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吴灿新 《学术研究》2004,(12):86-89
孔子思想的伦理精神, 主要是其仁爱主义、中和主义、尚义主义和等级主义精神。在这些伦理精神中, 既有精华, 又有糟粕。因此, 它在现代社会的价值就具有鲜明的两重性。我们只有区分其精华与糟粕, 汲取、改造其精华, 才能使其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的有机组成部分, 从而更好地发挥孔子伦理精神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在传述古代文化的过程中有自己的创新和发展:他怀疑天命鬼神,重视人事;主张以“仁”为中心确立各种典章制度;重视仁德、礼义,轻视生命和物质利益;提倡“中庸”之道与“和而不同”的方法原则;强调文学为政治教化服务。孔子思想一直延续到现在,并由中国传播到世界,是推动社会走向理性、文明、和谐、有序的巨大动力。  相似文献   

3.
孔子诗学视域中“不学诗,无以言”,从“诗”之意义视域的转换、“学诗”与“学礼”的对应、“诗”之“言”的价值依据,推动了孔子诗学“哲学的突破”。“《诗》《书》执礼,皆雅言也”,意味着孔子诗学的道德取向、语辞与语气的温文尔雅、“温柔敦厚”的君子人格、“执礼”与“仁”的相通。我们既不能仅以现代汉语的修辞方式,也不能以古希腊哲学传统的诗性语言,来评判孔子诗学视域中“诗”之“言”与“雅言”的思想价值,唯其如此,孔子诗学的哲学意义才能得到更合理的安顿与理解。  相似文献   

4.
墨子“爱人”伦理思想特征及其现代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秦时期 ,墨子的“爱人”伦理思想独树一帜。墨子基于当时社会动乱无序“起自不相爱”的认识 ,主张以“爱人”的根本道德准则调治社会矛盾 ,并主张以“兼以易别”、“相爱相利”的双向性道德规范维系调节人际关系 ,最终实现“天下人皆相爱”、“兴天下之利”的理想社会。墨子的“爱人”伦理思想及其践行其理论而自我牺牲的精神 ,有不少合理而积极的因素 ,对于现代社会人们立身处世 ,维系调节人际关系 ,促进社会道德建设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论孔子"和"的哲学思想及其现代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钟麟 《学术论坛》2002,(2):111-114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和”是一个内涵极为丰富的范畴。中国古代杰出的思想家孔子 ,其最高思想境界就是“和”。孔子“和”的哲学思想对中国、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今天 ,继承和弘扬孔子“和”的思想 ,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 ,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7.
邓小平将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与“活的灵魂”深入贯彻到新的理论和新的实践,在当代视域中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的“总体性”创新,从而在新的起点上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精髓的继承、发展和螺旋式复归。邓小平的实践历程,展现了他独特的政治风范和精神气质,其创新性理论必将在马克思主义思想史上和非马克思主义的世界思想史上留下“普世”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8.
台湾学者刘述先把儒家分作精神的儒家、政治化的儒家与民间的儒家三类,并分别解释说,精神的儒家是指孔孟、程朱、陆王的大传统;政治化的儒家是由汉代董仲舒、班固以来发展成为主流意识形态的以三纲五常为主的传统;民间的儒家则是在草根层面依然发生作用的信仰与习惯,如重视家庭、教育的价值,维持勤劳、节俭的生活方式等等。同很多崇信现代性的当代新儒家一样,  相似文献   

9.
大庆市委作出的深入开展"弘扬‘三个超越’精神,追求卓越、勇创一流"主题实践活动的决定,这是将"三个超越"精神由我市的科技精神提升为我市城市精神的标志,是以世界的眼光、战略的思维,站在时代的高度作出的战略决策。课题组通过深入学习,结合实际,就"三个超越"精神的内涵、实质及三者之间的关系,"三个超越"精神与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之间的关系,"三个超越"精神提出的时代背景和现实意义以及如何弘扬"三个超越"精神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何书岚 《船山学刊》2011,(1):109-112
现代理性的重要特征之一即要求“系统而可信赖的知识”.这本是人类理性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但在现代社会,理性至上又给人类文明带来价值失落的弊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重新思考儒家传统中的知识论思想,探究儒家的知识论与价值维护之间的关系,具有相当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孔子的“正名”说是特定时势的产物 ,纯粹是政治伦理意义的 ,这也是由其目的、内容和原则所决定的。孔子“正名”说中运用的逻辑形式完全是出于立说行文的需要 ,这并不意味着孔子在自觉地创立逻辑理论。  相似文献   

