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叶朗同志新著《中国小说美学》,描述了中国小说美学历史演变的轨迹,揭橥了中国小说独特的理论范畴,提出不少独到的见解,如“小说的美学风貌”、“情节要适应读者美感心理”、“艺术形式美的规律”、“闲笔”等,最使人感兴趣的是作者对中国小说美学关于人物塑造这一基本课题的理论阐释和总结。重性格的美学传统《中国小说美学》认为,“中国小说美学强调,小说的中心是写人,是塑造典型住  相似文献   

2.
“课程思政”理念的兴起为思考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内在结构提供了重要契机。本文提出了一个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思想·理论·经验”结构模型。这三个要素分别处于“讲价值”“说理论”与“讲故事”的课堂环节中,其中伟大思想是思政课整体教学的价值引领;科学理论则旨在阐明伟大思想的学理依据;具体经验则能对科学理论做出进一步验证,亦能促使学生与伟大理论产生共情。这三个部分缺一不可、紧密联系,构成一堂高校思政课重要的内在三重结构。  相似文献   

3.
类型理论、文学史与历史变化[美]拉尔夫·科恩作为一种批评力量,类型理论在20世纪后半叶重受重视,这部分得益于诺思洛普·弗莱、R·S·克伦和罗塞利·考利关于文学类型的论述。最近一个时期类型理论重新研究了小说(麦克尔·麦肯《英国小说之源1660一IN0》...  相似文献   

4.
总类·分类·子类·跨类──中国古代小说类型体系新说(注)刘书成从世界范围看,类型研究正在被推向研究的中心。这是因为此种研究可以有效地呈现文学艺术发展的总体倾向和内部规律。近年来,我国小说类型理论有了一定进展,但是由于理论界对类型研究的价值缺乏足够的认...  相似文献   

5.
伊·布宁是俄国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对他小说的时空观以及在小说中构建时空体系的相关原则进行简要的阐述。选用小说《安通苹果》来进行时空特点的分析。旨在通过相关的研究,概括伊万·阿列克谢耶维奇·布宁小说中的时空特点,解析小说中架构时空体系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蒋梅玲 《社会科学家》2006,(Z1):197-198
通过阅读F·R·利维斯小说批评的代表作《伟大的传统》,我们可以透过朴实自然的语言论述发现利维斯所运用的理论和方法即文学的细读分析与批评,并体会到文学批评必须立足于文学文本,切实进入到文学文本中,从文本中自然而然地找到理论作为支撑,做到文本阅读和理论阐释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7.
德莱塞及其小说创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德莱塞及其小说创作秦丽萍美国作家西奥多·德莱塞,不仅是一个伟大的现实主义文学家,而且也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家。处在雅驯文化和基督教清教主义文化笼罩的历史背景下,他以一个觉醒者的姿态,撕破了弥漫在社会各阶层中的那层令人窒息的、虚伪的面纱,使世人不仅看到了社...  相似文献   

8.
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为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不仅使我们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一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而且也成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起点和思想基础,并进而成为贯穿于邓小平理论科学体系的精髓。一、三中全会的召开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确立同任何思想理论一样,作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和我们党的指导思想,邓小平理论也有一个形成、发展与完善的过程,她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的历史条件下,在中国这个特殊的环境中产生的,是以…  相似文献   

9.
爱情是小说创作的永恒主题之一。本文对中国当代爱情题材小说创作进行了历时性考察,认为建国后 17年,“文革” 10年,新时期 20年的爱情题材小说创作分别是雷区、禁区与误区,文章对此分别进行了回顾和评论。  相似文献   

10.
以往研究中国近代小说理论的,历来重视晚清小说理论,而对民初小说理论(即民国成立至五四新文学问世前的小说理论)则十分轻视。其实,民初小说理论在中国小说理论的发展史上虽然不如晚清小说理论那么重要,但它其实是继承晚清小说理论,并且在新的形势下产生了一些新的发展变化,从而成为从晚清小说理论向五四新文学小说理论发展的中介环节,在某种程度上也曾为五四新文学的问世作过铺垫。民初小说理论与晚清小说理论相比,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首先是小说理论的系统化。晚清的批评家论小说,大多是篇幅较短的文章,或者是类似“诗话”的…  相似文献   

11.
英国当代著名女小说家詹妮特·温特森的元小说《守望灯塔》(2004)袪除了同类小说标榜晦涩的小说理论、文学性减势的通病,而以其故事游戏性和诗性品格成就了一部心灵成长史和原创性的故事理论学说。小说担当着演绎虚构故事和言说故事新技法理论的双重使命: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巧妙地回答了何为故事、如何讲故事等重大的诗学问题;由是把在现代化进程中失落的说故事传统召唤回来,从体验故事中洞烛生活的本相、理解生命的真义。一系列元叙事观念展示了小说家批判性的叙事立场,同时为叙事理论增加了富有活力的话语。  相似文献   

