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网络流行语的社会文化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以网络语言中影响力较大的网络流行语为研究对象,着力于从社会文化的角度进行了分析,认为网络流行语具有树异于人的先锋意识、反映了多元文化之间的接触和社会心理的表达诉求;此外,网络流行语对个体社会化存在着正面和负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网络流行语是一定时期内的社会现状和大众思想的反映,研究网络流行语对当下和未来都具有重要意义。作为网络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流行语具有明显的后现代主义的文化特征,表现为参与主体的全民化、传播内容的碎片化和表述形式的平面化。  相似文献   

3.
《江西社会科学》2019,(8):234-239
模因论是一种主要用于阐释文化的进化过程与规律的新理论,这一理论以达尔文进化论为基础。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严格意义上说,其本身就是模因。青年是网络流行语模因的主体,青年流行文化的正义感催生了具有挑战精神的网络流行语模因,青年流行文化的创新性催生了具有鲜明个性的网络流行语模因,青年流行文化的身份认同催生了具有角色定位感的网络流行语模因,青年流行文化积极向上的精神催生了充满正能量的网络流行语模因,青年流行文化的娱乐性催生了具有戏谑性的网络流行语模因。  相似文献   

4.
论英语口译中的文化空缺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空缺"是民族语言文化异质性的集中体现,也是跨文化交流的主要障碍。弥补"文化空缺"是信息传译的关键环节,也是实现民族文化沟通和传播的主要手段。本文对中西"文化空缺"现象进行了扼要分析,对空缺的弥补手段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口译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大量网络流行语涌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极大地丰富了现有的汉语词汇,同时也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实践领域。通过对这些流行语的特点进行分类和研究,并选取若干网络流行的热门词汇进行试译,以探讨翻译网络流行语时应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青年网络流行语的变化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的变迁历程,折射了当代青年的社会心态和精神风貌,而且它还是一种日常生活化的意识形态形式,经历了从政治倾向到经济倾向再到多元倾向的发展过程,其本质上是一种“符号化”的、“去主流意识形态化”的、“消费主义化”的、体现虚假“需要”和虚假“平等”性质的意识形态形式,并且具有极强的消费文化意味.因此,必须着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青年化、故事化和立体化,唯有如此才能发挥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整合功能,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话语的实效性,引领网络青年流行语的正确发展方向,使广大青年能够真正理解、认同并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7.
网络流行语具有简洁、口语化、幽默、讽刺搞怪等特征。网络流行语的广泛传播,有其深厚的社会历史语境:国内思想界的论争及其引申的"媒体和民主"的关系的讨论、消费主义形态下话语权力的纠结、公共性的结构性转变、媒体商业化和民主的合力作用以及传播对象个体身份的缺失。  相似文献   

8.
对比传统编纂词典搜集例句的做法,论述信息时代利用网络搜集例句的方法。展示网络在词典编纂中所起到的语料库作用,并分析两种检索方法各自的优缺点。同时,结合流行语词典编纂工作,分析网络工具的若干弱点。  相似文献   

9.
解读传统主流媒体的网络流行语使用,既要在索绪尔的词汇域和句法规则中寻找网络流行语的语义信息,又要在语言交换市场中解码网络流行语作为权力和权威的符号。传统主流媒体使用网络流行语并不意味着网络流行语的收编与消亡,而是不同行动者在语言交换市场中协商网络流行语流通的价格,在既合作又对抗的斗争中争取市场支配地位。  相似文献   

10.
流行语的变迁折射着时代的变化,从一个特定的角度表达着人们的价值观。而网络流行语更是其主要创造及传播者——青年网民利用网络展现自我,参与社会生活,关注现实问题的载体,它能透射出当代青年各种类型的价值观念,具有深刻的价值观意蕴。对网络流行语的探讨能使我们准确地理解现今青年群体价值观的表现方式与基本特征,进而对青年价值观教育的开展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社会学视野下的网络流行语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顾源 《理论界》2009,(7):142-143
网络流行语的出现是网络发展的必然阶段,随着网络技术的继续普及和上网群体的异质性增强,这种信息表达的渠道仍将朝多元化趋势发展.本文试图从社会学的角度划分了当前网络流行语的基本类型,进而对这些基本类型进行原因分析和功能分析.  相似文献   

12.
在生态语言学的视角下对网络流行语进行生态话语分析,细化了网络流行语的词汇和隐喻模式的语言特征,从有益性话语、破坏性话语和中性话语三个方面分析了网络流行语.发现有益性网络话语所传达的意识形态积极向上且有助于生态系统的发展,具有消极意义的破坏性话语易导致过度消费和恶意竞争,而大多数网络话语可以归类为中性话语,具有双重性.为了维护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我们要倡导有益性网络话语,合理利用中性话语,自觉抵制破坏性话语.  相似文献   

13.
大量使用谐音,是网络语言的一大特点.网络谐音流行语生成渠道主要有普通话汉字词谐音、方言字词谐音、数字谐音、音译外来词、缩写汉语拼音词等.网络谐音流行语具有诙谐幽默、经济简洁、视觉性强、粗俗化等特点.  相似文献   

14.
15.
陈氚  刘少杰 《人文杂志》2013,(3):98-103
网络流行语不仅活跃在网络交往行为中,而且已经流出网络进入现实生活之中。生动活泼的网络流行语显示了网民对社会生活的丰富想象力,同时还展现了语言在网络中的感性化活力。尤为重要的是,感性化的网络流行语并非仅是对现实生活的形象表达,其中还包含了对社会消极因素的讽喻,体现了广大网民嘲讽邪恶虚假、期盼公平正义的理性要求。因此,应当对网络流行语开展深入的话语分析,既可从中发现网络行为中蕴含的各种积极因素,也可从中揭示复杂的权力关系和深刻的社会矛盾。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已经成为媒体的重要平台,网络流行语具有很强的新闻价值,因而会对新闻事件传播产生一定影响.对此进行研究和探索,分析网络流行语对新闻事件传播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就如何利用网络流行语强化新闻事件传播提出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7.
网络技术飞速发展使得网络教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平台,海量的信息、开放的环境、快捷的速度深刻影响高校大学生学习、生活甚至思维方式,网络流行语更是成为90后大学生挂在嘴边的"口头语"。[1]网络流行语是研究90后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一个全新视界。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教育工作应有意识开展网络流行语与思想教育工作的作用机理研究,充分有效发挥运用网络流行语的正能量作用,从而进一步促使思想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8.
网络流行语作为网络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社会文化的交流作用重大.网络流行语用词新颖、形式丰富、背景文化多样,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翻译的难度.如何翻译好这些网络流行语是翻译者面临的重要课题.以大量比较流行的网络词汇为研究文本,利用音译、拼缀、直译、意译的翻译方法,分析网络语言特性,总结翻译规律,目的是给今后的网络语言翻译提供借鉴,同时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友好交流.  相似文献   

19.
网络流行语及其语形辞格的象似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象似性理论对网络流行语言进行分析。语形辞格的象似性分为语音象似性、字形象似性、词汇象似性、语义象似性以及结构象似性。网络流行语的修辞效果来自于修辞形式和修辞意义的象似性关系。  相似文献   

20.
网络流行语是网络语言中较为流行的部分,它的新潮时尚性特征使它备受大学生群体的喜爱。网络流行语的传播给教育者带来不便,如不能理解部分言语信息和融入大学生网络群体,影响思想政治教育中思想预测的结果。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者在掌握网络流行语的同时还要开拓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获取的新途径,疏通信息传播渠道,并协调各方力量共同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