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芳 《决策探索》2005,(3):63-63
近来最轰动法国的新闻,莫过于法国最大的香水零售商玛利奥诺被中国人收购,买主是香港企业巨擘李嘉诚控股的和记黄埔公司。消息于1月12日传出,14日,和记黄埔旗下的屈臣氏集团英籍总经理韦德在巴黎正式签署了收购协议,以9亿欧元将玛利奥诺收入旗下。法国媒体惊呼:“中国资本进攻西方。”  相似文献   

2.
黄清 《管理世界》2004,(2):126-130
本文通过对国有企业分拆上市和整体上市模式的案例研究 ,揭示了分拆上市的弊端 ,证明了整体上市的可行性 ,为下一步国有企业改制上市找到了新方向。  相似文献   

3.
各个公司所处发展阶段、规模大小、所面对的市场环境和自身状况及未来发展战略等方面各有不同,导致公司权力机构规划利用分拆上市解决问题的动因千差万别,各有侧重考量点。分拆上市动机大致分为寻找接班人需要、改善公司价值被低估需要、融资需要、完善激励机制和转换管理方式需要、发展战略需要和母公司股东需要等七种情形。在公司权力机构做出分拆上市战略决策后,规划层在筹划阶段主要就以下因素进行考量分析:1.领会公司分拆上市决策侧重考量点;2.选择合适的保荐人;3.选择目标上市地考量因素分析;4.结合目标上市地证券监管机构和证券交易所的要求主要完成关系人交易分拆、原母公司和分拆上市公司间的股权结构调整、分拆上市公司内部投资架构和法人使用安排等四方面测算、规划和优化,以便在综合分析规划基础上迅速正确拟订上市路线图和时间表。不能把分拆上市当做纯粹"圈钱"手段,只有端正心态,综合慎重考量,重视顶层设计,选择合适上市时间窗口,才能确保成功分拆上市。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阐述整体上市与分拆上市的基本概念,指出了分拆上市和整体上市的优缺点,着重分析了整体上市对于我国大中型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革以及对于我国资本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的重要性,并阐述了我国企业整体上市的几种模式。  相似文献   

5.
21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香港知名企业家、长江实业及和记黄埔主席李嘉诚说:我成功的秘密之一,就是在事业上不断追求商业最新的信息。  相似文献   

6.
李哲  何佳 《管理评论》2008,20(5):9-14
本文考察了我国国有企业的改制上市模式与发行效率的关系以及整体上市的意义与可行性。通过对1998~2002年间上市的360家国有企业的实证研究,证明了整体上市的国有企业发行效率较高,而分拆上市的国有企业发行效率较低。本文还通过理论分析结合案例阐明了促进分拆上市的公司进行整体上市是解决历史遗留问题、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经营效率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7.
整体上市可以有效的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促进市场资本的集聚,让优势资本高效率的向最优的行业和公司上集中,促进企业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增强企业的竞争实力,最终有利于我国各个行业的健康长期发展。分拆上市对于上市公司来说,可以帮助公司不断优化资产质量,培养企业内部的优势项目,为公司寻找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央企要想实现自身的长期发展,就必须要充分了解和分析整体上市和分拆上市,笔者在文本中对整体上市和分拆上市的应用背景、优势等做了一定的分析比较,并提出实行整体上市和分拆上市优化组合的央企经营战略,以期给相关研究者一个新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8.
本文系统分析了分拆上市与母公司股权价值的关系。分拆上市涉及两项资本事件———分拆与上市 ,本文首先基于期权理论研究了分拆事件对母公司股权价值的影响 ,并构造出了基于期权理论的分拆对母公司股权价值效应模型。模型显示分拆能够为母公司股东财富带来正的溢价效应 ,并运用同仁堂分拆子公司这一案例进行了市场反应检验。检验结果显示 ,期权理论在公司分拆动机方面具有很强的解释力度。其次 ,由于子公司上市之后 ,母子公司的股票都在资本市场上交易 ,因此文章构造了基于市净值不变假说的母公司股权价值分拆溢价效应观察模型。并运用该模型对同仁堂案例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结果发现 ,与分拆创造期权假说不一致的是:子公司上市初期母公司股权分拆溢价效应为负数 ,直到后期才转为正值。不一致的原因主要是两事件时刻的差异和不同资本市场运行机制方面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整体上市成为国家支持和鼓励的国有企业改制新模式,也是众多央企普遍采用的上市路径。本文通过对整体上市与分拆上市模式的对比分析,阐明了整体上市是国有煤炭企业上市的较佳选择。  相似文献   

