内到国外,人们都在探索。秦始皇没有找到长生不老药。中国4000年中经历了67个王朝,446个皇帝,活到古稀之年者仅有武则天、乾隆等9个皇帝。其他都短命,平均才活了42岁。按理,  相似文献   

16.
夫妻财产制是夫妻财产关系的重要内容,是处理夫妻财产纠纷的法律依据。文章通过对我国现行夫妻财产制的内容与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立法上如何完善的建议。使之更符合国情与社会发展方向,并指导司法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老龄化问题的日趋严重,丧偶老人数目日益增多,对丧偶老年患者的临床护理也逐渐引起广泛的重视。通过临床观察,发现丧偶老年患者的心理健康方面存在一些问题,通过护理干预取得了很好的临床效果。1材料与分析本研究选择2003年8月至2004年8月在我科住院治疗的76例次丧偶老年患者,其中65岁~75岁42例次,75岁~85岁34例次,男性56例  相似文献   

18.
引入夫妻式家庭的概念与资源-权力分析模式,将低龄老人的搭伴行动纳入到家庭代际关系的分析之中,探析当代乡村低龄老人搭伴行动的内在逻辑。低龄老人在子辈成家后面对的是如何平衡代际关系,这是其人生危机的一种表现。研究发现,拥有当家权的夫妻式家庭成为低龄老人重视的一种生活形式,是低龄老人养老预备的一种空间准备。低龄丧偶老人面对一种缺乏夫妻式家庭依傍的突发人生危机,搭伴以其类家庭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弥合了这一困境,作为一种资源的低龄老人,面临着搭伴对象、子女与其自身养老预备的三方争夺,搭伴过程面临着多重矛盾,同时,搭伴行动缺乏生育这一环节来实现利益的共同体效应,导致家庭成员之间缺乏相应的义务感,使得拆伙成为普遍结局。  相似文献   

19.
从个案危机干预模式出发,以广州市三元里街社区H家庭个案为例,从生理、生活以及心理三个方面分析丧偶老年人"鳏寡效应"所导致的危机。通过对比各种危机干预的理论模型,发展出适合案主的具体的介入方法,与此同时提倡避免对丧偶老年人产生过度保护或者忽视。协助案主度过重要危机事件的现阶段是首要任务,其最终目标是让案主有能力独立面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各种危机。实务效果证明,及时有效地对丧偶老年人进行个案危机介入,能协助案主克服危机,使他们能够更为积极地独立面对及适应丧偶后的新生活。  相似文献   

20.
丧偶后的“空巢综合征” 50多岁的祥婶办了个养鸡场,由于她管理有方,养鸡场日渐红火。自去年老伴患病去世,祥婶对什么都没了兴趣,终日怀念亡故的亲人,长吁短叹,对生活失去信心。此心态,现代保健医学称为神经衰弱型“丧偶空巢综合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