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上了年纪的人,本应颐养天年,或两老相伴,或含饴弄孙,尽享天伦之乐。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不少老人过着一些违心的生活,给他们的心里蒙上了阴影。被迫分居老伴健在而过分居的生活现象,在城镇有,在农村更多。在城镇,由于住房不宽敞等原因,老夫妻只好分居到几个子女家中。还有的为了顾全年轻人的生活,只好委屈自己。老夫妻拆开了,他们有伴不能随,有苦无处诉,只好与麻将、电视为伴。在农村,老人的分居生活则大多是出于赡养安排,儿女们虽然愿尽义务,可是儿女好几个,难以平衡,于是只好“老”燕分飞。贴心建议“少年夫妻老来伴”,上了年纪更需要情感交…  相似文献   

2.
钟芳 《山西老年》2011,(9):56-56
清代著名画家郑板桥曾写过一个条幅:“难得糊涂”,并视之为座右铭。按现代人的理解,“难得糊涂”就是一个人在非原则问题上不斤斤计较;在细节问题上不纠缠不清;对不中听的话或看不惯的事,装作没听见、没看见,以佯装的“糊涂”化解可能发生的种种矛盾。小事“糊涂”,让人一分,不仅是一种处世之道,更是一帖健身良方。  相似文献   

3.
本来平静的柳城县城,近日被一场奇特“屋檐下的官司”闹得沸沸扬扬:家住柳城东泉镇高田村76岁的罗老汉,因对子女心怀怨恨,竟张贴大字报侮辱子女和女婿。结果万万没有想到,他刚吐了心头恶气,他的子女和女婿却一纸诉状将他告上法庭。罗老汉与子女长期积怨,关系恶化。今年3月1日,罗老汉心生一计:为了“让群众知道子女对自己不孝”,以便让村民们对他们进行孝道教育,他亲自撰写一张大字报,将女婿梁某漫骂为“养牛能手”,将女儿和儿子污蔑为“母牛”和“公牛”。罗老汉的子女及女婿见到老父亲如此公开侮辱性的行为,三人立即起诉…  相似文献   

4.
不知道延续多少年了,有些人不仅自己在“糊涂”,而且还积极鼓吹别人“糊涂”,不管是大的原则问题还是鸡毛蒜皮的小事,统统都应该“糊涂”,以为“糊涂”就是“聪明”,行之必有好处,且好处多多。恰恰相反,笔者的观点是,我们不应该“糊涂”,而要清醒,至少在大事上要清醒。如果大事也“糊涂”,没有是非,黑白不分,那他就是个不讲原则的人,不是明白人,而是心灵被污染的人,这样做对己对人对社会都是有害无益的。有的人崇尚郑板桥的墨宝“难得糊涂”,却没有理解郑板桥的本意。作为一句哲理名言,郑板桥的用意在于劝导人们不必计较眼前的蝇头小利,遇事…  相似文献   

5.
乐天 《人力资本》2009,(12):78-79
对职场人而言,年终总结是一个绕不开的“坎儿”。一年的辛苦,究竟该如何在几页薄薄的“纸上”体现出自己的工作成果,同时还要给老板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很多人也为此“痛苦不已”。事实上,你只要掌握一些原则,同样可以让自己在年末出彩一把。  相似文献   

6.
父母年纪大了,作为子女当然希望他们健康长寿。如何才能利用回家探望的时间,大致了解父母的健康状况呢?可从以下五个方面做起。体重是不是轻了很多人说“有钱难买老来瘦”。但要是体重无缘无故地轻了,那可能是疾病的征兆。  相似文献   

7.
贪官爱财,也爱自己的子女,连子女都不顾的毕竟是少数。但一个钻进钱眼的家长要想教育好自己的子女并不容易,事实是绝大多数贪官最终不仅自己锒铛入狱,毁了全家幸福,而且有可能连子女也一并卷进“漩涡”。贪官谋财,最普遍的是为自己的子女着想。为官一任甚至为官一生,若不为子女解决点什么,贪官们大多心理上过不去。为了满足这份扭曲的亲情,他们不惜以身试法,在许多有利害关系的问题上,以亲情代替原则,置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于不顾,千方百计利用职权为子女谋取私利。吉林省有个千万巨贪乔利平,在自我剖析犯罪原因时说:“我在教育…  相似文献   

8.
《社区》2008,(24):33-33
也许有人会问:有两套或两套以上房子的人,养老是没有问题的,只有一套房子的怎么办?其实,有一套房子也一样能够以房养老。为此,笔者还提供了有别于“倒按揭”的五种以房养老方案。方案一:可以采取“卖房”办法筹措补充养老金,但不是卖给外人,而是把房子卖给自己的子女。也就是说,老人可将自己的房子抵押给子女。老人每月可从子女那儿得到一笔退休金补助,而子女也可以以远低于市场价的价格买下父母的房子,这将更加增进老人与子女之间的感情。  相似文献   

9.
智谋言语学及其领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们在交际时应用智谋,把对方说哭,说笑,说服,说倒,或者说糊涂……,这种言语就叫智谋言语、智谋言语是一种高难、高效的言语形式,所以说出来的话常常含蓄、幽默、巧妙,在言语活动中出现高潮.从前,苏丹有一位国王,他仁厚、慈祥;很受臣民们爱戴.有一次,这位国王和大臣在一起吃羊肉,每一个人的面前都堆下一小堆吃剩下的羊骨头.国王想开个玩笑,便悄悄地把自己吃下的那堆骨头堆到距自己最近的一位大臣面前.过了一时,国王笑嘻嘻地对在座的大臣们说:“你们看呐!他真是个饭桶,吃了这么一大堆羊骨头!”在座的人大笑起来,都瞪…  相似文献   

