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每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口寿命,除受一定的遗传基因和地理环境等自然因素影响之外,主要还是受社会经济条件和医疗卫生水平的制约。平均预期寿命指标,可以综合地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的平均寿命,对于量化我们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研究人口寿命的变化和人口再生产,以及制订人口的社会经济发展规划,都具有重要的作用。现就有关人口资料,对中山市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作一分析。一、平均预期寿命达到较高的水平据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该市计得的1981年预期寿命为72.22岁,男为69.92岁,女  相似文献   

2.
我国人口预期寿命分析与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我国人口年龄和性别构成现状的分析,运用蒋庆琅法利用2003年我国人口抽样和死亡率资料编制当年的简略寿命表,估算我国现阶段人口的预期寿命。接着,对我国自解放至今人口预期寿命的变化及其原因进行分析,并最终利用我国自第四次人口普查至第五次人口普查阶段人口预期寿命增长率等相关资料,对我国人口2001-2020年的预期寿命作出预测,得出今后我国人口预期寿命将继续增长,但增长率依年度的推移而递减。  相似文献   

3.
平均预期寿命是世界公认的衡量人类进步的标准。本文以生命表为基础,主要依据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计算各省市区的预期寿命并进行相关分析,计算结果表明,2010年中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为78.17岁,男75.86岁,女80.68岁,已进入发达国家行列。预期寿命与婴儿死亡率呈负相关r=-0.789,与人均国民总收入呈正相关r=0.604。预期寿命女性比男性长4~7岁,符合一般规律。影响男性寿命低于女性的原因很多,本文重点讨论了遗传因素和生活方式的影响,并对预期寿命的地理分布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应用直接法(寿命表法)和间接法(模型生命表法)对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资料进行分析,分别计算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两种方法计算结果表明:直接法计算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数值偏高,经过间接估算方法调整后,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已经达到73.65岁,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的地区差别非常大。我国应采取措施进一步缩小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地区间差异,提高人口预期寿命。  相似文献   

5.
《人口学刊》2018,(6):31-39
本文使用生命表的研究方法对2016年吉林省死因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推算吉林省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分析主要疾病对预期寿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2016年吉林省总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是78.12岁,其中男性为75.83岁,女性为80.61岁。与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吉林省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相比总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提高了1.94岁,其中男性提高了1.71岁,女性提高了2.17岁。分析疾病因素对人口死亡的影响,主要疾病致死率非常高,其中前10位死亡原因引起的死亡比例占98.94%,前4位死亡原因引起的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90.9%,影响较大的疾病包括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等。进一步分析主要疾病对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的影响发现,循环系统疾病是对人均预期寿命影响最大的疾病,因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的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一半以上。要想降低疾病的发生率及致死率,进而提高人均预期寿命,必须依靠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针对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建立危险因素的识别与干预体系,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建设公共安全环境。  相似文献   

6.
丁仁船 《西北人口》2008,29(2):8-12
劳动生命表反映经济活动人口预期的终生劳动参与年限。可以为社会保障政策的制定提供一定的数据依据.然而我国至今没有一套严格意义的城镇劳动生命表。本文借用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制作我国市和镇人口的劳动生命表,统计出死亡因素对劳动参与的影响,并进一步计算出经济活动人口的平均预期失业年限和就业年限,为健全养老保障制度和失业保险制度提供更为详细的资料支持。  相似文献   

7.
中国不同婚姻状况人口的死亡率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表明,婚姻状况是影响人口死亡率的重要社会因素。有配偶人口的死亡水平明显低于未婚、离婚和丧偶人口。这种差异表现在几乎所有年龄组中,但在低年龄段差异最大,随着年龄提高,差异趋于缩小。20—80岁暂时预期寿命的比较显示,未婚、丧隅和离婚人口预期寿命之间的差别不大,三者均明显低于有配偶人口,平均差距约为7岁;此外,婚姻状况对死亡率的影响存在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8.
本文基于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以1981年的中国人口生命表为模型生命表对2010年的人口按龄死亡模式进行修正,测算2010年的中国人口预期寿命,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口死亡率的变化趋势以及性别模式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发现,2010年中国人口的死亡率下降至5.58‰;人口预期寿命达到75岁,其中男性的预期寿命超过73岁,女性预期寿命为78岁;近10年间中国人口预期寿命的增幅超过4岁,高于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任何时期。然而,2010年的人口普查数据中婴幼儿和老年人口存在严重的死亡漏报,现有的经济利益和社会制度因素的制约对人口普查数据质量的提高提出了巨大挑战。偏高的女婴死亡率虽然较2000年有所改善,但依旧存在,对女性的社会歧视仍在威胁中国的人口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利用六普人口资料,分析各地死亡人口年龄综合指标,探索我国31个省区出生时预期寿命及经济人口社会变量,与2010年人口死亡率的关系.方法:使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技术和相关回归分析拟合技术.结果:我国普查调查人口死亡率低于当年登记的人口死亡率,各地区人口死亡率全面低于全国人口死亡率;死亡人口登记误差主要发生在我国农村,及西南和部分西北地区.结论:2010年我国人口普查中,死亡人口、死亡率漏报率为18%左右,死亡人口漏报数量可能与外出人口数量,农村基层管理等有关.而出生时预期寿命,65岁以上老人比例等指标对于该地区人口粗死亡率有着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中国人口文化程度的影响因素研究景跃军,谢喆影响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文化程度高低的因素很多,通过对中国人口文化程度资料及中国社会经济、文化教育资料的定量分析后,我们发现,中国人口文化程度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几大类。本文利用中国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和其它社会经济...  相似文献   

