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企业文化建设“三化三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文化建设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管是行为识别、视觉识别,还是核心文化的理念识别,在其贯串于企业整个经营活动的过程中,不能很快地被人们理解、掌握和操作,这就需要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针对性、操作性强的实施方案,来解决企业文化建设中“繁”“难”“虚”等实际问题。 1.内容上要化难为易。企业文化建设内容涉及到企业三个文明建设的方方面面。因此,把一些新的管理理念、价值标准、行  相似文献   

2.
预算控制是企业管理控制体系的核心,关乎企业经营管理的成败,然而在企业的实际运转过程中,企业预算控制环境弱化,预算控制系统的推行经常受阻.本文突破以往“就预算论预算”的固化思维,从一个崭新的视角——企业文化来探索企业预算控制问题.企业文化的塑造不仅是预算控制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而且其作为一种“软控制”机制会对预算“硬控制”机制产生协同效应,对企业预算控制系统的有效实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论企业并购中的文化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艳 《学术界》2005,(2):184-189
本文把视角从企业并购的经济行为层面提升到文化行为层面 ,论述了企业并购过程中的文化融合模式和文化融合管理 ;指出文化融合模式反映企业并购重组的状况和走向 ,文化融合管理是企业并购重组过程中的一种软性战略管理和长效灵魂管理 ;强调企业文化融合的成效 ,不仅伴随企业并购重组过程 ,而且以一种“文化生产力”方式在企业并购重组过程中发挥深远作用。  相似文献   

4.
如今企业文化被纳入许多企业的发展战略。企业发展,文化先行已成为企业界人士的广泛共识。然而,在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中,许多企业经营管理者都感到企业文化“管说不管用”,说起来作用非凡,用起来却收效甚微。因此,本文就如何建设“管用”的企业文化展开探讨,从理论层面提出了企业持续发展是建设“管用”企业文化的终极目标,企业发展实践是建设“管用”企业文化的根本尺度,从操作层面提出了形成员工共识是建设“管用”企业文化的核心环节,融入企业行为是建设“管用”企业文化的生效环节。  相似文献   

5.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是一种经济行为,而且还是一种文化行为。一种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都与文化密切相关,都内在要求一种文化观念作基础和支撑。英美的“个人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注重个人精神,而日本和德国的“社团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较注重社会和团体的合作精神。因此,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定要分析它的文化实质及其意义,从哲学上讲,就是要分析它的历史观实质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国文化现代化的选择与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经济不仅是一种经济现象,还是一种文化现象,忽视了这一点就难以实现社会主义两个文明的共同建设。可见,在市场经济发展中加强文化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意义。一、对中国文化现代化历程的回顾中国近现代的文化发展,虽历经坎坷,但却始终是在告别古典主义,增强现代意识,追赶世界潮流的逐渐现代化的道路上前进。在一个半世纪的文化交流中我们看到,如何克服民族文化危机,以建立新的社会文化发展规范,这一价值取向构成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讨论的核心内容。而且这一讨论自始自终存在着三种主张、三种选择。第一种选择和主张是…  相似文献   

7.
低碳经济是一种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其绿色的文化内涵与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取向,不仅会影响我们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容,而且将引导未来企业文化建设的方向。绿色企业文化是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精神动力,绿色企业文化体系的四个内容构成,由内而外地体现了低碳观念从内在理念认同到外部效果实现的整个过程。绿色企业文化的构建策略:企业领导倡导和员工响应共同创建绿色精神文化;实施低碳管理再造企业绿色制度文化;企业行动和员工行为共同践行绿色行为文化;绿色信息披露和视觉识别系统设计共同打造绿色物质文化。  相似文献   

8.
“文化”概念是包含着“文化”和“文明”在内的一个统一体,我们所说的文化就不只是一种发展着的民族的精神、意识、道德、思想、风俗等等,而且是一个民族的历史中已经深深积淀下的和正在积淀着的这些精神、意识,道德、思想、风俗的结晶。 企业职工的生产力及创造精神是由工作场所塑造的,这种工作场所(环境)事实上就是文化。它让企业的职工获得物质享受和精神欢悦两个方面的安全保障,并使其为企业的成功努力不懈。企业文化的建构模式如下:  相似文献   

