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胡耀邦同志在党的十二大报告中提出,从1981年到本世纪末的二十年,我国经济建设总的奋斗目标是:“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力争使全国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实现了这个目标……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过程将取得重大进展,城乡人民的收入将成倍增长,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可以达到小康水平”。报告不但提出了奋斗目标——翻两番,而且突出地强调实现这个目标的前提——不断提高经济效益。而商品积压是影响经济效益的恶症,所以不减少以至消除商品积压,就会影响实现翻两番的宏伟  相似文献   

2.
到2000年中国国民生产总值要比1980年翻两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实现这一目标,真正的困难是在效益上,而不在指标上。只要考虑到效益问题,“翻两番”不仅是一个复杂的概念,而且是个极其困难的问题。下面我们列出一系列的指标,如果这些指标得不到满足,我们就有可能在2000年达不到在保证经济效益前提下翻两番的目标。看看这些指标就不难发现,我国2000年的目标系统在许多方面是十分脆弱的: 1、政治稳定,没有大的政治运动出现。 2、人口控制在12.5亿以内。 3、没有重大的天灾,即没有接连出现的严重  相似文献   

3.
未来的十五年,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历史时期。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为此制定了一个令人鼓舞的远景目标,那就是:2000年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20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再翻一番。前一目标,人们多持乐观态度,而后一目标,有人则表示怀疑,认为受农  相似文献   

4.
稳定物价是我国一贯坚持的方针。但是,稳定物价是指一定时期市场物价总水平的相对稳定,而不是冻结物价。社会主义商品价格,作为客观经济范畴和国家经济政策的工具,是不可能凝固不动、一成不变的。随着经济的发展,生产各种商品的劳动生产率会发生变化,因而商品的价值量就会随着发生变化,作为商品价值货币表现的价格,也必然随着变动。对于各种商品来说,如果价格长期不变,就会背离商品的价值,在各种商品之间形成不合理的比价,并且与供求关系不相适应。此外,商品比价关系的变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六大的一个令人振奋的亮点 ,是根据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和世界经济科技发展的新趋势 ,提出了“国民生产总值到 2 0 2 0年力争比2 0 0 0年翻两番”的奋斗目标。在过去 2 0多年中国经济持续保持年均 9%以上的高速增长之后 ,再提出“翻两番”的宏伟目标 ,这一方面体现了我们党具有巨大的政治勇气和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 ,另一方面则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突破旧观念、旧体制的束缚 ,实现观念创新、机制创新 ,以再创中国经济发展的奇迹。一、观念创新 ,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 ,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社会氛围实现“翻两番”的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6.
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成反比,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不能改变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的价值总量的传统观点值得商榷。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必然会提高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的价值总量,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呈正比关系。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虽然成反比关系,但单位商品价值量减少的幅度要小于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幅度。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商品使用价值总量的增长要快于社会商品价值总量的增长,这是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所涉及到的不只是商品价值本身的决定和实现,而是解释整个市场经济运动的理论基础。正是由于这一点,在马克思的经济理论体系中,国民经济必须按比例发展的思想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而西方经济学的代表比如凯恩斯理论在这个方面的分析就非常薄弱。当前我国在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结构性矛盾相当突出,对此需要从价值决定和实现的环境方面来进行剖析。在我国努力增强资源的流动性,真正形成商品价值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运行机制,才是保障国民经济结构走向合理化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二大提出了在本世纪末实现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的战略目标,并强调这一目标的实现,必须以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为前提,这就抓住了问题的症结,深刻地揭示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当前所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物价是同民经济的综合反映。价格体系的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成败的关键。因此,有效地进行物价改革、必然会促进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本文试就这一问题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古典政治经济学是在马克思以前在资本主义最发达的英国形成的。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研究经济制度的时候奠定了劳动价值论的基础。马克思继续了他们的事业。他严密地论证了并且透彻地发展了这个理论”,从而使这个理论成为马克思全部经济理论基础和出发点。本文想从价值的实体是什么,什么样的劳动形成价值,商品的社会价值量由什么决定、商品的国际价值量由什么决定、复杂程度不同的劳动创造的价值如何比较、商品价值形成过程中旧价值的转移和新价值的加入如何进行、价值如何表现、商品按生产价格出售条件下劳动价值理论是否正确等八个方面,就马克思对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奠定的劳动  相似文献   