12.
关于小说和散文是女性最合适的文体的说法,如今可说是已经广为人知了。其中最为有名的无疑是弗吉尼亚·伍尔夫的《自己的房间》。20世纪初的某个下午,这位生性敏感的天才女作家在琳琅满目的书架上环顾她的女性前辈后墓然发现:“乔治·文略特与艾米莉·勃朗持有何共同之处?难道夏绿蒂·勃朗持不是完全不理解简·奥斯汀吗?……可是她们在写作时,都会受一种奇异的力量驱使去写小说。”①伍尔夫问:“这是否与出身中产阶级有关呢?是否与像艾米莉·戴维斯小姐稍后所揭示的那样,19世纪早期的中产阶级家庭只能提供他们一间客厅这样的事实有…  相似文献   

13.
社会关系·文化·群体——个体与社会互动中介的社会价值论透视庞景君现代社会日益凸现着个体与社会之间关系这一永恒话题的重要意义。转型中的中国社会,几乎人们争论和关注的每一个社会历史问题都可归结于或触及到个体与社会的关系。然而,纵观人类思想史,人们理论思维...  相似文献   

14.
在此应用创伤理论框架分析9·11灾难小说文本,通过时空交错的非线性情节呈现灾难亲历者的碎片记忆,充分展示幸存者的情感历程,从而体现回忆所具有的自我定位、对抗生命荒谬的功能,这些经验与情感储备有助于人们进行灾难反思与应对。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种跨学科研究领域,文体学基于语言学理论分析文学作品的文体特征,同时也促进了语言学和文学的双向发展。本文依据文体学的相关理论,以《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为例分析马克·吐温中期作品的文体特点,从文体学角度探讨分析和鉴赏英语小说的有效途径,旨在寻找一种通俗易懂又符合实际需要的分析方法,以实现既推动文体学理论的发展又发扬英语小说闪光点的双重目的。  相似文献   

16.
文学创作都有规律可循。青年学者刘海涛的《规律与技法》(新加坡作协出版)一书,即是探索微型小说的写作规律与技法模式的专著,这是新加坡作协第一次破例为一个外国学者出版的著作。微型小说这一体裁,顺应时代快节奏下人们追求“速效刺激”的审美需求,由崛起而兴盛,已经成为小说家族中一种独立的文体。有感于微型小说的创作理论还相当薄弱,长期滞留在一般经验描述的文章学层面,未能系统有序地展开理论探讨,海涛君从1988年起,便不断排除外界的困扰,而投身于这一难度较大的理论构建工程,至今已出版专著四本,发表论文60多篇,其研…  相似文献   

17.
丹·布朗小说的后现代性与可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现代小说给读者的印象大都晦涩难懂,叙事零散,然而丹·布朗的小说却兼具后现代小说的写作特点与大众文学的可读性。丹·布朗将后现代手法中的不确定性运用到他的悬疑小说中,将语言游戏运用得炉火纯青,俘获了读者的思维;运用后现代技巧来制造悬念,增强作品的阅读效果,极大地增强了小说的悬疑色彩,解决了后现代作品往往不具可读性和传统悬疑小说缺少文学性的双重难题。  相似文献   

18.
中央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 ,这是我们党进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又一重大战略决策。这个战略决策不仅符合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 ,也完全符合中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 ,符合西部地区 3亿多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在 2 1世纪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重要内容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生活的主旋律就是中国西部大开发 ,就是中国西部 1 0个省、区、市进行大规模开发和建设。一、围绕市场进行大开发在 2 1世纪中央提出进行西部大开发战略决策 ,是建立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基本经验和伟大实践基础之上的伟大战略决策。…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小说理论研究的百年回顾及展望陈洪陈宏一19世纪末,在反清排满的浪潮中,小说评点家金圣叹因其遭遇而重新受到人们的注意。开始,关注的热点主要在于“哭庙案”,完全着眼于政治斗争的需要。后来,渐有论及其评点成就者,其中以邱炜援的《菽园赘谈·金圣叹批小...  相似文献   

20.
蒙古族著名散文家鲍尔吉·原野近年转向儿童文学创作,于中国儿童文学界展露出独具一格的“原始态童心”。然而,他的儿童小说也存在诸多明显的局限性:“形而下”的文字运用、逻辑链条和叙事架构尚有诸多不足,“形而上”的思维引导和主旨探寻也相对浅尝辄止。鲍尔吉·原野儿童小说的特色与缺憾,是散文家跨界小说创作所携带的优势与薄弱项,更是童性玄想与成人理性在耦合过程中必然产生的短路与阻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