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化诗人     
中国的诗文里 ,咏海的真是不多。对此 ,冰心在《往事·一》中借人物之口慨叹道 :“可惜这么一个古国 ,上下数千年 ,竟没有一个‘海化’的诗人 !”冰心的这个遗憾为她自己的成功创作所弥补 ,痴情写海 ,妙笔传神 ,冰心本人就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海化’的诗人”。冰心爱海、恋海、喜欢写海。一冰心似乎与海特别有缘。在刚满 7个月的襁褓中 ,因随父母坐轮船去上海 ,冰心就见到了日后痴迷的海。到她三四岁时 ,谢葆璋奉调到烟台创办海军学校 ,全家又迁居到烟台 ,她从小缺少玩伴 ,海成为她童年生活的最好伴侣 ,大海的辽阔壮美陶冶了她 ,使她一生爱海…  相似文献   

2.
烟台是冰心海化人生的摇篮,冰心因为童年而与烟台有了不解之缘,也因烟台而爱极了海.烟台成为一个被冰心称之为"灵魂上的故乡"的地方.许多烟台人也是从冰心的散文中知道了烟台海军学堂,知道了东炮台,知道了金沟寨、丹桂街、福建会馆与大庙戏台.山曼先生更是用一本书具象化了冰心的童年,并带着人们去追忆一个世纪前烟台的风情.  相似文献   

3.
海军学校后面的房子 1907年,金钩寨村西南山坡上的烟台海军学校新校舍落成。1908年,冰心二弟谢为杰出世不久,全家即由东山练营搬到海军学校后面的房子里。当时,校中一切房舍都是新建的,因此冰心在回忆文字中称这一住处为“新房子”。他们全家在这里一直住到1911年离开烟台的时候,先后有四年之久。冰心的三弟谢为楫是在这儿出生的。 这所房子和整个海军学校毁去已经几十年了,但是根据作家的回忆文字,我们可以准确地判定它的位置和描绘它的格局。对于这房子的格局,冰心写道:“这所房子有东  相似文献   

4.
审美品格,实质上乃作家人格的外化,人格中交融着作家的气质、修养和经历,对于新散文的第一批开拓者冰心来说,浓郁的诗人气质、宁馨儿的生活经历是构成其早期审美品格诸因素中的两大要素.在回忆与现实的构思框架上,冰心以"崇高美"为支柱,用细致而娟秀的材料,在中国现代散文领域树起一座精致秀美的散文雕塑.  相似文献   

5.
文学作品在某种意义上是作者审美的结晶,优秀的文学作品更倾向于在更高的意义上关心人,从而引起读者在道德、人格、精神上的震撼。冰心的短篇小说《我的学生》展示了一位普通知识女性短暂而又美好的一生。但她“美”的一生却让读者长久地留连与赞叹。她集心态美、理性美、诗性美、英雄美和人情美于一身,由此构成了作品卓异的审美价值,也是冰心生活理想、审美理想的艺术体现。  相似文献   

6.
冰心一生与基督教关系密切,青少年时期是冰心受基督教的影响最强的时期。通过对有关史料、作品的梳理分析,探询基督教在冰心的信仰皈依、人格形成、爱的哲学构建、圣女形象塑造过程中所起的至关重要的作用,从而印证冰心个人生活近百年的历史轨迹与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7.
冰心一生与基督教关系密切。本文试图通过对有关史料、作品的梳理分析,探寻基督教(耶稣)在冰心的信仰皈依和人格形成、爱的哲学构建以及圣女形象塑造过程中所起的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以此印证冰心个人生活近百年的历史轨迹与心路历程。客观地说,基督教对于冰心应当是有限范围的重要影响,并因其生活时期的不同,这种影响的程度也显现出强弱的不同,而青少年时期是冰心受基督教的影响最强的时期。  相似文献   

8.
童年经历会对一个人个性气质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徐訏童年的生活并不愉快,父母婚姻的不幸使他失去了完整的家和幸福的童年,对其孤寂内省个性气质的形成产生了很大影响。这种个性和影响渗透在他的创作中,使得他作品中的主人公也带有这种孤独内省的精神特质,而且作品中对母性形象和儿童形象的塑造也带有徐訏个人的精神印记和情感欲求。  相似文献   

9.
高尔基     
喜欢读书,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的时光换成了享受的时刻。这个人的童年几乎总跟不幸连在一起。5岁的那一年他的父亲去世了,母亲只好带着高尔基投奔了开染坊的外祖父,但外祖父家的人口众多,而且染坊的生意也不十分景气,一大家子生活非常艰难。在高尔基10岁的那一年,不幸的事情又发  相似文献   

10.
正就算一个人很富有,但如果他是自私的人,那他也一定是最痛苦的人。反之,一个人就算一无所有,但乐于助人不求回报,那也一定是最快乐的人。自私自利带给人的只有痛苦,行善助人就会收获双倍的快乐。生活中,对家人多一点关怀;工作中,对同事多一点友善;有余,就多一点分享。三毛曾经记录过她上小学时的遭遇,数学不好又因为被怀疑作弊,她顶撞得罪了老师,结果有一天被老师画了黑眼圈在走廊里示众。这件事使她休学在家自闭多年,也造就了其悲观敏感的性格,尽管她一生走过48个国家、写了26部作品,但还是走不出童年的阴影。有些人不会在公共场合歇斯底里,不是人家忍气吞声  相似文献   

11.
她出生在一个军人家庭。父亲喜欢摆弄花草。童年的她喜欢站在父亲身边,看他一次次嫁接漂亮的花儿。这让她开始逐渐有了探索的欲望。少女时代,她梦想培育出一种植物,上面长西红柿,下面长土豆,因为这两种蔬菜是她喜欢吃的。  相似文献   