10.
《可乐》2006,(5)
除夕那天,我到父母开的电话亭帮忙。打电话的人很多,大都是那些过年不回家的大学生和打工仔、打工妹们给家里报个平安。排在队伍中的一个老人显得特别显眼,他鹤发童颜,年纪有60多岁。我猜他可能是给自己的子女或者兄弟姐妹打电话吧。  相似文献   

11.
最近希望工程在实施“助学进城”的公益活动.这为进城民工的子女们又办了件实事,每个受助的学生一年可获得600元学费资助,这对生活在城市边缘的农民工家庭无疑是雪中送炭。这些资助是不是基本解决了进城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呢?经过认真调查和观察后,我们发现农民工子女在接受义务教育问题上,最大的难处不在学费,而在于“身份”——他们没有城市户口。  相似文献   

12.
白明 《北京纪事》2010,(1):106-107
有一位年逾六旬的老太太,身边没夫君,膝下无子女,孤身一人居住京城。别看老人家时乖命蹇,岁月无情,皱纹已然爬满面颊,但不难看出曾经也有过花容月貌。据说她以前是天津一个大户人家的“少奶奶”,旧时是“在家住洋楼,出门坐洋车”,正经的“吃过见过”。可到“文革”时期就遭了罪,连“破四旧”带抄家,就败落了。  相似文献   

13.
朱成玉 《社区》2008,(32):24-24
母亲常说,只要人帮人,世界上就没有穷人。母亲不舍得花钱,是村里有名的“抠王”,可对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她从不含糊。记得有一次,她把自己的路费给了一个被小偷洗劫一空的老人,自己步行40里路回家。不知情的乡邻以为母亲又是为了节约路费,“抠王”的名号在村里愈发叫得响亮了。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内地,新富阶层们早已流行将自己的子女送往国外接受西方教育,目前当中“学有所成”的“高富帅”、“白富美”,正在日渐适应“藏二代”的身份。  相似文献   

15.
【葱花和鱼子酱的距离】 “一个女人,年纪大一点不要紧,眼角现了皱纹也不要紧,变得絮叨一些更不要紧,只要头脑保持清醒,懂得为自己的堕落感到羞愧而不是深陷世俗之中无法自拔,那她还是有救的。”  相似文献   

16.
爱家 《社区》2009,(15):21-22
每年5月份的第二个星期天,都是属于母亲的节日。在此之前,一些年轻人就已经早早地开始谋划着为自己的母亲送上一份心仪的礼物。但是,这几年来,“送什么礼物给母亲”越来越让子女们头疼,有时候花高价买来的礼物却遭来母亲的一顿埋怨,说子女乱花钱;也有的母亲明确地向子女表明“什么都不要买,这个节过不过都行”。本来是想买礼物讨老人欢喜,结果却碰了“一鼻子灰”。那么,这个节到底应该买啥样的礼物呢?  相似文献   

17.
老人与假日     
近与家人相聚,谈及邻居老人的节假日接待儿孙的忙碌,令人生出许多感慨。是的,已经离开父母成家立业的子女,双休日便携自己的儿女去看望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这本是人之常情,也是情理之中的事,老人自然也会感到高兴。但是,如果子女只是动口不动手,甚至要求过高,这样天长日久,日渐衰老和经济并不宽裕的父母恐怕就会从高兴转为忧愁,一提到双休日和过节的到来就会紧皱眉头,甚至离家出走去“躲”这节假日了。所以,还给老人们一个安静的节假日,看来是现代城市生活中的子女应该考虑的一个问题了。当然,如果这节假日给老人送去的…  相似文献   

18.
张老太过寿     
“什么?过80岁生日?”张老太疑惑地望着儿子。“对呀,妈,您今年80大寿,我想让亲戚朋友来庆祝庆祝。”张书记一脸孝顺地说。“我今年才78岁,怎么会是80岁?”“妈,您记错了,您今年80岁了。”张老太知书达理,虽然年纪大了一点,但一点也不糊涂,她想一定是儿子弄错了,前几年才给自己办75岁的寿筵。但转念一想,不对,儿子是当书记的,怎么可能糊涂到这个程度呢?张老太只当是儿子说着玩的,也没当回事。这天一大早,张老太家就热闹起来了,又是放鞭炮,又是挂灯笼。8点刚过,小车便一辆接着一辆开进了张老太的大院。院子里重复着相同的一幕:“张奶奶,祝您…  相似文献   

19.
目前,中国的独生子女家庭教育存在一些误区,其典型表现是角色定位不恰当,期望不切合实际,爱与严失调等等,这都可归结到“度”的问题,它直接关系到家庭教育的成败。独生子女也是子女,他们是普通儿童,“小皇帝”、“小公主”的称谓是不恰当的,家长对子女的期望要切合实际,期望过高,动机过强,影响学习效果,对子女过爱过严,不利于子女的成长。  相似文献   

20.
珍言 《社区》2009,(8):22-23
几米的个性害羞内向,不擅长用言语表达,身形瘦小的他,讲话有时嗲声嗲气,让人常常忘记他的年纪。一次几米走在大街上,有个小孩对自己的妈妈说:“妈妈,那个人用的手机跟‘阿公’一样耶。”一想到自己被视为“阿公”,几米不由得呵呵笑出来,他的独生女还在念小学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