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当前,在讨论经济改革的过程中,不少同志都提出了应该允许开展“社会主义竞争”的主张。特别是马洪同志在《红旗》上发表的文章,明确说:“实行市场调节意味着允许企业之间开展竞争。”并且指出:“竞争是商品经济的产物。私有制基础上的商品经济和公有制基础上的商品经济,都存在着竞争,只是竞争的性质不同。”现在,关于“社会主义竞争”的观点,似乎成为定论了。但是,我认为,这个问题并没有解决。这里至少有两点,需要提出来进一步展开讨论:(一)竞争是什么性质的经济范畴?竞争是不是商品经济共有的一个客观规律?它与公有制的社会主义经济有没有内在的必然联系?(二)为什么不能用社会主义竞赛取代竞争,而要用开展“社会主义竞争”取代社会主义竞赛?社会主义竞赛与“社会主义竞争”的根本  相似文献   

2.
我国在调整国民经济和改革经济管理体制的实践过程中,提出要在社会主义企业间开展竞争。对于什么是竞争,社会主义经济中竞争的性质、特点和作用等问题,有加以研究的必要。竞争是一般商品经济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3.
<正> 竞争,这一在社会主义社会人们曾长期讳莫如深的问题,如今随着社会主义改革实践的深化,已为人们所广泛接受,并成为社会主义社会生机盎然、活力充沛的表现.通过对社会主义竞争理论的历史回顾,进而阐明竞争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地位和作用,揭示社会主义竞争的运动规律,则是本文的目的所在.一、我党对社会主义竞争理论的重大贡献在传统的社会主义理论中,这样一种糊涂观念久久困扰着我们:竞争不存在于社会主义社会,竞争是资本主义的特有属性.如果谁承认社会主义制度存在竞争,其结果不是被简单地视为社会达尔文主义,就是被武断地认定是资产阶级的经济学观点.我们党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总结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  相似文献   

4.
<正> 社会主义经济生活的实际进展以及对它的理论研究已经充分表明,社会主义诸规律是在相互联系和交互作用中作为一个体系而存在的,自觉地把握社会主义经济规律体系的存在形式及其作用机制,对于我们建立新型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完善国民经济的调节手段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社会主义经济规律体系中各规律的极态分布在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中,社会再生产总过程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各个层次之间,以其不同的联系形式和中介,共同形成一个经济生活的总体。与此相适应,业已被人们揭示出来的,在不同的侧面和不同的层次上反映着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本质的各条社会主义经济规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离不开计划工作。但是,不能说我们对于计划工作的重要性已经有了足够的认识。例如,我们经常说国民经济有计划发展的经济规律,就是说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国民经济有计划发展的必然性,或者说社会主义社会国民经济计划化是必然的。一般来说,因为社会主义经济是不可能自发地发展的,如果不实行计划化,社会主义经济就不成其为社会主义的了。所以,社会主义社会和国民经济的  相似文献   

6.
客观经济规律与经济法的关系建国三十年来经济建设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告诉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遵循客观经济规律,违反了客观经济规律就会使国民经济遭到损失。但是,仅仅懂得这个道理,并不见得就能自觉地遵循客观经济规律。这一方面是由于人们对经济规律的认识要有个过程,不可能一下子就认识它,掌握它和运用它;另一方面也还由于,人和  相似文献   

7.
计划经济在社会主义经济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范畴。但是,究竟什么是计划经济,它的具体含义是什么,人们的认识并不一致。关于计划经济的内涵,从我们目前所看到的资料,国内经济学著作主要有这样几种解释:一种是许涤新主编的《政治经济学辞典》所解释的,计划经济是“在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根据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的要求,从国民经济的具体情况出发,由社会(通过社会主义国家)  相似文献   

8.
正确处理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的关系,是我国经济建设的实践向我们提出的一个重要课题,它不仅关系到经济体制改革的长远方向,而且同当前国民经济的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紧密相关。对此,我们绝不可等闲视之。长期以来,人们曾经认为,社会主义经济与市场是不相容的,其理由是,社会主义经济是计划经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正是对市场的否定,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不能表现在对市场的利用上,只能表现在对市场的限制上,因而,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市场机制的作用同计划的作用是相互对立的。这种观点否认了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否认了价值规律在流通领域和生产领域的调节作用,给我们的经济生活带来了一系列消极的后果。这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开展竞争会不会造成生产无政府状态?这种顾虑恐怕与相当长一个时期以来人们把竞争和生产无政府状态当作同一个规律的传统观点有关。然而,这种传统观点的正确性是值得怀疑的。斯大林同志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中写道:“……在这方面起作用的,还有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规律,这个规律代替了竞争和生产无政府状态的规律。”(第16页)在这里,他把资本主义的竞争和生产无政府状态说成是同一个规律。在这种理论的影响下,苏联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编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下册)虽然没有明确  相似文献   

10.
讨论国民经济有计划发展规律(以下简称计划规律)在社会主义经济规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首先要肯定计划规律是社会主义经济规律之一。社会主义国民经济有计划发展是马克思、恩格斯一贯的基本观点,是列宁、斯大林在总结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基础上明确提出的规律。国民经济有计划发展之所以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客观规律,是因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立,使社会主义经济具有了有计划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有人认为,社会主义社会只存在按比例发展规律,不存在有计划发展规律,或者认为按比例发展规律可以代替有计划发展规律。我们认为这种说法是不妥的。有计划发展规律与按比例发展规律是两个不同的规律,二者反映的经济关系不同,回答的问题不同。它们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社会生产的比例关系是有意识有计划地进行调节的,而计划的主要内容也是计划分配劳动时间于国民经济各部门。这种通过计划安排国民经济的比例关系,反映了二者的联系,但不能因此而将二者混淆起来。按比例发展规律具有“自然规律”的性质,它反映的是存在社会分工特别是存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经济发展的一般规  相似文献   