9.
顾楚丹  杨发祥 《社会科学》2022,(12):152-161
不确定性的文化分析框架包含“不确定性文化脚本—不确定性体验和行为实践—不确定性再生产”三方面的内容。沿着“文化脚本—行为实践—文化再生产”的路径,以巨型互联网平台企业字节跳动为案例的研究发现:互联网企业不回避不确定性,无论是企业层面还是员工层面都内化了对于不确定性的认知,企业讲着“拥抱不确定性是最优解”的故事,甚至将其发展成为一种治理术:一方面以不确定性为鞭,收获员工“野蛮生长”创造的超预期价值;另一方面以不确定性为由,在雇佣关系中以弹性灵活取代了责任承诺,同时也消解了员工不满。这种文化作为一种惯习,成就了“互联网人”工作不安全感的潜在认知,也塑造了他们跨边界的职业实践,以及结构化的“工作与生活失衡”。不确定性构成了企业及其员工共同认同的文化规范,指导着其日常生活实践,这种文化也随着“互联网人”特殊的职业体验、频繁的职业流动,以及行业的拓展、数字产业的跨国化和金融化得以不断再生产。  相似文献   

10.
新联(集团)公司(即新疆联合机械(集团)公司),近几年不仅因为新疆一2收割机在关内十几个省市走俏,带来很好的经济效益;企业物质文明进步较大,而且企业精神文明建设也同步有了较大的发展,突出地表现在企业文化的发展上。公司围绕着“立足新疆、挺进中原、开发大西北、走向全国”这一战略思想,塑造和弘扬企业文化,逐步形成了以“团结拼搏、勤俭务实、开拓进职、创新奉献”十六字为灵魂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在这几年的企业文化建设中,我们从公司实际出发,突出了“人”、“惰”、“特”三个字,取得了良好的…  相似文献   

11.
企业文化理论是继以泰勒为代表的科学管理理论和以梅奥为代表的行为科学管理理论之后出现的一种全新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至今已有二十多年。企业文化是规范、引导、凝聚和激励员工为实现企业目标而努力奋斗的精神力量,也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部分,是一个窗口。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论述,深刻阐述了我们的党始终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重要意义。作为国有企业,就必须成为深入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中流砥柱。发展先进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的基础、前进的动力、成功的法宝、时代的要求。我们中港一航局一公司,适…  相似文献   

12.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概念。这里讲的“文化”,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组织机构和活动,而非专指通常所说的文化部门即文学艺术领域,亦非个人的学识水平。因此,“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概念,就其主要内容来说,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直倡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致的。我国文化的发展离不开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它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开放是文化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前提 文化的发展绝不是自身膨胀的结果,而是一个在与各种文化的冲撞、交流中吐故纳新、取长补短的过程。没有文化的开放,文化建设就会固步自封,以致走向沉沦。因此,开放是文化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前提。 在任何一种文化发展的初期阶段,隔绝有利于文明幼芽的生长和文化特色的积累;但到了一定阶段,没有传播和交流,已长成的文化也会毁于一旦。古埃及文明就是因为始终没有摆脱隔离状态而最后遭致自我毁灭命运的。中华文化能够延续不断几千年,这与它的开放、包容、融合功能是分不开的。中华不仅以中原文化为中心,集其他少数民族文化之长而成的一个大融合体,而且也是融合外来文化的结果。如东汉以后对印度文化的容纳,汉唐时期引进西域文化,宋  相似文献   

13.
从市场趋势谈企业文化力开发贾春峰近些年来,市场经济的发展,无论从国际,还是从国内来说,都呈现出经济与文化“一体化”推进的趋势。这个趋势,要求企业高度重视“文化力”的开发,切实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大力提高企业的文化品位。为什么会有这个经济与文化“一体化”...  相似文献   

