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公众议程中的属性显要性和客体显要性会影响到公众对客体的评价及行为,同时属性显要性和客体显要性都存在正负之分。反映在自媒体时代下的政府形象塑造中,就会出现自媒体与政府形象的四种关系,分别为正面媒体传播的政府正面形象、正面媒体传播的政府负面形象、负面媒体传播的政府正面形象以及负面媒体传播的政府负面形象。每种状态中自媒体与政府形象的关系都有不同的特点,面临着不同的挑战,要正确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追求双赢的理想状态,需要认清自媒体的传播环境、善于利用自媒体、及时了解舆论走向、提升政府自身媒介素养、加强政府与自媒体的合作、提高自媒体及公众媒介素养等。   相似文献   

2.
在现代社会,大众传媒以其难以察觉的穿透力和广阔的地域覆盖能力,加上不同媒体形式与工具的整合运用,使政府领导者公共活动不可避免地受到媒体的影响和改变。领导者及相关工作人员往往会基于政府公共传播过程的需要,根据现代传媒手段的特点与要求,对领导者的政治人格形象进行维护、包装与设计,以此通过维护与提升政府领导者的形象来增强领导在公众面前的感召力。所谓领导者媒体形象,是指领导者的政治人格形象通过大众媒体传播给大众的心理积淀形象。也就是说,领导者媒体形象是以大众媒体为媒介塑造的公共形象,是大众通过媒体信息传递而感知…  相似文献   

3.
新媒体时代的政府信息公开、全球资讯一体化、媒体监督等等,使政府在形象树立方面遇到前所未有的新挑战,政府必须立足新形势,改进工作作风、提升执政能力,善于利用媒体,积极地采取有效方法来进行形象的塑型传播和矫型传播。政府形象的塑型传播主要是利用官方媒体主动实现信息公开;重点和难点是矫型传播,主要是指突发事件的处理及舆论引导,重点是要利用新媒体的交互功能,具体方法有:利用互联网加强与公众的交流、及时捕捉社会热点并积极应对网络舆论、重视网民的参政热情并合理引导。  相似文献   

4.
苏继群 《国际公关》2023,(11):68-70
塑造和传播国家形象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应设立全国性的规划协调机构,对国家形象进行统筹规划和管理。国家形象是多方面的,包括国家标志、总体公共关系形象、政府形象、企业形象、城市形象、历史形象、文化形象和国家形象等因素。本文立足于国家形象对外传播现状,从用户使用社交媒体入手,研究用户使用社交媒体行为特征,并通过研究分析界定影响国家形象对外传播效果的因素,以传播学基本理论为支撑,阐释影响因素,以此为依据提出优化国家形象对外传播效果的建议和举措,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5.
政府新闻发言人需要具备较高的媒体素养,这既是适应现行传媒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优化政府形象、提高政府执政能力的迫切需要。政府新闻发言人具有双重身份,既是政府行政人员,负有行政职能,同时又需要站在媒体从业人员的角度思考新闻发布工作。文章强调政府新闻发言人要从政府管理的高度认识新闻发布的重要作用,掌握新闻传播规律,尊重媒体,服务媒体。  相似文献   

6.
区域媒体是塑造区域地缘形象的重要载体,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助推力。区域媒体的对外传播要坚持差异性与同一性结合,均衡报道以及受众理解的原则。地方政府在区域媒体对外传播过程中,要注重区域文化品牌建设,强化新闻公关意识,精心设置媒体议程,进行舆情分析,形成意见领袖。要主动研究目标受众思维方式,增强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7.
他说:“将城市的形象推向世界,不仅仅需要开发旅游,更重要的是对外传播。我更多的工作是通过媒体传播,来促进城市形象和国家形象的提升。”  相似文献   

8.
微博对手机媒体移动性与网络全球化两个特征的深化,使个体对信息的变动更为敏感,作为个人信息交往的一种方式正快速影响、改写了传统的生活方式与思维模式,构建新的文化知觉。在此背景下地方政府形象传播面临着"政治权利话语方式"与微博"大众日常话语方式"的冲突,要积极利用微博"正能量"传播政府形象,则需首要厘清两种话语方式在文化认同上的差异。本文试图从微博构建的网络文化本身探源,为地方政府形象的微博传播找寻合理路径。  相似文献   

