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根据史籍记载和虎丘的整体格局,吴王阖闾葬在虎丘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关于阖闾墓在剑池之下的记载并不可靠;根据春秋时期吴越大墓的墓葬形制推断,阖闾墓不应该在剑池之下,而应该在虎丘山的顶部.  相似文献   

2.
虎匠又名海涌山、海涌峰、虎阜,位于苏州古城西北,距阀门3.5公里,距今已有2500年历史。虎丘之名,源于春秋时的吴王闻闾。他生前在此修城建都,死后亦葬于此处,传说葬后3日,墓地有“白虎蹲其上”,因而得名。虎丘在春秋时便有“吴中第一名胜”的美称,苏东坡曾经说过:到苏州小游虎丘乃感事也。虎丘不过是一座海拔仅34.3米、占地约20公顷的小山,但它却被认为有苏州的魂。这其间的奥秘,应该就在它2500多年的历史中吧。、  相似文献   

3.
招魂葬作为中国古老葬俗的一种形式,在唐代极为流行。不仅民间为战死、溺死或死后尸骨无着者举行招魂葬,宫廷里也为在政治斗争中的死难者实施招魂葬。甚至进入中原的胡族也为死后尸骨无着者进行招魂葬。当时的招魂葬有三种形式:一为以死者衣物或与死者有亲密关系者的衣物来招魂而葬,二为束茅或剪纸为死者形象来招魂安葬,三为在水边为死难者以衣履招魂而归葬。唐代招魂葬的流行与社会的动荡不安、唐人的灵魂观念以及夫妻合葬的习俗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4.
悬棺葬是我国古代一种奇异的葬俗,研究者普遍认为它是古濮越文化的反映。湘西人认同悬棺葬是受楚文化的影响。悬棺葬既是楚文化中灵魂回归意识的表述,又是他们凤鸟崇拜这一“集体表象”的展演。湘西悬棺葬是楚文化在湘西地区传播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渤海多人葬的性质及其特点是渤海史研究中的重要课题,多年来中外史学界研究渤海史的学者曾提出过不同的看法。有的认为是“殉葬”;有的认为是“实行二次葬的,很象是无姓而隶属王族古姓的部曲和奴婢”(1);也有的认为是“家族葬”。但在国内尚未发表过以渤海多人葬的性质及其特点的专题论文,探讨渤海多人葬制。本文根据有关渤海史文献史料和考古资料,谈一谈我的粗浅看法。一、渤海多人墓葬的分情况渤海墓葬的理葬习俗较复杂。有单人葬、二人合葬、多人合葬及火葬。单人葬中绝大部分为一次葬,仰身直肢,有少量的俯身葬、屈肢葬和二次葬。两人合葬,一般是男女合葬。  相似文献   

6.
悬棺葬是中国南方古代民族的一种特殊葬法,以往对悬棺葬的讨论往往注重于某一民族,同时对其意义的讨论也是众说纷纭。从史料和考古学的角度看,悬棺葬是不同时间、不同民族采用的葬法之一,它并非某一特定民族的唯一葬法。悬棺葬是一种处理凶死者的葬法,其意义是由于人们对凶死者怀有深深的惧意,惧怕凶死者的恶灵为祸人间,所以要想法使凶死者的恶灵远离活人,使其处于隔绝状态,从而获得安全感。悬棺葬是古代南方民族处理凶死者的多种葬法之一。  相似文献   

7.
伍后正 《可乐》2011,(2):78-78
元朝末年,朱元璋打败陈友谅,进驻太平道,一天偶然动兴,带随从来到般若寺。寺僧向他请教姓名,朱元璋不屑作答,只执笔在壁上题诗一首:杀尽江南百万兵,腰间宝剑血犹腥。山僧不识英雄面,妄自哓哓问姓名。寺僧方知吴王(朱元璋时称吴王)驾到,不胜惶恐。  相似文献   

