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50年来,中国科学翻译研究与社会发展同步,在科学翻译方法、科学翻译史、科学翻译理论、科学翻译学的建立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研究成果,未来尚需在科学翻译学理建设、应用理论研究、科学翻译史、翻译事实发掘方面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
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翻译学一直是翻译界的热点问题,作为翻译学研究重要环节的翻译史研究也逐渐进入了人们的视野.研究视角的多样化,自我与他者的文化互动等都是翻译史研究的新动态.文章对近十年的有关中国翻译史的研究状况梳理整合,以期对未来中国之翻译史研究提供科学的有价值的参考模式.  相似文献   

3.
彭萍 《学术探索》2012,(1):152-155
随着西方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和近年来翻译社会学的兴起,翻译与伦理学的关系日渐成为国内外翻译界学者研究的重要课题,翻译伦理学由此诞生,并逐渐成为翻译学的一个新兴研究分支。本文对翻译伦理学进行了概括式的探讨,对其进行了界定,概述了其研究对象、学科地位、理论和现实意义以及研究方法,以期能对翻译伦理学的进一步研究和翻译学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生态翻译学将翻译定义为译者适应或者选择翻译生态环境的行为。作为一种生态学视角的翻译研究方法,它从有别于传统翻译理念的全新视角对翻译作系统的探讨。从生态翻译学的翻译生态环境、译者中心、多维度适应/选择等角度,解读翻译家戴乃迭在英文期刊《中国文学》数十年的译介活动及翻译成就。  相似文献   

5.
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2011—2020年被CSSCI收录的7 136篇翻译学核心期刊论文进行历年发文量、作者及其单位、发文期刊、关键词等方面进行统计和分析。根据关键词突变情况,将翻译学研究大致分为三个阶段,解读每个阶段的研究热点,发现中华传统文化翻译研究是国内翻译学研究的主线,认为中华传统文化翻译研究呈现出四个发展趋势:一是典籍翻译行业的产业化、规模化发展所引出的相关政策、制度、方法、案例等研究是未来研究的重点和趋势;二是典籍翻译理论研究会进一步加强,更加注重翻译生态系统的构建;三是对典籍的跨文化翻译研究中,更加关注以译者多元化立体翻译体系为基础的更深层次的研究;四是典籍翻译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实现途径是未来需要重点研究的内容。  相似文献   

6.
崔校平  刘振前 《东岳论丛》2003,24(5):108-110
翻译学研究陷入困境在很大程度上是术语使用不统一造成的。翻译不同于翻译学,前者既是语言转换的过程,也是语言转换的产品,而后者则是对前者的研究。翻译学研究必须采取系统、科学的方法,才能提高其在人文科学中的地位。研究的侧重点应从最终产品上转移到过程上。翻译,作为语言转换的过程,是艺术性与科学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7.
从历史与现实的角度分析了我国翻译理论研究的发展情况,并指出建立翻译学是翻译理论研究发展的必然结果,具有历史必然性和现实可能性.  相似文献   

8.
翻译批评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化平 《兰州学刊》2006,(3):100-102,202
翻译批评作为翻译学的一个中心议题,是翻译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旨在探讨翻译批评的定位、标准、方法、功能和作用以及翻译批评的研究现状,指出翻译批评对翻译事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杨烈雄同志所著《文言翻译学》(中国经济出版社1989年8月第1版)是一部有探索意义的语言学论著。全书共六章,论述了建立文言翻译学的目的意义,文言翻译学的特点和任务,文言翻译的定义和原则,文言翻译的基本方法和基本规律,诗歌、散文、词赋的翻译,文言翻译的质量标准和翻译心理等问题。正如詹伯慧先生在序言中所说的:长期以来高等院校关于文言翻译问题的著述是凤毛麟角,此书作为一项草创性的探索,第一次把文言文的翻译作为一门学科来进行系统的研究,这是值得肯定的。读了烈雄同志此书,在以下方面尤其受益良深。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近三十年来我国新闻翻译研究成果从理论探讨与实证研究两方面进行了评述。现有成果宽泛多元,既有依据语言学、翻译学理论的研究,又有基于传播学、文化学等多元理论的探讨;发展轨迹呈初级阶段以及跨学科、科学化和职业化转向,总体路径朝跨学科多元化方向扩展;虽已取得不少成绩,但仍存在理论研究滞后、研究方法种类失衡、涉及媒体形式和语种转换形式单一、教学研究被忽视、研究者身份比例失衡等问题。我国新闻翻译研究在广度和深度上都具有广阔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1.
对翻译学中一些需要注意的要素做了简要论述,指出了随着翻译学的发展,翻译过程中所侧重的层面的变化.作为文化交流的一种重要的形式,翻译不仅要从语言上做到通顺、优美,而且要注重其中的文化因素,要立足于所翻译内容所处的文化背景,充分考虑其中的文化差异,从而保证翻译内容能表达出原资料的含义和意境.  相似文献   