9.
国内对于国家形象的研究缘起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前人研究多是从对外宣传和媒体战略的角度进行政治意义上的诠释,或是运用定量、定性分析的研究方法,对国外主流媒体上的中国国家形象进行定位。然而,从传播学的角度对国家形象认知的差异进行解读的尚未见到,从形象认知的角度,运用传播学、社会心理学、国际关系学等理论,解读国内外民众对于中国形象认知的差异,以厘清转型期中国社会现状下形象传播的困境,为形象传播的更深入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新媒体技术促使国家形象传播变得更加多元化,然而中国国家形象的对外传播存在不少问题:对内传播多且对外传播少、西方媒体对中国国家形象的曲解与误传、不善于利用新媒体对外传播国家形象。分析认为其原因在于:西方国家的媒体占据着世界传播市场的主导地位、通过新媒体对外传播国家领导人形象的意识不够、国内与国外新媒体之间的联系受到一定的限制。分析表明:充分利用新媒体病毒式传播方式,加强中国国家形象的对外传播;重视传播的国际化视角,对外讲好中国故事;大胆邀请外国媒体,多渠道宣传中国形象;多借助新媒体渠道进行对外传播国家领导人形象;重大国际事件发生时巧用新媒体,掌握对外传播的舆论主导权。  相似文献   

11.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已成为现代政府管理的一项重要课题。通过分析盐都区政府机关形象,认识塑造政府形象的紧迫性、重要性,提出了塑造政府形象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针对因经济发展、民主政治的深化及公众觉悟提高而引起人们重视的政府形象问题进行分析,指出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环节,良好的政府形象已成为我国迈向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政府职能、政府行为、公众的政府观是影响政府形象的重要因素,由此提出重塑我国政府形象的路径,为重塑政府形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政府形象建设的若干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形象问题,是一个事关政府自身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的战略性课题, 也是极其错综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本文着重从强化政府形象意识、设计政府总体形象、加强政府决策形象管理、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和优化政府公务员形象、注重政府形象传播等几个方面, 提出政府形象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政府形象作为一种无形的政治资源,在当代政府治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在危机公关中,政府行为较之常态下对政府形象的塑造会产生更为深刻的影响。以智利矿难为例,从事前、事发、事中、事后4个阶段对智利政府在圣何塞矿难事件中所采取的公共关系行为进行梳理和分析,认为智利政府是通过实施积极开放式的救援,建立有效的应急管理机制和事后的赔偿与问责机制,善于领导人的角色定位和善用媒体平台五种途径来塑造其良好的政府形象,旨在对中国的危机公关中政府形象的塑造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重塑政府形象:理念 动因 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的急剧转型、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给新时期的政府运作带来巨大的挑战。政府形象作为政府行政软资源,也受到公众越来越多的关注。为此,从政府转变维度出发,围绕转型期的政治、经济、公众意识等方面对当前的政府形象建设做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6.
城市形象建设对城市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城市形象的公共物品属性,政府有必要介入城市形象的建设.然而,政府在城市形象建设中却出现了所谓的"政绩工程"、"面子工程",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政府角色"错位"是主要原因.因此,正确认识政府在城市形象建设的角色,才能实现政府的角色"正位".  相似文献   

17.
政府公信力问题探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国,现实中种种信任危机的爆发使政府施政面临空前压力与难题。面对挑战,政府如何通过完善自身有效解决社会问题,重塑公信形象,已成为亟待解决的理论与现实问题。本文从政府公信力的基本内涵、目前中国政府公信力弱化的原因及提升政府公信力的途径等方面对政府公信力问题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18.
良好的政府形象是政府巩固统治合法性的基础,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政府赢得国际良好声誉的保障。在全球化背景下,政府形象本身所承载的价值也被提升和扩展到全球,因此政府形象构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就我国政府形象构建而言,应进一步增强形象塑造意识,着力构建能力型政府和开放型透明政府,以构建起理想的政府形象体系。  相似文献   

19.
城市竞争与政府竞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竞争是经济竞争的一种类型,政府竞争是嵌入在经济竞争中的政治晋升竞争和博弈;在竞争主体、内容、方式、目的和结果上,城市竞争和政府竞争存在差异。两者之间的联系在于:行政性分权和财税激励是两者形成的共同的逻辑起点;当前,政府是推动城市竞争的核心角色之一。  相似文献   

20.
政府诚信缺失与重建探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政府诚信在完善社会信用体系中具有示范和带动效应,是社会诚信的核心.现代社会生活中,某些政府失信事件成为政府失信于民的潜在因素,使政府在社会公众中的诚信形象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人民政府理应秉承"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准则,增强和改善政府诚信的品质与形象,成为社会诚信的典范,取信于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