11.
本文考察了中国知识分子的平均预期寿命,挑战了广为流行的观点.本文首先解释"死亡人口平均年龄"与"平均预期寿命"指标的概念和差异;然后使用2004年在中科院18个研究所以及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共20个单位调查的死亡人口资料,检验"知识分子死亡平均年龄下降趋势"的可信性;并利用全国第四次和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权威数据,计算受过本科以上教育人群的生命表和"平均预期寿命",得出中国知识分子预期寿命大大高于普通人群的结论,推翻了"中国知识分子预期寿命比全国平均寿命低17岁"这个流传广泛且被反复引用的错误结论.  相似文献   

12.
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及其若干社会经济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口年龄结构及其变化既是以往人口自身及社会经济变化的反映,也是决定未来人口发展趋势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人口未来生育水平、国民收入、产出结构和消费结构等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人口年龄结构的影响。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为深入研究和了解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动提供了最新资料。结合前三次人口普查资料,本文对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现状、变动及其对社会经济问题的可能影响进行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3.
四川省地处我国西南腹地,自然条件优越,工农业总产值曾居全国前茅;卫生机构、医院床位、卫生技术人员数均居全国第一;人口总数也居全国首位;而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却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比较中排在最后几位。1981年四川省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总人口为63.96岁,男性为62.93岁,  相似文献   

14.
任意人口公式,是1982年美国人口学家普莱斯顿(Preston)发现,在无死亡资料时,仅用两个时点分年令人口数,补以出生数,即可计算出寿命表上的全部指标.现根据该公式,用1953年和1964年青海两次人口普查资料和1954~1964年出生数,编制了本寿命表.一、寿命:表编制的程序1、计算两次人口普查间的平均人数(_nN_x) n(?)x=(1953年人口·1964年人口)~(1/2)  相似文献   

15.
《人口学刊》2015,(6):37-44
随着我国的经济转型和教育扩张,我国人口的劳动参与率呈现不断下降趋势。劳动参与率的下降意味着工作年限或工作预期寿命的缩短。为了分析我国人口劳动参与率和工作预期寿命的变化,本文利用人口普查数据编制2000年和2010年我国人口的工作生命表。计算结果表明,2000年和2010年我国人口0岁的平均工作预期寿命分别为39.5年和38.1年;15岁的工作预期寿命分别为40.8年和38.9年。分性别计算的工作生命表显示,男性的工作预期寿命都高于40岁,而女性的工作预期寿命都低于40岁。男性的平均预期工作寿命比女性高6年多。死亡率下降对于工作预期寿命的下降起到了一定程度的抵消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在人口普查中,人口死亡容易发生漏报。文章分析了中国人口死亡漏报的社会原因,利用两次普查的人口数据证明了人口死亡漏报确实存在。为了估计出实际的人口死亡水平,对两次普查的人口数据质量进行了推敲,根据登记的人口和死亡率数据的不同情况,提出了相应的修正方法。研究结果表明,20世纪90年代男性的预期寿命为67.97岁,女性的预期寿命为71.34岁,均比人口普查登记资料算出的结果小1.5岁左右。  相似文献   

17.
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是反映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健康水平、生活水平的一个综合性人口统计指标,在人口分析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过去通过生命表计算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工作量大,对大多数人口工作者来说,很不方便。实际上,在进行生命表计算时,除按龄死亡概率外,表中其他各项指标均为派生指标。根据这一道理,本文介绍一种用按龄死亡概率直接计算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的简便方  相似文献   

18.
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是反映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健康水平、生活水平的一个综合性人口统计指标,在人口分析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过去都是通过生命表计算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的,工作量大,对大多数人口工作者来说很不方便.实际上,在进行生命表计算时,除按龄死亡概率外,表中其他各项指标均为派生指标.根据这一道理,本文介绍一种用按龄死亡概率直接计算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的简便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中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国人口死亡水平间接估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运用几种常见的死亡水平间接估计方法 ,以中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原始数据为基础 ,估测了五普人口粗死亡率、死亡漏报水平和人口平均预期寿命。  相似文献   

20.
主观预期寿命不同于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是指个人预期自己可能会活到的年龄,是对个体所感知的剩余寿命的量化。国内关于预期寿命的研究多集中于平均预期寿命,而对主观预期寿命关注较少。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在国家宏观政策的制度中发挥重要作用,而主观预期寿命在微观层面对个体决策和行为的影响也不容忽视。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回顾,全面梳理了有关主观预期寿命研究的三个重要内容:第一,阐释主观预期寿命的概念、特征和测量方法,总结出了主观预期寿命的重要特征——差异性、不稳定性和可干预性,概述了现有研究在数据类型和来源上的特征,并说明其研究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诸多问题,对未来相关研究的设计能够科学合理、减少偏差有重要参考意义;第二,归纳出主观预期寿命的五大影响因素,包括个人/遗传因素、健康行为因素、经济因素、心理因素和文化因素;第三,讨论了主观预期寿命的三大研究领域,包括健康与医疗卫生领域、退休与养老领域和经济与消费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基于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在指出现有研究不足之处的同时,提出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探索的六个方向,为扩展国内对主观预期寿命的探索及其在人口学、社会学和管理学等领域的研究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