8.
联海拾趣     
(一)从前,有位农夫在送父母还山时,一时疏忽,把父亲葬在西边,母亲葬在东边。按传统习俗,东边为大,应该是男东女西。怎么办,他一时拿不定主意。就向村里一位老秀才请教。如果秀才认为这样安葬有违礼教,他就起棺重葬。  相似文献   

9.
根据我国古代文献记载,在浙江、江西、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湖南、湖北、贵州、云南、四川、陕西等省存在一种不同于土葬形式的崖洞“悬棺葬”。三十年代,这种“悬棺葬”在川南已被发现和报道,曾引起国内外学者的注意。根据民族学和考古学的发现,这种葬俗还广布于东南亚和太平洋诸岛。解放以来,考古工作者在广西平果县古城,四川奉节县夔峡、风箱峡、盔甲洞,巫山县错开峡,巫溪县荆竹坝,珙县麻塘坝,福建崇安,江西贵溪等地发现“悬棺葬”的考古物证。这些考古材料表明崖洞墓流行的时间很长,各地区时代有早晚之不同。福建、江西的悬棺葬相当于战国前后,广西的悬棺葬年代在汉代至明清,川东峡江地区的悬棺葬年代包括战国、西汉、东汉,珙县悬棺葬年代最晚,可能至明代。各地埋葬形式也不尽相同,多数是一次葬,也有二次葬。  相似文献   

10.
在江南吴地,至今都流传着"孙武斩王妃"的故事。春秋末年,齐人孙武经伍子胥引荐得与吴王相见。此时正是吴国用人之际。当吴王读了《孙子兵法》后,还想实地考察一下孙武的用兵能力,便差180名宫女予孙子演练。其爱妃夏姬和姜姬任左、右两队队长。孙子为了让吴王诚服自己的用兵之  相似文献   

11.
五溪悬棺葬的楚文化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悬棺葬这一古老葬俗,研究者普遍认为它是古濮越文化的反映。本文在对五溪悬棺葬进行探讨后,发现其中的楚文化意蕴,即灵魂回归意识和对凤的崇拜,并从象征的层面分析了五溪人认同悬棺葬这一古老葬俗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佛教传入中国之后,火葬、尸陀林葬等佛教的葬俗也随之传入中国。但是根据僧传和石刻塔铭资料,从东晋南北朝开始,在禅师群体中出现了一种新的葬法--全身葬法。隋唐时期这种葬法开始从禅师扩展到整个僧团,对中国的佛教葬俗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传统的火葬、尸陀林葬等佛教葬俗强调对身体的厌弃,而全身葬法则重在表现身体的不朽。这明显地表现出两种葬俗所代表的不同的身体观以及背后佛教义理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左传·鲁哀公元年》记:“吴王夫差败越于夫椒”。《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记:《三年,勾践闻吴王夫差日夜勤兵,且以报越,越欲先吴未发往伐之。……遂兴师,吴王闻之,悉发精兵击越,败之夫椒。”史书记载吴王夫差败越于夫椒的颇多,但夫椒究竟在哪里?却说法不一,殊无定见。我们在编写地方志时,征集到《具区志》、《马迹山志》(此两部书现存无锡市马山镇地方志编写组),发现一些有价值的资料,或能澄清古夫椒问题上的混淆,故作小考。  相似文献   

14.
悬棺葬分布于长江流域中下游和沿海各省区,是我国古代先民的特有葬制.由于地域和时代的不同,它有不同的类型和名称,大别之有三种,一是在悬岩陡壁上,凿孔椓桩,置放棺槨,谓之“悬棺葬”;二是就岩石的裂隙,天然岩壁洞穴将棺木放上去,凌空悬置叫做“幽岩葬”.还有在悬岩上凿成小穴,纳棺其中.露出棺木一半,称为“岩穴葬”.可能还有其他型式,如所谓“竖棺葬”、”架壑船”等,与迷信传说联系起来,或称为“仙人蜕骨”之所.  相似文献   

