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毒品犯罪历来都与洗钱紧密相联,伴随我国有组织毒品犯罪的新特点,洗钱犯罪也呈现出新的趋势,由于毒品交易形成的巨额非法收益必须通过洗钱活动来达到"合法化"的目的,这是有组织毒品犯罪的内在动因和推动其发展的经济基础,因此,我们有必要结合我国制贩毒品犯罪的新变化,分析有组织毒品犯罪的特点及涉毒洗钱的新趋势,从而有效遏制有组织毒品犯罪的蔓延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互联网环境下我国洗钱犯罪存在一定的治理困境,其问题包括对于互联网环境下洗钱罪客体的变迁关注不足、对于互联网环境下洗钱犯罪主观要件的思考缺失、对互联网环境下洗钱犯罪客观要件的理解过于狭窄、对于互联网中跨边界的洗钱犯罪考量不足以及缺乏对于互联网环境下洗钱犯罪的配套规定。完善互联网环境下我国洗钱犯罪立法,需要将洗钱罪纳入"妨害司法罪"一节,扩大洗钱罪的主观方面的成立范围,对于洗钱罪的行为方式进行扩展,重新划定洗钱犯罪的主体范围和确立"构成管辖权"。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洗钱犯罪日益严重,虽然我国刑法对于洗钱罪有专门规定,但是还存在不少问题,其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关于洗钱犯罪的上游犯罪范围规定过窄,从而不利于打击洗钱犯罪。本文从目前我国对洗钱罪上游犯罪的界定出发,考察了世界各国的立法实践,认为还应当把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和赌博罪列为洗钱罪的上游犯罪。  相似文献   

4.
网络洗钱犯罪及其法律规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时代的各种新技术为洗钱犯罪提供了新的可乘之机,使洗钱途径和方式进一步多样化、隐蔽化、专业化和复杂化,极大地增加了国际社会反洗钱的难度。具体而言,网络的技术性特征使洗钱犯罪的智能化和科技化含量不断提高,网络的无国界性特征使洗钱犯罪的国际化趋势不断加强,网络的虚拟性特征使洗钱犯罪的隐蔽性进一步增强,网络的即时性特征使洗钱犯罪的便捷性进一步提高。随着传统洗钱与网络技术的结合,出现了利用电子银行、电子货币、网络赌博和网络销售洗钱的新型洗钱方式。对此,国际社会特别是我国应当给予高度关注,并采取法律的、技术的等多种措施予以有效防控。  相似文献   

5.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加快了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推动了各国经济的发展,但是洗钱破坏市场秩序,阻碍经济增长.对此,为减少影响反洗钱区域合作的制约性因素,奠定建立区域性反洗钱合作机制的基础,应参照反洗钱国际标准和国际公约,制定区域性反洗钱法律文件.具体应列举洗钱犯罪的上游犯罪类型,并规定这类上游犯罪不受双重犯罪原则的制约;界定资助恐怖主义,将资助恐怖主义定为洗钱的上游犯罪;规定洗钱的犯罪主体包括自然人、法人和其他法律实体.  相似文献   

6.
张烨  颜勇 《理论界》2006,(2):162-164
洗钱犯罪是目前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和热点问题。洗钱活动对现代金融交易体系的高度依赖性和跨国流动的特点,把金融业推上了反洗钱斗争的第一线。同时,国内外立法技术上的客观差距,对中国的反洗钱活动从立法以及制度层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将从洗钱犯罪的概念入手,谈洗钱犯罪的形态。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比较剖析国内外反洗钱制度,并结合我国现有制度缺陷,提出改进构想。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对外经济发展和国际交往的不断增多,走私洗钱犯罪案件呈上升趋势,贸易成为走私洗钱犯罪和跨境洗钱交易的重要渠道.针对贸易洗钱的特点,应加强对外贸易洗钱交易研究,提高对外贸易领域反洗钱理论和实践水平;完善部门联动机制、实现优势互补;加强国际合作、提高反洗钱工作的国际化水平;改进监测手段、提高反洗钱信息化水平等.  相似文献   

8.
洗钱犯罪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洗钱罪是我国97年刑法修改新增加的罪名。本文首先从犯罪学角度对洗钱犯罪的特征进行了分析,进而介绍了国际刑法及欧洲国家的反洗钱立法,最后对我国刑法中洗钱罪及其适用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强调对洗钱犯罪既要讲打击,更要重预防  相似文献   

9.
谢丹 《江西社会科学》2002,(Z1):201-204
本世纪50、60年代以来,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日益猖獗,伴随而来的洗钱犯罪也逐渐成为世界范围内的一种社会公害,越来越引起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的关注。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洗钱犯罪在我国也呈逐步上升趋势,因此,……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洗钱犯罪已成为国际社会面临的一大毒瘤,并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而我国的洗钱活动也日益猖獗,影响极其恶劣,因此反洗钱已成为当务之急.从金融法律和法规的完善,金融系统制度的建立等方面就如何控制洗钱活动提出一些个人意见与看法.  相似文献   