10.
发表在1981年《武汉师范学院学报》第二期上的韦奇、时珍二同志的文章《关于劳动表现为价值和价值决定》中,重新提出了第二种意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也决定价值这个问题。他们说,第二种意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仅决定部门商品的价值总量,而且也决定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从而断言商品价值是由两种意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统一决定的。我觉得这个问题直接关系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很有继续讨论的必要。下面,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一些不成熟的看法,和韦奇、时珍二同志商讨。  相似文献   

11.
在社会主义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由于还继续保留着商品生产,因此,作为商品经济规律的价值规律,必然存在并发生应有的作用。关于价值规律作用的问题讨论,由来已久。现在进一步讨论这个问题,对于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加快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步伐,具有重要的意义。长期以来,在经济学界很少有人承认价值规律对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调节作用。事出有因,似乎承认了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就会否定计划经济的作用,因而也就会否定了社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为了加速实现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我们党在经济上实行对内经济搞活、对外经济开放的政策,在政治上坚持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对内经济搞活、对外经济开放和新时期的统一战线是什么关系?本文就这个问题谈一点粗浅看法。 党的十二大以后,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指出:我们确定了一个政治目标,就是发展经济,到本世纪末翻两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在这个基础上,再发展三十年到五十年,力争接近世界先进国家的水平。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实行对内经济搞活、对外经济开放的  相似文献   

13.
在商品的价值决定问题上,是第一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还是第二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也参与商品的价值决定?这是一个长期争论而现在又被重新提出的问题。下面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韦奇、时珍两同志在1981年《武汉师范学院学报》第二期上发表的《关于劳动表现为价值和价值决定》一文中,提出了第二种意义的社会必要劳动(社会总劳动时间依据社会对各种产品在数量上的确定需要按比例分割于各部门的劳动)也决定商品价值的观点。他们指出:“如果第二种意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对价值没有决定作用,不论社会总劳动怎样在各部门分割都与价值决定无关,那就至少从价值这个角度否定了有按社会确定的需要适当分割社会总劳动的必要”。我认为韦奇、时珍两同志的观点是混淆了价值运动中的价值形成和价值实现这样两个不同的过程,否认了价值实现在商品价值运动中的重要地位。 马克思指出:商品价值的实体是人类一般劳动?形成商品价值量的也只能是生产中直接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所以,价值的形成只能是生产领域的事,和市场上的供求状况没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5.
“九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奋斗目标是:全面完成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部署,2000年,在我国人口将比1980年增长3亿左右的情况下,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基本消除贫困现象,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10年的主要奋斗目标是:实现  相似文献   

16.
伟大领袖毛主席在谈到无产阶级专政问题时指出:“列宁为什么说对资产阶级专政,这个问题要搞清楚。这个问题不搞清楚,就会变修正主义。要使全国知道。”又指出“我国现在实行的是商品制度,工资制度也不平等,有八级工资制,等等。这只能在无产阶级专政下加以限制。所以,林彪—类如上台,搞资本主义制度很容易。因此,要多看点马列主义的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二大提出了争取在本世纪末的二十年内工农业年总产值实现翻两番的宏伟目标,大家对能不能翻两番,怎样才能翻两番正在认真学习和热烈讨论。报告指出翻两番的前提就是提高经济效益,本文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体会。一、什么是经济效益任何社会的生产过程作为劳动过程来观察,首先是人和自然物质的结合,是人和自然界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马克思指出,“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七大重新确定的经济发展目标是实现人均GDP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和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途径,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又是实现"三个转变"。  相似文献   

19.
胡耀邦同志在十二大报告中提出了到本世纪末我国工农业的年总产值翻两番的宏伟战略目标。实现这个目标,需要巨额资金。但当前财政困难,资金不足。为了尽快实现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为尔后的经济振兴打好基础,各级财政部门和所有企业、事业、机关、学校等单位要切实搞好当家理财,努力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益,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保证  相似文献   

20.
当全国大部分地区还在为实现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的战略任务而努力时,东莞人已自豪地宣布,东莞的工农业总产值已翻了两番,他们的目标不再单是翻两番,而是翻四番。现在的东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