12.
李康熙 《学术探索》2012,(6):155-158
翻译单位是翻译学理论的基本概念之一。本文从翻译单位的定义、性质和研究方法三个方面总结了国内外有关翻译单位的研究现状。分析认为,各种翻译单位的定义在内涵或外延上的差异,以及研究方法上存在的不足,是导致人们对翻译单位性质认识混乱的内因和外因。厘清翻译单位概念,并且将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结合,对翻译单位研究的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3.
严苡丹  王羽西 《理论界》2015,(1):114-117,133
本文以生态翻译学的核心概念"翻译即适应与选择"为基础,拟从生态翻译学视角对张爱玲的三部自译文学作品进行分析,旨在探讨其译本中体现的译者中心地位,以及译者的"适应与选择"。研究发现,张爱玲的自译本彰显以译者为中心的生态翻译原则,在特定的生态翻译环境中遵循"选择性适应"和"适应性选择"的翻译方法,具有较高的整合适应选择度。  相似文献   

14.
语料库翻译学在汲取语料库语言学、描写性译学及其他相关学科营养的同时,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颠覆了传统译学的研究方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研究对象,拓展和深化了翻译学研究的外延和内涵.然而,语料库翻译学研究也存在内容上的缺陷.因此,未来的语料库翻译学研究应紧密结合翻译学的跨学科属性,构建并完善语料库翻译学的理论体系,发挥其方法优势,突破自身的缺陷,实现其发展预期.  相似文献   

15.
生态翻译学将生态学融于翻译学当中,将两个曾经看似互不相干的两个学科融会贯通到了一起,论述了生态系统对与翻译学科的影响,这在翻译理论界是一大进步。而关联理论在翻译理论中影响深远,运用最佳关联原则,让读者产生最佳认知语境,从而达到翻译目的。本文通过对两种翻译理论进行对比研究,从而更好地指导翻译策略的选择。  相似文献   

16.
语用翻译学是建立在传统翻译学的困境和现代语用学的勃兴之上的。文章以Soldier’s Home原文及其中译文为基础,选取相关书面语料,通过运用语用学研究基本概念——"意义"和"语境",分别从语言的各层次上进行对比分析。藉此阐述语用翻译学能够从一个新的角度解决翻译理论中的诸多矛盾,进而能在翻译过程中起到启示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翻译学"语用学转向":"语言学转向"与"文化转向"的终结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哲学与语言学、翻译学的发展息息相关。“语言学转向”、“语用学转向”与译学的“文化转向”有其发展的哲学思想,考察了翻译学的“语言学转向”与“文化转向”的不足,文章试图以整合的视野,平衡语言学转向与文化转向的张力,探讨翻译学的本质,提出翻译学“语用学转向”是以语言为中介的合理的人际交往活动,以意义为归宿,以关联为准绳,以顺应为手段,重点放在主体和客体交往的主体间性上,研究动态交际中语言使用的本质,是归结两大翻译研究范式走向极端的现象,使翻译研究走向建构、理性。  相似文献   

18.
哲学实践转向的启示:后解构主义时代的译学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后解构主义时代的来临,翻译学面临着新的思考,那就是如何重新定位翻译研究的本体.对此,20世纪后期发生的哲学实践转向给予我们重大启示:我们需要回到翻译实践-即具体的言语交际过程中去发掘翻译的理性,从而实现译学的本体回归.  相似文献   

19.
读《必须建立翻译学》--兼与谭载喜教授商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田心 《学术界》2001,(2):131-137
谭载喜教授的<必须建立翻译学>一文在译界影响巨大.它引起了我国近廿年的翻译科学热,掀起了翻译(学)是科学或艺术(论)的争论,模糊了我国翻译理论研究的方向.重读该文章,发现它自相矛盾,不能自圆其说.  相似文献   

20.
唐燕 《学术论坛》2012,35(10):85-88,110
21世纪翻译学学科地位在中国最终得以确立,翻译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得到了翻译学界的认同。翻译学下一步发展的重点是集中于学科的理论构建。中国翻译历史悠久,自古以来就有不少学者对翻译实践活动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佛经翻译的"文质之争"就是我国翻译思想的第一次争论,历史长久,影响深远。严复提出的"信达雅"被很多学者推崇为翻译的最高标准,傅雷的"神似",钱钟书的"化境"等都表明中国翻译理论对于翻译原则、翻译方法等进行过探讨。但是目前中国译学理论多为借鉴西方近现代翻译理论,中国传统译论失语。探讨中国译论失语的溯因显得极其重要,尤其是从文章学的视角下解读"信达雅",对于重构中国译论话语权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