11.
私分国有资产罪的法理研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私分国有资产罪从理论上讲是单位犯罪,因而宜以集体私分国有资产罪为名。为了有效打击这种犯罪,应具体规定该罪的数额标准、主体和处罚原则,以维护司法公正。  相似文献   

12.
伪造货币罪 ,是指违反我国货币管理制度 ,仿照货币的图案、色彩、外形等特征 ,非法制造假货币 ,严重妨碍我国金融管理秩序的行为。本文对伪造货币犯罪的现状、特点及其日益猖獗的主要原因进行了粗浅分析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打击伪造货币犯罪的主要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3.
李锡海 《齐鲁学刊》2007,2(1):151-156
正常的文化消费是遏制犯罪发生的重要力量,畸型文化消费则是诱发犯罪的重要因素。畸型文化消费表现为消费心理扭曲、消费行为反常,其对犯罪的影响有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两种模式。畸型文化消费的形成,在于拜金主义泛滥、文化市场低俗化和社会的诸多变异行为。要遏制犯罪的发生和发展,必须从多方面构筑畸型文化消费的防线。  相似文献   

14.
我国网络盗窃犯罪的立法现状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使盗窃电子货币、虚拟财产、重要商业信息数据的网络盗窃犯罪越演越烈。我国网络盗窃犯罪立法的滞后、分散、量刑与犯罪后果不匹配等一系列问题,导致现有法律对网络盗窃犯罪的打击和惩戒力度有限,既将司法置于尴尬境地,也间接导致了网络盗窃犯罪行为的高发。加强和完善网络盗窃犯罪立法,应着重从提高立法层级、将网络盗窃犯罪明确入刑、拓展其犯罪主体范围、明晰虚拟财产的法律地位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5.
决策过失责任是具有决策权的国家工作人员,因过失决断或决定而造成严重危害结果并且违反刑法规范而应当承担的一种职务过失犯罪的责任类型。是根据国家工作人员在公务活动中的职务行为的形式确定的。决策过失责任与通常所说的决策失误有着根本的不同。决策失误是工作中的一般失误,只是过错行为,而非犯罪行为。同时,我们认定决策过失责任时还必须与政治决策失误、科学探索的决策失误等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一些不可避免的失误区别开来。决策过失责任形式在我国的刑事立法中有着一定的蕴涵和体现,但应当通过进一步的立法和司法解释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6.
赵金成 《北方论丛》2006,(6):140-144
由于目前我国《反洗钱法》阙如,反洗钱法律制度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故制度和法律层面某些缺失已成为打击洗钱犯罪的瓶颈,也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制定《反洗钱法》的必要性、迫切性也在于此。制定《反洗钱法》有国外成型经验可资借鉴,但必须立足符合中国国情。总的说来,《反洗钱法》在我国属于行政法规范。《反洗钱法》应以违法和犯罪预防为其基本理念,以单纯的行政法规范为其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7.
国家反洗钱的理论与战略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洗钱是犯罪的放大器,是自由市场体系最大的漏洞,是冷战结束后典型的非传统性安全威胁.在现阶段的中国,洗钱特别成为官员贪污腐化的护身符和净化器;因此,反洗钱关系到党风廉正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成败,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关键之一.国家要践行反洗钱承诺,建立、健全制度性反洗钱体系和全社会反洗钱体系,对洗钱活动实施全过程控制,并在实际工作中贯彻"预防为主、惩治为辅"、"疏堵结合、软硬兼施","损失补偿、利益共享","重点监控、与时俱进"等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8.
洗钱是一种国际性的新型技术型犯罪活动。本文以刑法学理论为指导,以修订后的刑法典及其修正案为依据,从洗钱犯罪的概念和性质入手,结合司法实践,系统地论述了洗钱罪的特征和构成要件,对洗钱罪的既未遂认定、洗钱罪与相关罪的界限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论网络色情犯罪的形式与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随着网络的高速发展,网络色情犯罪已成为一个备受人们关注的问题。本文分析网络色情犯罪的形式、特征和危害,并提出打击网络色情犯罪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电子货币对反洗钱的新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洗钱”是指通过一系列交易掩盖犯罪所得的非法来源,使它看上去是合法所得的过程。传统的洗钱手段主要是通过货币走私,利用金融机构或非金融机构进行操作。随着电子货币等高科技的洗钱手段的出现,洗钱活动从现实世界转向虚拟空间,利用电子货币能够轻而易举地将犯罪所得转移到世界的任何角落,电子洗钱成为更为隐秘的洗钱犯罪手段。洗钱犯罪活动具有极大的危害性,必须采取有效的防范和惩治措施,规范电子货币的运作,关键是如何规定与电子货币相关的可查性与匿名性的程度,这也是打击和预防高科技洗钱犯罪活动的核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