10.
冯坡 《经理人》2011,(7):84-85
全球最大旅行箱生厂商新秀丽(Samsonite)定于6月16日登陆港股。新秀丽发言人表示,选择香港上市主要由于亚洲市场日益重要的地位。同时,意大利奢侈品牌普拉达(Prada)也已获批准于6月24日在香港正式挂牌上市。Prada选择香港而非米兰上市,同样证明了亚洲市场在奢侈品牌眼中的分量。  相似文献   

11.
<正> 眼下在香港股市有一个怪现象,即:上市母公司流行“生仔”,一时间各式各样的小仔纷纷出笼,平地冒出许多上市的公司。最近还出现了“仔”大过“阿妈”的方式,子公司反将母公司抛弃来上市……难怪当地有识之士讥讽道:上市公司“借肚”,人工受孕催生。 靠玩具制造,销售而驰名的香港彩星国际,最近宣布要将玩具业务分拆出来独立上市,新公司取名“彩星玩  相似文献   

12.
随着股份制改造的日益深化 ,证券市场除了直接融资的功能之外 ,资产重组功能也越来越明显地体现出来 ,并逐渐为市场所接受。企业分拆这一资本运营模式使资产重组有了新的内容 ,在证券市场上形成了新的亮点 ,对理论工作者和企业经理们则提出了新的课题和挑战。本文从分拆上市的概念及特点出发 ,分析了分拆上市对上市公司及证券市场的积极作用 ,提出进行分拆上市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实践的基础上论述了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行为的特殊规律和九大治理难题,分别为整体上市问题,同业竞争和关联交易问题,信息披露的公平性和自愿性问题,法人治理结构问题,境内外同时上市的规范运作及其监管问题,分拆上市问题,以股份支付收购非同一控制下的资产问题,财务公司的管理与风险防范问题,以及上市公司市值管理问题等。结合神华集团在整体上市过渡期的安排、中国神华的公平信息披露与自愿性信息披露、和神华财务公司注入中国神华等3个典型案例深入分析。最后对央企控股上市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梳理资本市场的发展与国有企业改革,不难发现二者间存在着互相影响、互为条件的密切联系。从1992年资本市场成立到2000年前后,受制于资本市场规模偏小、融资能力有限和国企改制状况,分拆上市成为当时的主要选择;2000年以后,主客观因素推动整体上市成为主题,基于此,一大批国企成为资本市场的中流砥柱,并在资本市场纵深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无论分拆上市还是整体上市,涉及的核心内容都是主业上市。主业上市包括全部或部分主业上市、  相似文献   

15.
曹凤岐 《经理人》2009,(6):26-26
5月8日,深交所发布《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上市规则(征求意见稿)》),就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上市规则(征求意见稿)》共十九章,规范了上市公司的行为,明确可上市程序和要求,也加大了监管力度。  相似文献   

16.
徐浩程  王运宝 《决策》2010,(8):26-28
1月18日,“皖新传媒”——安徽新华发行(集团)控股有限公司的核心企业,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作为全国发行业主板首发上市第一股,上市首日,新华发行集团市值突破160亿元,一跃成为全国公司市值第二的文化企业。  相似文献   

17.
山东工友在德国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实现了中国企业赴德上市的零的突破。对多数中国企业而言,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是一个较为陌生的证券市场,但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远赴欧洲上市,名列世界第四大的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有望成为中国企业海外上市的新落点。对中国企业而言,最为关注的就是:到法兰克福上市,具有哪些优惠条件?又有哪些必须慎重考虑的风险呢?  相似文献   

18.
甄静慧 《领导文萃》2009,(12):78-82
两年前与刘梦熊初次会面时,他的身份是香港金融专家、“买壳教父”,正在国内四出演讲,游说企业赴港买壳上市,对媒体甚少言及政治。2008年7月,新任香港区全国政协委员的他却突然高调议政,在香港三家媒体全版刊载了政论文章《我为人民鼓与呼》,疾言厉色质问中国财政金融管理当局:“你们这班败家子哪里来这么大的胆子.拿国家人民的钱,  相似文献   

19.
两年前与刘梦熊初次会面时,他的身份是香港金融专家、"买壳教父",正在国内演讲,游说企业赴港买壳上市,对媒体甚少言及政治。  相似文献   

20.
黎冲森 《经理人》2013,(10):42-45
要是以失去阿里巴巴的控制权为代价来换取上市,马云及其团队肯定不愿意,但在现有股权结构下,阿里巴巴如果在香港上市,则马云面临直接被削弱的公司管控权,而如果选择在美国上市,则可能面临市场估值的拖累,找到两全其美的上市方案似乎并不容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