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一个历史的、发展的过程,是从社会实践和文化解读两个方面展开的.我国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准确的理解文化对于国家和民族的代表性,分析我国传统文化包含的主要思想,将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提供一种文化路径.  相似文献   

2.
文章在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这两个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着力探讨了马克思主义实现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的必要性和现实性,并指出对二者的结合要辩证地理解。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结合的过程,即中国共产党借鉴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积极地进行中国当代文化以及马克思主义的建设。实践表明,两者之间进行结合具有重要意义,对马克思主义的不断发展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进一步促进了当代中国文化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4.
文化的整合与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维度.马克思主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整合与创新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在马克思主义思想基础上,用正确的态度对中国传统文化形成科学的评价;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文化深层机制上与中国传统文化整合;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改造;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大力加强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建设、推进文化创新、不断提高在世界文化市场中的竞争力,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结合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根基的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是理论与实践的辨证统一,是一般与具体的辨证统一,继承与创新的辨证统一。借鉴优秀传统文化是马克思主义开放性科学体系的必然选择。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借鉴。  相似文献   

6.
五四运动时期,我们选择和传播马克思主义有两个主要原因:一是社会历史原因,是期望通过马克思主义来改造中华传统文化,改造中国社会,挽救民族危机和文化危机;二是文化心理原因,中华传统文化心理与马克思主义相契合,是我们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心理条件。马克思主义没有在她的故乡生根发芽,却在中国开花结果,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心理相契合的明证。  相似文献   

7.
8.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中国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社会的需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相契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基础,同时也是使马克思主义具有中国特色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在阐述近代中国特殊历史文化条件的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前提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主导意识形态地位的衰落、近代以来西学东渐与文化启蒙、社会变革和传统理想嬗变、对资本主义的判断分析与西方社会主义的共鸣,共同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深刻理解这一问题,对于科学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必然性与现实可能性,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1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文化向度的基本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文化的角度考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要的意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并能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文化,关键要坚持三个基本原则:一是必须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是这种结合的表现形式;二是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主要是理论的创新和形式的创新;三是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大众化”,实现大众化必须抓好理论内容常识化、与公众实践相结合、走进日常话语、走进日常意义、接受超常识的整合等五个环节。  相似文献   

12.
在介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融合,最后指出要辩证地看待中国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在当代中国,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项复杂而长期的历史任务。在这一进程中,必须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契合,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相联系,反映最新的科学成果,并在此基础上遵循虚实结合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找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科学路径。  相似文献   

14.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实质上反映了人民大众对社会主义文化认同与选择的过程。面对社会思想文化多元化的挑战,需要不断培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努力推进文化现代化,才能赢得人民大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成果的进一步文化认同。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还需要通过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形成高度的文化自觉,不断引导人民大众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内化为自觉的文化选择。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是各自独立的异质文化体系,但这两种文化体系在唯物论、辩证法、唯物史观、社会理想等方面具有契合性。这些契合之处是两种文化互动的前提,也是马克思主义实现"三化"的坚实的思想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现状存在着一种“讲台马克思主义”和“论坛马克思主义”的局面。二者所承栽的马克思主义呈现出巨大的差异:在内容形式上和理论知趣上,“讲台的马克思主义”与“论坛的马克思主义表现出了各自的特点。这就要求人们努力探索寻求“讲台马克思主义”与“论坛马克思主义”相沟通的架舍点和共性的问题。认清这种状态的马克思主义对于解析马克思主义存在的问题和寻求解决之道提供的是另一种棱角的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