14.
企业文化创新要围绕“三个自觉”进行手段和机制创新。前提是一个企业已经具备了比较完备的、独持的、个性化的企业文化体系。在这样一个前提条件下,要想形成一个文化氛围,就必须要在大多数职工中形成普遍的文化自觉,体现在“三个自觉”上,即思想自觉、行为自觉、语言自觉。  相似文献   

15.
(一)不论人们是否意识到,实际上,每个企业从它诞生之日起,就有了自己的文化,这种文化总是在不自觉地影响着企业中人们的行为方式,影响着企业的经营管理方式,甚至影响着企业的成败衰荣。企业文化建设的意义之一,就在于建立一套正确的价值观和企业信念,作为企业及全体员工行动的最高目标和最高准则、价值观和企业信念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它是企业制定战略决策的前提和导向,并决定着决策实施的成效。小托马斯·沃森说道:“任何一个企业为了生存和获取成功,必须拥有一套牢固的信念,作为制定政策和采取行动的前提。”铜时,共同的价…  相似文献   

16.
一定政治秩序的形成和维持,一方面要依赖外在强制力量的约束,另一方面又须依靠政治共同体内成员在观念和意识上的认同。前者表现为政治关系中的“硬件”,如制度、法律、军队、警察、监狱等;后者则表现为政治关系中的“软件”,如信仰、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从这个意义上讲,政治关系就不仅仅是单纯的权力关系,它还是一种文化关系。政治文化指的就是这些“软件”。一定政治文化的形成是由本民族历史和现实社会、经济、政治活动过程所决定的。政治文化影响担任政治角色者的行为、政治要求,以及对法律的反应。可以说,政治文化是政治实体中一个有效的组成部分,在某些情况下,对政治行为起着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围城”对于比较文化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本文所说的文化主要是指以思想意识、生活方式为主要内容的“软文化”,以区别于物质形态的“硬文化”。在不同的“软文化”之间,人们可以而且必须选择。当选择受到本源文化的强制与束缚时,人们就会感到文化围  相似文献   

18.
职业经理人创新素养系统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知识经济时代最重要的本质特征是创新;“创新”不仅是通过科学研究创造新的科学知识、文化和新的生产技术,而且“创新更应是一种组织功能”。企业组织只有形成了创新功能系统,才能获得企业独特的竞争优势并维持企业可持续发展。支持、驱动企业组织创新行为系统的核心是职业经理人的创新素养系统。本文就职业经理人创新素养系统的基本构成要素、具体构成要素及其内涵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了结构化、动态发展及层级驱动的创新素养系统观,为培养和选拔杰出的职业经理人提供了创新素养方面的理论依据,也为进一步研究职业经理人创新理论,开辟了新的视野。  相似文献   

19.
如何回避企业文化建设中的“陷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企业文化的建设过程中,由于对企业文化的误解、误造、误用,不考虑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不能因时因地地整合和变革企业文化,不能正确地建造与企业发展目标相适合的优秀企业文化,往往会错入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的“陷阱”。本文从以下几方面就如何回避这些“陷阱”进行探讨和分析。一、注重企业文化的差异性,谨防同一律企业文化作为企业核心能力或核心竞争力的一个内容,具有不可模仿性,即差异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企业性质的差异性。由于企业的性质不同,对企业员工的管理理念也有相当大的差异,例如,制造业需要建设科学管理,强调服从纪律…  相似文献   

20.
梅子 《理论界》2004,(2):97-97
由于我国社区建设经历较短,社区文化建设刚刚起步,因而在实践中存在着一些误区,影响和制约了社区文化的健康发展和作用的充分发挥。具体表现在:一、官本位。社区是自治性、服务性的共同体。自治不同于行政手段,它无法依赖指令来调动人们,而只能依赖人们的自觉意识。社区文化组织,无论是政府办还是非政府办,必须树立民本思想。必须认识到社区文化建设与以前的街居文化建设具有本质的区别。过去街居组织仅仅是上面的“腿”,其文化建设是以政府行为为主,居民是被动的参与者,而社区文化建设是在政府指导帮助下的社会行为,是一种民间性很强的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