12.
"革命话语"在与20世纪中国文学结合的过程中.成为推动这一时期中国文学发生、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革命话语"在20世纪文学中经历了晚清梁启超"诗界革命"、五四时期胡适的"文学革命"、20世纪20年代之后"文学革命"转向"革命文学"三个阶段。"革命"在成为文学重要主题内容之后,通过不断闪现的"话语"方式自足地完成文学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3.
魏光峰 《殷都学刊》2007,(1):141-143
中和”思想是孔子全部思想的哲学依据,是儒家思想中至为宝贵妁价值标准,是指导人们追求个体心灵的平和、家庭的和睦、人际关系的和谐以致天人之际的和谐的准则。要求人们在待人处事、治国理政等社会实践中坚持适度原则,把握分寸,恰到好处,无过无不及,从而实现人格的完善、人与人的协调和整个社全的文明与和谐。孔子“中和”思想对于处理好人自身、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具有非常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14.
孔子是一位人文学家,但孔子本身具有的丰厚的自然知识。该文力求客观的挖掘作为人文学家的孔子自身所具有现代科学精神的因素。  相似文献   

15.
孔子“知”论及其现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熙国  孟洁 《文史哲》2003,4(1):26-29
“知”在孔子思想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孔子“知”论立足于现实社会的感性实践 ,高扬了人的主体意识 ;坚持“天命”与“人事”的统一 ,把以“仁”为核心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置于物质世界 (天 )所具有的客观必然性 (命 )的基础之上 ;坚持以“仁”为体 ,以“知”为用 ,主张仁知合一的道德理想主义。  相似文献   

16.
孔子是一位人文学家,但孔子本身具有的丰厚的自然知识.该文力求客观的挖掘作为人文学家的孔子自身所具有现代科学精神的因素.  相似文献   

17.
孔子的“义利”观与现代社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红 《兰州学刊》2005,(3):65-66,53
在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初期,我们将面临多种诱惑和挑战,为了使自己在经济发展的大潮中不迷失方向,树立完善的人格,必须要有正确的义利观.孔子的义利观思想可以说是连绵两千余年的智慧,它不但没有过时,而且对现代的社会有着非同一般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刘瑞华 《学术探索》2016,(4):133-138
福文化是传统社会中内涵最丰富、大众最喜爱、影响最广泛的社会民俗文化之一,其渗透和体现在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蕴含的价值精神主要有世俗精神、尚德精神、理性精神三个方面。以扬弃的态度对之进行审视,传统福文化是塑造积极健康的国民品格、促进民族艺术繁荣发展、形成崇德社会风尚的重要文化资源,对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促进国家的文化繁荣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语言是文学的物质媒介,研究孔子的言辞思想更容易接近其文学思想的核心。“文言”是孔子言辞思想的核心概念,它对内容上的规范性与形式上的审美性的双重要求,使孔子的“文言”思想,不仅为中国文学提供了形式上可资借鉴的典范,同时,也在思想内容方面树立了“雅正”的尺度。作为一种自觉的文学思想,“文言”一词所包含的规范性与审美性的双重意味,奠定了孔子以及儒家文学思想政教性与艺术性的统一诉求。  相似文献   

20.
先秦儒家的孝道及其现代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孝是儒家伦理思想的一个重要范畴。孔子认为孝不仅是指从物质上赡养父母,而且包括精神上尊敬父母。孝是实行仁的根本,由“孝亲”推而广之则是“泛爱众”的仁德。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关于孝的思想,并把它推广为普遍的社会道德。《札记》等典籍中也有许多关于孝的阐述。在当前把握并弘扬先秦儒家孝道,对于维护家庭与社会稳定,建构符合时代精神的伦理道德体系,都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