12.
童年是人类记忆的源头,一切始於梦想,而梦想始於童年。蒋治义於1944年出生於重庆市的一个农民家庭,2岁丧父,母亲只有一只眼睛,还有一个年幼的弟弟。贫困的家境使蒋治义过早地承担起家庭的重担,他带著早熟的忧郁穿梭往返於田间地头,晚.上抬榨菜、担木炭、打柴、挑泥沙挣点微薄的收人作为生活来源。生活虽极度贫困,但母亲还尽可能让他去读书,这是母亲这一生最大的好处。蒋治义14岁开始教书,边学边教。在3O岁时,他开始学习绘昼,业馀时间给人漆家具。对绘画的痴述,让蒋治义知道什麽是精神的真正必需品,他陷入一种保选、永恒的欢…  相似文献   

13.
童年是人一生中最宝贵、最重要的时期,它对人的影响伴随着人的一生。上个世纪80年代美国媒体文化研究者尼尔.波兹曼在其著作《童年的消逝》一书中从媒体时代对儿童的影响入手提出了童年消逝的观念,他所指出的这一儿童问题已经在中国上演并日趋成为全球危机。虽然童年边缘化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社会问题,但教育难逃其责。因此,要努力构建教育者的童年意识,通过教育引导儿童走向童话,从而更好地呵护童年。  相似文献   

14.
罗淑(1903—1938)是继冰心、庐隐,凌淑华等女性作家之后,中国三十年代文坛上升起的一颗新星,然而却是一颗早逝的星。 她的作品不多,所能看到的仅是八篇小说,三篇散文。这不是作者不勤奋,她的女儿小弥这样回忆说:“无论在上海,或者是在桂林乡下,妈妈得空就写,写,写……”,但遗憾的是,作者的生命和创作生涯实在太短了。正如巴金所说:“倘使作者能够在这世界多住十年,她一定会给我们留下几部描写四川盐场生活的杰作。”另一方面,罗淑是个非常朴实的人,创作态度十分严谨。她去世后,女儿翻看她的文稿,见有不少没有写完的稿件。“大概她总在那里探索,练习。总觉得还不够好,不肯轻易拿出来。”这恐怕是罗淑作品较少的更大原因。罗淑留下的作品尽管不多,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却占有一定地位,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宋涵 《今日南国》2014,(11):41-41
一个人说的话,其“真理程度”是和他的名气成正比的,所以很快。爱丽丝·门罗的语录就传播开来了。且不论是否真的是真理,我喜欢她说的这一段:“我三十六七岁才出版自己的第一本书。而我20岁时就开始写作,那时我已结婚,有孩子,做家务。即便在没有洗衣机之类的家电时,写作也不成问题。人只要能控制自己的生活.就总能找到时间。”  相似文献   

16.
一个具有完美人格的儒生,在国破家亡的时候,最佳的做法莫过于舍生取义了,但是面对明清之际的历史大变动,屈大均和大多数士子一样茫然无措,只得逃禅求生。这和平常老百姓眷顾生命,追求善果的做法是一样的。不过他能交游志士、凭吊故垒、追怀先贤,进一步形成了儒生气质并弃禅归儒,积极参与抗清复明的活动,最终能忍受生活的煎熬以遗民终老,维护了一个士子的完美形象。其一生许多难解之谜多可以从他的儒生角色形成过程中的气节变化来解释。  相似文献   

17.
冰心的小诗创作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次突破性的自觉实践,这些小诗零碎而活泼地表达着诗人思想的火花并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第一个十年里的一道很独特又十分靓丽的风景。冰心对于"花"、"大海"等意象的成功运用,带给了我们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陶冶。这些意象承载着诗人对于生活的感悟与审视,诗人通过对这些事物的描写抒发了自己对于生活的热爱,我们也深切地感受到了作品独特的艺术魅力。她温柔善良的女性气质也深深影响了她对于诗歌意象的选择。总之,冰心为我们构筑了一个温馨、恬静却又不失激情的诗的天地。  相似文献   

18.
论音乐的审美趣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音乐在人类艺术品类中被称为皇冠艺术,音乐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它诉诸听觉,却直达心灵,以其自身特有的魅力,丰富人的感觉,培养人的审美敏感,塑造人的高雅气质。丰富的音乐体验和较高的音乐素养,是建构自由、和谐的全面发展的人格所不可缺少的。音乐的审美趣味,简单地说就是喜欢和爱好什么样的音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有人喜欢京戏,有人喜欢梆子;有人喜欢提琴,有人喜欢钢琴;有人喜欢肖邦的音乐,有人喜欢李斯特的音乐,这是非常自然,而且是无可非议的事情。正因为这样,在西方美学史上流行着一句话,叫做“趣味无争辩”。趣味问题没有…  相似文献   

19.
2009年12月4日晚,余华、苏童、毕飞宇、刘醒龙四位作家在暨南大学文化素质教育讲堂上与暨大学生对话,主题是文学与人生。童年对每个人的一生都会产生关键影响,一个作家的童年记忆会如何影响他的写作?12月5日,  相似文献   

20.
已故著名女作家冰心女士的儿子与孙子闹起财产纠纷,冰心的孙子吴山连续两次把父亲,也就是冰心的儿子吴平告上法庭要求分割其房产,结果两场官司都输掉了。吴山没地方出气,竟然把气撒在他的爷爷奶奶身上,在他们的纪念碑上用红漆涂抹了“教子无方,枉为人表”八个大字。本来,这起纠纷是吴家的私事,我们看看热闹就可以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