11.
国民经济计划化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我们是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有计划的生产和流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然而我们现实的计划经济是以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为内容的。在这个意义上也可以说,我们的计划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有必要指出,我们说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丝毫也不意味着把商品经济概括为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因为商品是几个社会形态所共有的,它并不能代表历史上哪一个社会形态的  相似文献   

12.
<正> 长期以来,我们曾经把“以工业为主导,以农业为基础”作为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对于它的正确性,过去人们是深信不疑的。现在虽然没有人再把它作为总方针来提了,但是我们正在总结三十多年来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以便在此基础上走出一条符合国情的、能够把发展生产与改善人民生活紧密联系起来的,建设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路子,在这种时候,对于这条总方针在实践中起过怎样的作用,在理论上是否有站得住脚的依据,作一些探讨,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
经济规律是社会经济过程中现象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它是在一定经济条件的基础上产生并发生作用的。随着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立,在这个新的基础上,也就产生了新的经济规律。社会主义社会到底有哪些主要经济规律在起作用?可以说这还是一个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从斯大林的《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问世以来,一般都说在社会主义社会主要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价值规律、按劳分配规律以及在人类社会的各个发展阶段都起作用的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等。应该认为,还不能说这就是“社会主义社会到底有哪些主要经济规律”这个问题的最终答案。恩格斯曾经说过:“我们在人类历史领域中的科学比在生物学领域中的科学还要落后得多;不仅如此,如果一旦例外地能够认识到某一时代的社会存在形式和政治存在形式的内在联系,那末这照例是发生在这些形式已经半衰退和濒于瓦解的时候。”研究经济规律的政治经济学是一门历史科学,社会主义社会是人类历史上出现的崭新的历史时代,它正处在蓬勃发展的时期,当然,我们不能说对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经济规律,目前已穷其尽了。正如《决议》指出的:“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不长,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更短,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有些已经比较清楚,更多的还有待于继续探索。”在今后相当长的年代里,人们都应该在不断总结社会主义实践的过程中去努力发现它们。  相似文献   

14.
<正> 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政制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在分析了造成我国经济生活缺乏活力的主要原因以后指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首先应该是企业有充分活力的社会主义。”“增强企业活力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这是对社会主义条件下企业与整个国民经济的关系以及企业地位的切中要害的分析。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不太认识社会主义企业的特性和它的运动、发展规律,不懂得怎样领导企业,产生了许多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国民经济调整的基础上,我国开始了全面的社会主义经济改革,在改革的实践过程中,不但经济上正在经历着具有历史意义的改革,而且社会道德观念也正在经历着深刻的变化。一些陈腐的旧意识、旧道德观念正在被以共产主义道德为核心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道德观念所取代;一些传统的道德观念则正在被赋予时代的新内容。 在经济改革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新问题。其中,一个广泛引起议论的问题是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二大提出了我们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纲领,指出在进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必须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这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社会主义具有哪些特征,这既是一个理论问题,又是一个实际问题。科学共产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主义的特征,主要是从经济方面作过一些论述。因此,长期以来,人们对于社会主义特征的理解,就往往只强调了剥削制度的消灭和生产资料的公有;按劳分配;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的发展;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权;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这些无疑都是正确的。但是,根据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对社会主义经济形态的认识和表述,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种:社会主义经济是商品经济;社会主义经济是计划经济;社会主义经济既是计划经济又是商品经济;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社会主义经济是带有商品性的计划经济;社会主义经济是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计划经济。把社会主义经济说成是商品经济,显然不妥。尽管商品经济在社会主义社会还继续存在,但是,它决不能代表社会主义经济的全部和本质。这是因为在社会主义经济形态中,已有非商品性的新的经济因素;况且,在商品经济发展的漫长历史中,它的发展顶峰是在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的商品经济已经是处在它的下坡阶段。因此,如果把社会主义经济形态简单地概括为商品经济,就会得出资本主义经济优于社会主义经济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正> 社会主义在计划商品经济条件下存在着竞争是必然的,但是,我们目前对它的认识还是肤浅的,仅一般地承认和说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的竞争及其与资本主义竞争的区别,而没有把竞争一般和竞争特殊区别开,没有真正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把握竞争的两重性。竞争是商品经济的产物,它不是某一社会形态的特殊归结,这一点已为我们大家所熟悉和接受。现在的问题是,商品经济有一般属性和特殊属性之分,竞争也有两重属性或两重规  相似文献   

19.
广东经济学会最近举行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座谈会。到会同志认为,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经常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弄清这一目的,对于当前贯彻调整国民经济的方针、改革现行的经济管理体制,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建国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由于我们对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缺乏正确的认识,为生产而生产的观点,自觉或不自觉地支配着人们的行动,因而在两大部类的关系问题上;在国民收入的分配问题上;在国民经济的结构上;在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关系上;在企业  相似文献   

20.
通常认为,经济学上所讲的竞争,就是商品经济的竞争。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因此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经济学上的竞争就是客观的必然了。但是,我认为社会主义的经济竞争并不都是以商品经济为存在的条件,商品经济不能囊括所有的竞争。我们还必须放眼于更广阔的空间,探索其它经济竞争及其所依存的条件、性质、特点和作用。这样,我们就会发现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