15.
苏州市外经委退休干部陆允昌多年来潜心研究孙武 ,其专著《孙武研究新探》已由白山出版社于2 0 0 2年 7月出版。《孙武研究新探》由诸说篇、家世篇、故里篇、著书篇、入吴篇、资料篇六部分构成。作者通过对大量资料的比较、研究 ,提出了与众不同的许多观点。如一般说法是 ,孙武避乱奔吴 ,时间在见吴王前 10~ 2 0年 ,而作者通过对汉墓出土竹简和《越绝书》分析后认为 ,孙武为“受聘”入吴 ,时在见吴王的当年。目前 ,有一种流行的说法 ,说孙武见吴王前隐居在吴县(今苏州吴中区 )穹窿山茅篷坞 ,而作者认为这是一种想像而已 ,断无史志可证。《…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春秋》所记天子、诸侯、诸侯夫人的卒葬日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春秋葬日制度存在着明显的阴阳观,即丧月等级用阳、葬日用阴,体现了“一阴一阳之谓道”的观念.除此,本文还对丧月不计闰、葬日不用疾、卜日先远日等规定进行了探究,对《春秋》卒葬的书写原则及体例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7.
先秦时期的葬日制度经历了较大的不同。由最初的商代及西周时期卜算甲乙丙丁十干到战国对于子丑寅卯十二地支的尊奉。而葬日制度的变化背后则体现了祖先崇拜的变化与不同。对于祖先日神上帝的崇拜转为对祖先的畏惧恐惧心理。本文试图从葬日制度这一独特视角出发,通过对葬日制度的分析进而认识到商周时期祖先崇拜的变化,此种变化通过葬日制度得以体现,二者具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8.
广西南丹县里湖瑤族公社岩洞葬调查及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瑶族地区的岩洞葬,对研究瑶族历史、了解古代瑶族政治、经济、文化、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体质特征以及瑶族与其他民族的关系等等将有很大帮助。过去,古籍文献有关瑶族岩洞葬的记载甚少,目前史学界对这方面的论述也不多见,有些学者则认为悬棺葬(含岩洞葬)乃是百越族群和濮、僚的一种葬俗。对于瑶族是否也有此种葬俗,则未遑考证。因此,对瑶族地区岩洞葬进行一次调查,很有必要。我们于一九八二年七月廿一日到了  相似文献   

19.
据敦煌卜葬书及《地理新书》等考察,杜甫《卢氏墓志》所记杜氏大茔葬法是采用唐代流行的六甲八卦冢葬法。根据杜甫文中提供的数据推算,杜审言所葬系八卦冢中的乾冢壬穴。杜审言之妻卢氏后葬取甲穴,则是采用"卧马"葬法。杜氏葬取壬穴,合于唐代五姓葬法中杜姓属商之说。卢氏祔葬而不与夫合葬,合于唐代士族的通行做法。杜甫文中称其出于卢氏"遗意",是尽力为卢氏美言。  相似文献   

20.
明清时期,各地程度不一地存在"停丧不葬"现象。在徽州府,因惑于风水、贫困无力、习俗束缚等,停丧不葬问题较为严重,对当地的社会风俗、民众心理、礼法秩序、社会经济秩序造成较大冲击。为遏制或消除停丧不葬问题的社会危害,徽州地方官府和社会力量积极致力于管控与治理停丧不葬问题。地方官府主要通过告示提醒警示、设立义冢、经济资助、教化等举措,宗族主要通过族规家法、设立义冢等方式,乡绅士大夫、商人以及普通民众主要通过设立义冢、经济资助、教化等途径,来应对停丧不葬问题。在地方官府和社会力量协同共治下,徽州境内的停丧不葬问题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但是,受各种因素的干扰,徽州停丧不葬这一长期形成的社会弊俗,始终无法根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